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 :王彦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 *** 信息中心
三文鱼,属硬骨鱼纲、鲑形目、鲑属,主要分布在大西洋与太平洋、北冰洋交界的水域,属于冷水性的高度洄游鱼类,被国际美食界誉为"冰海之皇"。
△三文鱼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图片来源:http://www.dmhrun.com/fishshow.php?cid=26&id=134)
同是三文鱼,但大家吃的不一定是同一种
"三文鱼"并不是某种鱼类的科学名称,而是对鲑鳟鱼类产品俗称。"三文鱼"最初是由港澳地区的人们根据英文的salmon音译而来。早期三文鱼只是针对人工养殖的大西洋鲑。随着国内鳟鱼养殖业的发展,十几年前一些鳟鱼养殖场附近地区的餐厅也以三文鱼的名称来销售鳟鱼。
△各种三文鱼之间的复杂关系。(图片来源: http://www.sohu.com/a/225733974_100081100)
大西洋鲑生活在北大西洋,每年都会洄游到欧洲沿岸的河流里产卵。这些鱼在洄游时会奋力跃上瀑布,向上游游去,很久以前的欧洲人用拉丁语里的"salmo"(意为"上升")来称呼它们。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salmon"。这种鱼是欧洲北部沿海重要的捕捞鱼类之一。
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了,欧洲人到达了美洲,又横跨美洲大陆来到了太平洋沿岸。在这里,殖民者们也发现了几种外形类似于"salmon",也会洄游产卵的鱼类,于是将它们统称为"salmon"。为了区分,殖民者们将欧洲老家发现的"salmon"称为"大西洋salmon",新发现的"salmon"称为"太平洋salmon"。而"太平洋salmon",中国人也并不陌生,它就是人们口中的大马哈鱼。
不过生物界并没有采信这些俗名,人们在仔细考察了"太平洋salmon"之后,给他们取了一个属名"Oncorhynchus",这个属名组合来自希腊语中的"onkos"和"rynchos",意为"弯曲的鼻子"。因为这些鱼在洄游时,上下颌会变成钩子的形状。
△大西洋salmon和太平洋salmon。(图片来源:https://jingyan.baidu.com/album/f006222870600afbd3f0c823.html?picindex=2)
三文鱼的名字除了来源于英文salmon的谐音之外,三文鱼本身脂肪形成的多条大理石纹,也正是"三文(纹)鱼"称谓的妙处所在。
三文鱼:为了下一代我愿意逆流而上
洄游是三文鱼一生必经之路,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同时也是一条不凡之路。当你在饭桌上品尝美味时,你会想到三文鱼的一生吗?三文鱼的一生,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一个生命如何孕育、如何成长成熟、如何死亡的故事!而三文鱼把自己的死亡和新生命的诞生悲壮而又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洄游途中的三文鱼。(图片来源:http://www.sohu.com/a/255135624_647987)
三文鱼是典型的溯河生殖洄游鱼类。溯河性鱼类生活在海洋,但溯至江河的中上游繁殖。这类鱼对栖息地的生态条件,特别是水中的盐度有严格的适应性。如北太平洋的大马哈鱼溯河后即不摄食,每天顶着时速几十千米的水流上溯数十千米,在洄游过程中体力消耗很大,到达产卵场生殖后亲体即相继死亡,幼鱼在当年或第二年入海。
△三文鱼生活史。(图片来源:http://www.fishfirst.cn/article-108293-1.html)
营养价值可非同寻常
三文鱼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此受到全世界吃货们的吹捧。三文鱼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含量远远高于豆制品(大豆、蚕豆、豌豆等)和肉类食品(鸡肉、牛肉、猪肉等)<1>,且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模式,即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中,必需氨基酸占比较高<2>。同时,三文鱼肉内还含有大约18种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大量人体所需矿物质和维生素,例如铜、钙、磷、镁等元素,和维生素A、E。值得一提的是三文鱼鱼肉中还含有一种叫虾青素的物质,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其中所含的Ω-3脂肪酸更是脑部、视网膜及神经系统必须的元素。
三文鱼具有较高的食用和保健功效。三文鱼鱼肉富含优质蛋白,多食用三文鱼可以维持身体内的钠、钾元素的平衡,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三文鱼含有大量的铜元素,铜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元素,对于血液、中枢系统、皮肤、大脑的发育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人体的贫血同样也会跟铜元素的缺少有很大的关系。据中国和挪威科研机构宣布,常吃三文鱼可降低患心脑血管病率,三文鱼富含的 omega-3高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对脑组织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3>。
三文鱼(图片来源:Veer图库)
三文鱼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且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受到了很多人士的喜爱。但是市面上三文鱼的来源参差不齐,大家一定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购入。
养殖的三文鱼是真的不如野生的么?
