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鲮鱼图片,野生鲮鱼图片大全大图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73 0
钓鱼科普,各种鲮鱼你懂分辨吗?钓友:傻傻分不清楚

喜欢钓鱼的朋友现在很多,但是我发现很多钓友很热衷研究各种钓鱼技术,饵料配方,但是很少人去花时间了解和分辨鱼的种类。所以这些钓友经常会闹出一些滑稽的笑话,比如钓到甲鱼发朋友圈说是乌龟,钓到鲫鱼说是鲤鱼之类的。所以我整理了一下经常钓获鱼种的一些资料,跟大家科普一下一些比较难分辨的鱼类品种,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

上次发文介绍了关于白条和蓝刀鱼的区别,受到的很多钓友的关注,也有钓友留言希望我介绍一关于鲮鱼这种很难区分的鱼类,所以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鲮鱼知识。

鲮鱼,是一种鲤型目鲤科的鱼类,在我国大部分水域都有分布,特别是南方地区比较常见。那么鲮鱼是个统称,它又分多少种类呢?我们就来了解几种常见的鲮鱼品种。

土鲮,这种鲮鱼的主要特征是鱼鳃后面有明显的蓝色鳞片形成一条不规则的色带,成年个体在1-3斤左右,更大6-7斤也有,力道很足,味道鲜美,是罐头鲮鱼的主要原料。南方有些地区把它做为生鱼片的上佳食材。

孟加拉鲮,也叫墨鲮。这种鱼的特点是下半部身体胸鳍和尾鳍均有红色,经常一条鱼尾巴一半红色一般其他颜色。力道也很大,肉质较粗,一般用来起肉做鱼丸使用,经济价值不高。成鱼个体5-8斤,更大能到20-30斤。

泰国鲮鱼,这种鲮鱼是八十年代从东南亚引进的,特点是身体较宽,鳞片带有红色,而且头比较其他鲮鱼会偏大,很像草鱼。它是鲮鱼中力气更大的,而且持久!钓起来手感非常爽。肉质也不好,也是 *** 鱼丸的原料。成鱼个体4-8斤,更大15-20斤。

以上就是钓鱼们最容易混淆的三种鲮鱼,当然鲮鱼家族是很大的,也有其它的品种,比如赤眼鲮鱼(其实是鳟鱼属),红色的眼睛就是它的特点,这种鱼基本野生,很难养殖,所以经济价值比较高。是生鱼片的很好食材。

另外还有最小的鲮鱼,石鲮,也叫牛屎鲮。这种鲮鱼更大个体没见超过200克的,适合香煎,而且越煎出油越多哦,很香。

好了,关于几种常见的鲮鱼介绍到这里,你会分辨了吗?

有疑问过见解的朋友欢迎评论区讨论交流

更多钓鱼相关信息请关注小编

南方常见的5种野生鱼,却都是入侵鱼类且危害大,钓到尽量别放生

导读:南方常见的5种野生鱼,却都是入侵鱼类且危害大,钓到尽量别放生

对于外来入侵的物种,许多人都是咬牙切齿的。因为这些外来物种的危害,真的是不容小视。

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就藏着不少外来物种,只是多数人因为经常见到,甚至都把它们当成了本土的动植物了。

因为笔者爱好钓鱼,也经常钓到各种鱼类。其中有些虽然常见,但却是货真价实地“入侵鱼类”,比如下面这5种野生鱼,堪称最成功的入侵鱼类,大家钓到了尽量不要放生。

之一种是太阳鱼。

南方经常买鱼吃的朋友们,对于这种鱼应该比较熟悉。太阳鱼的个头一般不大,长得也很像罗非鱼,而且颜值还非常高。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炫目而美丽的眼睛后端有一双宛如耳状的花纹。

太阳鱼长得虽然好看,但它的故乡却在遥远的北美洲,因为这种鱼长得漂亮,生长速度也快,再加上肉质鲜美的原因,于是我国也从国外引进来当经济鱼类养殖。开始的时候只是在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少量养殖。

但是它却因为生命力强,繁殖能力也强,从养殖场逃匿的,或者是人为放生后,到了野外环境也能生长并且自然繁殖,再加上它缺少天敌,于是就开始在南方的一些水系不断增多。现在有些水域都快要泛滥了,甚至在四川好些水域也发现野生的太阳鱼。

第二种是罗非鱼

对于两广一带的钓友们来说,罗非鱼应该是最讨厌的一种鱼了,甚至还给它取名“垃圾鱼”。笔者曾在广东工作一段时间,没事的时候就和朋友去野外钓鱼,当时就没少被这种鱼祸害。

罗非鱼在两广很多的河流都有,并且它们的数量非常的庞大。经常是成群的出现,如果你遇到了罗非鱼,那就别想钓其他的鱼,闭着眼睛也能一条接一条地钓上来,一天钓数十斤很轻松,就连新手也能轻松钓上来。

在广东地区虽然养殖罗非鱼的人多,可是当地人基本都不爱吃这种鱼。就是因为这种鱼的生命力很强,它在臭水沟里面也能存活,并且大量繁殖。像很多臭气熏天的下水道里面,有时候也能看到罗非鱼的身影,可见它们的生存能力之强。

其实罗非鱼在当地虽然不受欢迎,可是在外地的市场上售价却不低,并且还有很多人喜欢它。因为这种鱼刺少肉多,如果是在水质好的环境,做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第三种是埃及塘鲺

北方的朋友对于这种鱼可能比较陌生,有些人还会把它当成是我国的土鲶鱼,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外来物种,并且可以算得上是最成功的入侵鱼类了。

埃及塘鲺有着超强的生存和繁殖能力,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说过印度的母亲河——恒河,里面是垃圾堆积如山,臭气熏天,但是却生存着大量的埃及塘鲺。

这种鱼对水质没什么要求,还能耐低氧的环境,基本上是有水就能活,就算是脏水、污水,它们依然能活地好好的。并且这种鱼的食物来源广泛,是什么东西都敢吃的,各种垃圾,动物的死尸等都是它们捕食的对象。

