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风味人间《肴变万千》的家乡美食--霉苋菜梗进行了拍摄视频截图
霉苋菜梗--让你我一“臭”泯恩仇
苋菜梗作为一道慈溪的乡土灵魂奇葩菜,很多人都对它情有独钟,嗜食成癖。我对苋菜梗的记忆似乎还停留在奶奶家老屋墙角的那口陶土烧制的老坛,这种坛子表面光滑,色泽暗沉,颇具历史感。
在酷暑的三伏天里,胃口不开时,奶奶就掀开封口的南瓜叶,用粗粝的双手探入坛子,掏出几段苋菜梗,装在缺了角的老式瓷碗里。
之后,淋上自己打的醇香菜籽油,放入大锅中隔水蒸煮后,一碗臭香奇特的苋菜梗被端上饭桌,很快,这碗下饭的灵魂角色开始在饭桌上大出风头。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夹一段放在嘴边,轻轻一吸,果冻一样的梗芯旋即滑入口中,软塌塌臭兮兮的滋味充满了味蕾,而后,臭到极致的腌菜香转成了香靡靡的口感,爽口开胃,梗芯还有不少残留,碗里的米饭早已下肚。
其实老房子里屋前房后的老邻居都有腌制苋菜梗的习惯,等开春播种的苋菜长至人高时,差不多就可以用来腌制苋菜梗了。一捆捆像甘蔗似的苋菜梗,去叶取梗,切成小段,在水中浸泡一天后,放在竹编淘箩里沥干,然后放入坛子里,用南瓜叶封口。
接下来就静候时间所带来的神奇魔力了。苋菜梗与粗盐混合经过一系列神奇的化学反应,就开出了“白花”,原本硬实的口感也变得更为柔和。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家庭 *** 的苋菜梗与超市购买的口味截然不同,超市出品徒有其形,却没有祖传老坛中陈年老卤浸泡出来的岁月感,也没有自家 *** 的软糯入味,更少了那臭中带着香,让人欲罢不能的勾魂气息。
苋菜梗的卤水更是宝贝,泡豆腐,成了臭豆腐,腌冬瓜,成了臭冬瓜。总之,任何鲜活的菜蔬经过这卤水的短暂浸泡,无不洗心革面,变得臭不可闻。并驾齐驱的“三臭”就出自这一坛老一辈人不舍得清干净的老卤。
▲某餐馆的“双臭”集结
贾平凹说“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对于臭食,有人认为臭就是香的总和,所谓“烂生肥,臭生香”,唯有经受住臭味的考验,才能迎来之后的清香。这欲臭还香的怪味,关乎性情。未谙它习性的人,掩鼻而弃,初尝一口,更是觉得艰难无比,不堪承受,等渐渐深入,又觉得回味无穷。这也是一种探索美食的乐趣。
因为苋菜梗,和《风味人间》结缘
《风味人间》栏目组因为这篇文章联系上我,希望我可以协助沟通拍摄。所以,我和栏目组的结缘就是这碗传说中“一臭泯恩仇”的苋菜梗。在进行细致的沟通和踩点后,8月份,导演组在我奶奶的老屋里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拍摄。我有幸跟组三天,既是奶奶的“经纪人”,也是剧组里偶尔客串的场务,协助导演组顺利完成拍摄。
奶奶作为主角,也挑得起大梁,顺利地完成了为期3天的拍摄。导演说,被我的文章吸引远道而来是缘分,我也对剧组的工作人员充满了敬意,被他们高度专业的职业素养所感动。
▲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
拍摄杀青后,我还收到了一份从北京寄来的珍贵礼物--陈晓卿老师亲笔签名的《至味在人间》一书。于是,我跟这位“一说起吃就全身放光”的美食老饕又多了一丝交集。
2019年宁波帮×城市精神 演讲峰会 陈晓卿导演发表了演讲
后来,在宁波帮×城市精神演讲峰会上有幸聆听了陈晓卿导演的演讲,也在大屏幕上了见到了奶奶腌制的霉苋菜梗。
山川不改,风味依旧
汪曾祺说:“谈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对文化的态度”。或许,不必急着去将吃上升到文化的层面,只停留在对生活的态度就好。说美食,就要说尽山川湖海里的风味,世情烟火中的人间。万千心酸不易,从食物中尝到生活的艰辛,敦促着人们要更加珍惜当下。
山川依旧,风味不改,只是故人却难寻。在我看来,《风味人间》想要记录的是这些逐渐消逝的风味。这一碗苋菜梗就是属于我和奶奶,奶奶和家人之间的独家记忆。
如果食物背后没有了感情,没有了思念,没有了故乡,那一切都索然无味,因为家的味道,无非是饭桌上吃的食物留存在记忆深处的回想。
很感谢《风味人间》栏目组为我的家人留下这么珍贵的影像,也希望奶奶身体健康,继续保留每年亲手腌上一坛苋菜梗的老传统,在我们吃不下饭的时候,笑盈盈地把这一碗“压饭榔头”端上餐桌。
长老的苋菜梗别扔,做腌菜比腐乳下饭,还是泡臭豆腐的原材料长老的苋菜梗别扔,做腌菜比腐乳下饭,还是泡臭豆腐的原材料
现在正是吃苋菜的季节,这个时候的苋菜最为鲜嫩了。把它和蒜末一起清炒着吃,可是男女老少都喜欢吃的一种下饭青菜。
据说就连女作家张爱玲女士也特别喜欢吃苋菜,还在它的文章中强调一定要加蒜末才好吃。
苋菜在我国南北方都有种植,它的种植简单,直接把种子撒在地里,过一段时间就会发芽了。后期只要水肥跟上了,它就长得很快。
而且这种蔬菜和韭菜有得一拼,割了嫩茎叶以后,它还会在断口处继续再生茎叶,所以能连续割多次。直到天气变炎热了,等到它长老了也就不能吃了。
往往对于长老的苋菜,多数都是连根拔除了。可是在江浙一带,长老的苋菜也是香饽饽。有些农民还会特意把苋菜留到夏季长老了才采收,因为用它做的腌菜是当地一道非常有名的传统名菜,并且还是泡臭豆腐的原材料之一。
