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梅汤是什么做的,酸梅汤是什么酸的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7 0
古法熬制的酸梅汤,配方比例详细,酸甜冰镇解渴,能消掉不少暑气

进入夏季之后,天气愈发的炎热,好在我们有很多降温措施,风扇、空调、雪糕、冰块,都能让人舒服一阵子,尤其到了“三伏天”,没有空调根本睡不着,房间温度飙升至30多度,干燥闷热,真心谢谢空调的发明者,让人降温的同时,还能睡得更舒服。

现在的生活电器,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那么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又是如何降温的呢?古人没有高科技,但是智商也不低,大家会储存冰块、洗凉水澡、喝酸梅汤、蒲扇乘凉,来达到消暑降温的目的。

酸梅汤到今天仍然十分流行,它是一种“清凉型”的饮品,最适合伏天饮用,可以解渴消暑开胃,酸酸甜甜,冰凉爽口,最早的时候,酸梅汤只在皇宫内流行,供皇家人享受,后来配方流落到民间,大街小巷又开始流行,一碗下肚,暑气全消。

喝酸梅汤一定要冰镇,能发挥出其不意的效果,除了天气炎热的时候喝酸梅汤,吃火锅的时候,也可以喝,解辣、解腻、下火,不过大部分火锅店的酸梅汤,都是勾兑的,真正自己下功夫熬煮的很少。

之一是麻烦,第二是成本,自家表哥也是开火锅店的,每桌都会赠送一大瓶酸梅汤,古法熬制,正宗得很,靠着这碗酸梅汤,老板已经连开了5家火锅店,回头客很多,旺季更是爆满,食客都冲着免费酸梅汤而来。

酸梅汤想要好喝?离不开一副好方子,网上售卖的一些冲泡型的酸梅汤,虽然简单方便,但味道并不正宗,想要酸梅汤好喝,还是要自己琢磨,配料越自然的酸梅汤越健康,配料包括山楂、陈皮、乌梅、桂花、甘草、冰糖等,网上卖的酸梅汤有添加剂,影响口感和味道,贪小便宜吃大亏。

我寻来了酸梅汤的方子,趁着这个机会,把它分享给大家,建议收藏

酸梅汤

食材:乌梅、陈皮、干山楂、甘草、干桑葚、干洛神花、桂花

调味:黄冰糖


1、酸梅汤所需要的食材,比着买就可以,乌梅80克、陈皮10克、干山楂80克、甘草10克、干桑葚15克、干洛神花10克,以上这些是主要食材,按照这个配方比例准备。

2、把食材简单的冲洗一下,不要浸泡,因为会流失一部分营养和色素,就正常的洗一洗浮尘即可,不要过分搓洗,控干水分。

3、用普通锅、铁桶、砂锅都可以熬制,将所有的食材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熬煮40分钟左右。

4、等时间到了,放入几块黄冰糖,黄冰糖最适合煲汤,比白冰糖的效果要好,再煮上2-3分钟即可,冰糖融化,即可关火。

5、等酸梅汤没那么烫手了,撒入适量桂花,找来一个滤网,把酸梅汤过滤一遍,装入玻璃瓶容器中,锅里还残留材料,剩余的废渣可以加适量水,再继续熬一次。

6、把玻璃瓶放入冰箱冷藏中,静等一个小时的时间,时间久一些更好,炎炎夏季,就指望这一碗酸梅汤了,一口下肚,瞬间削掉不少暑气,酸甜解腻开胃,吃啥都有胃口,健脾开胃,提神醒脑,老人孩子都爱喝。

技巧总结

1、洛神花是增加红颜色的主要材料,放得越多,颜色越红,比例要控制好,不要过于偏多。

2、之一轮煮的汤汁很正宗,第二轮煮的汤汁差点意思,可以少添水,让残留的废渣,发挥出更大的效果。

3、最后一步放桂花的时候,要等汤汁凉了再放,如果过热的时候放入,汤汁会发苦,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酸梅汤虽然是好东西,但是胃酸的人群,应该少喝或不喝。

禁止抄袭,我是食味菜谱,热爱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面食的做法,关注我每天学习做菜,总会给你惊喜。

这才是酸梅汤的正确做法,酸甜爽口,清凉又解暑,家里的孩子抢喝

这才是酸梅汤的正确做法,酸甜爽口,清凉又解暑,家里的孩子抢喝。哈喽,大家好,我是大厨江一舟,今天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时刻了,你准备好了吗?