最关键的一点,它们繁殖能力很强,如果一个水域中有几条埃及塘鲺,那么要不了多久就会大量繁殖,甚至泛滥成灾。如此一来就会和本土的鱼类抢夺生存空间,甚至还会捕食其他的鱼类,岸边的鸡、鸭等。

第四种鲮鱼

之前给大家介绍了入侵珠江40余年成为了一霸的麦鲮鱼,后来了解到得知,原来在我国不只是有麦鲮鱼,还有泰鲮鱼,而它们都是外来物种,只有土鲮鱼才是我国的土著鱼类。

麦鲮和泰鲮这两种鱼虽然危害不大,但是它们的厉害之处在于会伪装,长得和我国的土鲮鱼很相似,也有些人说它和草鱼很像,所以常会把这两种鱼当成是土著鱼。

然而它们却是货真价实的外来入侵鱼类,并且有着很强的繁殖能力,如果它们大量繁殖的话,就会和本土的鲮鱼争夺生存空间。现在南方有些水域中就有不少泰鲮、麦鲮,尤其是在珠江的各水域,然而本土的鲮鱼数量却明显减少了。

第五种清道夫。

这应该是最没有价值的一种外来物种了,它不光是不能吃,而且还危害不小——爱捕食其他鱼类的卵和小鱼。

清道夫的学名叫豹纹脂身鲇,它虽然长得还不错,当初也是因为它的颜值高,并且还吃鱼缸里面的残饵、污物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所以被引进国内养殖,并且得名“清道夫”。

但是这种鱼后来逃匿到了野外环境,依然能正常存活,当然也有可能是人为方式所致。它就凭借着超强的生命力,遇水则活,极强的繁殖能力,成为在南方很多水域成为了一大祸害。

南方的很多钓友应该常受到清道夫的“骚扰”,这种鱼基本不挑食,几乎什么鱼饵都吃的,因此很容易遭到清道夫来闹窝。

如果只是这样,还不会太招人厌恶,可恶的是清道夫是一种很腹黑的鱼类,它们为了生存,就会大量捕食其他动物的鱼类和小鱼,一次就能吃掉成百上千颗鱼卵,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水域中其他鱼类种群的灭绝。

虽然清道夫不可以食用,但如果钓到了也不要放生,更好是把它就地掩埋了吧。

上面所介绍的这些在南方常见的鱼类,都是让人讨厌的入侵鱼类。如果大家钓到了,记得尽量不要放生了。另外要提醒一下大家,也不要随意去放生其他的鱼类,尤其是自己不了解的。因为胡乱放生反而是一种“杀生”,希望大家谨记。

水库垂钓收获了一条非常大的野生鲮鱼,差一点以为是条草鱼呢!

眼看孩子的暑假就要过去了,闲适的日子也就要到头了,孩子一上学基本上就没有时间钓鱼,早晚送孩子,周末还要去陪着上艺术班什么的。所以趁着还有两天的时间,最后的疯狂一下!这两天去钓点都是我们这的一个收费水库,收费还算可以,100一天,就是小罗非鱼比较多,想要回本只能早去占个好位置,或是用长竿甩大鞭了。本来想着昨天早早的去占位,结果因为有事耽误了一会,等到了钓点都已经九点了,好位置基本上都让占了。于是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一个可以甩大鞭的位置,练臂力了!当然主要也是没几天可以钓鱼的时间了,凑合钓吧!

小鲮鱼是用短竿钓的,钓了一会发现,近水果然没什么大鱼,于是只能无奈的支起我八米一的长竿了。长竿甩起来果然不是那么轻松,后面还有一个烦人的树,有些影响我的操作了。而且线组特意选的9米的,要比竿子还长一些,所以甩的时候比较费力。不过深水处的鱼情确实不错,下竿就收获了一尾草鱼!

虽然只有三斤多的样子,但是皮毛还是很漂亮的,可见这个水库的水质还是可以的。这边钓鱼是不回鱼的,所以钓到的鱼都只能带走,这样漂亮的草鱼,味道应该还是不错的。就是感觉个头还是有些小,这个位置就不是出大鱼的位置,好位置都被占了,只能钓钓小鱼了!

当然,惊喜还是有的,中间的时候上了一条鱼的力气格外的大,还以为中了大草鱼呢!结果拉出水面后,发现个头也不是很大,还有些好奇这条草鱼为什么力气这么大,等拉上岸后才发现,原来是一条鲮鱼,这个头的鲮鱼不算小了吧!

本文由本号小编收集整理,感谢钓友分享自己的钓鱼经历,欢迎更多的钓友私信分享钓鱼经历。本文图片素材来源于钓友分享,侵权请联系删除!

怎么钓鲮鱼?5大钓点,1个规律,必须要牢记!纯干货

大家好!之前我做过一期视频,评选“国内最有手感的十大淡水鱼”,鲮鱼就位列其中,作为一种体型小,力气大,而且肉质又很好吃的鱼类,可想而知,钓鱼人对它有多么喜爱了!今天就来说说钓鲮鱼的技巧。

豆豉鲮鱼

(一)鲮鱼的生活习性

鲮鱼又叫土鲮鱼、雪鲮、鲮公,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及西南部各省江河中,以珠江流域为最多。鲮鱼鱼体侧扁,一般成鱼长度为20~30厘米,通体呈银灰色,胸鳍上方有较深的色斑。嘴较小,口冲下,有2对短须,上唇细裂,下颌前缘扁薄。

普通鲮鱼的个体大小与鲫鱼差不多,但更大的鲮鱼可达3000~4000克。鲮鱼抗低温能力很差,水温在12℃时即停止觅食活动,若水温再降低,它将深藏在水底避寒越冬,若水温降至7℃而无深水可以栖身时,就会被冻死。鲮鱼最适宜的水温是18~25℃,在这样的水温下,它食欲旺盛,摄食量更大。

鲮鱼是底栖性鱼类,喜生活在水质清澈、泥沙底质的江河底层。饲养或野生在水库中的鲮鱼,喜成群地聚在库汊等处觅食。它对水流反应十分灵敏,喜逆水而游。鲮鱼以硅藻、绿藻等水生植物为主食,特别喜欢舐食水底岩石表层生长的藻类,也食用有机碎屑和浮游动物,属杂食性鱼类。