若你家也有种植苋菜,看完了这篇文章以后,希望大家不要扔掉了,不妨学着把它做成腌菜吃吧,比腐乳要下饭得多。
霉苋菜梗,江浙地区的传统名菜
对于许多外地人来说,估计都没有听说过苋菜梗还能做菜吃。因为长老了以后的苋菜梗,是连喂猪都嫌弃的。它长得很粗壮,高大,看起来如同竹竿一样,这样的东西怎么能吃呢?
但是在江浙一带,到了夏末初秋苋菜长老了以后,它就是菜市场很常见的一种蔬菜了。如果这个期间你去菜市场买菜,就会看到一捆捆的苋菜梗在售卖,有些论根卖,有些论捆卖,一些当地的老人就常会一次购买一大捆。
有些人就会好奇了,长老的苋菜梗和竹子一样很坚硬,这样的东西怎么做菜吃呢?确实这样的苋菜梗,牙口再好的人也是啃不烂的。而当地人并不是把它拿回家去做蔬菜鲜吃,也不是炖汤喝,而是做成腌菜——霉苋菜梗。
这在当地可是非常有名的一道传统美食了,几乎是家喻户晓。相信一些外地去到江浙地区的人,也有听说过它,在市场上也见到,或者是吃过它。
霉苋菜梗,就是把长老的咸菜梗,放到坛子里腌制一段时间后做成的泡菜,这也是夏季更受欢迎的一道下饭菜了,很多人吃过以后表示比腐乳还要下饭。
但如果是之一次吃,估计闻到味道都会很上头,可多吃几次就会发现它确实很美味下饭。
霉苋菜梗的做法
江浙一带用苋菜梗做腌菜吃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在古代的时候苋菜就是很常见的一种家常菜了,当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种植一些。
而苋菜长老了以后,往往就不好吃了,很难下咽。尤其是苋菜的梗,更是粗壮如同竹子,牙口好也吃不动的。可如果把它们砍掉扔掉了,实在是有点可惜。
当地的人就发明了,把它腌制在坛子里做成泡菜吃,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苋菜梗的浪费,同时还能吃很长一段时间,再加上它的做法简单,尤其是吃起来非常的美味又下饭,所以从此以后民间家家户户动用苋菜梗做腌菜吃。
美苋菜梗的做法其实并不难,可以说是一学就会。把长老的苋菜梗砍下来去掉叶子,清洗干净了,再把它切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晾干了水分以后就可以放到有陈年的卤水坛中浸泡腌制,这样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拿出来蒸着吃了。
如果家里没有陈年的卤水也不用担心,先把它切成段,放到水里面浸泡,要让每一段苋菜梗都是被水浸泡的。这样一两天以后,如果苋菜梗冒泡了,尤其是表面出现白色的泡沫了,就可以捞出来了。
这个时候把它捞出来放在竹篮里,用清水冲洗掉表面的泡沫,然后沥干水分。就可以放到坛子里去发酵了。在此过程要记住,是不需要放盐的,这也是它和其他腌制泡菜不同的地方。等到几天以后,如果闻到了一股“香味”飘出来。而用手摸会有滑溜溜的感觉,这也就意味着霉苋菜梗做好了。
把它拿出来,放一些盐在上面,然后直接在锅里蒸煮几分钟就可以吃了。这样做出来的霉苋菜梗香味扑鼻,并且它看起来也是翠绿似翡翠,一下子就勾起人的食欲。而且吃起来更是非常的下饭,味道要比腐乳更下饭。
但是很多的外地人却表示接受不了,只因为它的味道太上头了,非常的浓烈,如同臭豆腐的味道,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是当地人却爱这个味道,在很多的菜肴中都会放霉苋菜梗的卤水,比如霉冬瓜、霉南瓜、霉丝瓜……这些都是宁绍农家春夏用餐时一道独特的风味菜。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臭豆腐已经成为了闻名全国的小吃了,而在过去江浙一带的臭豆腐也是用霉苋菜梗的卤水浸泡的哦。
现在有些地方 *** 臭豆腐,依然还是沿用这个秘方。这也是为什么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却很香的原因,而霉苋菜梗也是如此哦。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现在大家都知道了霉苋菜梗的做法了吧,以后家里如果有长老的咸菜梗,不要砍掉扔掉了。
如果爱吃臭豆腐,或者是对霉苋菜梗这样有臭味的食物有偏爱,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做,这可要比市场购买得更干净、卫生哦。
各位朋友,你们吃过霉苋菜梗吗?能接受它的味道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图片来源 *** ,仅供参考,侵权可联系删除,谢谢了)
60岁大伯吃了一碗霉苋菜梗急性中毒!卖相越好的霉苋菜梗越危险?俞茜茜
“你有没有吃过臭豆腐?卤臭豆腐的卤水材料,就是用霉苋菜梗做的。霉苋菜梗又香又鲜美,特别下饭,味道毛好!”说起霉苋菜梗的美味,60岁的徐大伯依然眉飞色舞。但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次吃了霉苋菜梗以后居然会中毒,还进了医院。
眼下正是苋菜梗上市的季节,不少老杭州人都喜欢吃腌制过的霉苋菜梗。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没腌制熟透的霉苋菜梗亚硝酸盐含量很高,吃多了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吃了一大碗霉苋菜梗