炎热的夏天酸梅汤是必不可少的饮品,这是我喝凉白开,是完全不解渴的。此时酸梅汤又大量上市了,一般酸梅汤在饭店里就会经常喝到,饭店里的酸梅汤清爽可口,开胃健脾而且还能帮助清油解腻,每次去饭店,我都会点一杯酸梅汤喝,非常的开胃下饭。

但总不能天天去饭店吧,昨天路过药店门口的时候,发现他们有卖袋装的酸梅汤的,而且各种比例都装好了,做好配方的酸梅汤,仅卖五元一包,心想这个价格也不算贵,于是就买了一小包,煮了一锅,成本不超六元钱,然后将其冷冻起来,随喝随取,特别的方便。尤其是对于现在已经开了学的小朋友来讲,中午回来喝一碗酸梅汤,心情特别的舒畅,清凉又解暑,比来一支老冰棍还过瘾。

夏天学会自己在家做酸梅汤,干净又卫生,而且家里的孩子抢着喝,别再出去买了。爱喝酸梅汤的朋友,赶紧来看一下我是怎么做的吧?好了,话不多说,直接给大家上干货了。

——冰镇酸梅汤——

准备食材:乌梅30克,山楂20克,桑葚五克,洛神花8朵,甘草十克,陈皮五克,黄冰糖一大块(大约1斤左右)

操作步骤:

1.首先我们将准备好的原材料放入清水中,冲洗一遍。除了洛神花以外,其他的原材料都能在药店中买到。洛神花在茶叶店里就有卖的,价格也不算贵。

2.清洗好的原材料我们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这样能够减少煮制时间。同时还能更加入味。

3.泡好之后,我们将其放在蒸锅中加入6碗清水,大概8斤左右。然后我们开始上火,大火煮开,大火煮开后,然后转中小火,放入准备好的黄冰糖,开小火继续炖上30分钟。

4.30分钟后,这时候的酸梅汤已经熬制完成了。我们将其用滤网将里面的原材料捞出,原材料不要扔掉,可以熬制第二次。然后将熬好的酸梅汤放在冰箱里,冷藏两小时。就可以装杯食用。

自己在家做的酸梅汤,经济实惠,而且干净又卫生。怎么样?作为厨房小白的你,学会了吗?喜欢喝酸梅汤的朋友,赶紧在家去试试吧!

——美食小技巧:

1.陈皮更好选择三年以上的,放置的陈皮时间越久其营养价值越高。准备好的原材料,我们需要将其所有的原材料都冲洗干净,否则会影响口感。

2.起先我们需要将原材料煮好之后,然后再将黄冰糖放入里面,这样里面原材料的应用效果会充分地体现出来,放入冰糖后不需要熬着太长时间,只需将其熬化就可以了。

好啦,以上就是关于酸梅汤的家庭 *** *** ,酸梅汤是夏日必备的饮品,爱喝酸梅汤的朋友,赶紧在家去试试吧!你还对酸梅汤的 *** 有其他技巧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哦。喜欢本文章,记得收藏加转发哦。咱们下期见!

?