很多人认为三文鱼都是野生的,其实不然。野生捕捞的三文鱼资源非常有限,生长速度还超慢,那身价可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远不能满足世界各国吃货们的需求,我们经常食用的三文鱼基本上都是人工养殖三文鱼。
△网箱养殖三文鱼和陆基工厂化养殖三文鱼。(图片来源:http://blog.sin *** .cn/s/blog_7cfdc2b50100z9mv.html)
不过,大家可不要对养殖三文鱼有什么偏见,实际上吃养殖鱼比野生鱼可能还更安全些。毕竟人工养殖的整个过程都有精准的科学控制,还有进出口海关检疫等严格程序,自己捞野生的可能就没准儿了……。
三文鱼生产流程。(图片来源:Marine Harvest)
三文鱼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刺身了,新鲜现切的三文鱼蘸上点青芥末、酱油,别有一番风味。不过,有人可能会问,不是说生食三文鱼会有感染寄生虫的危险吗?实际上,有没有寄生虫主要是看其生长、运输、储存、销售等过程是否安全可控,同时还与食用前的处理 *** 是否到位有关。为了保证生鱼片的质量安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早已出台针对性的食品安全法规,规定鱼肉必须预先处理杀死异尖线虫的幼虫。杀死异尖线虫最有效的 *** 是高温,但为了保持鱼肉的食用价值,目前是以冷冻为主。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规定,鱼肉必须在零下35℃冷冻15个小时或零下20℃冷冻7天后才能食用。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三文鱼的处理手段已经十分成熟了。好不好吃,还可以说是个人选择;安不安全,是有客观标准的。进口海鱼需要经过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检测,同时选择比较靠谱的渠道或是市场,也不必过于担心。
教你几招分辨三文鱼的新鲜度
我们能够购买到的三文鱼,通常分为新鲜(冰鲜)和冷冻两种。两者在形态,气味,颜色和质感上都可以轻易的分辨出来。
鱼眼和鱼鳃:如果我们能够看到整条的三文鱼,还可以通过鱼眼和鱼鳃来进行判断。新鲜三文鱼的鱼眼清亮,瞳孔颜色很深而且闪亮。鱼鳃色泽鲜红,并且伴有红色黏液。而不新鲜的三文鱼,鱼鳃则会发黑。
鱼皮和鱼肉:通常来说,我们买到的三文鱼,都是已经分割切块后的成品鱼肉。这个时候,就要通过鱼肉的状态来进行判断。新鲜(冰鲜)三文鱼,鱼皮黑白分明,同时表面覆盖着一层完整无损、带有鲜银色的鱼鳞,透亮有光泽。鱼肉纹路清晰,呈现鲜艳的橙红色,并且带着隐隐的油润光泽,非常漂亮。而冷冻后再解冻的三文鱼,鱼皮不够紧致,鱼鳞很容易残破,黯淡无光。鱼肉的颜色,虽然也是橙红色,但缺乏光泽。同时,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在鱼肉和鱼皮的连接处,颜色发暗。
△新鲜的三文鱼和不新鲜的三文鱼。(图片来源:美食天下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80121630928804180.html)
弹性和气味:新鲜(冰鲜)的三文鱼,鱼肉手感紧实,很有弹性,用手指按压后可以迅速的弹回来,不会留下痕迹。闻起来的味道,有着浓郁的鱼油香气和海洋味道,同时带着隐隐的坚果香。而冷冻后再解冻的三文鱼,手感则软塌塌的,肉质松散,用手指按压后,可以看到明显的痕迹,缺乏弹性。稍稍用力挤压时,还可以明显的观察到鱼肉中渗出的水分。闻起来,带着比较明显的鱼腥味,有些令人不快。
△新鲜的三文鱼和不新鲜的三文鱼。(图片来源:美食天下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80121630928804180.html)
口感和味道:新鲜(冰鲜)的三文鱼,生食时,口感细嫩,鱼油丰沛,入口即化。味道新鲜,满满的海洋味道。烹调后,肉质依旧饱满,汤汁丰富,味道鲜香不腻。 而冷冻后再解冻的三文鱼,首先就是绝对不能生吃的。烹制后的肉质也较木,鱼肉中的汤汁基本无法锁住,味道微微发腥,需要通过一些特殊的烹调手段才能提升味道。
三文鱼的吃法也有讲究
三文鱼的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食用 *** 。要注意的是,如果生食的话,一定要选择新鲜或者冰鲜三文鱼。
三文鱼的中段和鱼腩:这一部分的鱼肉,脂肪含量较高,分布也十分均匀。鱼肉从外表看来,肌红脂白,呈现美丽的橘红色,带着脂肪的油光。鱼肉非常细嫩,丰富的油脂带来入口即化的绝妙口感。因此,这一部分的新鲜(冰鲜)鱼肉,最适合的做法就是生食。不论是 *** 成"刺身"或者"沙拉",都是不错的选择。烹调手法也十分简单,将鱼肉切片或者切丁后,根据个人喜好,搭配芥末和日式酱油,油醋汁,沙拉酱等等不同调料,直接食用即可。当然,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搭配一些蔬菜或者水果,那么不论是味道还是营养,都会更加均衡。
参考文献:
<1> 邓林, 李华, 江建军. 挪威三文鱼的营养评价
<2> PELLET P L.Nutritional evaluation of protein foods
<3> 张雯, 杨敏, 臧贝佳等.三文鱼营养价值、烹饪及文化
来源:科技日报
“青海虹鳟鱼是打着三文鱼旗号的冒牌货……”
“淡水三文鱼是寄生虫高风险的虹鳟鱼,寄生虫超乎想象,不能生吃。”
短短两日内,“青海虹鳟鱼”俨然成了“网红”。而事件的起因,是源于央视财经频道的一则报道。
央视报道称:“青藏高原很早以前就开始养殖三文鱼,目前已经占据了国内三文鱼三分之一的市场。”
一则看似再“规矩”不过的新闻消息,却在短时间内迅速发酵引起舆论哗然,真相究竟如何?5月24日,科技日报记者之一时间走访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求为读者正听。
虹鳟鱼是“冒牌三文鱼”?
给出结论之前,先来科普一下何为“三文鱼”。
专家介绍,三文鱼(学名Oncorhynchus)其英语词义为“鲑科鱼”。三文鱼分为鲑科鲑属与鲑科鳟属,所以准确地说三文鱼是鲑鳟鱼。而鲑科鱼中的鳟属鱼有两种:海鳟和虹鳟。
20世纪初,挪威人带着大西洋鲑登陆香港,称之为“salmon”,这个外来词在粤语中被音译为“三文鱼”。而在不同国家的消费市场三文鱼涵盖不同的种类,挪威三文鱼主要为大西洋鲑,芬兰三文鱼包括我国东北产大马哈鱼和驼背大马哈鱼等。
“这是一个认知概念问题,三文鱼是商品名,不是种名。消费者普遍认为三文鱼一定是进口大西洋鲑鱼,然而所有的虹鳟鱼、大西洋鲑鱼——鲑形目下属大约220个品种,都可以通俗称为三文鱼。” 甘肃省水产研究所所长张艳萍博士说。
生吃虹鳟鱼安全吗?
