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资本谣言打不倒国货崛起!
你们家吃味精吗?准确的再问就是。今天的这个话题有一些沉重,也有一些心寒。可能您吃过可能现在已经不吃了,吃味精掉头发,味精加上以后吃了致癌。味精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甚至有的人家会说我家从来都不吃味精,30年前就因为一句味精,味精吃多了会致癌的谣言。
我们的良心国货莲花味精被遗忘了,这都是一些外国的专家编造的谣言,再加上舆论发酵导致大家是谈味精色变,所以莲花味精彻底消失在了我们中国人的厨房里。
但是被全民遗忘的莲花味精,其实配料表里面只有小麦。储存条件:阴凉干燥。莲花味精纯粮酿造,没有任何添加剂。当时信息并不发达,大家为了健康考虑只能转头去购买鸡精。可是鸡精的配料表里面,之一个就是味精,然后是额外的淀粉和添加剂。而被抛弃的莲花味精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就跟酿造白酒是一个原理。最初的味精是在海带当中提炼出来的。谷氨酸钠主要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的体内,其实我们自己的身体也会生产味精,甚至比食用盐都安全的多。所以他们越是打压我们,我们越应该支持咱们的良心国货,让更多的人知道莲花味精。
现在的这个时代也是我们中国品牌崛起的更好的一个时代。莲花味精官方旗舰店的链接,我把它挂在了视频左下角。喜欢吃味精的家人们,可以去下单,支持一下我们的民族品牌,莲花味精。
吃味精有害吗?和鸡精比,到底选哪个?看了配料表恍然大悟味精
鸡精
配料表
谷氨酸钠
味精、食用盐、大米、白砂糖、鸡肉、食品添加剂(5‘-呈味核苷酸二钠、核黄素)鸡蛋全蛋液、食用香精、咖喱粉、小葱、大蒜
关键营养素对比 / 5 克
能量
13.4 千卡
11.2 千卡
蛋白质
2 克
1.1 克
脂肪
0.01 克
0.2 克
碳水化合物
1.3 克
1.2 克
钠
408 毫克
400 毫克
价 格
5.8 元 / 250 克
9.9 元 / 227 克
价格来自天猫销售量更高的价格
比一比
做饭提鲜用啥调味品?有的家庭用味精,有的家庭用鸡精,两者有何区别呢?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是它赋予了味精鲜美的味道。
从两个产品的配料表上,我们也能很明显的看到,鸡精是在味精的基础上调配得到的,除了味精,还添加了食用盐、白砂糖、鸡肉粉、呈味核苷酸二钠、食用香精等成分,所以鸡精调味更鲜美浓厚。
至于营养,虽然其蛋白、脂肪差异较为显著,但是考虑到每次调味也就放一点点,蛋白和脂肪的差异就缩小到可以忽略了。
作为调味品,味精和鸡精钠含量都很高。
虽然味精的钠含量略高于鸡精,但是还是考虑到每次调味就放几克,所以每次摄入的钠含量差异也可以忽略。
不过高钠膳食会增加高血压和胃癌风险,所以用了鸡精或味精调味,就一定要减少盐、酱油等含钠调味品的用量。
最后就吃味精,也要辟个谣。
味精出锅时再放,才最提鲜,这是因为长时间加热,尤其是温度高于 120 摄氏度时,谷氨酸酸可能会转变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
「味精致癌」的谣言流传甚广,据说致癌物就是高温下形成的焦谷氨酸钠,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科学证据显示焦谷氨酸钠有害甚至致癌。
所以做菜提鲜,可以放心用味精或鸡精。
当然如果为了更好的控钠,不用也没有什么损失,食材原本的味道或许也能俘获你的味蕾。
数据来源:
味精数据来自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二版,鸡精数据来自某品牌鸡精营养成分表
今日互动
你还有哪些想要对比的食材呢?评论区跟我们唠唠吧。
本期合作专家 谷传玲
中国注册营养师 营养与食品卫生硕士
本期科学审核 郑飞飞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硕士
策划走之责编Murphy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什么值得吃,比一比,才知道。每天中午 12:00,新栏目上线,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们更多你们想排雷的食物。回忆莲花味精的味道
四十年前在县城读高中,那个时候的伙食不太好,但是正在长身体,所以每天都觉得吃不饱。学习任务很重,消耗大,所以就拼命多吃饭。
中午半斤米饭一份菜,或三个馒头、窝头一份菜。早上是粥,咸菜,馒头或窝头,晚上也是这样吃。咸菜无所谓味道,能下饭就可以了,如果是炒过的咸菜或者有酱豆腐卖,当然最开心。
让人发愁的是中午的那份或熬或炒的菜,贵点的买不起,所以通常都是买一毛钱或者两毛钱一份的菜。清汤寡水的菜,味道真的是不行,但是怎么办呢?总不能光吃米饭或者馒头吧。
但是我们有办法,我们的兜里会揣着一袋莲花味精,每天吃饭的时候往菜里加一点,立即觉得可口了许多。就这样一吃就是三年,到底吃了多少袋莲花味精呢,早已经忘了。
后来结婚成家自己做饭,调料也少不了莲花味精或味素,无论是炒菜、炖肉、炖汤、凉拌菜,都要放一些莲花味精提鲜。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传闻莲花味精致癌,提倡用鸡精调味。从那时候开始,不敢用莲花味精了,换了鸡精,并且鸡精也很少放,因为不放心。
现在才知道,国货品牌莲花味精是受资本打压,蒙受了不白之冤,它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是非常安全的。莲花味精没有向外资低头,选择了顽强的坚持,今天终于重见天日,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还是那个包装,还是那个味道,还是那个价格!看着莲花味精的女主播被突如其来的幸福高兴得语无伦次,手舞足蹈的样子真的有点儿心疼他们。
四十年的坚持,只为心中的家国情怀她有一句话特别让人泪目:四十多年了,我们没有换包装,怕家人们找不到我!