鲮鱼产卵的季节较长,可从每年的5月份一直持续到8月份,产卵的水域大多在河流的中上游,石块较多的急流滩的水底。

(二)垂钓鲮鱼的钓具

钓鲮鱼可采用传统的钓法:“守点垂钓”,用手竿作钓,采用0. 8-1.5号的主线,0.6-1.2号子线,鱼钩选用溪流钩,鱼钩要小,因为鲮鱼嘴较小。浮漂用吃铅量2克以内的细长身浮漂,这种漂型灵敏度高,因为鲮鱼咬钩的动作有轻、快、猛的特点。可以用单钩,也可用双钩,根据水体鲮鱼密度来选择。

(三)垂钓鲮鱼的饵料选择

钓鲮鱼打窝用的诱饵,可用麦麸细粒、豆饼碎粒、玉米碎粒、碎米、糠皮等。钓饵可用腥香味商品饵,也可以用蚯蚓、红虫、虾肉、熟薯块、玉米、饭粒等天然饵料。

(四)钓点选择的秘籍

①鲮鱼是生长在南方的鱼类,喜欢成群结队在有水流的水域栖息、游弋和逆流而上,所以作钓时,要选择在有温暖阳光的天气,钓点宜设在有水流进入且有回水的环境中。

②若在水库钓鲮鱼,在大雨过后的涨水期间,鲮鱼喜欢聚集在水库入水口附近,这样的水域旁边可做钓点。在很久没有下雨的水库排水期间,出水口附近也常是鲮鱼的汇集之处,也可作为钓鲮鱼的钓点。

③在有水流流动的江河中,主河道两边水流平缓的回流区,漂流下来的食物较多,会有不少鲮鱼到此处觅食,可作钓点。

④在江河、湖泊、水库等作钓,要寻找水底有石块的水域,这是鲮鱼更爱停留嬉戏和觅食的场所,因鲮鱼更爱啄食石块上附生的青苔,所以这些水域也是钓鲮鱼的好钓点。

⑤鲮鱼喜欢栖身在水底腐殖质较多、水色呈黄绿色的水体中,特别喜欢近旁有厕所,鸡、鸭、牛、羊等动物的养殖场,在这些水域垂钓,鱼获往往都会令人满意。

(五)鲮鱼的垂钓秘籍

钓鲮鱼时,先要用诱饵打窝子。由于鲮鱼是底栖鱼类,诱饵必须有一定重量才能沉人水底,所以用麸皮、豆饼一类的粮食做诱饵时,应先加水调和蒸熟后,制成颗粒大小后投放,不能直能投撒粉末。

鲮鱼活动时有个规律;江河中的鲮鱼以底栖为主,池养的鲮鱼也是在底层觅食的多,但也有些湖泊中的鲮鱼是在上层活动的。

因此在钓鲮鱼时,要调钝钓底,可以调平水钓2目或者挂饵调2目钓4目等方式,就是使钩、饵、线、坠的总重量比浮漂的浮力略大一点,使饵钩躺在水底,这样鱼咬钩时不用承受钩、坠的重量,而且鲮鱼的嘴是向下的,钩饵躺底也更符合鲮鱼的吃食方式。

当鲮鱼咬钩时,浮漂在水面上会显示出垂直运动,表现为顶漂和抖漂。顶漂就是表明鲮鱼已咬到饵钩想要拖走;抖漂是指浮漂在水面不断上下抖动,但抖动的幅度不大,在浮漂的周围可激起小小的波纹,这表明鲮鱼在用嘴啄食钓饵,还没吞入口中。不论是顶漂还是抖漂,发现后都应该在2~3秒钟之内立即提竿,因为及时提竿起钩,很有可能钩住鲮鱼的上颌而提上鱼来,如果迟了,就会让鱼脱钩逃掉。有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不是顶漂也不是抖漂,而是浮漂被顶了几下之后,接着沉了下去,这说明有比较大的鲮鱼上钩了,这也是提竿上鱼的好机会,应该立即起竿。有时更会出现浮漂不起也不落,只是左右晃的现象,这表明鲮鱼并不饥饿,不去咬钩,只是去碰撞饵钩而已,这时也可提竿,不过有一半的可能是空竿。

由于鲮鱼的咬钩动作轻、快、猛,所以我们作钓时,要求“眼不离漂,竿不离手”,随时准备抬竿,而且要眼疾手快,一旦发现浮漂有动作,就要迅速抬竿,动作要干净利落。但动作敏捷并非用力过猛,否则会把鱼嘴拉豁,只能拎着空钩出水了。

如果钓了许久就是没有鱼上钩,可以采用“逗钓法”:将钓竿轻轻地左右移动,让钓饵在水底活动起来,以引起鱼的注意,或者采用“飞铅钓”:将铅坠上拉20-40公分,增加饵料下落时间,同时增加抛竿频率。

好了!钓鲮鱼的技巧今天就讲到这了,大家赶紧去试试吧!黑鱼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猎食性鱼类,为广大路亚爱好者所喜爱,黑鱼力气大,凶猛异常,有护仔的特性,而且黑鱼适应力强,南方北方都有分布。因此,针对黑鱼有很多独特的钓法,

下一期就跟大家聊聊“中国最凶狠鱼类-黑鱼的作钓技巧”,评论加关注,保你能爆护!咱们下期见!

春钓鲮鱼全攻略,相差一点都不行,这样钓渔获才会好

鲮鱼广泛分布于珠江水系,可以说是广东省和广西省除了罗非最为常见的一种鱼类。不少钓鱼人特别爱钓鲮鱼,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拉力特别大!一条一斤的野生鲮鱼的拉力完全可以媲美三斤斤的野生草鱼!