虹鳟鱼能生吃吗?养殖的三文鱼会有很多寄生虫吗?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基地常务副总杨旭介绍,从1995年挪威对中国出口以来,中国人吃到的都是进口养殖三文鱼。很多消费者普遍存在认识误区,认为野生的就是天然的,一定比养殖的好。其实并不尽然。
“就渔业产品而言,决定产品品质的关键是它们每天是否能摄入均衡的营养物质,是否能生活在安全、洁净的环境中。”杨旭说,“以挪威三文鱼养殖为例,臭名昭著的异尖线虫成虫是寄生在鲸鱼、海豚这样的海洋哺乳动物肠道里。虫卵随寄主排泄物进入海水后,变成磷虾等的食物。小虾们被三文鱼吃掉的同时,寄生虫也得以入住三文鱼体内。而养殖渔场通过网箱隔离了养殖鱼和其他野生鱼类,且完全使用人工颗粒饲料饲养,这些饲料鱼饵经过高温膨化处理,直接切断了寄生路径。同时,网箱都有鸟类防护设施,阻断了寄生虫通过鸟类粪便传播的途径。”
这一说法得到了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李长忠的肯定。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在青海省没有发现严重的能够危害健康的鳟鱼寄生虫发病情况。
“可以肯定的是,三文鱼可以生食,它有很多食用 *** ,刺身只是其中一种。但从安全角度而言,三文鱼加热到65摄氏度以上食用比较放心。”李长忠说。
张艳萍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青海龙羊峡水库养殖的是三倍体虹鳟鱼,不存在有寄生虫不能吃的说法。只有野生鱼类会存在寄生虫,人工养殖的不存在寄生虫问题,完全可以生食。目前市场中很少有野生鲑鱼在商品市场流通,包括国外进口的三文鱼也是人工养殖的大西洋鲑鱼。”
虹鳟鱼为什么偏爱青海?
“青海是饲养三文鱼的天堂!”采访中,李长忠感慨道。
李长忠介绍,鲑鳟鱼系冷水性凶猛鱼类,对栖息环境要求很高,尤喜水质清澈、溶氧丰富的山川溪流。其生长最适温度为14至16摄氏度,在适温范围内摄食旺盛,生长迅速。
目前,青海省鲑鳟鱼产量达到1.38万吨,占到全国鲑鳟鱼产量的30%,已成为全国更大的鲑鳟鱼网箱养殖基地。其中国内更大的鲑鳟鱼养殖基地位于青海龙羊峡,海拔2600米,水域面积38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0米,年均水温12℃,不封冻,是不可复制的鲑鳟鱼理想养殖环境。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鲑鳟鱼消费量每年在11到13万吨,国内产量不到5万吨,青海2017年产量为1.38万吨,已是供不应求的局面。
龙头产业需要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撑,对此,青海大学高原水生生物和生态团队、青海省农牧厅渔业管理局等单位在水质监测、苗种培育、营养调控和饵料加工、疫病防控等方面通过技术攻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冷水养殖产业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记者了解到,青海大学高原水生生物与生态团队作为青海省农牧业十大科技创新平台之一的技术依托单位,由李长忠任首席专家,这一团队已经吸引了国内顶级高原水生生物冷水养殖和水生生物和生态保护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博士生10名。
(科技日报西宁5月24日电)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
三文鱼和虹鳟鱼在国外有无区分,怎么监管?虹鳟鱼能否加入三文鱼的“队伍”,最近引起国内舆论广泛关注。那么,三文鱼和虹鳟鱼在国外是怎么定义的?有无区分?怎么监管?新华社记者对此在欧美日进行了调查。
标识要清晰
三文鱼是鲑鱼的英文名(salmon)音译。在生物学分类上,三文鱼泛指鲑科鱼,如大西洋鲑是鲑形目鲑科鲑属大西洋鲑种,而虹鳟鱼是鲑科鲑属虹鳟种。两者同科同属但不同种,生活环境也不同,好比“堂表亲”。
提到三文鱼,目前大多数消费者仍会想到大西洋鲑。记者调查发现,在国外是否清楚区分三文鱼和虹鳟鱼也各不相同,但共同点是标注清楚产地,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挪威海产局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总监博薇娅告诉新华社记者,在挪威,虹鳟鱼和大西洋鲑被定义为不同的物种。根据挪威法规,二者在名字和产品标签上需要清楚区分。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明文规定,虹鳟鱼的商品包装上不得标注“三文鱼”“银红点鲑”等名称,因为这属于“错误标识”。
在大量食用生鱼片的日本,区分似乎并不严格。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水产研究教育机构的 *** 息就没有严格区分鲑和鳟,来自挪威和智利等国的鲑鱼都被统计在“鲑·鳟”中。
日本一些“国产三文鱼”,如青森县的海峡三文鱼实际上是虹鳟鱼。幼鱼在淡水中养殖两年后再在海水中养殖。不过,这些鱼市场占有率很低,多数人吃到的三文鱼仍然是进口的海水养殖鲑鱼。
即便这样,日本也一样严格标识。记者看到,在日本超市销售的生鲜食品都标明产地,三文鱼也不例外。
“吃法”要严格
多数普通消费者对三文鱼的印象,是可做生鱼片的大西洋鲑。实际上,国外对三文鱼能否生吃有详细规定,即便是海产的鲑鱼也并非都适合生吃,严格控制鱼的饲料质量、对鱼肉低温冷冻才是关键。
在日本,即使名叫三文鱼,也并非都用于生食。超市销售的三文鱼都标明产地、是否属于养殖以及食用 *** ,如有些三文鱼标明用于刺身(生鱼片),有些则标明用于烹饪。寿司店出售的三文鱼基本是进口三文鱼,因为日本国内养殖的三文鱼产量较少。
日本最著名的国产三文鱼品种“信州三文鱼”是从虹鳟鱼改良而来,其寄生虫——绦虫、线虫等来自它们的食物磷虾。因此如果生产商严格控制源头,在生长过程中让它们食用不含寄生虫的饲料,养殖出来的鱼也是可以生食的,且肉质并不比大西洋鲑逊色。