这届网友最理智,这届网友更爱国,这届网友最热情。对待真正的民族品牌与爱国企业,他们会把你宠上天。
加油,莲花味精!加油,民族品牌!加油,所有的中国人!
13款榨菜对比:老干妈、乌江钠含量“爆表”,钱江牌、一只鼎不够“鲜”■按:榨菜虽美味,但对身体的负担你知道吗?
鲜香、爽脆是下饭(榨)菜的更大卖点,而除了味觉的享受之外,挑剔的消费者还会追求更低盐健康的产品。
2021年4月,《消费者报道》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了13款主流的下饭(榨)菜,为你一探究竟。
测试产品
测试指标
氨基酸态氮(鲜味)、食盐含量,口味主观评价
测试结果
1、老干妈鲜味最浓,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0.73g/100g;钱江牌、一只鼎鲜味最淡,氨基酸态氮均只有0.11g/100g。
2、另外,网易严选、味聚特和饭扫光等3款添加了较多增鲜剂,包括味精、酵母抽提物和呈味核苷酸二钠。
3、老干妈香辣菜的钠含量更高,达到4640mg/100g,相当于11.6 g/100g食盐,若每次吃一包(60g),摄入的钠(2784mg)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摄入量(2400mg/d)。
4、乌江鲜脆榨菜丝钠含量紧随其后,达到2558mg/100g,相当于6.4g/100g食盐,若每次吃一包(70g),摄入的钠(1791mg)也超过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适宜摄入量(1500mg)。
5、主观评价方面,知香斋因“既不好闻也不好吃”而只获得5.4分,表现较差;乌江及鱼泉因口感爽脆受到好评,得分分别为7.7和7.5。
钱江牌、一只鼎“鲜味”一般
鲜味,不只是酱油、蚝油这些调味品独有的卖点,下饭(榨)菜同样也具有这一特点。因此,鲜味也是评价下饭(榨)菜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
而在食品化学上,通常使用氨基酸态氮这个指标来评价鲜味的高低。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越高,氨基酸态氮也越高,鲜味也越浓。
目前,《GH/T 1012-2007方便榨菜》行业标准和《GB 2714-2015 酱腌菜》国家标准未规定下饭(榨)菜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不过,参考《GB/T 地理标志产品 涪陵榨菜》国家标准,方便榨菜中的氨基酸态氮应≥0.1g/100g。
测试结果显示,13款下饭(榨)菜的氨基酸态氮值差异较大,在0.11g/100g~0.73g/100g之间。
其中,老干妈香辣菜为0.73g/100g,鲜味较浓;一只鼎榨菜片和钱江牌大老板(榨菜片)较低,均只有0.11g/100g,鲜味较淡。
其实,下饭(榨)菜中的氨基酸态氮并非全部来自于其原料(芥菜、青头菜)本身,也有可能来源于其它的食品添加剂。
据了解,常见的增鲜剂有3种,包括味精(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酵母抽提物,配合添加能使食品鲜味“翻倍”,同时提高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可以降低部分成本。
以味精为例,它的氨基酸态氮含量约为7%,如果在100g食品中添加1g味精,可以使其氨基酸态氮含量增加大概0.07g。
由配料表可知,13款下饭(榨)菜均添加了味精,值得注意的是,网易严选榨菜丝、味聚特口口脆榨菜和饭扫光鲜脆榨菜丝等3款则添加了味精、呈味核苷酸、酵母抽提物等多种增鲜剂。
味精等增鲜剂其实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适量使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若添加过多,则会增加钠含量,带来更多的健康风险。
老干妈、乌江钠含量更高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相当于每4个成人里,至少有1个是高血压患者。其中,高钠饮食已经成为高血压的首要病因。
公开资料指出,钠实际是一种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不过,摄入过多的钠会引发高血压,引起水肿及增加肾脏的负担。
通常来说,食盐(氯化钠)是膳食中主要的钠来源,然而,下饭(榨)菜也可能“隐藏”着不少的钠。