酸梅汤到底是用什么做成的?喝错了难以解暑,还会让你变肥胖

随着气温上升,大家也开始了自己的“抗暑计划”。而酸梅汤,是很多人更先想到解暑饮料,市面上能买的品种也非常多。超市里有瓶装的和罐装的,小摊小贩上也有散装的。

那么大家到底该如何选择呢?爆炸营养课堂的营养师和大家说一下:

首先大家要清楚,传统意义上的酸梅汤,最主要的成分是水和乌梅,而这两种物质才是解暑的关键。水就不必多说了,夏天出汗太多,很容易中暑,给身体补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

而乌梅,是蔷薇科植物梅的成熟果实,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可以促进唾液腺的分泌。在中医上有一个著名的食疗方叫“乌梅汤”,听名字就知道主要成分是乌梅,而它有消食和中、解暑化湿的作用。

然后就很简单了,任何酸梅汤都是含有水分的,这个基本上不用考虑。想要发挥更好的消暑作用,大家就应该盯着乌梅的含量。

现在大家能买到的酸梅汤制品,配料都非常的复杂,不仅有乌梅,还可能有橘皮、甘草和糖等等。而我们应该买乌梅成分比较靠前的酸梅汤,有些乌梅的含量非常少,能发挥的消暑作用自然就非常有限。

最后就是要注意一些额外的成分,比如说前面提到的糖。如果大家买的酸梅汤很甜,基本上都是加入了大量的糖,虽然可能味道会十分不错,但是它却变成了一种甜饮料,不仅解暑效果大大下降,还可能会让你的体重噌噌往上长。

至于小摊小贩售卖的酸梅汤,就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了,只能看运气了,除非你能够确认它的原料和 *** 过程都靠谱。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建议大家别买。

其实如果有条件的话,爆炸营养课堂的营养师还是希望大家能自己 *** 酸梅汤,这样就不用担心乌梅过少、糖分过多,操作起来也很简单:

准备乌梅50克,陈皮5克,丁香2粒,桂皮少量,以及白糖。把乌梅洗干净,与陈皮、丁香、桂皮一起用纱布包好,加1升左右的水,煮开后小火熬半个小时即可,再加入少量白糖调味。

最后要提醒大家一下,喝不完的酸梅汤要赶紧密封好放进冰箱,不然很容易变质。此外,胃肠不好的人要少喝酸梅汤,要喝也更好能稀释一下,不然很容易对胃造成伤害。

各位朋友,你喜欢吃酸梅汤吗?你还知道喝酸梅汤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吗?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经验。

如何熬制正宗酸梅汤?

炎炎夏日,清热解暑佳品以酸梅汤为佳。古籍中记载“土贡梅煎”就是最古老的酸梅汤,现在的酸梅汤原是清宫御膳房为皇帝 *** 的消暑解渴佳品。伏天暑热难消,不妨学学如何熬制“专业版”酸梅汤吧。

食材:酸梅汤由乌梅、干山楂、陈皮、甘草、桂花、冰糖熬制而成,冰镇后饮用。其中乌梅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效,用于肺虚久咳、久泄久痢、虚热消渴;山楂可开胃消食;陈皮和桂花有提神醒脑之功效。

*** :取乌梅30g、干山楂30g、陈皮10g、甘草5g倒入锅中,加适量水浸泡15分钟,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继续煎煮30分钟,关火前3分钟加入桂花,最后加入冰糖(依据个人口味添加)调味即可。

需注意,市面上销售的酸梅精冲泡的饮品不能代替酸梅汤,其中可能加入香精、色素、盐、糖等添加剂,喝太多对健康无益。此外,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饮用酸梅汤,感冒发热、咳嗽痰多、胸膈痞闷、菌痢肠炎初期、有实邪者忌服;女性在月经期间及分娩前后需慎服;从炎热室外进到室内,也不宜马上进食冰镇酸梅汤。(何羽)

来源: 中国妇女报

药师教你自制酸梅汤 解暑的

炎炎夏日,清热解暑佳品以酸梅汤为佳。古籍中记载“土贡梅煎”就是最古老的酸梅汤,我们现在喝到的酸梅汤是清宫御膳房为皇帝 *** 的消暑解渴佳品,后来流传到民间。暑热难消,快来跟药师学习熬制“专业版”的解暑酸梅汤吧。