挪威的博薇娅介绍说,挪威严格控制养殖三文鱼的饲料质量,鱼饲料都经过高温处理,能够杀死任何可能存在的寄生虫。这也是挪威虹鳟鱼和挪威大西洋鲑能够用于生吃的原因。
此外,在美国及欧盟,可生食的三文鱼一般都是经过冷冻的。欧盟和美国的食品监管部门对海产品冷冻温度与时长都有要求,例如欧盟就要求海产品必须零下20摄氏度低温冷冻1天以上才能上市销售。冷冻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可以大大减少寄生虫的风险。
监管要跟上
“三文鱼”这个称呼究竟能否涵盖淡水虹鳟鱼,产地何在,能否生食,如何监管,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细化规则,从而形成真正安全的饮食体系。
如果突然让淡水虹鳟鱼“加入”三文鱼队伍,即使行业内大多数商家遵守规范,但总会让一些不良商家认为有机可乘,用不安全的饲养 *** 养殖虹鳟鱼,鱼目混珠,投放到生食鱼类市场。
食品安全无小事。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让大家吃得放心,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及时更新,出台新的鉴别标准和标识规定。
此外,让消费者吃得好,吃得放心,才能保证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也应该是行业协会优先考虑的问题。
来源/新华社
编辑/清浅
投稿邮箱:610255300@qq.com
新闻热线:28681062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
多位业内科普专家也纷纷发文释疑解惑,认为“三文鱼”不包括虹鳟鱼,淡水三文鱼不适合生吃等。
全文约2218字,阅读约需4.5分钟
请给我来一份三文鱼,但不要虹鳟,那么虹鳟到底是不是三文鱼呢?近日,央视财经报道了在青海龙羊峡水库,有我国目前更大的三文鱼养殖场,而国内市场上三分之一的三文鱼都产自这里。报道发出后,网友纷纷热议,那这到底是不是正宗三文鱼?是否能跟进口三文鱼一样生吃?等等。
针对媒体和网友的怀疑,5月24日,中国渔业协会发表声明,认为网上对“国产三文鱼”有不实报道,并对四个误解作出回应,包括“虹鳟不是三文鱼”、“淡水三文鱼存寄生虫,生吃对人体有害”、“淡水中不能养殖三文鱼”、”虹鳟的色泽不如大西洋鲑,使用了色素掺假”。
同时,中国水产与流通加工协会也在5月25日跟进澄清,也称“规范化养殖的三文鱼较野生三文鱼更安全可控”、“三文鱼既可以在淡水中养殖,也可在海水中养殖”、“虹鳟是三文鱼的一种”。
但争议仍在继续,多位业内科普专家也纷纷发文释疑解惑,认为“三文鱼”不包括虹鳟鱼,淡水三文鱼不适合生吃等。
━━━━━
争议1:虹鳟鱼是不是“三文鱼”?
中国渔业协会:是的,三文鱼包含虹鳟品种。
理由:在中国市场上,通常所说的三文鱼是鲑鳟鱼类的商品名称统称,并非一种鱼的科学名称。三文鱼也同样包含大西洋鲑、太平洋鲑、虹鳟等多个种类。在挪威和智利等国,他们国家内的养殖场也养殖大西洋鲑和虹鳟等,且虹鳟的价格要高于大西洋鲑。依据2014年的数据,在海水养殖大规格产品中,大规格虹鳟的产量仅次于大西洋鲑的产量。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炳谦:是的,虹鳟与大西洋鲑,业内都可以统称为三文鱼。
理由:三文鱼不是一个科学名称,这是业内商品名称的统称。虹鳟也好,挪威的大西洋鲑也好,在业内都统称为三文鱼类。因为英文叫“salmon”,音译了叫三文,三文这个名字,不是说大西洋鲑可以用,虹鳟就不可以用。
▲英国:大西洋鲑逆流而上。图自视觉中国
科普作家、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不是。
理由:国外也养殖虹鳟鱼甚至虹鳟卖得更贵,跟中国不能把虹鳟叫做“淡水三文鱼”,没有关系。
科信食品安全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不是,常说的“三文鱼”特指大西洋鲑鱼。
理由:三文鱼是商品名,而不是鱼的名字。常说的“三文鱼”,准确的说,特指大西洋鲑鱼,又叫挪威三文鱼。其他号称三文鱼的,基本上都是太平洋鲑鱼。无论大西洋鲑鱼还是太平洋鲑鱼都是海水鱼,但它有洄游特性,在生命早期确实是在淡水生活。
目前市面上所称的“淡水三文鱼”,其实是虹鳟,它和大西洋鲑鱼只能算是远亲,和太平洋鲑鱼的亲缘关系更近一些。但这种鱼从来就不叫三文鱼。
但是虹鳟身体两侧有比较明显的彩虹色鳞片,如果能看到整鱼或鱼皮,这是比较明显的特征。
▲虹鳟鱼。图自视觉中国
━━━━━
争议2:淡水三文鱼是否有更多寄生虫?
中国渔业协会:正规养殖没有寄生虫。
理由:野生的鱼类很容易存在寄生虫,正规养殖的没有。同样,三文鱼有没有寄生虫也不决定于是否在海水还是在淡水生长,而是看其生长过程是否安全可控。
开放性的生存环境和不可控的捕食对象,野生三文鱼感染疾病或寄生虫的几率相比养殖品种高很多。但人工养殖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规范化养殖的三文鱼较野生三文鱼更安全可控。
理由:野生鱼类很容易存在多种寄生虫,也有可能携带感染人类的寄生虫,而规范化养殖的鱼类,其寄生虫种类研究较为透彻,便于人们掌握是否存在感染人类的风险。同样,三文鱼有没有携带对人类有致病性的寄生虫并不取决于其在海水还是淡水中生长,而是看其生长过程是否安全可控。
科普作家、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需要数据支撑。
理由:中国渔业协会文中所称的“三文鱼”是指虹鳟鱼,而不是真正的三文鱼大西洋鲑。如果说大西洋里捕捞的野生三文鱼“容易存在”寄生虫而人工养殖的“没有”,需要检测数据来支撑。
科信食品安全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养殖三文鱼的寄生虫可能会少一些。
理由:野生海产鱼类(比如野生三文鱼)的寄生虫比较多,以异尖线虫最常见。不过海水寄生虫无法在人体内长期生存,因此主要是引起腹痛腹泻,只有极个别情况有消化道穿孔。相比而言,养殖三文鱼的寄生虫可能会少一些,这主要得益于渔药的使用。
━━━━━
争议3:淡水三文鱼是否适合生吃?