60岁大伯感觉自己“快死了”
徐大伯是杭州人,家住在蒋村。昨天上午,记者在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病房里见到了徐大伯,1米75左右的个子,身材蛮壮实,看上去精神不错。经过两天的治疗,他已经基本康复,准备出院了。
徐大伯以前就蛮喜欢吃霉苋菜梗,基本上每年到了这个时节,都会去买点回来尝尝。上周五一大早,他去菜场买菜,看到有霉苋菜梗,就买了一碗回去,5块钱一碗,一碗差不多有一斤。
当天中午,徐大伯中饭的主打菜就是这碗霉苋菜梗,一整碗几乎是他一个人吃光的。
吃完中饭一个半小时,徐大伯开始觉得恶心、胸闷、头晕,全身无力,嘴唇和指甲颜色慢慢变深。
“当时感觉整个人很难过,但又说不上具体哪里难过,就像快死了一样。”徐大伯说,在老婆的陪同下,他们打了出租车赶往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科。
下午两点多,徐大伯到达医院急诊,接诊的是急诊科副主任叶远玲。
当时徐大伯的意识还是清楚的,但是恶心、胸闷的症状比较严重,尤其是嘴唇和手指甲,已经变成紫黑色。
叶远玲医生仔细询问了病史,得知徐大伯中午吃了一大碗霉苋菜梗,猜测很大可能是因为急性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
果不其然,随后的检查结果显示,徐大伯高铁血红蛋白指标接近30%,正常人的这项指标应该在2%以下,徐大伯超标了10多倍,说明身体明显缺氧。
随后,医护人员紧急为他进行了洗胃,现将胃内的残留物清理,在进行维生素C输液、解毒剂催吐等系统治疗,徐大伯的症状得到了缓解,最终转危为安。
卖相越好的霉苋菜梗越危险
徐大伯以前他吃过很多次霉苋菜梗,从来没出过事情,为什么这次会中毒?
叶远玲医生说,之所以会导致急性亚硝酸盐中毒,可能和两方面因素有关:
一方面,一次性大量摄入腌制食物,会增加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风险。徐大伯一下子吃了将近一斤的霉苋菜梗,摄入量较多,从而引起急性反应;
另一方面,霉苋菜梗腌制的时间太短,没有腌制透,此时霉苋菜梗当中所含的亚硝酸盐含量是非常高的。没有腌透的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会比平时高出几十倍。
因为在腌制食物的过程中,一般在腌制5—8天的时候,食物中的亚硝酸盐会达到高峰,这个时候如果吃到肚子,很容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而等到腌制15—20天后,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反而会减少。如果在没腌制熟透的情况下吃了霉苋菜梗,很可能会引起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当初买那碗霉苋菜梗的时候,我还特地挑了一碗颜色鲜嫩翠绿的,哪晓得卖相好的反而有毒!”听了叶远玲医生的话,徐大伯恍然大悟,颜色鲜嫩的霉苋菜梗可能腌制时间太短,卖相差的其实才是安全的。
经过这次风波,虽然有惊无险,但徐大伯心里已经留下了阴影。“我以后再也不吃霉苋菜梗了……”
夏季食物容易变质,产生大量亚硝酸盐
市中医院本月接诊4例亚硝酸盐中毒患者
相对其他季节,医院里接诊的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患者,也是一年当中最多的。自7月份以来,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科接诊了4位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患者。
其中有两例是是因为吃了腌制的咸菜,导致亚硝酸盐中毒。一个是50多岁的男患者,另一个是60岁左右的女患者,两人症状都不太严重,经过急诊救治后很快出院了。
还有两例是因为吃了霉苋菜梗导致中毒的。除了上周五收治的徐大伯,还有一位60多岁的男患者是上周四入院的,症状比徐大伯轻一些,来的时候嘴唇紫黑色,浑身无力。经过治疗后,第二天就出院了。
除腌制食物外,蔬菜、肉类等食物放久了,亚硝酸盐含量也会升高。因为蔬菜本身带有硝酸盐,虽然硝酸盐没有毒性,但是和空气中的细菌发生反应,会产生一种硝酸盐还原酶,这种酶会让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
“像咸菜、霉苋菜梗、腌肉等腌制食物,大家要尽量少吃,如果是自己腌制的,一定要等到半个月后再吃。”叶远玲医生说,夏天温度高,是各类细菌活跃的高峰期,如果储藏不当,食物更容易发生变质,造成亚硝酸盐含量增多。而且剩菜放的时间越长,亚硝酸盐含量也就越高。因此,隔夜菜等也尽量少吃。
叶远玲医生说,在日常饮食中,如果摄入微量的亚硝酸盐,人体会自动代谢掉。但是摄入的亚硝酸盐过多,可以经胃肠道吸收,与血液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失去携带氧气能力,随后短时间内全身出现缺氧症状,如头晕、胸闷、恶心、嘴唇、指甲、皮肤颜色发紫等。