“首先,在榨菜腌制阶段,盐能够防腐和抑制杂菌,其次,它可以与谷氨酸形成钠盐,增加鲜味,突出香气。”这是榨菜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盐的必要性,但同时也是对消费者健康的潜在“威胁”。
目前,《GH/T 1012-2007方便榨菜》规定榨菜中食盐的含量应≤15g/100g,相当于≤6000mg/100g钠。
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18岁以上的中国成人每日钠的适宜摄入量(AI)为1500m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相当于2400mg钠)。
结果显示,13款下饭(榨)菜的钠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1680mg/100g~4640mg/100g之间。
其中,老干妈香辣菜的钠含量更高,达到4640mg/100g,相当于11.6 g/100g食盐,若每次吃一包(60g),摄入的钠(2784mg)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摄入量。
乌江鲜脆榨菜丝钠含量紧随其后,达到2558mg/100g,相当于6.4g/100g食盐,若每次吃一包(70g),摄入的钠(1791mg)也超过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适宜摄入量。
分析可知,不同下饭(榨)菜钠含量的差异主要源于腌制过程食盐的使用量,其次,添加的增鲜剂也会带来较多的钠,比如,味精中的钠含量就高达14%。
实际上,根据本刊过往的测试,一般酱油钠含量为4000mg/100g~7000mg/100g,大部分维生素C泡腾片则高达6000mg/100g以上,因此,消费者需要注意的不止下饭(榨)菜。
知香斋口味评价垫底
“你吃的下饭(榨)菜够鲜香、爽脆吗?”,味道和口感其实是评价一款下饭(榨)菜最关键的指标。
为给消费者提供最真实的选购参考,本刊邀请了10名嗅觉和味觉正常的志愿者进行了下饭(榨)菜主观盲评实验,主要从气味、滋味(鲜、甜咸、辣)和质地(爽脆)等3个维度评判。
盲评结果显示,乌江鲜脆榨菜丝、鱼泉爽脆榨菜等2款评分较高,分别为7.7和7.5。部分志愿者认为乌江闻起来有点酸、但十分爽脆,鱼泉则气味正常、质地较爽脆。
网易严选榨菜丝、一只鼎榨菜片和味聚特口口脆榨菜等3款评分也在7.0或以上,分别为7.3、7.1和7.0。有志愿者表示,网易严选口感正常、挺脆,一只鼎和味聚特则味道稍微偏甜。
老干妈香辣菜和博鸿小菜榨菜丝等2款评分均为6.9,多数志愿者评价,老干妈红油味重辣椒多、但有食欲,博鸿小菜有豆干味、稍微咸一点。
饭扫光鲜脆榨菜丝、川南口口脆榨菜、吉香居榨菜、六必居榨菜等4款的评价一般,评分分别为6.7、6.6、6.5和6.2。大部分志愿者指出,饭扫光和川南分别有方便面味和酸菜味、且质地都偏软,吉香居也有酸味且口感奇怪,六必居则香料味浓且偏咸。
知香斋红油榨菜丝、钱江牌大老板菜(榨菜片)等2款评分垫底,分别只有5.4和5.8。志愿者一致吐槽,知香斋酸菜味和辣条味、不好闻也不好吃,钱江牌则味道奇怪、渣多且质地较软。
测评预告
亚硝酸盐、甜味剂、重金属......我们吃的榨菜都有这样那样的安全问题吗?下一期榨菜测评继续为你解答疑惑。
【特别声明】:本报道中试验结果、提及品牌仅对测试样品负责,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号产品的质量状况。
国货崛起,该给味精正名了!近一段时间因为79元一只的眉笔,带火了一大批国货!其中就有国民老品牌莲花味精。
很多朋友应该都有印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出“味精有害论”,转而寻找另一样代替品鸡精。一部分人甚至把不放味精,标榜为健康饮食!其实一直以来,辟谣的新闻也特别多,但始终没有水花!这波热度,也该给味精正名了!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是氨基酸的一种),我们的各种食物当中都存在这个成分,特别是海产品或者是肉制品当中,
而且目前的味精 *** 工艺一般是通过发酵小麦和玉米等富含淀粉的食物,使其产生谷氨酸钠,并且通过提纯得到的一种调味品。
可以说味精是天然存在的,致癌的说法也是假的!研究味精也没有发现它对人体会造成什么潜在的危害。
味精就是单纯的增鲜,喜欢的朋友咱们就接着吃,不喜欢的朋友不吃也就行了,至于高举“有害论”的朋友,只能劝一劝相信科学呀!