钓鲮鱼


但是钓鲮鱼和钓其它鱼不一样,如果你没有钓习惯还真的不容易钓到,他虽然力气贼大,但是嘴巴又特别小!除了大体型的麦鲮和泰鲮之外,其他的两种可以说一定要小钩细线,尤其是钩子,有时候只是大了那么一点,那么你上鱼的概率大大减小。

鲮鱼的种类常见的有四种:泰陵、麦鲮、土鲮、石鲮,其中体型更大的是泰鲮,力气更大的是土鲮,更好钓的是麦鲮和石鲮。它们的食性从我们钓鱼的饵料来讲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基本一种饵料能钓其中一种其他的三种都能钓到,当然了它们实际的口味还是有所区别土鲮偏腥、麦鲮偏酸、泰鲮偏甜。


这是麦鲮


在分享钓土鲮的攻略之前,有必要分享一下前几天钓鲮鱼的经历。刚开始是计划去钓麦鲮,所以准备的线组和钩子稍微大了一点(5号伊势尼,0.4PE加3.0的主线,因为那里麦鲮3-5斤,就是前几天分享视频那里。

后面因为钓麦鲮的地方钓不了了,改到去钓土鲮,也是之一次去。所以下杆后只见浮漂有动作,感觉是土鲮的吃口,但是就是不正口上,挂了几条起来,大约二三两左右。没办法找旁边钓友借了一个小钩细子线,换子线之后的效果是立竿见影,好几次双飞!


这是土鲮


春钓鲮鱼的装备选择

钓鲮鱼杆子;如果个体比较小那么就用硬竿直接飞起来即可,如果个体超过两斤以上那么更好用二八调的软竿,这样溜鱼不会跑也减少切线的概率,毕竟子线确实不能用太粗。

钓鲮鱼钩子;推荐海夕钩和小号伊势尼,这两种钩子钩柄比较短鲮鱼容易吸进去。我曾经多次使用新关东、袖钩、伊势尼、伊豆钓鲮鱼做了对比,确实是伊势尼比较有优势。哪怕钩子对当前的个体来说大了那么一点点,只要时间长一点点还是会吃死口,但是伊豆就不一样了,大了一号你只会看到口而不上鱼。当然了,如果你习惯使用挡针,那么用新关东也是没有问题,但是切忌使用袖钩,土鲮力气大很容易拉直。

至于钩子的大小,也是按照个体来,老是有明显鲮鱼口而不上鱼就要换小钩了。一般来说半斤以下的2号伊势尼就可以了,半斤以上的3号,两斤以上的鲮鱼那么就要用5号了。一般来说野钓鲮鱼更大也就5-6号就够用,3号的也可以钓一两斤的是钓鲮鱼比较通用的大小,开竿可以使用。

钓鲮鱼线组搭配:这个真的是要看个体,总的来说主线粗一点没有啥影响,但是子线一定要细一些。半斤以下的推荐0.8的子线、一斤以内的推荐1.0子线、两斤以上的麦鲮最少也要2.0。更好是使用PE子线,因为足够柔软而且拉力强劲,一般来说PE野钓0.4的足矣应付大部分情况,个体小可以用到0.2,大个体的麦鲮和泰鲮可以用到0.8-1.0。

钓鲮鱼浮漂;如果是梅州钓法无所谓的,七星漂都很好钓,但是如果你是调灵抓那个小顿口更好还是采用长脚、枣核、长身漂,这种浮漂反应灵敏,翻身不快但正好可以利用翻身的时间增加雾化诱鱼。

养殖麦鲮最多


钓鲮鱼的调漂 ***

如果你对抓口把握的不是很好,那么你可以采用梅州钓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钩调平水钓两目,如果小鱼太闹碎口太多也可以用大跑铅。子线的长度大约对折后6-8CM即可,不用太长,太长了会延迟信号。一般来说,只要窝里面鲮鱼密度不低的话梅州钓法可以取得不错的收获。这种钓法还可以避开小鱼,让饵料迅速沉底,不用去考虑抓口,直接等死口即可(黑漂、平移、大顶漂),只要出现这几种漂相,大概率是有鱼的。

也可以采用台钓的调四钓二或者调六钓二,这种调漂 *** 比较敏感,而鲮鱼吃口和黄尾又比较像,所以要留意放掉小碎口,抓相对沉稳的小顿口(真的很小,但是很稳)。调灵的话就不能使用PE子线了,这样出口会不太清晰,导致抓口困难,尼龙线是更佳的选择,你也可以尝试使用飞磕线,一种折中的办法(我个人不喜欢飞磕线,极少使用)。

钓鲮鱼适合梅州钓法


春钓鲮鱼的饵料

鲮鱼在在自然界中是啃食石头上面苔藓为生,进化出了那种“天包地”类型的鱼嘴,张不了太大,但是嘴唇狭长且比较硬。它的食性比较杂,基本只要是雾化的饵料它都吃,所以钓友们经常钓鲢鳙的时候钓到鲮鱼(底钓鲢鳙的情况下会挂到)。不同的鲮鱼偏口略有不同,就我自己来说钓过很多不同水域的鲮鱼,不同种类鲮鱼偏口现象基本都大同小异:

土鲮偏口;偏荤一点,曾经多次用抽罗非的冻料钓获不少土鲮。一般来说饵料里面加多一点赤尾青即可。市面上也有很多成熟的土鲮饵料,自己用过的斩鲮、墨魂鲮比较好,土鲮不管是香的还是腥的次之。

麦鲮偏口;它喜欢酸甜一点的饵料,钓鲢鳙的时候最容易钓获的就是麦鲮,钓土鲮的饵料一般都可以钓麦鲮,添加了海藻粉的饵料效果更好。麦鲮的体型大,但是肉质很老,特别难吃,吃过一次之后基本不想吃下次。

泰鲮偏口;泰鲮在国内自然水域不多,其肉质比麦鲮还差所以一般钓鱼人不喜欢钓。一般用钓鲤鱼的饵料就能很好的钓麦鲮,或者广谱鲮鱼饵料里面加点糖就可以了。

石鲮偏口;没啥偏口,啥饵料它都吃,而且吃相凶猛!曾经用7号伊势尼钩子钓鲤鱼钓获好几条石鲮。可能因为它太贪吃了,所以自然水域一般石鲮不多,最多钓个三五条。

钓鲮鱼饵料有一个共同点:雾化要很好,而且要非常软才行。开饵的时候水比可以到1:1.1左右,反正饵料丢出去的时候不是用抛,而是用荡就行了。越软的饵料鲮鱼越是爱吃,也越容易让它吃死口,因为习惯问题它们吃硬饵都是和清道夫一样刮的,所以饵料硬了老半天都不会死口的。