此外,由于氧气无法正常到达各脏器,严重的还可能影响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出现昏迷、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甚至威胁生命。
叶远玲副主任提醒,如果发生亚硝酸盐中毒,要马上催吐,并及时入院洗胃、解毒等治疗,千万不能耽搁。
返回稿件列表 编辑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王文婷 记者 何丽娜
一到夏天,这道媲美臭豆腐的美食就来了。对于霉苋菜梗的味道的,不爱的人觉得是臭不可闻,而爱的人则认为是鲜美无比。
不过,霉苋菜梗确实是一道比较难驾驭的美味,除了味道之外,吃的时间也有讲究,稍有不慎,还有生命危险。
就在一天里,杭州市一医院收治了3个吃了自制霉苋菜梗后中毒的患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新手” *** 霉苋菜梗,结果悲剧了
61岁的王阿姨(化名)手很巧,晒笋干、萝卜干等处理起来都很有一套。
到了苋菜上市的季节,这天逛菜市场,王阿姨被绿油油的苋菜梗吸引,买回一把。
虽然从没有做过霉苋菜梗,但是她很自信,对着 *** 教程像模像样 *** 起来。处理好之后,蒸了一大碗,吃得很过瘾。
然而,吃饭后没过一会,王阿姨就突然感觉头晕恶心、胸闷憋气。又过了不到20分钟,家人发现她嘴唇发紫,赶紧将她送到杭州市一医院急诊科。
接诊的陈子晞副主任医师了解病史后,查血气分析提示高铁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考虑亚硝酸盐中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中饭吃了霉苋菜梗,夫妻双双被送进抢救室
与王阿姨入院时间同一天,杭州市一医院急诊还收治了一对老夫妻。同样是吃了霉苋菜梗,导致亚硝酸盐中毒,同样是嘴唇和手指都成了青紫色。
年轻时就喜欢吃霉苋菜梗的张阿姨喜欢自己腌制。而到了夏天,霉苋菜梗更是她家桌子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有时候做的太多,就用保鲜膜封好放进冰箱。
这天中午,张阿姨从冰箱中取出已经放了接近一周的霉苋菜梗,直接和老伴拌了饭吃。不知不觉“消灭”了一大碗。结果不到半小时,她和老伴儿都觉得头晕恶心,还呕吐了三、四次。
俩人休息了1个多小时后,不仅症状没有缓解,嘴唇和手指头都变得青紫色了,吓得立即拨打120,然后到市一医院急诊科。
在得知他们刚吃过霉苋菜梗之后,陈子晞副主任医师迅速判断又是亚硝酸盐中毒病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腌制食品中含量较高
陈子晞副主任医师表示,每年到了现在这个季节,总会接诊到吃霉、腌菜等导致亚硝酸盐中毒的病人。
“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成人摄入0.2-0.5克就会引起中毒,3克可致死。”陈子晞介绍。
摄入过多的亚硝酸盐,会使血液中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与血红蛋白结合,竞争性地干扰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造成缺氧,医学上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严重的中毒者有可能会影响到血压,多脏器因为严重缺氧而衰竭导致死亡。
不仅是霉苋菜,陈子晞说,一般腐败的食物、腌菜、腌肉、隔夜菜等,亚硝酸盐含量都比较高,要尽量少吃。
实在想吃怎么办?尽量延长腌制时间
在腌制食物的过程中,一般在腌制5—8天的时候,食物中的亚硝酸盐会达到高峰,这个时候如果吃了,很容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而等到腌制15—20天后,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反而会减少。
因此,如果在没腌制熟透的情况下吃了霉苋菜梗,很可能会引起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如果实在想吃怎么办?陈子晞建议:
1、尽量延长腌制时间,只要腌制时间长达一个月甚至几个月,那么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就会被细菌所分解,逐渐下降乃至基本消失。
2、不要长期吃,偶尔吃一次两次解解馋,每次不要吃太多。
3、亚硝酸盐可以溶于水,蒸菜之前,用水洗一洗,可以洗掉一部分亚硝酸盐。
最后,陈子晞提醒,高血压、肾功能损伤的患者腌制品一类尽量少吃。如果已经吃进去,更好同时摄入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在胃内阻断亚硝酸盐生成致癌物。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 *** 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巨臭无比!浙江大姐晒出这种美食,很多人直呼受不了夏天一到,
临平人的餐桌上肯定少不了一道美食,
那就是“嗨菜缸”!!