走“极简风”的酱油,这5款零添加酱油,配料表干净,吃着更放心老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最近关于“酱”的事情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有一些曾做过餐饮的视频博主将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展示”到了大众眼前,这些“海克斯科技”的出现颠覆了大部分人的认知,科技与狠活来势汹汹,让人不由地对自己曾经吃过的外卖、小吃甚至调味品都产生了怀疑,酱油更是因为“零添加”的问题,站在了风口浪尖。
许多酱油的配料表中除了那些能看明白的黄豆、小麦、盐、糖、水外,后面还跟随了一串很多人都不了解的色素、增香剂、防腐剂等繁琐的名字。这些食品添加剂虽然是被允许使用的,但相比零添加的食品还是不能让人完全放心。
面对琳琅满目的酱油,想要挑选到真正的零添加酱油也并不容易,资深吃货给大家推荐5款零添加纯酿造酱油,都是“酱油界的洁癖者”,走极简风,配料表很干净,吃起来更安全更放心。
一、千禾零添加酱油
在“海克斯科技”酱油风波未被掀起前,千禾这个品牌就主做零添加系列产品,可以说是一个比较良心的企业了。千禾酱油的配料表一向比较干净,主要由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和食用盐构成,没有添加任何的色素、味精、防腐剂。
千禾酱油的零添加酱油都是采用的东北优质黄豆和小麦,遵循传统酿造理论,只选用自然浸出的头道原油,这种工艺制出的特级酱油的味道相对比较醇厚鲜香。
如果在选购时不是特别在意价格的话,建议尝试一下千禾的头道原香系列和御藏本酿两款,用380天时间酿造出的酱油,都是未脱脂大豆,也没有添加白砂糖,氨基酸态氮含量更高,鲜味最为浓郁,有小时候酱油的味道,炒出的菜酱香味更为明显,吃起来也最健康。
二、六月鲜轻盐酱油
六月鲜是山东欣和调味品公司旗下的酱油品牌,近几年的名气也是越做越大,六月鲜名字的含义就是坚持只做六个月发酵的特级酱油。六月鲜也主打做零添加酱油,和千禾的步调相差不多,配料表同样简洁干净,以水、黄豆、小麦、盐四样组成完全的天然酿造。
值得一提的是,六月鲜在零添加的基础上还推出了轻盐酱油。轻盐酱油比普通酱油的含盐量低20%-40%左右,咸味少了但鲜味并没有减少,对于健身人士和家中有宝宝的朋友十分友好,拌沙拉、煮面、蒸鱼加一点,味道很是鲜美,吃起来也有滋有味,而且价格也比所谓的母婴店售卖的“婴儿酱油”要便宜得多。
三、李锦记无麸质酱油
李锦记作为广东酱料的优秀代表,酱油也是不输于其他品牌的,各价位的、各种类的酱油应有尽有,零添加酱油也有三款,其中最为特别的是“无麸质酱油”,打破常规的酱油用料,用玉米淀粉来代替小麦,成为配料表中的“一员”,其余的水、黄豆、盐和白砂糖不变,也没有再添加其他色素、鲜味剂、添加剂等。
无麸质酱油适合对麸质国米和小麦不耐受的人群食用,吃起来安全放心,价格也不是太贵。无麸质酱油的口感会比普通酱油略微淡一点,但并不妨碍食物的味道,依然豉香浓郁,鲜度也够。
四、古龙古早酱油
古龙是福建家喻户晓的老品牌,是厦门的老字号,所产的酱油更是一代代福建人的童年味道。古龙的古早酱油继承了福建地区酿造酱油的优点,与其他酱油相比,等量的酱油在酿造时所用的黄豆量更多,忠诚于大豆的原味,这也让酱油中的豉香更浓郁醇厚,当然价格也会更贵一些。
古龙古早酱油的配料表也遵循“极简风”,没有多余的添加剂。酿造时间刚好是365天,时间足、原料足酿出的风味天然、鲜香。古早酱油很适合用于烹饪红烧肉、油焖大虾、卤肉等美味,让菜肴看起来红润油亮,吃起来香味馥郁悠长。
五、三不加原酿生抽
三不加酱油正如品牌名字一样,不加食品添加剂、不加防腐剂、不加糖,配料表简洁干净、一目了然,黄豆、小麦、食用盐都是精心挑选,依循传统酿造工艺,用一年的时间酿造出好酱油。酱油的等级虽只是一级,但在没有添加剂的情况下,天然的鲜味也足够满足味蕾。
三不加酱油的色泽透亮红润,挂壁度也很高,泡沫肉眼可见的细腻丰富,且不易散去,入口有独特的酯香味,酱香味也不逊于其他特级酱油,不管是炒菜、炖汤,还是做海鲜一类的蘸料汁,都经得起细细品味。
