茶能解酒是一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说法,用茶来解酒也是很多中国人的习惯。可以明确的回答,茶能解酒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为什么会有茶能解酒这种说法?
有人认为:大量喝茶能够增加排尿,从而带走一些已经被人体吸收或未吸收的酒精。你想呀,喝茶后很快就会想上厕所了,上厕所的时候不就是把酒也排走了嘛。
又有人认为:饮茶能够使人大脑兴奋、清醒,从而达到“醒酒”的效果。也好像很有道理,醉酒后更大的问题就是神志不清,喝茶能恢复清醒不就刚刚好。
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茶不但不能解酒,还能加重醉酒。茶中含有茶碱,茶碱具有很强的利尿作用,醉酒后喝茶,茶碱会 *** 肾脏,造成排尿过速,从而使得未来得及氧化的酒精过早进入肾脏,在茶碱和酒精的双重作用下,使肾脏功能进一步损害。
同时,茶和酒精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都具有较强的兴奋作用,饮用后,会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从而加重心脏负担,这对于心脏功能欠佳的人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切忌醉酒后饮茶,尤其是浓茶!那么酒后如何醒酒呢?
年轻者不需要特殊处理,睡醒一觉,常可自然缓解。
眼部充血、颜面潮红或苍白、头晕头痛、欣快兴奋、言语增多者:应让其喝些醋水,果汁或白开水,尽量稀释血液中的酒精。如发现醉酒者面色苍白、大汗不止、心律不齐、呼吸异常以及昏迷不醒时,应及时请医生出诊或送医院抢救。
导语:大家现在出去吃饭,或者喝酒应酬都少不了要喝点酒,但是现在白酒度数又高,就喝对了不仅对肝脏不好,有些不胜酒力的人喝醉了还会做出一些失态的事情。
小酌怡情,大醉伤身,大家为了防止自己喝醉,在喝酒前还会吃一点解酒药。白酒最怕的解药,不是浓茶?大家都见过,酒前吃不易醉还护肝。
很多人在喝酒后会喝一点浓茶来解酒,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大家家中都有生姜吧,在喝酒前吃一点生姜,不仅不易醉还护肝。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生姜的美味做法,大家快来看看吧。
姜汁撞奶
By 二月猫
配料:
牛奶 两盒、姜 50克、糖 两汤匙
步骤1.姜去皮,我这里大约100克,我只用了一半
步骤2.把姜擦成姜蓉
步骤3.用过滤袋挤出姜汁,大约五十克用作两碗的量
步骤4.两盒牛奶加入两汤匙的白糖,上火加热到有点小气泡半开的状态,关火(大约七八十度)
步骤5.牛奶跟姜汁距离一块筷子的高度,倒入姜汁里,形成姜汁撞奶的过程
步骤6.盖上盖子静止十分钟
步骤7.又香又滑的姜汁撞奶就完成了
烹饪小贴士:
- 闻:主要是检查姜的表面有没有异味或硫磺味,“毒生姜”有一股很浓的硫磺味,掰开品尝会发现姜味不浓或味道改变。
- 尝:专门的味道,姜味不浓或味道改变的要慎买。
- 看:正常生姜外表粗糙,较干,颜色发暗;“毒生姜”外表光滑,像打了蜡一样,非常水嫩,呈浅黄色。“毒生姜”的姜皮相对正常生姜更容易剥落,掰开后,内外颜色差别较大。
- 放:一般的生姜保质期比较久,而“毒生姜”暴露在空气中后,过几天就会变质发霉。
大家平时都是通过什么 *** 来防止自己喝醉呢?
吃啥能快速解酒?蜂蜜、浓茶没用!这两招做起来更简单喜欢美食杰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你有什么观点和想法,欢迎在下面踊跃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
今年七夕节,小黄之一次见未来岳父,平时不太会说话的人两杯白酒下肚,立刻像变了一个人,拉着未来岳父的手一会说“相见恨晚”,一会又说“要拜把子”。小黄的女朋友在一边怎么拦都没用,平时看着挺聪明的一个人,喝了酒怎么就变笨了呢?连话都不会说了。
喝酒后,大脑发生了哪些变化?
可能你自己也很懵,平时看起来很正经的一个人,怎么喝醉酒就不对劲了,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第二天醒来还一点印象都没有。
这是因为酒精会 *** 大脑皮层,释放更多的激素,让人变得活跃,所以很多人喝完酒就会变身话痨,不停和身边人说话,胆子也会变大,敢向女神表白。
再多喝几杯,大脑就会失去总指挥的作用,这时你的行为会不受控制,说话不清楚,连看东西都是模糊的。醒酒后可能会发现自己正以一个奇怪的姿势睡觉,甚至跌倒在卫生间。
而当酒精摄入过高时,连脑干都受到影响,这时就会出现记忆缺失,比如拨错号码,走错房间,想不起自己住在哪栋楼等。清醒后不仅头痛欲裂,还想不起喝酒时的事,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大脑都昏昏沉沉,无法集中注意力。
这仅仅是一次醉酒对大脑的影响,若长期饮酒,在酒精的 *** 下,大脑会萎缩,存储能力减弱,你会发现记忆慢慢下降。
而且大脑还关系着人的情感、反应、逻辑能力,等到大脑功能受损,自控能力会变差,情绪容易冲动,与人相处时很容易发脾气,无法胜任日常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变笨变暴躁了。
在那么多瘾之中,为何酒瘾脱颖而出?