“嗨菜杠”其实就是霉苋菜梗,
闻着特别臭,但吃起来特别香,
临平的徐女士最近
特地做了一大罐“嗨菜缸”,
但是总感觉有点不太对劲!
徐女士是之一次做嗨菜杠,
网上教程说腌制3-4天就能吃,
但是半个月过去了,
徐女士的菜梗却依然硬邦邦,
颜色越来越黄,
上面的还盖了厚厚的白“乌花”,
似乎已经发霉了!
好好一桶菜梗,就这样浪费了,
到底是哪个步骤出了问题?
没想到,
评论区里有不少做“嗨菜杠”的专家,
热心地指导徐女士。
有人说,肯定是盐放少了,
导致霉笕菜梗酸掉了。
也有人说,是徐女士浸泡没有到位,
这道菜 *** 根本不用放盐。
还有人说,
是徐女士在腌制的时候把桶密封了,
才导致腌制失败。
乔司大伯揭秘霉笕菜梗做法
大家众说纷纭,
“嗨菜缸”真正的做法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位乔司大伯现身说法,
给临小妹讲解了真正老底子
腌制霉笕菜梗的 *** !
笕菜梗切成小段4cm左右,
在水里浸泡4-5个小时,
可以那可乐瓶或者油壶承装,
上面盖一个小碗,放盐腌制,
放盐的比例是两捆笕菜梗要一斤半的盐,
等上4-5天,就大功告成了!
腌制霉笕菜梗要小心,
临平一家三口吃后被紧急送医!
最近,
浙大二院临平院区急诊室接诊了一家三口,
医生询问发现,50多岁的史阿姨
每年自己腌制苋菜梗食用,
今年更改配方,使用小苏打和食盐腌制,
仅两天就拿上餐桌跟老伴、女儿食用。
一家三口食用后嘴唇和手指发紫,
且伴有恶心呕吐,
急诊当班医生判断
史阿姨一家疑似亚硝酸盐中毒。
*** 图
检查高铁血红蛋白,
结果显示一家三口的指数都出现增高情况,
女儿甚至高达24.5%。
经过洗胃、特效解毒剂亚甲蓝等对症治疗,
史阿姨一家终于好转出院。
如果吃了没腌制熟透的霉苋菜梗,
很可能引起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最近,浙大二院临平院区急诊室
已经接诊了多位因食用腌制苋菜根后,
出现亚硝酸盐中毒症状的患者,
最严重的患者出现意识障碍、
呼吸衰竭收治ICU。
*** 图
那么腌菜到底能不能吃?
怎么吃?医生这样建议
1.腌透,腌制时间尽量在30天以上,蔬菜中的亚硝酸盐会被细菌分解,逐渐下降乃至基本消失。
2.适量,不要长期食用,偶尔解解馋,每次少量。
3.水洗,亚硝酸盐可溶于水,蒸菜之前用水洗一洗,可以洗掉一部分亚硝酸盐。
医生提醒,亚硝酸盐中毒后有一定潜伏期,起病常急骤,一般在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后0.5-3小时发病。时常以头晕、突如其来的性情暴躁、恶心呕吐、失禁、身体发紫为典型表现。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惊厥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尽快到医院诊治。
作者:临小妹
来源: FM93交通之声
这道菜有人极爱,有人极怕,霉苋菜梗与豆腐一起蒸着吃,你试过吗说到霉苋菜梗,可能太年轻的人已经不知道有这么一物了。可是我小时候是经常看到隔壁邻居吃:一边吃泡饭,一边抿一口,大半碗泡饭吃下去,那霉苋菜梗还有半根。很馋,问人家讨了一根来,如获至宝,放在嘴里拼命一咬,咸出眼泪来。问我母亲,她说这本来就咸,外带发酵过,还有点臭,于健康来说并不好。只不过是从前没有可以下饭的东西,不舍得扔,腌了来当菜,慢慢的人们就吃习惯了。
其实宁波、绍兴一带吃霉制、腌制过的食物很常见,比如霉豆腐又叫绍兴臭豆腐,街头巷尾最常见的小吃之一;宁波的臭冬瓜也是天下闻名,上虞还有霉千张,都异曲同工,蒸着吃有异香,不喜欢的人只能掩鼻而过。
霉制的食品现在不大有人吃了,也少见,那天去菜场看到有卖,不知怎么突然想要尝尝看,我大概有二十多年没吃霉苋菜梗了,臭冬瓜倒还有得尝,人们可以腌得淡一点,不知道这霉苋菜梗有没有比以前淡一点呢。15元买了一桶,尝了一根,还是那么咸,但臭卤的味道很正宗,于是又带回来一块半老的豆腐,与豆腐一起蒸着吃,什么盐和调料都不用放,只放一点卤汁,最后淋一勺芝麻油,记得以前是用菜籽油,但现在找不到了,只能用芝麻油代替,花生油总觉得不够香一点。蒸10分钟,这道菜就好了,白的依然白,绿的仿佛更绿,然后味道已经完全融合在了一起,这道菜一下子把我拉到了二十年前。
【霉苋菜梗蒸豆腐】
主料:半老豆腐一块500克,霉苋菜梗200克,卤汁100克
辅料:芝麻油10克
做法:步骤1、今天菜场买了一桶霉苋菜梗,很久没吃到这个菜了,今天就来试一试,因为比较咸,可以吃很多餐。
步骤2、夹取一些苋菜梗,再倒一些卤汁,份量根据豆腐的多少来搭配,太多就会太咸,太少就不入味。
步骤3、豆腐选了半老的豆腐,嫩豆腐易碎,老豆腐太硬,切成2厘米左右厚片。
步骤4、把豆腐块平铺在大盘子里