——老井说——
选择购买酱油时,不要只看“氨基酸态氮”这一样指标,虽然这项含量越高代表着鲜味越足,也会影响酱油的等级,但如果酱油中添加了像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酵母抽提物等这类增鲜剂也是可以提高氨基酸态氮的,所以有很多零添加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并不是特别高。
不要仅凭“氨基酸态氮”去否定一瓶好酱油,干净的原料所酿出的酱油自有它独特的天然鲜味。如果一瓶酱油做到了既没有添加剂,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也很高,那才真的是一瓶“顶级”酱油。
谣言毁掉的莲花味精,翻身之战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本文素材来自于 *** ,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被谣言毁掉的莲花味精79元走红
随着声誉的逆转,莲花味精也在尝试重塑品牌。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谭丽平
编辑|米娜
头图来源
|
视觉中国
莲花味精,曾经的“味精王牌”,正在社交平台上走红。
“你能用余生完成这79(元)(产品)吗?” “新鲜松茸怎么用?” “保质期有多长?” 9月13日晚,老字号莲花味精的抖音直播间格外热闹:蜜雪冰城、雪莲、幸运咖啡、香溢草本、上海等各老字号品牌纷纷直播评论区互动迅速增加,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达到两万多人。背景音乐是??有趣、喜庆的民歌。 《好运来》,有网友在评论区表示,“比春晚还精彩”。
主播显然被这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吓了一跳。他说:“你怎么能让两万人来看我们呢?”并且说
“有些老粉丝都知道,以前我们的直播人数真的只有个位数。”
。在其他直播上演“洗头”戏码后,莲花味精的主播也“冒着风险”准备了一大锅,“如果人数超过2.5万人,他就直播洗头”。看到这一幕,网友们纷纷跑到其他直播间摇晃人群。三小时后,莲花味精抖音账号粉丝数已超万,粉丝总数已突破30万。截至9月14日下午,粉丝数已达32.8万。
流量和人气主要来自9月12日。据风华网了解,莲花味精也很快在其官方商店推出了79元的套餐。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大量网友涌入直播间购买支持。当晚,直播间同时观看人数增至1000余人。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莲花味精的流行开始得更早。今年6月以来,一系列科普博主纷纷发布“一个让民族企业彻底孤独的谣言”视频来“证实”莲花味精。这也让不少听着“味精致癌”长大的网友发现“味精真的被误解太久了”。而且鸡精、油等调味品都含有味精,所以他们就去直播间下单。或者发表评论以表达您的支持。
莲花味精还注意到流量的变化。 9月7日起,每日直播话题开启
“听说轮到莲花味精成为全球首富了!”
直播间背景以“0色素、0香料、0防腐剂、0蔗糖”这样的大字为卖点。
来源:直播截图
短视频平台的走红,让这位曾经的味精行业“老大”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公开资料显示,莲花集团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河南周口味精工厂,199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鼎盛时期,莲花味精是全国更大的味精生产和出口基地,年产量全球排名之一,国内市场份额达43.4%。但莲花味精后来的衰落真的是因为谣言吗?这一次口碑下滑能否扭转局面?
谁杀了莲花味精?