酸梅汤的组方酸梅汤由乌梅、干山楂、陈皮、甘草、桂花、冰糖熬制而成,冰镇后饮用。其中乌梅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效,用于肺虚久咳、久泄久痢、虚热消渴;山楂可开胃消食;陈皮和桂花有提神醒脑之功效。

原料配比及 *** *** 乌梅30g、干山楂30g、陈皮10g、甘草5g倒入锅中,加适量水浸泡15分钟,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继续煎煮30分钟,关火前3分钟加入桂花,最后加入冰糖(依据个人口味添加)调味即可。

喝酸梅汤的注意事项市面上销售的酸梅精冲泡的饮品并不能代替酸梅汤。因为酸梅精中可能加入香精、色素、盐、糖等添加剂,喝太多对身体健康无益。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饮用酸梅汤,感冒发热、咳嗽痰多、胸膈痞闷、菌痢肠炎初期、有实邪者忌服。女性在月经期间及分娩前后需慎服。从炎热的室外进到室内不宜马上进食冰镇饮料,容易引起胃肠道痉挛及胃肠黏膜血管的收缩,容易导致腹泻的发生;也会引起皮肤黏膜血管的收缩,不利于汗液排出体表。

文/何羽(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中药特调”酸梅汤走红,这份健康代茶饮小方子请收好→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万万没想到

打败奶茶、咖啡的是酸梅汤!

其火爆程度

不亚于“酱香拿铁”的风头

近期,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分享在中医馆购买酸梅汤配方的经历,不仅价格便宜,还能刷医保,并表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

乌梅、陈皮、山楂等药食同源的中药, *** 出色味俱佳的“饮料”,对于那些既想要饮料不离手,又想要养生的年轻人来说,感觉是瞬间打开了快乐养生的大门。对此,云南省中医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专家建议市民,酸梅汤与其他中药茶饮、中药零食一样,有着适宜饮用的季节及人群。

茶饮对症喝 并非人人都适合喝酸梅汤

昆明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施继玲介绍,中药代茶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近些年来,中医养生越来越普及,养生茶饮因其 *** 简单、饮用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被更多的人接受。保温杯里的菊花配枸杞、女性生理期喝的桂圆大枣红糖水、慢性咽炎常喝的罗汉果配甘草等,都属于中药代茶饮。

进入秋季,燥气胜,人体津液不足,常会伴有口干、咽干等症状。酸梅汤主要成分是乌梅、陈皮、山楂,性味酸涩,酸甘化阴,具有生津止渴、化湿开胃的功效,能够很好地改善秋燥和秋乏的相关症状。但是酸梅汤可增加胃酸分泌,肝胃不和反酸者,空腹状态、慢性胃炎、胃溃疡人群不建议服用。脾胃虚寒、大便稀溏等人群也不适合饮用。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代茶饮?

施继玲表示,中医结合个人寒热温凉喜好、情绪特点、生活起居等因素,将体质分为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等体质。每个药物都有自己的寒热温凉属性,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代茶饮,喝对才有效。

施继玲提醒市民,茶饮虽好,但是对症更重要,中医讲究体质辨识,建议市民到正规中医医院评估体质,合理选用代茶饮,喝对才有效。

秋季如何养生?白露之后不宜晨练

云南省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护士刘雪娟提醒,秋季气温下降、气候干燥,最易伤人肺阴,秋季早晚温差大且干燥,要小心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初秋时节,季节变换,中午热、早晚凉,寒邪容易入侵,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刘雪娟表示,白露节气后,很多人热衷“贴秋膘”,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强调进补,忽略了季节性的易发病。

凡是因过敏引发呼吸道疾病的人,平时在饮食调养方面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肥腻的食物,最常见的有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胡椒等。宜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以多摄入一些滋润、高蛋白的食物或药物。