让人上瘾的事情有很多,例如刷手机、抽烟、撒谎、购物等等,而酒那么难喝,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喜欢?
酒,在很多场合出现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不管是乔迁、聚会、结婚还是孩子百露,酒席上都有酒,如果请人吃饭没有酒,这就不符合传统习俗,会落人话柄,觉得这家人不懂人情世故。在现在的职场上,喝酒也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很多单子、合同是在酒精的催化下成功的。
酒,让人暂时忘却烦恼
喝酒后大脑会晕乎乎的,有时还会忘掉一些事,这正是年轻人想要的,可以暂时丢掉烦恼,什么都不想。社会压力太大,很多时候要强撑打起精神来,难免有崩溃的时候,这个时候有的人就会用酒缓解压力。
酒,让大脑产生愉悦感
基因不同,对酒的接受度也不同,觉得酒好喝的人,可能是携带基因TAS2R38。也有一部分人是单纯喜欢酒精带来的微醺感,大脑有一点兴奋,多巴胺分泌增加,不知不觉放松警惕,想要更多的快乐,其实这是大脑被酒精“绑架”了,快乐是短暂的,伤害却是长期的。
习惯了喝酒的人,会慢慢依赖上酒精,哪怕平时喝得不多,也会给人体带来伤害,而且醉酒的体验感非常不好,从头到脚都不舒服,于是有人就问了,有什么好的解酒 *** 吗?
蜂蜜和浓茶不能解酒
蜂蜜很浓稠而丝滑,有人说它能保护胃黏膜,缓解肠胃不适。事实上蜂蜜进入肠胃后很快就会被分解,成分被稀释,无法和酒精产生反应,解酒效果很差,如果醉酒很轻微,可以喝点蜂蜜水,缓解口腔不适。
浓茶也无法解酒,饮用过多还有可能带来恶心感,再者,醉酒后头很晕,而 *** 会让大脑兴奋,两种成分相互作用,可能会让头更疼。
醉酒后难受,试试两个简单的 ***
喝水
酒是液体,喝多了排尿也会变多,再加上肝脏的分解作用,产生的尿液更多,所以要多喝水,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脱水,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快代谢,吸收体内的酒精,让身体没那么难受。而且饮酒后口腔黏膜被 *** ,总是会口干,多喝水也可以滋润黏膜。
吃菜吃肉
很多人上了酒桌就光顾着喝酒,饭菜没吃两口,主食也没怎么吃,导致肠胃空落落的,对酒精的吸收率也比较高。而吃菜吃肉以后肠胃会优先吸收营养物质,让酒精在人体循环减慢。
尤其是鱼肉、牛肉、芹菜、玉米等富含蛋白质、粗纤维的食物,能耐得住消化,可以减轻酒精对黏膜的 *** 。再者,食物中还有某些成分能加强肝脏机能,促进酒精代谢,比如说维生素B15、姜黄素、萝卜硫素,可以吃些芝麻、小米、坚果、咖喱、卷心菜。
不想酒后难受,更好的办法就是不饮酒,《柳叶刀》提出的观念是“没有适量饮酒”,在健康面前,每一个人都应该深思熟虑。酒,虽然能带来片刻快乐,但是它也会带来“因果关系”,可能在几年或数年后才爆发出来。
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要从长远角度思考,那些喜欢喝酒还很长寿的人,可能是基因比较优秀,也可能是医疗条件比较好,不能总和他们进行比较,作为一个普通人,远离酒精伤害更好的办法就是戒酒,而不是解酒。
同样是解酒药,矿泉水、西兰花、果仁哪种最有用参考资料:
<1>喝醉99次,我找到了最有用的解酒药·中科院中国科普博览.2019-10-12
<2>酒那么难喝,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丁香医生.2022-08-03
<3>一滴酒也别喝!世界权威医学期刊已证实:没有任何健康好处·广州日报.2018-09-04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就有"无酒不成礼仪",又有"无酒不成宴席"。朋友聚会要喝,交际应酬要喝,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要喝,开心要喝,不开心也要喝,有时是自己要喝,有时又逼不得已要喝。酒精摄入会导致脂肪肝,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炎症、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既希望通过喝酒来达到一种氛围和愉悦,又希望喝酒不会影响自身的健康。那么"解酒"这件事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希望,喝酒的时候,通过解酒药也就是食用某种保健品或保健食物,以达到不损坏身体器官的效果,或者希望可以在喝醉后迅速恢复清醒状态。
网上简单搜索就会有"最强解酒食物10种","解酒食物12种"等文章,日常见到的茶水,蜂蜜,酸奶,生姜,米汤,蛋汤,柚子等食物均在其中。近日,一则桑葚干解酒的新闻被多处媒体转载,文中提到,"桑葚中含有活性酶和大量的硒,这些是重要的"护肝因子",喝酒前30-40分钟食用3-4粒桑葚干,可以预防酒精中毒发生,增强肝脏功能,提高肝脏抗氧化、解毒、抗毒能力,加速酒精分解,从而起到解酒护肝的作用。尤其适合酒后头痛,想吐的人群。"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只是谣言?有没有什么食物是可以达到解酒效果的呢?这篇文章将为大家揭示答案。
△ 图片来源:https://www.pexels.com
解酒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酒精和其他的食品成分不同,不经过消化过程就可以直接吸收进入体内。通常酒中的酒精20%被胃吸收,剩下的80%被小肠上部吸收。饮酒后1-2小时,全部的酒精就可以被肠胃吸收。被胃肠吸收后的酒精,再由肝脏的静脉进入到肝脏,并流向全身的脏器。要想解酒,首先需要减少胃肠对酒精的吸收。因此,避免空腹饮酒,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胃和肠对就酒精的吸收速度。