根据目前 *** 上的说法,莲花味精的垮台很大程度上是谣言所致。
关于味精的传闻,世界上流传着很多谣言。更流行的是“味精致癌”。对此,三甲医院营养科的一位医生《中国企业家》表示,这是不科学的说法。 “无论是食品还是药品,都取决于剂量和成分。不考虑剂量就谈论毒性,这是不科学的。”她说。 ,
味精只是一种调味品,正常食用不会影响健康。
据中科院此前发表的稿件,经美国FDA、美国医学会、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等权威部门评审。食品中味精的使用没有一定的限制,无需担心其使用问题。安全。由于味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在人体内消化后可转化为谷氨酸、谷氨酰胺和酪氨酸。
这些氨基酸是人体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功能。
不过,前述医生也提醒,“味精也是一种看不见的盐,过多摄入此类高钠食物并不利于健康饮食。因此,更好将味精和盐的摄入量控制在以内。”每天5克。”
虽然谣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味精行业的发展,但莲花味精随后的没落也不能完全归咎于谣言。
这还得从莲花味精的故事说起。 20世纪90年代,莲花味精厂不仅是河南的一张工业名片,更是全国名副其实的“味精王牌”。
周口味精厂始建于1983年。十三年后,即1996年,该公司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在上市前的15年里,“莲花味精,味道无可替代”的广告语广为流传,莲花味精也迅速发展。数据显示,从1983年到1997年的15年间,莲花味精年产量从400吨增加到12万吨,增长了近300倍,产值也从945万元增加到22.3亿元,这成立之初规模为23.6亿元。次,单厂味精产量全球之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3.4%。
1998年,莲花味精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那一年,莲花味精营收12.21亿元,净利润1亿元。到2001年,莲花味精已是中国更大的味精生产和出口基地。
然而,2002年,莲花味精突然停止了高速增长。 《中国企业家》查其年报发现,当年净利润下降了86.71%,到2003年直接亏损1.45亿元。莲花味精相关公司通报称,工人被停职,每隔一个月重新雇用,工资减半,控股股东莲花集团扣押莲花味精资金。当时,混乱之中,身兼莲花集团、莲花控股董事长的李怀清辞职,退出了人世。
来源:视觉中国
“莲花现在有五个主要问题:
体制问题、机制问题、管理问题、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
当时,莲花控股的一位中层人士向媒体透露。
此后,莲花集团进入调整期,各分支机构逐渐分拆,亏损严重,莲花集团也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中。在此期间,莲花味精的业绩出现下滑,直到2009年净利润达到1.91亿元的历史新高。但随后业绩再次从“一年赢,明年输”陷入震荡。到2015年,损失高达5.08亿元。
在此期间,莲花味精多次易主。 2009年12月,因莲花集团与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发生债务纠纷,莲花集团以莲花集团持有的河南农开5400万股股份补偿。莲花集团不再控制莲花味精。
2014年,有“资本玩家”之称的夏建通和他的瑞康部门登场,入驻莲花味精。 2016年,莲花味精更名为“莲花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改变了。当时,他提出未来五年以“七莲花”为板块,全面进军智慧农业、大健康领域。
原本外界对拥有“哈佛博士”、“天才少年”、“资本巨头”等诸多光环的夏建桐充满期待,但2016年年报显示,莲花健康公司的主营业务仍是。味精、鸡精、面粉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味精收入占总销售额的67.91%。也就是说,之前设想的七大业务板块并没有扩大。
最终,夏建桐因涉嫌失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被逮捕。莲花健康还于2017年、2018年连续两个财年经审计净利润为负,2018年末经审计净资产为负。该股于2019年4月29日被监管机构撤市风险警示。
除了公司自身经营不善之外,莲花味精的倒闭也与整个味精行业的衰落有关。该公司财报显示,味精行业历史悠久,用途广泛,生产和使用跨越了一个多世纪。 1950年至1980年,全国味精生产企业约80家。改革开放后,该行业因其技术成熟、成本低廉、市场大而吸引了大量投资。鼎盛时期,具有年生产能力的味精生产企业超过200家。达到256万吨。
2000年以后,市场进行清理调整,生产厂家数量下降到100家左右。 2007年以来,受国家环保政策趋紧的影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经过多轮整合,产能5万吨以下的味精生产企业全部被淘汰。
目前行业集中度极高。经过多重整合,味精行业目前由扶风集团、梅花生物、宁夏一品生物、莲花健康等各大品牌主导。
2020年,通过收入重组,莲花健康最终保住了壳,完成了重组。在重组过程中,莲花健康现任控制人也发生了变化。控股股东变更为莲泰投资,李厚文成为莲花健康实际控制人。
“让每个人都知道你还在这里”
借助社交媒体的发展,莲花味精从去年开始就开始尝试品牌重塑。
2022年10月,海天味精行业发生添加剂争议时,莲花味精因其“简单干净的配料表”而受到网友格外关注。成分表显示,莲花味精中唯一成分为味精,且味精含量≥99%。此后,他的抖音官方平台也开始发布主题为#新吉飞科技与狉狉#的动态。
现在莲花味精抖音账号之一个视频专门给大家分享味精的 *** 过程。据介绍,味精的主要原料是玉米、小麦、大米等。 “以玉米为例,首先要将玉米制成玉米淀粉,然后将玉米糖化成葡萄糖。葡萄糖经过微生物发酵,产生谷氨酰胺。酸和谷氨酸经过纯化,与纯碱混合,制成单钠谷氨酸盐形式,提纯后,味精自然结晶,形成你所看到的味精晶体,可称为味精或味精,是高纯度味精。
主播宣布了他的确定性。 “谷氨酸钠是一种弱碱性盐,在胃酸的作用下,产生谷氨酸和钠离子。这两种物质都是人体所需要的,尤其是谷氨酸,是人体所需要的20多种物质之一。因此,味精是一种非常安全的产品,任何人都可以放心使用。”
从2023年6月12日开始,Lotus MSG正式发力,短视频平台几乎每天都会发布一个视频;与此同时,莲花味精也于近日出现在肖央的直播间;花西子事件中,国货加“商战”,从圈内“抢走了”大量流量;再加上近期不少短视频博主对其进行了冒犯,这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网友们在评论区为他的崛起出谋划策:“你的内容很独特,我建议你向瑞幸咖啡和蜜雪冰城学习,评论热门视频,这样你就能获得更多曝光。” “你应该花更多的广告费去聘请一些大牌人物。”讲述你的故事,让每个人都知道你还在这里。”
股价多年维持在2元/股的莲花健康也在7月底开始波动。截至目前,已突破5元/股。