中国渔业协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可以生吃。
理由:管理标准、监控严格、水体洁净、饲料优良的工业化养殖三文鱼品质更容易保证,食用也更安全。事实证明在世界范围内未曾出现虹鳟携带肝吸虫的报道。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炳谦:可以生吃,必须有冷冻过程。
理由:无论是海水的还是淡水的都可以生吃,前提是必须有个过程,养殖过程中没有病原体感染的机会或者没有病原体,还有在吃之前有个冷冻的过程。现在国内养殖的虹鳟还是其他鲑类鱼都是人工配合的。人工配合中都经过高压灭菌的处理过程,所以在饮食环节里一般不会出现所谓的寄生虫。
科信食品安全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虹鳟生吃风险大于三文鱼。
理由:淡水养殖的虹鳟鱼有时也会被用来做刺身,但它的风险远远大于三文鱼。这是因为淡水鱼中的寄生虫可以在人体内生存,如果担心寄生虫,可以将鱼在-20度冷冻至少1天,寄生虫可以被冻死。但并不要指望如果芥末、辣酱、白酒、酱油醋等调料杀死寄生虫。当然,虹鳟如果煎熟了吃,完全没问题。
上海海洋大学渔业经济研究专家乐家华:淡水鱼不适合生吃。
理由:通常而言,淡水鱼是不适宜生吃的,因为寄生虫含量一般情况下会比较高。如果某些人的肠胃好,吃了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如果有些人肠胃不好,很容易吃出问题来。
多年从事水产贸易的水产专家樊旭兵:哪些适合生吃,需要有标准规范。
理由:淡水鱼相对而言感染寄生虫风险更高,樊旭兵建议,就哪些水产品适合做刺身、在什么样的储藏和运输条件下可以保证食品安全,相关监管或职能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标准,规范市场行为。
采写 /编辑 大西风
值班编辑 吾彦祖 花木南
一、三文鱼和虹鳟鱼的区别
1、外表
三文鱼的外表比较光泽,光照下会隐隐发光,鱼体侧面呈扁平状,背部微微隆起;虹鳟鱼的表面发暗,个体的侧面有一条红色的色带。
2、肉质
三文鱼的肉质鲜嫩肥美,纹理较粗,肉质呈橙红色,颜色鲜亮;虹鳟鱼肉质较硬,纹理较细,肉质呈淡淡的橙色,颜色没有那么鲜亮。
3、口感
三文鱼的肉质饱满柔软,口感细嫩;虹鳟鱼下口有点硬,不肥美。
4、切片
三文鱼肉质肥美,一般切厚块,刺身白色脂肪纹理粗且散漫,脂肪线呈白色且明显;虹鳟鱼肉质较硬,只能切薄片,白色纹理较硬且细线条,脂肪线不明显。
5、香气
三文鱼鱼肉有一股特殊香气,虹鳟鱼鱼肉没有香气。
6、食用方式
三文鱼通常有生吃、做寿司、煎食、炖汤、炖粥食用等,也可以和中餐一样做菜食用。
虹鳟鱼:其食用方式通常有炖食、煮粥食用、煎煮食用等。
7、价格区别
三文鱼:其价格通常在180元每公斤,根据品种、产地、地域的不同价格有一定的差异。
虹鳟鱼:其价格通常在30—50元每公斤,价格远远低于三文鱼的价格。
二、怎么分辨呢?
1.牙齿
三文鱼上下嘴边无牙,只在口腔中部有少量的牙;虹鳟鱼上下嘴边都有锯齿般的尖牙。
2.体型
三文鱼体型细长如潜水艇,而虹鳟鱼体型较宽,腹部较大。
3.鱼鳞
三文鱼鱼鳞极其细小,用肉眼很难看见;虹鳟鱼鱼鳞较大。
4.体重
三文鱼的体型可达一米多,重约5-20公斤每条;而虹鳟鱼要小的多,一般重1.5公斤左右。
5.彩虹带
成年虹鳟鱼个体沿侧线有一条呈紫红色和桃红色宽而鲜艳的彩虹带,而三文鱼则没有。
虹鳟鱼是“冒牌”的三文鱼?其实它们不一样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7年12月7日,黑龙江黑河,产自俄罗斯的三文鱼。(魏建顺/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或。)
据《央广网》报道,今年5月,一则“我国青藏高原养殖三文鱼已占国内三分之一市场”的新闻引起争议。有人说,青藏高原养殖的是虹鳟鱼,并非三文鱼。近日,虹鳟鱼、三文鱼的话题再一次引发关注,原因是一份《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把虹鳟鱼列入三文鱼。那么,虹鳟鱼究竟是不是三文鱼?又该如何区别这两种鱼?