△ 酒精进入人体的分解图:酒精进入身体后,20%被胃吸收,80%被肠吸收,吸收后的酒精进入血液并被运输到肝脏中,在肝脏中分解,再由尿排出体外。(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如上图所示,进入血管的酒精通过血液循环被迅速带到肝脏中进行分解。在肝脏中,酒精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乙醛,紧接着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醋酸,再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血液中高浓度的酒精,以及乙醛的毒性作用,会引起醉酒。因此加快肝脏的分解速度,降低血液中酒精和肝脏内乙醛的浓度,可以达到解酒的效果。人体内所含有的乙醛脱氢酶的含量以及活性都不尽相同。通过食用增强这种酶含量和活性的食物可以达到解酒的效果。
解酒药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解酒的作用机制可以将解酒药的种类分为四类。需要注意的是,下图中有些成分仅仅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只能说其或许在人体上具有解酒的潜力,但还需要实际的临床实验,才能知道是否具有效果。 以下分别介绍每一种类解酒药的作用机制:
△ 不同解酒药的作用机制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补充营养、水分,让你减少难受型
肝脏在对酒精进行分解时,需要集中作业,此时身体不能储藏能量(糖分),因此会引起低血糖等症状。另外,在饮酒的过程中肝脏不停的将酒精分解成水分,饮用酒精50g(罐装啤酒1.2L左右)就会引起600mL-1000mL的排泄量,比啤酒度数高的葡萄酒和白酒则会导致更强的利尿症状,甚至导致人体脱水。因此水分和盐分可以缓解喝酒后的脱水、头痛、疲劳和倦怠感等醉酒后等身体不适的症状。
△ 图片来源:https://www.pexels.com
补充脂类,减慢酒精的吸收型
前文提到,避免空腹可以缓解酒精的吸收。空腹的情况,饮酒后血中酒精浓度在30分钟——60分钟左右即可以达到更大值。而在非空腹的情况下,饮酒后酒精浓度达到更大值至少需要1小时的时间。就是这一点点的时间差,能有效的缓解酒精的吸收,减少醉酒的症状。而在各种各样的食材中,食用富含有脂肪的食物(如:果仁类、奶酪等)效果更好。
这是由于食物中所含有的脂肪多为化学性质稳定的中性脂肪,在胃中不能被消化吸收,在十二指肠中经过胆汁的作用被乳化,并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形成乳糜颗粒才能被分解吸收。因此可以理解成脂肪在胃粘膜上形成了一个"薄膜",这个薄膜缓慢的进入到小肠等待消化吸收。而这个薄膜由于是脂溶性的,因此不能和水溶性的物质如酒精相容,因此有效的阻碍了酒精等物质的吸收。因此,下次喝酒前,您可以尝试吃几块小奶酪或者果仁达到解酒的效果。
加强肝脏机能,加速酒精代谢过程型
有些食品成分具有提高肝脏活力,促进乙醇代谢的功效。中药材黄姜的根部所含有的2%—5%的天然色素——姜黄素,可以大幅提高肝脏中重要的解毒酵素(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谷氨酰胺)以帮助保护肝脏。由于姜黄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抗炎症的作用,可以防止酒精肝、酒精引起的神经损伤等。富含姜黄素的食物有咖喱,黄姜等。
△ 日本最有名的称为"黄姜的力"的解酒饮料,含有30mg姜黄素。
(图片来源:http://iris-lesson.net/agemi/1242/)
肝脏的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分解酒精的能力也逐渐衰退,因此通过食用含有亚砜的食物能达到提高肝脏机能的效果。十字花科植物如西兰花和卷心菜,含有丰富的萝卜硫素(sulforaphane),它可以通过增强抗氧化作用,阻碍肝脏损伤,加强肝脏的解毒能力。
△日本著名食品公司Kagome公司出售的含有萝卜硫素的保健胶囊
(图片来源:https://www.kore-da.net/reviews.html)
维生素B15(潘氨酸),也是提高肝脏活性的营养素,微生物B15是治疗急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脏疾病药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富含维生素B15的食物有南瓜子、芝麻和玄米等食物。
酒精代谢物乙醛才是酒精中毒元凶?加速乙醛的分解型
乙醛的毒性是乙醇的10倍以上,而东亚等地区的民族乙醛脱氢酶不足的人群很多。据统计在中国有41%,日本有44%,韩国有28%的人其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不足,因此不能饮酒,否则容易酒醉或者酒精中毒。因此食用加速乙醛分解效果的食物则有益于解酒。如,非常多的证明已经显示存在于芝麻中不足1%的芝麻素有助于解酒,芝麻素可以加速酒精的分解。尤其是在动物身上的研究表明,连续摄食芝麻素使得实验动物体内乙醇脱氢酶的含量增加1.24-1.68倍,乙醛脱氢酶增加0.97-3.41倍,从而可以有效帮助解酒并保护肝细胞。在日本学者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给缺乏乙醛脱氢酶的9名健康人每天食用100mg芝麻素,连续食用7天,然后让这9个人一次喝下60mL的威士忌,并观察他们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显示,服用芝麻素后,个体对酒精的代谢明显加快,因此能够较快地降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