步骤5、放上霉苋菜梗,再淋上一勺芝麻香油增香。
步骤6、淋上卤汁,让豆腐能够吃透卤汁。
步骤7、放到锅里隔水蒸,大火蒸10分钟。
10分钟后,异香扑鼻,豆腐不咸刚好,苋菜梗还是有点咸的,下饭配粥刚好。
小贴士:虽然老物件值得回味,但是腌制食品尽量少吃哦。
你身边肯定也有这样的长辈,喜欢自己腌菜,然后隔三差五地拿出来尝尝。而且他们会认为原料、 *** 都是自己凭多年生活经验亲手把控,这样做出来的腌制品干净又卫生,怎么可能吃出问题?
在被自己腌制的霉苋菜梗吃进医院之前,陈女士(化名)也是这样认为的,但现实却给她狠狠上了一课。来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急诊科的陈女士最终被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就因为她吃了满满一碗自己亲手腌制的霉苋菜梗。
头晕、黑蒙、全身发紫
难道是糖尿病犯了?
53岁的陈女士家住三墩院区附近,近日,她因头晕、黑蒙、全身无力,紧急来到三墩院区急诊科。由于陈女士有糖尿病史,平时靠自己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会有头晕、乏力的表现,难道真是糖尿病引起的?
接诊的浙江医院急诊科陈旭峰医师注意到,陈女士的部分症状虽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类似,但她全身发紫(紫绀,指的是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导致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临床表现)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不符。
经检查,验血结果证实了陈旭峰的判断,陈女士血液中的高铁血红蛋白达到38.9 g/dL,远超正常值参考值( 0.1~0.4g/dL),最终被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
原来,在病发当天中午,她和丈夫二人共进午餐时,拿出了自己亲手腌制好有一段时间的霉苋菜梗,由于怎么吃都觉得吃不够,她就一个人把满满一盘全吃了,然后进了急诊……
接受相应的药物治疗十几分钟后,陈女士的紫绀迅速好转,随后被送入急诊科病房。三天后,身体险情才彻底解除。
日常尽量少吃腌制品
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在常见的亚硝酸盐中毒情况中,由于贮存不当引起的亚硝酸盐中毒很容易预防,那就是日常饮食中做到尽量不吃、少吃腌制品。”浙江医院急诊科主任戴海文主任医师介绍说,想要预防亚硝酸盐中毒,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误食:由于亚硝酸盐在外观上与食盐相似,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使用或食用,这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习惯:由于我国很多地区有家庭自制加工肉制品的习惯,食用含亚硝酸盐过量的肉制品也会引起食物中毒。
贮存:贮存过久、腐烂或煮熟后放置过久及刚腌渍不久的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有所增加,该情况下食用容易导致中毒。
苦井水:个别地区的井水含硝酸盐较多(称为“苦井水”),用这种水煮的饭如存放过久,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可被还原成亚硝酸盐而导致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呼吸抑制、衰竭、昏迷,甚至休克等不良后果,因此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戴海文提醒,如果发现疑似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只有进行亚硝酸盐中毒特效药物治疗,才能快速缓解症状、转危为安。
吃了这道菜,杭州一家三口全部中毒!医生提醒:严重或致命正值梅雨季,
闷热的天气让很多人没啥胃口。
这时,不少杭州人饭桌上出现
一道下饭美味——蒸“双臭”。
臭豆腐和臭苋菜梗合体
虽然闻着有点“冲”,
但在不少爱吃的人眼中,
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不过要当心的是,
这道菜的 *** 工序必须得注意,
杭州连续有人因它入院!