但是,也要考虑自身体质,比如阴虚肺燥的人可以吃梨,但如果有脾胃虚弱的状况就要少吃。“因此不要盲目进补,根据个人体质情况选择适宜的食物。”刘雪娟表示,除了饮食以外,起居要顺应变化,睡觉的时间要比夏天早。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白露之后建议不要再做晨练。因为白露之后的早上天气湿冷,起床后人们的血压及心率往往是逐渐升高加快的过程,一个晚上没喝水,血液黏稠度高,运动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会明显升高。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而言,下午、傍晚才是一天之中更佳的运动时间。

昆明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医生提醒您

茶饮虽好,对症更重要,喝对才有效。治未病科常规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为您评估体质,合理选用代茶饮,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掌上春城记者:周晓雯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徐婕 张晓莉

设计:易娜

责编:张曦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健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明日处暑,酸梅汤记得给家人喝,消暑润燥还降火,配方简单又实惠

明日处暑,酸梅汤记得给家人喝,消暑提神还降火,配方简单又实惠。明天就是处暑节气了,很多人都没有很在意这个节气,但是处暑的到来,也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由夏季的炎热向秋天凉爽的过渡,正好处在夏秋季节交替时节。处暑的到来虽然暑气渐渐消退,但还会受短期回热天气,也就是“秋老虎”气候的影响,处暑过后仍会有持续的高温天气,想要正真变凉爽还要等到白露节气之后。因此处暑节气的到来,除了要注意预防“秋燥”之外,日常饮食还需要多吃一些润燥、消暑降火的食物,处暑进补首选鸭肉,民间也有“处暑送鸭,无病各家”的说法。当然不同的地区在处暑这天也有不同的饮食习惯。

我们当地人处暑节气这天,除了要吃鸭肉之外,还要喝一道汤水,那就是:酸梅汤。酸梅汤酸甜开胃,既能消暑生津,还能补水润燥,处暑节气喝它再合适不过了。酸梅汤口感酸酸甜甜的,不但能降肝火,还能帮助脾胃消化,对滋润喉咙,降秋燥也是很有好处的。饭后来上一杯下肚,清爽解油腻,肠胃舒服多了,整个人都精神了,尤其是在炎热的秋老虎天,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消暑饮品。处暑的闷热很容易让人有“秋乏”的感觉,这个时候喝杯酸梅汤,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神作用。因此民间还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也是有其中的道理的。酸梅汤在很多糖水铺和餐厅里都有卖,有一些是用的酸梅晶、酸梅膏、浓缩酸梅汤等配料勾兑而成的酸梅汤,这种酸梅汤口感和营养上都要差很多。

正宗的酸梅汤是需要很多食材配比,加水长时间的熬煮的,比较费时,但这样熬煮出来的酸梅汤口感和营养才是更佳的,自己在家就可以熬,用料足没有任何添加,家人都可以放心饮用。 *** 酸梅汤需要的配方各家都不一样,但大致的几样食材都是必不可少的,家常自制酸梅汤也无需太复杂,主要食材都在,配比差不多,煮出来的味道都不会差,另外熬煮酸梅汤时水的用量和食材陪伴也是有一定讲究的。水少了太过浓郁,水多了味道就淡了,(具体的用料和配比在准备食材里有详细说明)。自己在家熬煮一锅,成本也不高,特别实惠。一次煮多一些,可以放冰箱里冷藏后再饮用,也是非常爽口的。明天就是处暑了,有空也给家人煮一锅酸梅汤来喝哦。明日处暑,记得给家人喝这汤,饭后来一杯,火气全退光,精神饱满。接下来一起来看看详细做法吧。

【自制酸梅汤】

准备食材:乌梅适量、桑葚适量、玫瑰茄(洛神花)适量、山楂适量、橘皮少许、 甘草少许、桂花少许。

准备配料:冰糖适量。

详细做法:

1、 *** 酸梅汤配料的具体用量其实是跟你要煮多少水来定的,家常的话各自抓适量即可。精准一点的也可以称好重量,乌梅30g、陈皮10g、干山楂片30g、甘草5g、洛神花20克,水1500ml。一般来说乌梅和水的比例是1:50,这样煮出来的酸度刚刚好。

2、把所有食材都装入煲汤袋里,清洗干净待用。(装入煲汤袋里煮,这样喝的时候取出汤料袋即可,不需要过滤,特别方便)。

3、这里用砂锅来煲煮(也可以用平时煮花茶壶来煮,怎么方便怎么来),锅里加入1500毫升的清水,把材料包放入锅里。

酸梅汤是什么做的,酸梅汤是什么酸的-第1张图片-

4、盖上盖子,大火煮开,转中火煲煮30-40分钟左右。(煲煮的时间长一些,这样食材的香味才更充分的融入到汤水里)。

5、最后加入适量的冰糖下锅,煮至融化,然后撒上一点桂花增香即可。

常温下放凉,即可倒入杯子里上桌享用了,这样一道家常版的:酸梅汤就做好啦,这样做出来的酸梅汤酸甜可口,色泽褐色,浓郁润泽,还带有桂花淡淡的清香,实在是太好喝了。炎热的秋老虎天给家人煮上一锅酸甜爽口的酸梅汤来喝,既能清热消暑,还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明天正好就是处暑节气了,有空记得给家人煮上一锅酸梅汤喝哦,养人对身体好,做法也很简单,味道比外边买的勾兑酸梅汤营养好喝多了。简单美味的做法分享给你,喜欢可以试试哦。

Lily美食谈烹饪小贴士:

1、 *** 酸梅汤用到的食材其实还有很多,十几种配料都是很正常的,我们家常自己煮的话,选用一些基本的食材即可,不需要太复杂化。

2、每一种食材的具体用量和配比也是有讲究的,因为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你煮出来的酸梅汤口感是否纯正,水的用量也是有讲究的。乌梅和水的比例保持在1:50就差不多。

3、煮好的酸梅汤常温下放凉,然后放入冰箱里冷藏一下再饮用,口感更好哦。不过冷藏后的凉食建议少吃一些。甜度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怕太酸冰糖可以多放一些。

清凉解暑“酸梅汤”

“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出自清朝郝懿行写的《都门竹枝词》,生动地记载了昔日老北京街头卖酸梅汤的商贩手敲冰盏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酸梅汤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饮料之一。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用梅子提取酸味作为饮料。我们喝的酸梅汤配方源于清宫御茶坊。清朝时,酸梅汤风行于宫闱,尤其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而酸梅汤如此风靡清宫也是有原因的,兴起于白山黑水间的满民族,好渔猎,喜吃肉食,进而发明了酸汤子这种满族食品。酸汤子是用玉米面经过发酵后做成的。吃完了高热油腻的肉类,再喝点酸汤子,有助于消化吸收。后来,满人入关,酸汤子被带到了北京城。北京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常年生活在东北的满族人在身体、生活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酸汤子由玉米面发酵而成,其糖分高,过剩的糖在没有被消耗的情况下就会转化成脂肪,存于体内,造成体重增加。常食含热量较高的肉类之后再喝玉米面做的酸汤子,容易使体内外的湿热相搏。因此乾隆帝下令要对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御茶坊绞尽脑汁,终于调制出了能替代酸汤子的饮品——酸梅汤。其配方为:去油解腻的乌梅,化痰散瘀的桂花,清热解毒、滋养肌肤的甘草,降脂降压的山楂,益气润肺的冰糖一并熬制。酸梅汤一问世,就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无论史料记载还是宫廷画家的影像记录都表明乾隆皇帝一生都是一副清瘦的身材,且瘦而有神。这也许就与常饮酸梅汤有关。从此,这酸酸甜甜的味道风靡宫廷,成为传统消暑饮料的经典。酸梅汤真正风行,是清代之后的事情,而且似乎尤以北京城为正宗。