△ 对9名男性患者饮酒后的调查,芝麻素服用组(■)和普通未服用组(▲)相比,由于酒精代谢快,血液中的乙醇浓度和尿中的乙醛浓度较低,因此引起的醉酒症状也较轻。(图片来源:参考文献6)
除了芝麻,花生,小麦,大麦也含有芝麻素。腰果、芝麻、鸡胸肉中富含的鸟氨酸的解酒作用。在临床试验中已得到证实,鸟氨酸可以增强氨的代谢,防止由于酒精代谢过程中由于氨蓄积引起的疲劳感,通过调节尿素代谢,增加氨的排泄,以达到解酒的目的。葵花籽、和猪肉中富含的L-半胱氨酸和蛋氨酸通过和乙醛结合,将其转化成无毒的物质,帮助消除由喝酒引起的血液中的乙醛。
△ 图片来源:https://tg-uchi.jp/topics/3025
桑葚干可以解酒?并没有什么用
了解酒的作用机理,再来看前文提到的桑葚干解酒,关于桑葚干解酒,有说桑葚干有用的,也有拿出医院医生的言论进行辟谣的,那么到底桑葚干是否有效果?对于某种食物或者中药材的药理功效,我们必须从科学数据的角度进行辩证的分析。
在2014年贵州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发表论文,用蒸馏水对新鲜桑葚进行超声波提取,在体外试管实验中,其提取产物明显提高了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但是这篇文章没有研究具体是桑葚中的哪种成分有效果。而网上传播的桑葚干和新鲜桑葚又不相同,经过干燥,新鲜桑葚中的营养素成分会有大量的损失,因此桑葚干是否具有同样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验证。另外,并没有研究使用新鲜桑葚或者桑葚干的提取物进行动物或者人体等体内实验,因此人体食用后是否有效果仍然不明。
△ 图片来源:https://pixabay.com
也有人提到桑葚中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硒可以增强小鼠体内SOD抗氧化酶的活性,通过此机制可以保护酒精引起的对肝脏的氧化损害。桑葚在水果中被认为是富硒水果,硒含量为2.5—0.68mg/100g,但其硒元素的含量和其它鱼肉类如猪肾(157mg/100g)、干鱿鱼(156mg/100g)、虾米(75mg/100g)相比仍然微乎其微。因此很难说桑葚中的硒元素可以起到解酒的效果。
再来说说市面上的一些解酒保健品,无论是国产的添加了各种中草药成分的解酒茶,还是美日等国家的解酒营养液,如何辨别真假,不是看价钱和包装,而是要看它的成分,是否含有解酒作用的食品成分。相信上文介绍的这些食物可以多多少少为您解解酒。但一定要注意,无论哪种有益的食物,都不可以过量的使用,以防有副作用。
如果再看到一些关于解酒的新型食物被报道,不要轻信,您可以查查这种食物是否含有上述的营养素成分,也可以在科学文献的网站查一查科学性的研究文章,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解酒。
当然,相比再科学的解酒 *** ,不饮酒才是上上策。
参考文献
1.
2. 安康市汉滨区郊区桑葚中硒含量分析
3. http://www.hangover.hajime123.net/15.html 肝臓のアルコール分解の仕組み
4. 2013年 Kokubo,T(キリ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ら「無作為化、ダブルマスク、プラセボ対照クロスオーバー試験、 アルコール消費翌朝の唾液コルチゾール、flushers(アセトアルデヒド分解酵素欠損者)の疲労感に対するL-オルニチンの効果」
5.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AN3EL7E0514AACD.html
6. 芝麻素对肝脏的保护作用https://books.google.co.jp/books?hl=ja&lr=lang_ja|lang_en&id=kO3ICgAAQBAJ&oi=fnd&pg=PA139&dq=sesamin+aldh+adh&ots=z3HdufsPcm&sig=zRBOxkd8K4m5NaOgnUZ-BSKH8R0#v=onepage&q=sesamin%20aldh%20adh&f=false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与传播项目"出品,搜索科学照"谣"镜,获取更多内容。
出品:科普中国
*** :卓思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 *** 信息中心
小林是位新晋销售,最近业务跑得多,酒局自然也是不少。
不过鉴于“新手上路”,小林有好几次喝了2瓶啤酒,一小杯白酒就开始头晕,因为酒品一般,好几次醉了乱说话。
这天和同事去谈业务,他悄悄拿出一小瓶东西喝下,同事好奇问:“这是啥呀?”,“解酒药!我花好几百买的!这次不怕醉了。”没想到这次,他才喝了一瓶就头痛欲裂,没一会就醉倒了。
网上售卖的“解酒药”,真的有用吗?
据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主任池晓玲教授介绍,天下没有真正意义的解酒药,因为没有药物可以取代或者加快加强乙醇脱氢酶的产生,而药是无法替代身体“消化”酒精的。如果解酒药真的有效,小林也不至于喝了一瓶酒就醉倒了。
因此,网上所售卖的各种解酒药就不要相信了,这些解酒药压根不能帮助人解酒,不过就是商家推销产品的手段罢了。
“解酒药”是怎么偷换概念的?