自制苋菜梗没腌透
一家三口全部中招
6月24日夜晚,浙大二院临平院区急诊室接诊了一家三口。在进食腌制苋菜梗后,三人均出现嘴唇、手指发紫的情况。
医生追问病史发现,50多岁的史阿姨每年自己腌制苋菜梗食用,今年更改配方,使用小苏打和食盐腌制,之后仅两天就拿上餐桌跟老伴、女儿食用。
吃完20分钟后,女儿嘴唇开始发紫,之后手指也出现发紫,且伴有恶心呕吐。夫妻俩感觉不对劲,赶紧带她到医院就诊。
急诊当班医生询问病史后,考虑是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立即进行血气分析检查高铁血红蛋白。结果显示一家三口的指数都出现增高,女儿甚至高达24.5%。经过洗胃、特效解毒剂亚甲蓝等对症治疗,史阿姨一家终于好转出院。
近期,浙大二院临平院区急诊室接诊了多位因食用腌制苋菜根后出现亚硝酸盐中毒症状的患者,最严重的患者高铁血红蛋白指标高达51.9%,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衰竭收治ICU。
据了解,亚硝酸盐中毒量为0.3—0.5g/kg(体重),致死量为3g/kg(体重),如果吃了没腌制熟透的霉苋菜梗,很可能引起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大伯一大碗下肚变成“紫人”
女儿看到吓了一跳
前段时间,家住余杭的冯大伯去邻居家吃饭时,就遇到了这道美味。冯大伯当时越吃越来劲,一次性吃掉了满满一大碗。
不料,等到女儿下班回家,竟发现冯大伯的口唇发紫,连双手都成了紫色。这可把冯女士吓坏了,赶紧带老父亲来到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
急诊科医生陈杰看到冯大伯的嘴唇和手指都是紫色,测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只有88%,又得知之前吃了“蒸双臭”,马上判断他是亚硝酸盐中毒。
完成相应检查后,报告显示冯大伯的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高达9.5(正常范围0.4-1.5),比正常值高出了六倍!
所幸因为就诊及时,冯大伯当晚就好转离院了。
急诊科医生陈杰表示,冯大伯这次中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道菜的原材料加工 *** 没有到位。
像苋菜梗这种霉制或者腌制的食物,在 *** 过程中所含的亚硝酸盐含量很高,一旦过早食用就容易过多摄入亚硝酸盐。
而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可以使正常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而使组织缺氧。严重者可发生血压下降、肺水肿、休克,最后甚至因为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那么腌菜到底能不能吃?
怎么吃?医生这样建议
1.腌透,腌制时间尽量在30天以上,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就会被细菌所分解,逐渐下降乃至基本消失。
2.适量,不要长期食用,偶尔解解馋,每次少量;
3.水洗,亚硝酸盐可溶于水,蒸菜之前用水洗一洗,可以洗掉一部分亚硝酸盐。
医生提醒,亚硝酸盐中毒后有一定潜伏期,起病常急骤,一般在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后0.5-3小时发病。时常以头晕、突如其来的性情暴躁、恶心呕吐、二便失禁、头晕黑蒙、变成“小紫人”为典型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惊厥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尽早尽快到医院诊治。
综合杭州新闻 记者 柴悦颖、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
来源: 杭州之声
好吃也别贪吃!夏日杭州餐桌上这道美味有毒?炎热的夏天,胃口下降不思饮食?贤惠的杭州马大嫂自有妙招!一道闻起来臭臭吃起来鲜鲜的霉苋菜梗,成了本地人餐桌上的“座上宾”。然而,吃的不对,会进医院哦。
大伯吃霉苋菜梗进了ICU
杭州的徐大伯从菜市场买回腌苋菜梗,颜色看着比一般的腌苋菜梗更翠绿一些。吃了后,徐大伯开始觉得头晕胸闷,恶心想吐,连嘴唇和指甲都开始发紫。家人把他送到了医院。
医生诊治,徐大伯为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中毒会出现缺氧,皮肤黏膜发紫,学名叫发绀,就像这样:
亚硝酸盐中毒的原理其实也不复杂,正常人的血红蛋白含有Fe2+,本身是紫红色的;它能够携带氧分子而变成鲜红色,输送给全身的组织器官使用;但如果继续与氧化剂(如亚硝酸钠通过反应生成的亚硝酸)反应则Fe2+就会变成Fe3+,生成棕褐色的高铁血红蛋白,无法携带氧分子,也就出现了皮肤发紫和缺氧反应:
自上而下分别为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和高铁血红蛋白,感觉好像看了一场变装秀。
霉苋菜梗里面为什么有亚硝酸钠?