酸梅汤,顾名思义,里面的主要成分就是乌梅。乌梅,药食同源,历代医家都爱使用它,对乌梅使用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无疑是名医彭子益。彭子益云:“暑月热极之时,心慌意乱,坐卧不安,面红肤热,身软无力,不思饮食,舌净无胎,或舌色满红,此暑火不降,木气失根也。方用乌梅5大枚,冰糖2两,煎汤热服,酸甘相得,暑月发热,乌梅汤特效。”后来经改进,酸梅汤里还配了山楂、桂花、甘草、冰糖,使酸梅汤更酸甜可口,同时还具有了健胃消食、促进食欲的功能。

如果单纯把酸梅汤当成解暑饮品有点低估了它的功效。除了好喝,去油解腻,乌梅汤治疗温病的神奇功效也是逆天的。据《神农本草经》记述:乌梅味酸,能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热烦满及安心也。酸能敛虚火,化津液,固肠脱,所以主之也。乌梅奇酸,收敛而不涩滞,还能生津液,敛虚火。而冰糖补中益气,但又不滞腻,与乌梅的酸甘相应,生阴液,最适合温病的虚症。

酸梅汤虽然好,但也应注意以下几点:乌梅酸度很高,煮的时候一定不能用铁锅,可以用砂锅。熬好的酸梅汤要倒入玻璃器皿或者陶瓷器皿中盛放。在常温下,酸梅汤是很容易变质的,如果看到表面有细细的泡沫浮起,就说明已经变质而不能喝了。如果酸梅汤一次喝不完,更好在冰箱里存放。过度饮用酸梅汤,易腹泻,不利于肠胃健康,尤其是对于小朋友来说。

(作者系北京市朝阳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两款酸梅汤配方及详细做法


两种酸梅汤做法

酸梅汤配方一:

黄冰糖120克、乌梅32克、话梅21克、干山楂片14克、陈皮13克、洛神花4克、甘草2克、桂花1克。

详细做法步骤:

1、首先将乌梅32克、话梅21克、干山楂片14克、陈皮13克、洛神花4克、甘草2克,放入盆中加入适量清水清洗一遍,将表层的灰尘清洗干净即可。

清洗干净后将其装入煲鱼袋中,扎紧口,备用。

2、锅中加入清水2000克,放入煲鱼袋,浸泡两小时,备用。

3、浸泡好以后开火,大火烧开后改为小火煮30分钟,然后加入黄冰糖120克,将黄冰糖熬溶解后即可关火,关火后撒入少许桂花,放凉后即可饮用。

酸梅汤配方二:

冰糖200克、干山楂片70克、话梅50克、乌梅30克、黑加仑25克、洛神花15克、陈皮10克、甘草4克,桂花适量。

详细做法步骤:

1、将干山楂片70克、话梅50克、乌梅30克、黑加仑25克、洛神花15克、陈皮10克、甘草4克放入盆中,先用清水洗去表层的灰尘,捞出,备用。

2、锅中加入清水2000克,放入冰糖200克、干山楂片70克、话梅50克、乌梅30克、黑加仑25克、洛神花15克、陈皮10克、甘草4克,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制40分钟关火后将所有材料打捞出来,然后再撒入桂花适量即可。

温馨提示:

做好的酸梅汤自然放凉后灌入容器中,可以放冰箱冷藏冰镇后饮用。

也可以待放凉后加入适量冰块、鲜薄荷叶、鲜柠檬片增加风味。

熬煮的时间仅供参考,要试做以后根据口味浓淡来定时间。

一副配料一般可以反复使用三次,第二次和第三次熬煮时要适量增加时长,否则味道会太淡。

自制饮料—酸梅汤,适合夏天的饮料*酸甜解暑冰镇

标签: 酸梅汤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