为何有那么多人会购买解酒药?这主要是因为被描述解酒药华丽的言辞所诱惑了。接下来,小九给大家揭开解酒药一些功效偷换概念的秘密。
“功效”一:加快酒精的代谢
大多数人认为之所以会醉,是因为大量酒精在体内,若能加快酒精的代谢就能解酒,这正是一些解酒药所主打的功效。
其实,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而人摄入酒精后,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起着重要的解酒作用,乙醇脱氢酶主要把酒精转化成有毒的乙醛,而乙醛脱氢酶主要把有毒的乙醛转化为无毒的乙酸,乙酸能被人体迅速转化为能量,最后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值得一提的是,致使人醉酒或酒精中毒的元凶是乙醛,而不是酒精。尤其对于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的人来说,喝酒更容易出现脸红、头痛、醉酒的情况。目前很多解酒药,也许能够缓解饮酒后的头痛,但无法增多乙醛脱氢酶,因而不能帮助解酒。
“功效”二:加速酒精的排泄
一般来说,酒精在胃肠道的吸收后,有90%的酒精会通过肝脏代谢,而仅有2~10%经呼吸道、尿液、汗腺以原形排出。
当体内的酒精、乙醛未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时,一旦提早摄入一些含有玉米须、茯苓等利尿成分就会使酒精大量堆积在肾脏中,从而加重肾脏的负担。
“功效”三:保护肝脏
饮酒伤肝,人人皆知。而大部分解酒药就称有保护肝脏的功效。目前并没有发现真正的解酒保肝药,在酒精的作用下,任何药物都难以起到保护肝脏的功效。
还有哪些解酒的谣言?
很多人高兴的饮酒,醉酒后就想方设法的解酒,于是在人们的生活中流传了许多解酒的谣言,比如一下2种谣言:
谣言1:喝蜂蜜水能解酒
事实证明蜂蜜确实能起到解酒的作用。
有关研究表明,蜂蜜中所含有的果糖成份是能够加快酒精的代谢,不过得按照酒精与果糖1:1的比例饮用。这意味着,如果想靠被稀释了几十倍的蜂蜜水来解酒,那你需要喝的蜂蜜水比喝的酒要多好多好多杯,而不是一杯。杯水车薪。
谣言2:喝浓茶能解酒
每当有人醉酒时,不少人之一反应就是给醉酒人喝杯浓茶,能够解酒。
别天真了,浓茶不能帮助人解酒。因为茶所含有的 *** 等物质虽然具有缓解头痛、提神的作用,但无法分解体内的乙醛。也就是说,喝了浓茶也改变不了乙醛继续损害肾脏的事实。
想解酒,什么 *** 才真的有用?
谣言止于智者,不要轻易相信就对了。那么,喝完酒后有什么 *** 真的能帮助人解酒呢?其实酒后真正意义上的解酒 *** 不过就是缓解醉酒后的症状,比如头痛、发热、头晕等。因此这时候就可以多饮用温水,这样能够加速酒精的排出,缓解醉酒症状。
虽说醉酒后没有解酒药,但不想让自己那么容易醉,在喝酒时可以先“打预防针”,更好做到以下三点。
喝酒前吃点东西垫肚子。众所周知,空腹喝酒最伤胃。而在喝酒前适当吃点东西不仅保护自己的胃还那么容易喝醉。因为当人摄入的食物再饮酒就会减少酒精对胃壁的 *** ,延缓酒精的吸收,同时也摄入了酒精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喝酒是一定要注意慢慢喝,切勿一口闷。因为喝酒太快会使血液中酒精浓度猛然升高,当人一激动就会容易出现 " 喝多 " 的症状,所以喝酒得慢慢喝。
还有一点要注意,混酒喝最容易让人醉,因为每种酒的酒精度数都不一样,一旦混酒喝就难以把控酒的酒精度数,以至于让自己容易醉。
综上所述,喝酒切勿贪杯,醉酒没有解酒药,只会让自己难受!最后,提醒大家,不要轻信市面上各种解酒药,真的不起任何解酒作用。
说一说,你用过什么 *** 解酒?
参考资料:
<1>《<真有“解酒药”这种神奇的东西吗?告诉你坑爹真相 》,食品论坛.2019-09-07
<2>《揭开解酒药的红盖头,看它究竟是什么“妖”?》,药评中心.2017-01-31
<3>《网传的快速解酒 *** 真的没一个靠谱的!》,网易健康.2019-04-2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趁着夜色凉爽,约上三五好友,喝着小酒去“撸串”,几乎是夏天夜晚里大家最喜闻乐见的活动,华子的朋友们也是频频“约酒”。酒桌之上有时会有朋友不胜酒力,在其他人想用浓茶、醋、汽水等方式帮忙解酒时,会被华子劝阻,告诉他们这些解酒方式其实都是错误的。
?
一、酒精的代谢过程很难人为干预
当酒精进入人体后,在胃中就会开始吸收,几十秒钟就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并迅速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产生影响。除了小部分酒精可以通过呼吸、汗液排出之外,80%以上的酒精都需要经过肝脏来代谢。
酒精在肝脏中,先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转化为有毒的乙醛,之后再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转化为无毒的乙酸。以人类目前的医学手段,还没有办法可以加速酶的作用,也没法增加酶的数量。所以说,那些说自己有解酒作用的“解酒药”,只不过是让人花钱买了一个安慰。
?