据《解放日报》介绍,“三文鱼”是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人从英语“salmon”音译过来的,包括大西洋鲑鱼、太平洋鲑鱼(大马哈鱼)等,并不是特指某一种鱼。它们的生活特性之一就是溯河洄游性,即产卵、孵化和幼鱼阶段均在淡水中完成,生长期会洄游到海水中。虹鳟鱼虽是太平洋鲑属,但其生活史全部于淡水中完成,没有跨盐度洄 *** 为。《南方日报》也提到,简单说,两者同科不同属,长得像但并不是真正的一家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区分虹鳟鱼和三文鱼呢?新华网表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
之一,看大小。虹鳟鱼能长到5斤以上已经很不错了,而三文鱼长到15斤以上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第二,看颜色。虹鳟鱼身体两侧有比较明显的彩虹色鳞片并且肉质发白,而三文鱼的肉呈鲜明的橙红色。不过,有些养殖户为了增加鱼肉色泽,会在人工饲料中添加人工合成的角黄素,这样一来,虹鳟鱼和三文鱼的差别就不大了。
第三,看脂肪层。虹鳟鱼的脂肪层比较薄,没有三文鱼典型的红白相间的肌理,鱼腩部位更是无法与三文鱼的肥美相提并论。《健康时报》补充道,三文鱼有白色的脂肪条带,正是因为它的脂肪,吃起来才Q弹;而虹鳟鱼的脂肪含量较少,脂肪线很细,而且没有那么整齐,这个区别是最明显的。
第四,凭口感。三文鱼入口绵软,口感十分鲜嫩,而虹鳟鱼的肉质口感比较有嚼头。
本文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进行科学性把关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
虹鳟鱼和三文鱼到底是不是一个品种?肯定还有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吧哈喽,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新一期的美食推荐,我们又见面啦。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的是,三文鱼,它是全球的名贵鱼类之一。因为它的鳞片小,鱼刺少,鱼肉橙红非常的漂亮,鱼肉质地细嫩,味道鲜美,吃起来非常的爽滑可口,可以直接做刺身生吃,也可以烹饪成菜肴。而且三文鱼做的鱼肝油更加的营养,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呢。
但是我看到网上有很多网友说,有假的三文鱼,有人也评论说是虹鳟不是三文鱼,看到那里我也是默默地笑了一下,现在就由我来给大家排排雷。
三文鱼也叫鲑鳟鱼,而鲑鳟鱼又分为海鳟和虹鳟,挪威三文鱼主要为大西洋鲑,芬兰三文鱼主要是养殖的红肉虹鳟,美国的三文鱼主要是阿拉斯加鲑鱼。
说白了就是,同样都叫做三文鱼,只不过它们的品种不同而已,就像是德芙和费列罗同样都是巧克力,只不过生产厂家不同,出厂的地方也不同。
所以说亲爱的小伙伴们别再质疑了,那么贵的鱼,难道还能卖假的嘛,买家也不是可以随便糊弄的呢。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路过的小伙伴别忘记点赞,我们下期再见。
齐鲁网8月13日讯近日,“《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正式发布”的消息在网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据青海日报报道,该标准基于科学分类和命名方式,明确规定三文鱼的定义,标准规定“三文鱼是鲑科鱼类的统称,包括大西洋鲑、虹鳟、银鲑、王鲑、红鲑、秋鲑、粉鲑等”。
这份标准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把三文鱼当作“鲑科鱼类的统称”,按照这个标准,前段时间备受争议的“淡水三文鱼”虹鳟鱼就名正言顺地成了真正的三文鱼。在针对这条消息的评论中,不少网友还是表达了质疑。
对许多人来说,说起三文鱼首先想到还是来自挪威、日本、新西兰、加拿大等的三文鱼。央视财经的报道传出后,一些大V和网友围绕三文鱼的“身份问题”展开了讨论,认为龙羊峡养殖场中的是“虹鳟”,并非“三文鱼”,而虹鳟鱼体内含有寄生虫,并不适合生吃。
这份最新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把虹鳟鱼称为三文鱼,与大众的一般认知不符,难怪会引起争议。
虹鳟鱼属于三文鱼?
新浪微博认证为“知名评论人、杂文作家”的乔志峰发表头条文章,《虹鳟归入三文鱼,“指鹿为马”现代版?》。文章指出,标准是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同三文鱼分会成员单位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上海荷裕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十三家单位共同起草的。
乔志峰对这些利益相关方在起草标准的时所遵循的原则表示质疑,并担心消费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他认为,虹鳟蹭了三文鱼的IP,两者并不是一个东西,“三文鱼它比较有名,在市场上的价格也比红樽要贵的多。你说我们这个鱼也可以生吃也非常好,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说是虹鳟生鱼片让大家去吃,为什么一定要叫三文鱼?”
实际上在不同国家的消费市场三文鱼涵盖不同的种类,挪威三文鱼主要为大西洋鲑,芬兰三文鱼主要是养殖的大规格红肉虹鳟,美国的三文鱼主要是阿拉斯加鲑鱼。崔和告诉中国之声记者,作为行业协会,不可能产生商业欺诈行为。
他认为,现在的红鳟鱼只是借了点大西洋鲑的光,可能若干年后,就是大西洋鲑借虹鳟鱼的光了。“因为虹鳟鱼再过几年价格肯定和国外一样,老百姓就意识到了,肉质美,颜色鲜艳,各种(指标)都比大西洋鲑高多了。”
这份团体标准中除了对三文鱼的定义和寄生虫做出了规定以外,对产品标签也作出明确要求,预包装产品的标签、营养标签都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并标注原料鱼产地以及种名,让消费者清楚原料鱼来自哪里,并知晓产品的商品名及种名。也就是说,按照这个团体标准上市销售的产品标签上,应写明三文鱼(大西洋鲑)或者是三文鱼(虹鳟)等等。
淡水三文鱼到底能不能生吃?
虹鳟鱼究竟是不是三文鱼表面上是名分之争,但争论的背后消费者关注的还是生食淡水鱼的安全问题。
据中国之声报道,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王炳谦告诉记者,三文鱼有没有寄生虫不取决于在海水还是在淡水生长,而是看其生长过程是否安全可控。
王炳谦认为,无论是海水的还是淡水的都可以生吃,前提是养殖过程中没有病原体感染的机会或者没有病原体,并且在吃之前有个冷冻的过程。
“冷冻环节会把表层的寄生虫直接杀掉,我们吃鱼肉,不吃鱼皮。现在我们养殖的虹鳟也好还是其他鲑类鱼也好,它都是人工配合的。人工配合中都经过高压灭菌的处理过程,所以在饮食环节里一般不会出现所谓的寄生虫。”
据澎湃新闻,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陈舜胜说,“所有海水鱼和淡水鱼都有寄生虫的可能,生吃三文鱼时也要防止寄生虫,但海水鱼的寄生虫种类少,海水的渗透压高,到人类体内往往因环境不合适,不会长成成虫,淡水鱼的寄生虫与人体的生长环境接近。”