鲮鱼搓小一点比较好,刚刚好包住钩子这种状态更佳,更好把饵料稍微捏扁一点。捏扁的饵料到达底部只会都是平躺在底部,然后鲮鱼的嘴巴又是狭长的,方便它吸食进去,也比较容易出小顿口。

腥味饵料钓鲮鱼没问题


春钓鲮鱼的窝料

有很多成熟的商品鲮鱼窝料,价格也不是很贵,至于效果那也是良莠不齐。不管什么鲮鱼我们都可以用花生枯或者菜籽饼打窝,如果这两样你都找不到那么就选择小鸡饲料。之一次到钓点就打个一两斤左右,然后每隔一两小时补一次窝子,每次半斤左右,具体间隔时间和量要根据你上鱼的节奏来。如果小鱼太多,那么窝子就要更多,补窝更勤快才对。

钓麦鲮的话菜籽饼的发窝效果比较好,钓土鲮的话花生枯的发窝效果比较好。蓑笠哥自己买过不同种的鲮鱼窝料回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原材料都是花生枯,可能也有一些别的添加,但这不重要。你只要记住去找榨有的地方买花生饼或者菜籽饼就行。

春钓鲮鱼的钓位选择

基本全水域都有鲮鱼,它游泳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就能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总的来说石头多的地方、太阳照射时间长的地方、大坝、桥墩等这些硬底的地方比较聚鲮鱼。

如果上面的地形一个都没有,那么就选择延伸型桦尖的两侧,更好是向阳的那一侧。上面说的地方基本都能遇到,黄土沙底的地方一般都会有。

钓鲮鱼钓位也比较重要


春钓鲮鱼出钓时机选择

这几种鲮鱼可以说对天气变化影响不是特别明显,只是太闷热的时候鲮鱼不爱吃东西而已。一般来说只要是变化中的天气鲮鱼口都不错,比如:下雨中、雨后、阴天等等。但是降温之后的第二天、第三天是很难钓鲮鱼的。

更好的出钓时机就是晚上,鲮鱼生性警觉,晚上会大规模靠岸觅食。再者晚上小鱼闹窝没有那么厉害,小罗非晚上也没有那么活跃,所以就我自己来说一般是选择晚上钓鲮鱼。

凌晨五点到九点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钓鲮鱼时段,总的来说上午麦鲮比较活跃,下午到晚上土鲮比较活跃。当然事无绝对,主要看当地的鱼情以及那种鲮鱼密度比较大。如果密度足够,几乎全天都可以钓。

野生鲮鱼图片,野生鲮鱼图片大全大图-第1张图片-

野钓鲮鱼


最后愿各位钓友春钓鲮鱼常享爆护之乐,如果觉得蓑笠哥说得没有错,可以分享给其他钓友看看。如果你也喜欢钓鱼,欢迎你关注蓑笠哥,一个爱钓鱼也爱分享的钓鱼人。

周末桂江寻土鲮,刷新了我的三观...

时间:8月8日、9日

地点:平朗电站下和儒岩村

目标:大土鲮

陆陆续续下了三个星期雨,水位没见涨,气温倒是变化不小,昼夜温差有点大了。近来听说桂江、思良江、汊河桥这些地方有鲮可钓,总想找个时间去玩一玩,老是窝在龙圩也不是长久之计。浔江三桥这边还在疏河道,水位变化也大,有鱼也不会多。同事抛海竿只有一些红眼和草鱼,没听说有什么鲮鱼起头。钓鲮鱼总是想狂抽,所以三桥附近就暂时不钓了,有时间小玩一下可以。偷偷爆一下料,我已经空军两个周六了哈哈!

前一个星期六7米水位到塘源干了一战,5月份的时候也是7米左右鱼情还可以,水刚退下去1/4坝这样,没想到这次水干得太厉害了,拦水坝都完全露出来了,这还玩个毛线啊。现在的水位应该是疏通河道修正过了,按照水位显示与实际情况,7.8米左右在各个拦水坝都可以玩一玩。我到的时候有三四个师傅在钓,只得了三两条鲮鱼,试钓了一个半小时只收获大豚一枚,风大浪大水流又急,钓鱼这么辛苦为乜野?早早收拾家叉回盘龙塘看漂,结局就是,空空空,盘龙塘老钓点浮漂静到你某脾气。和老同学交流说是当天桂江起大土鲮,是大大大土鲮,有图为证。

哎死气了!桂江盘龙塘二选一,当天下游退水特别快,而枢纽上一直水位稳定,所以选择了去盘龙塘。唉,到底还是经验少啊。

上星期六天气不好,又选择去盘龙塘看漂,主要目的是试一下2.7米硬竿手感如何。全天无鲮,长竿底下是大白条,短竿指甲非小白条,醉了醉了。盘龙塘这样的环境很有可能是电鱼船太过猖狂,每次钓都会碰到一两艘电鱼船。网工这些就不用说了,不过放网的有时候也是很可怜,鱼毛都某粒。唉,盘龙塘怕是难再稳餐食了。

听同学说轮到汊河桥起鱼了,始终还是与爆护没有缘分啊。

这个星期去西江桥底拦水坝钓了两晚,都是选择钓坝尾,之一晚得有四粒,第二晚又系激气,有个师傅钓坝中间60公分水深,斤重土鲮、赤眼各一条,四斤起鲤鱼一条,其他鲮鱼赤眼若干,我守坝尾没有鲮鱼口。原本以为落雨水温下降鱼会藏深水,我都不懂这些鱼是怎么想的,躲在深水里不是好好的吗,跑去浅水有得食啊。