二、传统的解酒 *** 也无效
在民间一直有以喝浓茶、醋、汽水等解酒方式,而实际上,这些解酒方式并解不了酒,还可能对人体产生不好的作用。
1、浓茶:浓茶是中国传统的解酒方式,茶水中含有茶碱、 *** 等物质可以产生兴奋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抗酒精产生的抑 *** 用,所以会表现出一点“醒酒”的作用。但浓茶对保护肝脏以及酒精的分解一点作用也没有。而且浓茶的兴奋作用对于醉酒者的心脏来说,还会增加其负担。所以当浓茶实际上没有解酒作用,相反还有害。
?
2、醋:喝醋解酒,也是比较流行的一种作法。而实际上,醋对解酒也没有作用。而且酒后喝醋,不仅会加重对胃、肠的 *** ,还会促使胰腺的胰液分泌增加。容易诱发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或是急性胰腺炎。
3、汽水:很多人习惯在酒后喝些汽水来“缓”一下,汽水对酒精的作用,仅在于其中含的糖分可以作为代谢酶分解酒精的能量,这点能量与喝酒时吃的饭菜相比微不足道。但是汽水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胃肠压力增加,诱发急性胃肠炎或胃肠痉挛。原本消化道有溃疡的人,大量喝汽水还有可能导致出血或穿孔。
?
三、避免多喝才是正确的解酒方式
有些人在喝多了之后,通过 *** 喉咙呕吐,之后再接着喝的方式也不可取。因为人在呕吐的时候,腹压会急剧升高,容易诱发胃出血、胰腺炎等疾病,如果呕吐时已经醉酒,还有可能误吸呕吐物,引起肺炎、窒息等病症。
人为方式没法加速酒精的代谢,所以“多吃菜、少喝酒”才是最正确的解酒方式。在喝酒时注意别空腹,多吃些食物,可以让酒精与食物混合在一起,延缓酒精吸收的速度,使血中酒精浓度上升变慢。
白酒中一般都会含有一定量对人体有毒的乙醛,所以在喝酒之前,把酒“烫”一下,可以促进有毒物质的挥发,减少喝酒对身体的伤害。
?
酒,对于中国人来说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生活之中很难完全避免喝酒。每个人所含有的肝酶不同,解酒能力也不同。为了避免酒对身体的伤害,大家需要了解自身的酒量,喝酒时“量力而行”,助兴即可,千万别多喝。因为醉酒之后,所能解酒的与所能伤害的,只是你自己的身体。
逢年过节,总免不了各种各样的饭局,而在饭局上面,饭菜是其次的,酒才是主角。尽管酒桌文化一直被大家诟病,但是身为社会人,谁都难以避免要喝上几杯。有些人碍于面子只能一杯接一杯地干,但酒后总免不了遭受各种各样的罪,眩晕,呕吐,甚至第二天起来还会宿醉头疼。饭局比较多的人要想身体舒服一点,就需要掌握一些解酒的 *** ,以便不时之需。
说到解酒,大家首先都会想到各种各样的解酒汤,但其实解酒不仅是等到喝醉以后再来醒酒,其实在喝酒之前吃某些食物,也能够帮助解酒,让你没那么容易喝醉。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几种解酒的食物,一起来看一下吧。
1、奶制品
奶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够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降低胃部对酒精的吸收效率,同时也能够减少酒精对胃黏膜的 *** 。在喝酒前半个小时,不妨喝一瓶牛奶或者酸奶,还可以加入一点砂糖或者蜂蜜,这样能够更好地保护胃黏膜,预防酒醉性胃炎和脱水症。
2、淀粉类主食
喝酒前应该先垫一垫肚子,更好吃到七分饱了再开始喝酒。尽量避免空腹状态喝酒,因为空腹时酒精吸收速度快,人更容易喝醉,而且酒精也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伤害。而垫肚子的食物,首选就是淀粉类主食,因为淀粉类主食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及B族维生素,有解毒醒酒的作用,所以喝酒前不妨吃一点面包、馒头、白米饭。
3、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的食物,比如肥肉、猪蹄、内脏等都含有大量的脂肪,而脂肪不容易被消化吸收,在胃部停留时间比较长,能够有效地保护胃黏膜,防止酒精渗透胃壁,减缓身体对乙醇的吸收。
4、葡萄
葡萄是餐桌上常见的水果,当中含有大量的酒石酸,酒石酸能够和乙醇产生反应,生成酯类物质,如此便能够大大降体内的乙醇浓度,从而达到解酒的效果。同时,葡萄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能够帮助分解酒精,有效缓解酒后恶心、头晕的症状。
5、五味子
中药五味子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能够加快肝脏分解酒精的效率,而且还能够降低转氨酶,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因此在喝酒前半小时,先用热水泡一杯五味子,能够帮助解酒,以及缓解酒后恶心、头疼等症状,怕麻烦的也可以直接服用含五味子的养肝片,都有不错的解酒、护肝的效果。
6、膳食纤维素片
纤维素遇水后会迅速膨胀,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的阳离子,把乙醇分子包裹起来,使其未经人体消化吸收就直接排出体外,从而减少酒精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在酒前半小时服用一些膳食纤维素片,服用后饮用足量的水,就能够起到很好的解酒作用。
小酌怡情,醉酒伤身,为了身体健康,建议大家还是少喝一点。实在免不了要喝,那在喝酒之前吃一点解酒的食物,既不容易喝醉,也可以降低酒精对身体的伤害。
酵母可以解酒,喝酒前吞一些酵母粉可以“千杯不醉”?春节到了,很多人又开始忙着寻找解酒的良方,以应对节日期间应接不暇的酒场。
有一个广泛流传的解酒秘方说,酵母可以解酒,喝酒前吞一些酵母粉可以预防醉酒。
这是真的吗?