他认为,生吃虹鳟的风险“比海水三文鱼大得多”。
“团体标准”并不可靠,还需更权威的“国家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这份《生食三文鱼》标准是一种团体标准,既不是必须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也不是受认可程度较高的生物学分类学术标准。
按照2018年1月开始实施的新版《标准化法》,团体标准是由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的,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供社会自愿采用。也就是说,对于普通消费者,如果你不买这份《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的账,坚决不肯把虹鳟鱼叫做三文鱼,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如果消费者不买账,企业也好,行业协会也好,就无法长期坚持不符合大众认知的命名。
而根据相关新闻报道,《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参照国家标准对寄生虫进行了严格规定,并且明确要求在产品标签上标注原料鱼产地以及种名。所以,一旦水产企业真的全面执行这个标准,消费者在购买“三文鱼”之时,就要仔细查看标签,了解原料鱼来自哪里,到底是海产的大西洋鲑,还是淡水养殖的虹鳟鱼。
问题是,会不会有部分水产养殖企业,对于符合自己利益的标准严格执行,而对于约束自己的标准却打折扣?比如,虹鳟鱼也叫三文鱼了,但是在寄生虫和产品标签方面却不严格执行。到时候,蒙在鼓里的消费者好不容易记住了大西洋鲑这个略微拗口的生物学名词,却仍然无法从产品标签上分得清楚,更没有人能保证他们买到的“三文鱼”会不会有感染寄生虫病的危险。
所以,有了推荐执行的团体标准,还应该有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对于三文鱼的命名,可以交给市场去选择。相信一种商品的命名,消费者群体用脚投票还是能起作用的。但对于影响到消费者健康权和知情权的寄生虫检出率和产品标签,消费者个人没有足够的鉴别能力和约束能力。因此,光靠企业和行业自律是不够的,需要由市场监管和食品监管部门来强力监督,对于违规企业依法给予严厉处罚。
(闪电新闻 编辑 李昊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新华社 青海日报等)
虹鳟鱼是不是三文鱼,银鳕鱼是不是鳕鱼?专家建议分清鱼类合理烹饪来源:南方网
虹鳟鱼到底是不是三文鱼?银鳕鱼究竟是什么鱼……曾在网上吵翻天、让消费者疑惑犯愁的问题,现有人决定站出来,率先规范命名,明确品种品类。
5月14日,记者从新零售标杆品牌盒马生鲜公司获悉,该公司旗下自有品牌“帝皇鲜”,将率先针对银鳕鱼、三文鱼等容易让消费者困惑的产品的名称定下规矩,从自身做起 *** 市场乱象,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有零售商选取6款海产品探索规范命名
据了解,当前国内的三文鱼命名,前缀甚多,挪威三文鱼、帝王三文鱼、红三文鱼等等,甚至还出现“淡水三文鱼”,让人们在选择时,不仅眼花缭乱,而且还不知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去年媒体爆出虹鳟鱼假冒三文鱼出售的消息后,网上引发一轮轮”虹鳟鱼到底是不是三文鱼“的争论。一方认为,三文鱼是对某一类鱼的统称,而不是特指某种鱼,所以虹鳟鱼也是三文鱼;另一方则认为,只有大西洋鲑才是三文鱼,虹鳟鱼不算。双方各执一词。
鳕鱼在市场上亦很混乱,冠以各种“鳕”的产品大大小小有十数种,还有部分水产鱼不属鳕鱼类,亦被冠名为“银鳕鱼”,这些号称“鳕雪”的水产,价格差异亦很大。
“中国消费者的海产消费越来越多,从食物多样化角度有利于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盒马帝皇鲜品牌采购总监黄玲说,人们对海产品不够了解,加上市场没有统一的标准,消费时容易被误导。
“我们希望从自己做起,让消费者能够清晰知道买的是什么,怎么吃对自己更好。”据上述人士称,该公司现公布的一批规范水产命名,如帝皇鲜银鳕鱼采用的是“巴塔哥尼亚犬牙鱼”(又名小鳞犬牙南极鱼),拉丁名为“Dissostichus eleginoides”,其中,“银鳕鱼“的命名标准由盒马和MSC(海洋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
另一热销的三文鱼,选取的必须是“大西洋鲑鱼”,拉丁名为“Salmo Salar”。此外,该公司还发布帝王鲑,即海水养殖的大鳞大马哈鱼;泰国黑虎虾,即斑节对虾;北极甜虾,即北方长额虾等6款海产品的正确命名规范,这些水产的命名,在商品名、中文学名、拉丁文名、英文名等方面均做了规范。
黄玲表示,未来希望更多的海产品牌能够站出来,明确商品名称和属性,给消费者一个透明、规范的消费环境。
专家称要充分尊重消费者知情权
人们对“三文鱼到底是哪种鱼”争议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关乎它是否能生食。若三文鱼是大西洋鲑鱼,其适合用作刺身生食,若是虹鳟鱼,作为一种淡水鱼,则更适合煮熟吃,生食有健康风险。
“所有的淡水鱼类都不建议生食。”中渔协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委会主任委员、知名科普博主“开水族馆的生物男”周卓诚说,“只要分清种类、烹调合理,都是好食材,前提是要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
他表示,非常支持对海产品的商品名称进行规范和公示,毕竟买得清楚,才能吃得明白。”
据悉,为了使消费者明白消费,盒马还与多家机构、企业合作,推出可追溯体系。其中,该公司与MSC(海洋管理委员会)合作,在银鳕鱼扒包装上标注有MSC蓝色生态标签的,代表该产品命名规范,并可追溯到可持续认证的渔业,经过独立的第三方审核。随后,还将与ASC(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共同开发三文鱼电子溯源系统;与GAA(全球水产养殖联盟)在帝皇鲜鲜虾系列进行合作,等等。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欧志葵
三文鱼摊上事儿了,虹鳟鱼出来凑什么热闹?三文鱼遭遇黑天鹅事件
最近,三文鱼们遭遇了“黑天鹅”事件:好好地做着食客的心头好、盘中餐,却突然之间被抛弃、被下架。
全国各地,北京各区,都传来商超、日料店下架三文鱼的“噩耗”。
尽管专家一再表示,北京新发地市场的三文鱼只是被新冠病毒污染了,其本身并不携带新冠病毒,但在谈病毒色变的当下,人们宁愿错杀也不放过。
一时之间,三文鱼仿佛成了众矢之的。至少最近一段日子,人们再也不敢对三文鱼毫无顾忌地大快朵颐了。
就在这个当口,北京某日料店的声明引起了网友的注意:
不知道这是网友杜撰的玩笑,还是来自日料店的“严正声明”。如果是真的,那这个日料店不仅欺瞒食客,对食客的人身安全也相当不负责。为什么这么说呢?
红鳟鱼(也叫“虹鳟鱼”,下文统称虹鳟鱼)是淡水鱼,淡水鱼身上寄生着多种寄生虫,如肺吸虫、华支睾吸虫(寄生在肝胆中,俗称肝吸虫)等,是不!能!生!吃!的!