路上碰到只大蜗牛,听说法国佬很喜欢吃这种蜗牛?不知味道如何。

昨天终于还是下定决心战桂江了,首先去的是平朗坝底。八点半到,空无一人。环境优雅空气清新,一于支竿试试先。蓝刀特别多,又肥又大,不过不是我的目标鱼。钓了两个小时始终不见鲮鱼影,有两个师傅后面来的,抛海竿都能钓上白条来,我还是投降认衰仔吧。赶紧收拾东西投奔老同学去,根据定位左冲右突,走了不少错路才来到目的地——风水宝地儒岩。

看这一江碧水缓流,青山白云相映,满眼生机蓬勃,即使钓不到鱼,江边坐上半日亦是十分惬意的生活。环境不错,只是路途遥远且四只轮不好走,牛屎又多毒蚁又多。

1点半开竿,交流得知,短竿断断续续有口,长竿蓝刀都不屑碰一下,这里所说的长竿是指3.6米以上。偏偏我没有带2.7米鲫鱼竿,偏偏我又不信邪,凭我的技术某信会钓不到鱼。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打脸,很痛很痛。老同学坐左手边,2.7米钓跑铅偶尔上条土鲮,3.6米静如处子。右手边是差不多全场更佳的老师傅,使的是3米竿,偶尔还上条大土鲮,大赤眼。既然鱼口不多我开的3.6短节竿,无论是打频率,还是守口,还是补窝,或者调整饵料状态、调漂、换饵,竭尽我之所能,鲮鱼始终不肯给一口,就连蓝刀都讨厌我的饵料。我有点怀疑人生了,这狗血剧情深深打击了我刚刚建立起来的技术信心。难道说这里的鲮鱼成精了,非要钓死在短竿上?亦或是我今日不适宜钓鱼?半天下来只钓得一条八两非,一条三指鲮,鲮鱼还是退后坐钓得的。经历了这次沉重的打击,我也同意老同学的睇法,主要是装备问题,技术只是其次。

抱着学习的态度今天我又来了,带上我的2.7米鲫鱼竿,将就一下先了。昨晚到今朝退水40公分,这种环境之下心里很没有把握,不抱太大希望,目标只是试验一下短竿在这里的威力。现实再次打脸,2.7/3.6米都试了,饵料也得到老师傅提点换了香型饵,但浮漂始终还是静如死水!啊!是鱼太精还是我太蠢?为何稳餐食如此之艰难?

旁边来了个钓友用4.5米上了条沙鲮(黄尾),果断双竿齐下,5.4米试一下远水有没有货。这一试不得了啊,似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时不时钓到条沙鲮,调的梅州钓法基本上都是顶漂,。老师傅坚持用3米竿,上午收获还是可以的,1点之后基本断口了。全场基本是3.9米以上,沙鲮为主,赤眼偶尔上两条。5.4米只是随意撒了两把窝料并没有打重窝,短竿没有口心里总是有点不好受,上午老师傅3米竿有时候信号很多,相隔两三米远我的窝就像死了一样,这就是 *** 裸的技术障碍了。路漫漫其修远兮,钓鱼路上且行且学习。

今天除了调整饵料配方还有一重大收获,两点左右来了四个师傅,一来就扔“炮弹”打窝,这帮师傅轮流抽沙鲮和赤眼,而且个头都比较大。后来才知道他们用的是颗粒饵料作钓,下次要试试才行,鱼情好的时候只取大物鱼多少还是其次的。

清一色沙鲮,得一条红眼,你们叫纯崽?二十来条,大的半斤左右,估摸有个六七斤吧。要是能及时补窝收获会更多些,很多时候是看他们狂抽了,鱼大溜起来过瘾。5点过后没有沙鲮口了,他们那里开始轮流上大赤眼,不得不承认我与大师们技术上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话说,曝光了钓点不知道下次去的时候会不会人满为患?我还是比较喜欢那里的环境,有机会再去坐坐。阳光,沙滩,浪,舒坦!

话说,各位平时一般是怎么处理鱼获的,煎?炸?鱼多的时候煎起来太累了,我是先油炸定型然后控油煎到两面金黄之后,再剖开煎里面,太废时废神了。满满的下酒菜,半个多月了才得以爽一回,再不爽爽夏天又要过了。感谢大自然的恩赐,最近猪肉又涨价了,希望时不时得粒鱼儿改善一下生活。

有个老师傅专门钓蓝刀,听说卖10蚊一斤,昨天钓得十一斤,今天又得四五斤,唉,侬队怕又要钓点鱼来卖才得,已经没有钱升级装备、买鱼料了。

煎了鱼又花成两个钟头写文章,到底为乜?对料,为了打怪升级,混金币换装备。。。

石鲮鱼,儿时的回忆,鱼体小吃口猛,碰到鱼群抽得比钓大鱼还累!

小鱼种,我们最常见的就是白条,垂钓时觉得很烦人。白条的适应能力强,对水质要求不是很高,但有些小鱼种对水质的要求就非常高。对水质要求高的小鱼类肉质都非常好吃,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所以很多钓鱼人都喜欢以它为自己的目标鱼,专门地钓它。

但是,由于水质污染,电捕等原因,很多小鱼种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城市的河道里,更难发现它们的踪迹,只有山区的乡村小溪水潭里才有存在,但数量也开始少了。

比如,各大江河里钓得最多的是土鲮、麦鲮、泰鲮,很多人忽视还有石鲮的存在。至于石鲮,很少有人钓到了,对于城市里的钓鱼人来说,只是儿时的回忆。其实石鲮虽然小,但内质鲜美,卖价高,很多人进行养殖。

石鲮鱼广泛分布在南方大部分地区,之前经常说它是“长在石头上的鲮鱼”,虽然不是很正确,但很形象。它们主要栖息于水库、湖泊、溪流深潭里,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低于二类水的环境里,基本见不到它们的踪迹,这些是为什么城市水域里很少见它的原因。

了解石鲮鱼

1、外形

石鲮鱼身体两侧扁,背部在背鳍前方稍隆起,腹部圆而稍平直。头短小,吻圆钝。嘴小,上唇边缘具裂纹,下唇边缘布满乳突。体青白色,有银白色光泽。胸鳍上方侧线上下有8~12块鳞片的基部有黑斑,堆聚成菱形斑块。石鲮鱼的个体不大,基本在30~50克之间,更大个体200克左右,属于小型野生鱼类。