酵母与酒精
从理论上讲,酿酒酵母的确可以分解酒精。
人们知道,酒是酿酒酵母发酵葡萄糖或麦芽糖的产物。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酿酒酵母“酿造”酒精的目的之一就是作为自己的口粮。
因此,酵母菌的确可以分解酒精为自己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酵母对酒精的代谢与人类肝脏内的代谢一样,也是先有乙醇脱氢酶将酒精分解成乙醛;再有乙醛脱氢酶将乙醛分解成乙酸;乙酸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因此,从理论上讲,酵母的确具有分解酒精的能力,喝酒前吞一些酵母粉或者将酵母粉混合到饮食中服下,的确存在分解胃内酒精,延缓酒醉的可能。
酵母解酒“试验”
所谓实践出真知。
理论毕竟只是理论,需要经过验证才能知道,酵母到底能不能帮助解酒。
但是,我们遍寻生物医学数据库也找不到这方面公开发表的科学实验数据。
所幸,发现有人进行过一项“私人”试验。
试验参与者为3名30多岁的男女,2女1男,2女体重都是125磅(1磅≈9两),男子体重152磅。
每个参与者都独立完成3次试验:
1. 只喝两杯啤酒;
2. 喝2杯啤酒前先喝1杯加了酵母的酸奶;
3. 喝2杯啤酒前后喝16盎司(接近500毫升)的水。
每次测试前都严格空腹8小时;测试所使用的啤酒酒度为6-7%,每杯12盎司,2杯含纯酒精约36到41克,预期两名女生可以达到的更高血液酒精浓度在70mg/100ml上下,男生在55mg/100ml。
喝酒后使用专业的呼气酒精测试仪获取血液酒精浓度读数。
3个人3次试验得到的结果如图(女女男)所示,浅灰色线为只喝啤酒的血液酒精浓度变化,橙黄色为啤酒+酵母酸奶的曲线,蓝色为啤酒+1斤水的曲线。
3人测得的更高血液酒精浓度与预期基本相符。
显而易见,酵母+酸奶仅仅稍微降低了血液酒精的浓度;反而是1斤水的“解酒”效果更好。
我们知道,喝酒前和喝酒中进食食物可以延缓酒精的胃排空,从而有效降低血液酒精浓度,更不容易醉酒。
如果从酸奶+酵母的综合效应中减去酸奶的作用,酵母似乎对血液酒精浓度没有任何影响。
也就是说,酵母可以解酒,喝酒前吞一些酵母粉可以“千杯不醉”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如何解读?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酵母为什么没有起到“解酒”作用。
一是,作用时间太短。 尽管酵母菌可以分解酒精,但是,它需要的能量毕竟有限,因此分解酒精的速度很慢。在空腹状态下喝酒,胃排空速度很快,在胃内存留时间有限,因而酵母能分解的酒精也就十分有限;
第二,酵母菌优先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作为能量物质。由于啤酒中残留大量没有经过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可以供酵母菌直接利用的葡萄糖和麦芽糖。酵母发酵这些糖分除了可以产生能量,还可以产生酒精。也就是说,啤酒+酵母,不但不会分解其中的酒精,反而会发酵其中的糖产生酒精。
至于同时喝水反而可以更有效降低更高血液酒精浓度,主要是因为水稀释了啤酒浓度,减缓和胃自身对酒精的吸收;
更重要的是,胃内总容量的增加延缓了酒精的排空到小肠的速度,在降低酒精吸收速度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应酬难免觥筹交错,关于醒酒,这2种饮品不容小觑不管是朋友聚餐,还是一些比较正经的,谈论生意的场合,都可以看到人们喝酒的生意,有很多人特别喜欢喝酒,尤其是男性,大部分的男性由于面临的生活压力比较大,所以平时都喜欢喝酒来解闷,有部分男性则是因为要谈成生意的原因,所以不得不喝酒,其实有些人是不太能喝酒的,但是又因为必须要喝酒的原因,所以经常醉酒。
醉酒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有些人因为醉酒而导致了酒精肝癌和其他疾病的产生。如果自己喝酒喝醉了的话,那有哪些有效的解酒 *** 呢?
1、浓茶解酒
解酒的 *** 其实有很多,主要是看自己到底适合用哪种解酒的 *** ,在平常生活当中,有很多人就喜欢用浓茶来给人解酒,有些人在喝醉了之后,喝上一杯浓茶,喝进去的酒就会全部被吐出来,在吐出了酒之后,整个人身心就会感觉很舒适。不会像之前一样想吐吐不出来,而且觉得大脑非常疲倦。
这种醒酒的办法其实是非常有效果的,因为茶本来就有提神醒脑的效果,喝上一杯浓茶,能够使沉睡的大脑有所清醒,对于一些喝酒之后还需要回归正常生活的人来说,是非常有效果的。
2、牛奶解酒
其次就是也可以通过喝牛奶来醒酒,虽然牛奶看起来不像是醒酒的必备物品,但是其实牛奶的醒酒功效也是非常好的,在人喝醉酒之后,喝上一杯牛奶,会感觉大脑变得更加舒适,自然不会像之前一样剧痛,有些人在晚上喝醉了酒,要想睡好觉的话,就应该要喝上一杯牛奶,自己睡觉的质量会有所提高,第二天起来就已经彻底酒醒了。
其实喝酒是属于一种娱乐,小饮怡情,大饮伤身,如果说喝酒喝的太多,经常醉酒的话,对人的身体伤害是非常大的,对于一些经常喜欢喝酒的人来说,一定要学习醒酒的办法,否则如果喝得太多,大脑已经沉迷的话,那就会做出一些影响自己正常生活的事情来。
不管能不能醒酒,其实在自己开始喝醉酒的时候,就已经是一种错误的选择,因为人如果没有保持清醒的话,失去了意识的人就是把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秋天是团圆的日子,不止适合思念,更适合见面。经常有朋友喝完酒之后第二天头疼难受得厉害,特别想知道有没有什么“宿醉疗法”能缓解宿醉的各种症状。大家都知道酒要适量,但遇到不得不应酬喝酒的情况,还真需要有助于缓解恶心、恢复元气,降低酒精对身体伤害的饮食 *** 。
喝酒对身体器官有什么影响?