一系列动作都可以与他的“品牌振兴战略”相关。据莲花健康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目前正在全面实施521品牌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六项举措。
一是抓住国货崛起新机遇,加强品牌建设等工作。莲花健康表示,公司先后与行业网红合作,通过短视频矩阵激活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小红书、哔哩哔哩等数字新媒体渠道,并开展其他形式。卫生整顿。莲花健康品牌推广,吸引了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此外,莲花健康还提到,将优化调整产品体系和收入结构,积极探索第二条增长曲线,包括“积极
布局多元化产品及调味品、饮用水、熟食等相关领域
”。
事实上,今年3月,莲花健康透露,拟以3亿至6亿收购自热品牌“紫海锅”母公司杭州金羚不少于20%的股权。元。现金,完善产业布局。提高未来盈利能力。这也被业内解读为莲花健康进军调理食品市场的信号。但由于双方未能达成共识,此次收购最终失败。
今天,在莲花健康官方店可以看到,莲花味精目前的产品结构除了主导的味精、鸡精系列外,还包括面包糠、淀粉、泡打粉、醋、芝麻酱等淀粉系列。 。 、火锅底料、芝麻油等香料系列,还有糖等。
2022年年报显示,其主营业务中,氨基酸调味品营收占比75.94%,利润占比82.28%;鸡精等复合调味品占营收11.20%,利润12.85%。这意味着
95%以上的利润来自味精和鸡精,产品结构仍然严重依赖味精和鸡精。
针对近期流量变化等问题,《中国企业家》联系了Lotus MSG,但未收到回复。
不过,今年上半年,莲花健康实现营业收入9.74亿元,同比增长13.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15.96万元,同比——同比增长57.23%。上半年净利润超过2022年全年净利润4616.71万元。看起来,公司正在一点点好转,但未来如何,就看莲花味精能否从国货崛起中获得新机遇。
参考:《“莲花”如何败落?一个上市公司的坎坷路》大河网
《谁杀死了莲花味精?曾经世界之一,如今濒临破产》南方人物周刊
《“莲花”商标拍卖背后:味精王国崩塌 产业发展受限》之一财经日报
《味精,真的对人体有害吗?》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新闻热线及投稿邮箱:tougao@iceo.com.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 *** ,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 *** 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莲花味精:从谣言中崛起,重获消费者信任的国货经典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莲花味精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一波又一波的“味精脱发致癌”谣言的困扰,这个曾经家喻户晓的国货品牌似乎已经走到了绝境。然而,近日,借助蜂花国货的热度,莲花味精凭借其79元套餐和零添加的配料表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一、背景介绍
莲花味精,作为中国重要的调味品企业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国人的骄傲。然而,随着味精行业的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莲花味精在市场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些不负责任的谣言散播“味精脱发致癌”的说法,更是让莲花味精陷入了困境。
二、深入分析
莲花味精如何扭转这一局面?首先,他们从谣言的源头入手,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了味精作为调味品的安全性。他们向消费者普及了味精的知识,让消费者了解到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是一种广泛用于中餐的调味品。大量研究表明,适量的谷氨酸钠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其次,莲花味精强调其产品的品质和配料表的纯净。他们推出的79元套餐以其高性价比和零添加的配料表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零添加意味着莲花味精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确保了产品的天然和健康。
三、用户反馈
消费者的反馈是积极的。许多消费者表示,他们愿意支持那些产品质量有保障,对消费者负责任的企业。一位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一直在寻找能让我和我的家人吃得安心、健康的食品。莲花味精79元套餐的推出让我们看到了国货的希望。”
四、案例对比
与一些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频频曝光的品牌相比,莲花味精的做法值得称赞。他们没有选择隐瞒或逃避,而是积极面对问题,用科学的数据和透明的信息来消除消费者的疑虑。这种诚实的态度使得消费者对莲花味精的信任度逐渐恢复,带动了销售的提升。
五、行业影响
莲花味精的这一成功案例对整个国内日用品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表明,即使在面临谣言和困境时,只要企业保持诚实和公开,坚守产品品质,就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这对其他国内品牌来说是一个鼓舞人心的例子,鼓励他们在面对挑战时采取类似的方式。
六、未来展望
未来,莲花味精将继续秉持诚信原则,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他们将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此外,他们还将加大营销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以更好地服务广大的消费者。
综上所述,莲花味精从“味精脱发致癌”的谣言中崛起,凭借79元套餐和零添加的配料表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诚信和质量永远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关键。希望莲花味精在未来能够继续保持其国货经典的地位,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相信大家都听过“味精不能多吃,吃多了会傻”或者“吃味精多了会伤胃”的说法吧,也不知道是从哪流传出来的,差点害得我们老牌子味精退出江湖。(文章末有重要提示)
有的说是鸡精资本家搞出来的,就像“千滚水”是净水器资本家搞出来的一样!毕竟鸡精可比味精贵!