2、习性

石鲮鱼属于底层鱼类。喜欢在江河中流水处生活,特别爱在河边有石头的地方集体活动。

杂食性鱼类。荤素皆吃,主要以水生小昆虫与水底岩石等物体上的附着微生物为食物,还摄食淤泥中细碎的有机物质。

群居性鱼类。成群结队在一起生活居住,少则几十条,多则几百条,甚至几千条,蔚为壮观。喜欢在离岸边不远的水域里,有石头的地方进行觅食。

如何垂钓

石鲮鱼其实很多垂钓,关键是找对钓点和掌握正确的垂钓 *** ,一钓一个准,保证可以钓到手抽筋,比钓大鱼还舒服。舒服

1、钓点的选择

在水里有没有石鲮,其实很容易观察到。由于它们喜欢群居,水质又清澈,一有风吹草动就迅速游动,会形成一种浪纹。

(1)、首先石潭水域。石鲮最喜欢的觅食方式,就是刮食岩石上的微生物,所以有石岩的水潭最多石鲮的存在。水潭更好修长,水面大的为好。

(2)、其次是缓流处。石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抢流,喜欢在有小流水的地方追流而闹,这种闹其实是抢夺食物的表现。但流水不能太大,太急,急流不利于垂钓。

(3)、第三就是水底障碍物多的地方。这种障碍物主要是以乱石、沙石为主,但也可以其他障碍物存在于水底。这些地方食物多,利于石鲮的群居生活。

2、钓法

石鲮鱼个体小,对竿没要求,以自己的习惯用竿用线,鱼钩建议使用袖2。垂钓石鲮更好的钓法就是钓底法,这每个钓鱼都会。但为什么说很多人都钓不好呢?主要是石鲮的习性决定,它是群居性的鱼类,往往一群会有几百条,如果在垂钓的过程中不追求快的话,鱼群会迅速消失,游向其他地方。

这里所说的“快”,是指勤提竿,快速抽鱼,快速换饵料等。当几竿下去都没有鱼口时,需要改变钓点,追着鱼群钓,这个钓点在同一个水域里可能会来回折腾,石鲮鱼很少会远离到其他地方的水域,比较恋家。

石鲮是属于抢食性鱼类,只要开口觅食,基本不会停口,直至水域的鱼钓到没有多少为止,变得口稀后可以考虑换地方。石鲮的吃口猛,漂相基本都是黑漂,或者快速拉着跑,抓漂相变得容易。

3、垂钓时间

石鲮鱼更好的垂钓时间是夏秋两季,每年从3月中旬开始,到10月底都可以钓,最适宜的时间在5月中旬至9月中旬之间。垂钓时也需要注意,早上9点前和下午5点后才是更佳时间,这段时间石鲮的觅食欲望最强,吃钩最勤快。

4、饵料

  • 钓饵

石鲮不挑食,荤素兼食,钓饵可以选择香味饵或者小红蚯蚓比较好。

  • 窝料

不知道各位钓友有没有注意到,就是小时候放牛的时候,水牛经常躺的水里的地方有,肯定多石鲮。这是为什么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牛在水里经常拉屎,所以牛屎是更好的窝料。

另一是农村的家糠、麦皮、花生菇也是更好的窝料,对引鱼留鱼在窝效果非常好。

写到最后

想到石鲮鱼就会想起小时放牛的情景,随手拿着一支鱼竿,赶着牛在大河边的草坪上放牛,在牛经常下水的地方开竿钓石鲮鱼,一个上鱼几斤没问题,运气好时8斤以上经常有。

只是,现在的石鲮越来越难钓到了,很多水域几乎都没有了。只有在山区的小溪流里还有大量的存在,想钓石鲮,只有再次走进山区,寻找那些好水质的地方,才能过手瘾。回想起小时候,真的有种重回那个时代的想法,现在脑海里充满着满满的回忆。还有几个生活在城里的人钓过石鲮的?是不是显老了?

最后建议:作为一个钓鱼人,环境保护是每个钓鱼人的责任!请随手带走自己身边的垃圾,创造一个美好的钓鱼环境!如有不同观点或作者有误,可以在评论区里指正。我是钓鱼铃当,记得关注我!谢谢

水库垂钓收获了一条大土鲮,这么大的土鲮不常见吧?力气是真不小

前段时间一直是阴雨连绵的,整天待在屋子里面,感觉自己都快要长蘑菇了。出门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连钓鱼的心情都没了。最近连续几天的大晴天,顿时又让我体内想钓鱼的洪荒之力控制不住了。难得有了好天气,不出去钓鱼,也对不起这大太阳和万里无云的天空啊,所以早早的就整理了一下装备,甚至还“捡几个快递”!当然,其实都是自己买的钓鱼装备,不过给家里人说的,就是自己捡到。只求那天老婆不要让自己出去给捡个LV的包包就行了,钓鱼人真是不容易啊!回到正题,昨天终于万事俱备,可以出钓了。目标钓点是附近的一个水库,水面还是比较大的,所以需要找一个好的钓位才行。目标鱼是鲫鱼和鳊鱼,不过从打探来的消息看,钓到鳊鱼的机会不大,因为最近大家都没有钓到过,所以主要还是以钓鲫鱼为主。

早晨还有太阳呢,结果到了钓点后,又出现了云层。好在看云层的厚度应该不会下雨,只是把太阳给遮住了。多少还是有些影响钓鱼的心情的,可能是这段时间太脆弱了,外界环境的一点变化,总是会让内心产生一些波澜。好在钓鱼本身就可以缓解我们的压力,让我们的身心变得愉悦起来。所以钓了一会鱼后,心情就好多了,当然最主要的是鱼口不错,虽然没有钓到鳊鱼,但是不仅收获了鲫鱼,还收获了不少的土鲮鱼。不得不说,钓土鲮鱼的手感真的是一级棒!