在推荐解酒的饮食之前,先来科普点关于酒的相关知识。喝酒的时候,人体的不同器官都在做什么?
1.肝脏:80%至90%的酒精在肝脏中被酶分解,每小时能分解大约14g酒精。
2.大脑:酒精如果吸收得快,喝酒后5至10分钟内就会进入大脑,可能导致情绪变化,思维和协调困难,有些人还会断片。
3.肾脏:10%的酒精从尿液中排出。酒精能利尿,有的人喝酒后总上厕所,说明身体通过产生更多的尿来排除酒精中的废物。所以喝酒之后补水是很重要的。
4.胃部:空腹喝酒的情况下会使酒精很快被胃壁吸收,这时胃液分泌胃酸浓度也增高,胃酸和酒精一起 *** 胃黏膜,酒精度数越高对胃的伤害就越大。
喝酒后吃什么解酒?
看你有啥症状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宿醉的表现方式也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的症状,也有适合的不同饮食 *** 。下面就列举几种。
1.头疼
宿醉后的头疼其实是一种脱水的表现,所以多补水是头等大事。
推荐 *** 一:大量喝水。喝白开水、矿泉水、果汁或者奶昔都可以补充水分。
推荐 *** 二:吃香蕉、牛油果、草莓、蓝莓。这些水果含钾量高。脱水的时候不仅缺水,还会丢失电解质。缺钾会导致疲惫、头晕、恶心和心悸。
推荐 *** 三:喝椰子水。补水的同时,可以补充多种电解质来缓解头疼。
2.胃恶心难受
推荐 *** 一:吃生姜。一种天然的抗恶心剂,还可以防止因饮酒而引起的一些炎症和损伤。
推荐 *** 二:吃苏打饼干、馒头片、面包片。这种 *** 可以中和一部分胃酸,减少对胃黏膜的 *** ,从而减缓胃部不适。
3.头晕乏力
如果觉得疲劳或持续头晕,可能和低血糖有关。
推荐 *** :粥、面包、馒头。第二天早上吃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能有助于维持你的血糖水平,推荐吃各种富含碳水的主食类食物。
吃解酒护肝片管用吗?
解酒护肝片的解酒效果因人而异。大约有60%左右的人可以减少严重的宿醉症状,但是也有些人吃了没什么用。虽然它们不能完全预防宿醉或解酒,但是一些植物性的提取物可能会缓解喝酒后身体不适的症状。但是护肝片并不能减轻酒精已经对身体造成的危害,所以可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酒可以随便喝,然后吃护肝片就完了。那样对身体的伤害可太大了!
(1)奶蓟草和姜黄
这类护肝片的成分是一些植物的提取物。研究发现,这些植物提取物具有抗炎、保护肝脏、提高肝细胞解毒能力的作用。
(2)红参
含有人参皂、氨基酸、B族维生素等成分,有保护肝脏及促进肝再生、恢复的作用。
(3)益生菌和解酒酶
含有多种益生菌和酶的成分,有助于加速酒精在体内代谢。
酒后想要护肝,推荐吃这几种食物
喝酒伤害更大的是肝脏,因为酒精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喝大量的酒精,会引起肝细胞代谢障碍和肝细胞的损伤,长期会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推荐食物一:燕麦、花生、核桃。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B6。B族维生素能促进新的肝脏细胞合成从而修复肝的功能。
推荐食物二:西红柿、草莓。维生素C同样能护肝,在水果蔬菜中含量最丰富。
推荐食物三:鸡蛋。宿醉第二天早上吃鸡蛋,因为鸡蛋中所含的氨基酸,比如蛋氨酸、半胱氨酸,帮助肝脏分解酒精中的乙醛。
另外,还有一个 *** 比较容易执行,那就是多健身、多流汗。喝酒后第二天通过大量喝水,喝酸奶或燕麦粥,然后开始运动,汗流浃背的大量排汗有助于残余的酒精排出,之后会觉得身体特别轻松。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吃药期间千万不能喝酒,包括阿司匹林、头孢类的抗生素、降压降糖药和镇静催眠等各类的药物,可能会造成胃出血等非常危险甚至致命的情况。
与其解酒,不如适量饮酒。《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每天摄入的酒精量不要超过15g纯酒精,也就是每天不超过150ml红葡萄酒、30ml白酒或300ml啤酒。
文/王晓纯(注册营养师)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