虹鳟鱼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虹鳟鱼都会携带寄生虫,但还是有一定概率和风险的。如果谁“不幸”生吃了以虹鳟鱼冒充的三文鱼,那只能自求多福了。
爱吃三文鱼的人不在少数,但会吃的人恐怕不多。虹鳟鱼和三文鱼的颜色和口感仍有一定差异,非专业人士未必能品尝得出,这就让日料店钻了空子,以次充好,糊弄消费者。
那么,“正主”三文鱼为什么屡屡被冒充呢?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三文鱼吧。
三文鱼是一种鱼吗?
并不是。
三文鱼是一类鱼的统称。
三文鱼,是英语“salmon”的音译,源于拉丁语“salmo”。从严格的科学分类看,“salmo”指的是鲑科鱼鳟属鱼,但“salmon”却可以泛指鲑科鱼,包括太平洋鲑鱼、大西洋鲑鱼等。
太平洋鲑鱼
大西洋鲑鱼
目前国内普遍认可的三文鱼品种,是大西洋鲑鱼。新鲜的大西洋鲑鱼,入口结实饱满,鱼油丰盈,味道甘香,肉质爽滑……其鲜甜的口感让很多人趋之若鹜。
大西洋鲑鱼肉
其实,三文鱼的流行也不过是近30几年的事。
20世纪80年代,挪威将养殖并出口大西洋鲑鱼作为国家重要产业加以扶持,把日本作为重点市场加以攻坚。挪威的出口商运用航空物流,以最快的速度将冰鲜大西洋鲑鱼送往日本,被夸张地称为“上午刚在渔港卸货,下午便上飞机去日本”。
其主攻平价料理店的策略很快打开日本市场,并渐渐风靡全世界。大西洋鲑被引入中国后也获得成功,华语世界将其音译为“三文鱼”。
狭义的“三文鱼”在日本料理种“火”了后,市场对鲑鱼的需求不断增大。“生意可不能让挪威人都做了”,不仅智利、澳大利亚等国也加入养殖大西洋鲑鱼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大开发养殖和捕捞鲑科鱼的力度,持续向日本输出鲑科鱼,比如银鲑等。所以在日本,三文鱼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那么,虹鳟又是什么鱼呢?为什么它经常被拿来冒充三文鱼呢?
虹鳟鱼的科普正式开始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鲑科大马哈鱼属(太平洋鲑属)的一种鱼类,英文名为 rainbown trout。原产于北美洲北部和太平洋西岸,多数种群终身生活于低温淡水环境中,但也有一些俗称为"硬头鳟"(steelhead trout)的亚种在不同季节分别生活在淡水和海水里,具有洄游产卵的特性。
1877年,1万粒虹鳟卵从加州引入日本的吉野村柚木(现在的东京青梅市),经过饲育后在多摩川放流,虹鳟在日本生息繁衍开来。作为一种高颜值又美味的淡水鱼,虹鳟成为日本山区人民喜闻乐见的食物。现在日本虹鳟以养殖为主,仅在北海道西别川、摩周湖等地有野生虹鳟出没。
在日本,养殖虹鳟鱼产量较多的一些县培育了N种三倍体虹鳟鱼,比如长野县的信州三文鱼(信州サーモン),爱知县的绢姬三文鱼(絹姫サーモン)等。因为肉质的确像三文鱼,所以日本也称这些鱼为三文鱼。
绢姬三文鱼
三倍体虹鳟鱼肉质鲜美,口感顺滑,味道上乘。
由于日本养殖大型虹鳟的成本高、产量低,和进口鲑鳟鱼类相比,它们的价格较贵,可以达到进口鱼价格的2-3倍,甚至比大西洋鲑鱼、太平洋鲑鱼等“正宗”三文鱼的价格还要贵。比如刺身用的信州三文鱼肉网上零售价可达9000日元/公斤。
目前我国也有50多个虹鳟专业养殖场,大多分布在北京、黑龙江、山东、山西、辽宁、吉林、陕西等地。
尽管如此优秀,虹鳟鱼仍不能与三文鱼划等号。
“虹鳟鱼和三文鱼是两个不同品种的鱼类。”挪威海产局中国大陆和香港区总监毕思明(Sigmund Bj?rgo)说。根据挪威的相关规定,虹鳟鱼和三文鱼的名称和商品标签都必须严格区分——因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鱼,所以虹鳟鱼并不能被称为三文鱼。
虹鳟鱼和三文鱼该怎么吃?
1、活鱼刺身现切不要吃
不管是虹鳟鱼还是三文鱼,活鱼携带寄生虫的几率都是很大的,对于虹鳟鱼来说,建议你直接放弃生吃。对于三文鱼来说,要牢记:
· 零下15度冷冻96小时以上
· 或零下20度冷冻24小时以上
· 或零下35度冷冻15小时以上
低温可以有效杀除寄生虫,急冻过的三文鱼,才是最安全的三文鱼刺身。
2. 冰鲜与冰冻,选冰冻。进口三文鱼大体分为两种运输方式—— 冰鲜运输,或者全程冰冻。显然,后者成本高得多。所以市场上大部分的三文鱼都是“冰鲜”。并不是说“冰鲜”一定不安全 ,三文鱼保存对于温度要求极高,在“冰鲜”运输过程中,一些不那么负责任的商人为了节约成本,并不能很好地控制温度达标。等鱼运到国内的时候,已经不那么新鲜了。安全起见,买全程冰冻三文鱼,自行解冻是最安全的选择。
3.除非靠谱日料店,或靠谱货源,在你还不能分辨虹鳟鱼和三文鱼的情况下,建议还是烤着吃吧。
图片来源于 *** 。
参考资料:
1、碗丸《别说你会吃日料》2、果壳网《虹鳟不是三文鱼,生吃可能要人命》https://www.guokr.com/article/442977/3、界面《从未怀疑我吃过的三文鱼,直到上星期》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d488195b18adc044bbb0b1e0&lemmaId=8954943&fromLemmaModule=pcBottom4、知乎 维京女侠 《有哪些鱼类尽量少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0835214/answer/66765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