由于蔬菜种植过程中,使用过多氮肥在加上日照不足等情况,导致蔬菜(特别是绿叶菜)本身就含有硝酸盐。
在腌制过程的初期,菜表面自带的需氧细菌“称王称霸”,其中一些能将硝盐不断还原成亚硝酸盐(如下图的葡萄球菌)。
但随着氧气耗竭,厌氧的乳酸菌逐渐夺取统治权,所以,经过腌制的霉苋菜梗里面含有亚硝酸钠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腌菜应该怎么吃?
咸津津的麻油榨菜头、酸爽可口的泡菜……鲜香的腌菜们搭配温吞稠滑的白粥,绝对是夏日里最完美的CP,一想到腌菜因为含有亚硝酸盐就不得不放弃,真是泪流满面啊!
别怕,市卫计委给大家来支招,吃腌菜两点要记牢!
1、腌制5至20天的菜避避开——此“金科玉律”适用于各色腌(酱)菜。
2、不要买三无产品。标准化生产对腌制的流程、亚硝酸盐的含量有比较严格的把控。
亚硝酸盐也没你想得那么可怕
食用过量亚硝酸盐虽然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但也不用谈其色变,它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里,也明确了亚硝酸盐的 *** 值:
以其中 *** 值更高的西式火腿为例,需要连续食用超过4公斤才可能出现急性中毒症状,而食用完全发酵好的腌菜则需要多达15公斤!不过没有发酵好的酱菜亚硝酸盐会严重超标,徐大伯也仅吃了一碗的量就中毒了。
最后,借用草根的智慧做个小结:少食多滋味哦。
(杭州发布 资料/市卫计委)
一家三口全中毒!近期多人被这盘菜放倒,紧急提醒正值梅雨季
闷热的天气让很多人没啥胃口
这时,不少人的饭桌上出现
一道下饭美味——蒸“双臭”
臭豆腐和臭苋菜梗“合体”
虽然闻着有点“冲”
但在不少爱吃的人眼中
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不过要当心的是
这道菜的 *** 工序必须得注意
连续有人因它入院!
自制苋菜梗没腌透
一家三口全部中招
6月24日夜,浙大二院临平院区急诊室接诊了一家三口。在进食腌制苋菜梗后,三人均出现嘴唇、手指发紫的情况。
医生询问发现,50多岁的史阿姨每年自己腌制苋菜梗食用,今年更改配方,使用小苏打和食盐腌制,之后仅两天就拿上餐桌跟老伴、女儿食用。
吃完大概20分钟后,女儿嘴唇开始发紫,之后手指也发紫,且伴有恶心呕吐。夫妻俩感觉不对劲,赶紧带她到医院就诊。
急诊当班医生询问病史后,怀疑是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立即检查高铁血红蛋白。结果显示一家三口的指数都出现增高情况,女儿甚至高达24.5%。经过洗胃、特效解毒剂亚甲蓝等对症治疗,史阿姨一家终于好转出院。
近期,浙大二院临平院区急诊室接诊了多位因食用腌制苋菜根后出现亚硝酸盐中毒症状的患者,最严重的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衰竭收治ICU。
据了解,如果吃了没腌制熟透的霉苋菜梗,很可能引起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大伯一大碗下肚变成“紫人”
女儿看到吓了一跳
前段时间,家住余杭的冯大伯去邻居家吃饭时,就遇到了这道美味。冯大伯当时越吃越来劲,一次性吃掉了满满一大碗。
不料,等到女儿下班回家,竟发现冯大伯的口唇发紫,连双手都成了紫色。这可把冯女士吓坏了,赶紧带老父亲来到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
急诊科医生陈杰看到冯大伯的嘴唇和手指都是紫色,测血氧饱和度只有88%,又得知之前吃了“蒸双臭”,马上判断他是亚硝酸盐中毒。
完成相应检查后,报告显示冯大伯的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高达9.5(正常范围0.4-1.5)。
所幸因就诊及时,冯大伯当晚就好转离院了。
急诊科医生陈杰表示,冯大伯这次中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道菜的原材料加工 *** 没有到位。
像苋菜梗这种霉制或者腌制的食物,在 *** 过程中所含的亚硝酸盐含量很高,一旦过早食用就容易过多摄入亚硝酸盐。
而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可以使正常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而使组织缺氧。严重者可发生血压下降、肺水肿、休克,最后甚至可能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那么腌菜到底能不能吃?
怎么吃?医生这样建议
1.腌透,腌制时间尽量在30天以上,蔬菜中的亚硝酸盐会被细菌分解,逐渐下降乃至基本消失。
2.适量,不要长期食用,偶尔解解馋,每次少量。
3.水洗,亚硝酸盐可溶于水,蒸菜之前用水洗一洗,可以洗掉一部分亚硝酸盐。
医生提醒,亚硝酸盐中毒后有一定潜伏期,起病常急骤,一般在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后0.5-3小时发病。时常以头晕、突如其来的性情暴躁、恶心呕吐、失禁、身体发紫为典型表现。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惊厥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尽快到医院诊治。
综合:杭州新闻(记者:柴悦颖 通讯员:黄洁菁、李锋)、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
来源: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