值得一提的就是,收获了这条大土鲮鱼,虽然只有一斤多不到两斤的样子,但是在水里面的力气是真不小。遛了差不多十来分钟,才把它抄上了岸。和其它品种的鲮鱼不同的时,土鲮鱼的个头普遍都比较小,所以过斤的土鲮鱼,就已经算是非常大的了。平时垂钓的时候,这么大的土鲮鱼可不常见。而且从味道上来说,几种鲮鱼里面,更好吃的应该就是土鲮鱼了。当然,刺多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很多人不喜欢吃鲮鱼,就是因为刺太多。

鲫鱼的个头也不算小,而且都是漂亮的野生鲫鱼。这个季节用腥味的饵料来钓鲫鱼,效果是非常不错的,不说连竿,至少不会明显的断口。感觉这个季节钓鲫鱼的话,根本不需要太多花里胡哨的饵料,只要用蓝鲫开上一团拉饵就可以了!

本文由四海钓鱼原创,感谢钓友分享自己的钓鱼经历,欢迎更多的钓友私信分享钓鱼经历。本文图片素材来源于钓友分享,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个秘密的钓点,这里的土鲮皮毛一流

钓点:保密,当地的一个饮水水库,现在的水位很高,水广鱼稀。

天还没亮收拾东西,5点开始出发,6点左右到钓点,开始架杆,挑漂,打窝之后吃东西,6:20分准时开钓,五分钟后来一个漂亮下沉2目提杆。中......半斤左右的“玲”妹妹入袋,之后就开始了下沉2目,送漂2目,中......中......中......

9点准时收杆走人!

土鲮又称白鯪适合生存水温5度以上32度以下。由于生存条件局限,导致只能在我国南方少部分省份可以养殖和自然繁殖。尤其是在广东广西两地的江河水库比较多见。

土鲮人工养殖一年可以从鱼苗生长到三两,从三两开始,生长速度渐渐减慢,越长得大生长就越慢,所以自然水域一斤以上的土鲮极为稀少,就算人工养殖,一般来说,极少有三斤以上。

而钓友熟悉的泰鲮生长速度相对来说就快很多,一年长一到两斤就比较平常,泰鲮更大可长到十多斤以上。

土鲮肉少刺多,肉质鲜美,三两的土鲮更好的吃法是把鱼肉割下来,切成一条2至3MM的肉条用人手摔成肉泥,用肉泥来做成鱼丸或鱼饼是广东顺德的一个最著名的本地菜。

至于泰鲮,肉多刺少,肉质较粗,只能把鱼肉打成肉泥做鱼丸。

在此献上此文祝各位喜欢钓土鲮的钓友每钓必丰。

广东一几十米深的矿坑里出现大量“红鳞鱼”,有人捞起丢弃岸边

长江君:野生鱼的生命力其实是非常旺盛的,甚至只要有水的地方,就可能出现成群的大鱼。

比如最近就有广东老乡发现,当地一个“完全封闭”的矿坑里,出现大量“红鳞怪鱼”,数量极多,有时候成群浮在水面清晰可见……

——并且,不知道为何,这些鱼被人撒网捞起来后,竟然直接丢弃在岸边没人要……

01封闭矿坑里出现大量“红鳞鲮鱼”

据拍下这一幕的这位广东的老乡(@林克克)介绍,这里是当地一个废弃了很多年的矿坑,地下水渗出来加上下水积水,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几十米的深潭。

不过,虽然这个深潭面积不小、水也很深,但因为是一个完全封闭的(本身就在山顶石脉中),之前里面完全看不到鱼的影子,但最近却发现里面出现了大量的“红鳞怪鱼”——长得有些像是鲮鱼,但鳞片鲜红,看起来颇为怪异。

有人捞起来后丢在岸边不要

长江君:这位老乡说的“红鳞鲮鱼”其实就是外来物种泰鲮,在广东的大江大河里其实比较常见,不过因为外形同本土鲤鱼、鲮鱼都有些像,偶尔会有人将其错认成本土鱼。

不过,这样一处“与世隔绝”的矿坑中出现这么多的泰鲮鱼,也是颇令人惊奇,难怪这位老乡感叹“像是从天而降的”……

02封闭的矿坑里为何会有鱼?

这“几十米矿坑出现鱼群”的新奇场面,被这位老乡分享到社交媒体上后,也是让许多网友啧啧称奇。

其中,有经验丰富的钓鱼爱好者表示“这些鱼还真有可能是从天上来的,鸟吃鱼,鱼卵没消化被拉到矿坑里,繁殖出鱼群来很正常”,还有人调侃这是“纯天然矿物质野生鱼”……

另外,也有人认为这些泰鲮很可能是被谁放生到矿坑里的,这里荒无人烟,没人捞鱼、钓鱼,它们自然越繁殖越多,最后就成了“矿坑霸主”。

在长江君看来,这些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加上泰鲮这种外来物种本身生存能力很强、繁殖非常迅速,如果无人干扰,它们的种群确实很容易泛滥。

泰鲮生存能力强,繁殖快——配图

03这些“矿坑鱼”为何会被丢弃?

“我看了下丢了十几条,都是又大又肥的,可惜咯,不晓得是不是怕矿坑里重金属太多,这个鱼吃了会中毒,我也不敢捡。”

这位老乡有些惋惜说,不过因为搞不清这些鱼是因为什么原因被人丢弃的,他也是不太敢将这些鱼捡回去吃(虽然还很新鲜)。

其实,在长江君看来,这些泰鲮鱼被人捞起后又被丢弃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泰鲮鱼本身肉质发老、发柴不好吃,并非因为“矿坑里重金属太多”。

事实上正是因为泰鲮本身的肉质不太行,因此它算是一种“比较失败”的外来引入经济性鱼种,或许也是因此,它们遭遇大量弃养后,才会大面积入侵广东的江河湖泊……

东江部分江段泰鲮成灾——配图

不管怎么说,这种看起来“毫无生机”的矿石坑里,竟然出现生机勃勃的鱼群,不得不令人感叹鱼类强大的生命力!

朋友们,你们见过这种封闭的矿坑里长出鱼来的情况吗?你们认为这种鱼能不能吃?#物种入侵#

?

标签: 鲮鱼 野生 大图 图片 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