实际上味精是很安全的调味料,因为它是由谷物类产品提取出来的,反而鸡精是在它的基础上又额外添加了一些辅料、风味剂等成分。
里面就有好几种添加剂包括色素,而味精只有一个成分有的是小麦有的是玉米淀粉。
总体来说,从成分上来看,鸡精是一种复合的调味品,虽然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
但作为每天使用摄入的成分来说,如果你很介意添加剂,那么就使用成分干净的味精,如果不是特别在意,那就注意每日摄入量就行!
因为鸡精本身含有大量的盐分,谷氨酸钠的成分也不低,所以一次性不能食用过量的鸡精。
最重要的是大家还是要学会看配料表,有的味精也有添加剂,只是比之鸡精少而已,那种也更好不要选,就选配料表干净的就可以!品牌不重要,配料表才是最重要的!
注意:味精更好是出锅前加入,因为这时菜温在70-90摄氏度,是味精溶解度更好的温度, 鲜味也最浓。相反,当温度超过120摄氏度时,味精中的谷胺酸钠就会焦化,焦化的谷胺酸钠就没那么鲜!
(?希望大家看完我的文章后都学会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点赞关注评论不迷路
买买买!被谣言毁掉的“味精大王”莲花味精,凭借79元翻红莲花味精曾经是中国市场上备受瞩目的品牌,但由于一次虚假的谣言传播,它一度遭受巨大的打击。然而,这个品牌经过艰难的时刻后,成功地重振旗鼓,凭借创新和品质,再次占据了市场份额,令人瞩目。
1. 莲花味精的历史
莲花味精是中国一家知名的味精生产企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多年来,它凭借出色的产品质量和卓越的品牌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莲花味精成为许多家庭厨房中的必备调味品,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菜肴中,为食物增添美味。
2. 谣言传播的毁灭
然而,莲花味精在2011年遭遇了一场毁灭性的谣言风波。一则虚假消息声称,莲花味精含有有害成分,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这条谣言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迅速引发了公众恐慌和不信任。许多消费者纷纷停止购买莲花味精的产品,销售额急剧下降,企业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3. 企业的应对措施
莲花味精公司对这一危机做出了果断的反应。首先,他们积极与媒体合作,澄清了有关谣言的虚假信息。他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向公众展示他们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措施,以证明他们的产品是安全的。此外,莲花味精公司还与 *** 监管机构合作,接受了产品检测和审核,证明其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4. 产品创新与质量提升
莲花味精公司不仅在品牌形象上进行了修复工作,还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质量提升。他们引入了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以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此外,他们还扩大了产品线,推出了更多种类的调味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5. 价格战略
为了重新赢得市场份额,莲花味精采取了积极的价格战略。他们推出了一款令人惊喜的79元人民币的大包装味精产品,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这一策略不仅促进了销售额的增长,还帮助他们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和信任。
6. 回归市场
经过多年的努力,莲花味精成功地重返市场,重树品牌形象。他们的销售额持续增长,品牌再次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莲花味精已经从谣言的阴影中崛起,取得了新的成功。
结论
莲花味精的故事告诉我们,品牌的信任和声誉是脆弱的,但也可以通过坚定的决心、创新和质量提升来重建。虽然谣言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挫折,但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品牌仍然有机会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莲花味精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启示,即在面对危机时,不要轻言放弃,而是要坚持努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重新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