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蜗牛视频,非洲大蜗牛价值多少元-问答-

非洲大蜗牛视频,非洲大蜗牛价值多少元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9 0
非洲大蜗牛:看似无害的外貌下潜藏的真实威胁

梅雨季节总是给南方的朋友们带来了一些特殊的景象,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那些大蜗牛。在出门的时候,你可能会经常遇到这种叫做非洲大蜗牛的生物。它们以其巨大的个头和喜欢在雨后出现而闻名,正是在这个季节里它们最为活跃。

然而,我要在这里提醒大家,请在下雨后千万别碰这种大蜗牛!尽管这个名字听上去平平无奇,但实际上,非洲大蜗牛是全球百大恶性入侵物种之一。它们已经在全球多个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肆虐,包括我国的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

非洲大蜗牛与我们本土的蜗牛相比,体型巨大而特殊。然而,不要以为它们长得憨憨的就无害,事实上,把它们叫做“毒王”一点都不夸张。

首先,非洲大蜗牛喜欢生活在各种鼠类经常出入的地方,并且它们经常误食鼠类粪便,身上携带着各种细菌。若是用手直接触碰,很可能引起皮炎,导致皮肤肿胀瘙痒,甚至出现水疱。严重时,还会直接入侵免疫系统,引起发烧等症状。

其次,非洲大蜗牛还是各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广州管圆线虫。一旦这种寄生虫进入人体,它们会寄生在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引起持续不断的发热、头痛,甚至导致嗜酸性脑膜炎。即使只是用手轻触非洲大蜗牛,也有可能让寄生虫进入我们的身体。

如果我们不幸遇到了非洲大蜗牛,一定要小心翼翼。我们需要记住以下两点:首先,瓜果蔬菜一定要处理干净再吃,以防食物被非洲大蜗牛污染。其次,不要食用任何野生蜗牛和野生淡水虾蟹蛙,如果有这方面的需求,更好选择正规餐厅就餐。

如果不小心触碰到非洲大蜗牛,同样需要牢记以下两点:如果有条件,尽快去医院进行消毒处理;如果没有条件,回家之后一定要仔细洗手。同时,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一定要立即去医院检查是否感染了寄生虫。

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大家一定要注意,还要提醒亲朋好友,我们要管住自己的手和嘴,不能摸更不能吃非洲大蜗牛。尽管它们在梅雨季节里最为活跃,但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共同防范非洲大蜗牛带来的风险,并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梅雨季节。

#野生动物##科普##科普一下#

非洲大蜗牛入侵全球,非洲的顶级食材,为何中国吃货不敢下口?

居然还有中国吃货下不了嘴的动物?有,它就是非洲蜗牛。非洲蜗牛属于软体动物门,它和其他蜗牛更大的区别就是它的体型,非洲蜗牛的体型非常大,成年的非洲蜗牛一般壳长7-8厘米,大的甚至超过20厘米,大小相当于一个足球。

非洲蜗牛的“入侵史”

  • “入侵”中国

非洲蜗牛“入侵”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1930年一篇报道称在福建厦门大学首次发现非洲蜗牛,至于它怎么从非洲来到我国大陆的,众说纷纭,有的说是进口果蔬里带着非洲蜗牛的卵,有的说是随着船只来到我国的。而关于非洲蜗牛是如何“突袭”台湾的过程却很具体,1932年台北帝国大学的日籍教授下条久马一以想吃非洲蜗牛的理由,擅自从新加坡将非洲蜗牛带到台湾,导致台湾也遭了非洲蜗牛的毒手。直到现在,我国南方各地都偶尔可以看到这种大型蜗牛,不过非洲蜗牛喜欢潮湿的地方,它对我国北方“水土不服”,所以只在南方出没,现在它已经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 “入侵”美国

1966年一名美国男孩去夏威夷旅游,看见如此大个头的非洲蜗牛,爱不释手,甚至回国的时候也不忘“顺”走3只带回美国迈加密,一开始男孩将非洲当宠物养,但是后来发现这些蜗牛竟然是没有感情的“干饭机器”,它们什么都吃,不仅吃蔬菜水果,连纸壳铁皮都敢啃,养了一段时间男孩对这3只非洲蜗牛腻歪了,于是将它们放生于奶奶家后院。这一放生可不得了,仅仅7年,它们就在当地孵化出17000只后代!直到现在,如何解决非洲蜗牛泛滥这个问题还令美国地方 *** 相当头疼。

非洲蜗牛强悍的繁殖能力

  • 雌雄同体的独特体质

非洲蜗牛能靠一己之力被多国“拉黑”,和它强大的生殖能力分不开,非洲蜗牛一般年轻的时候只能产生 *** ,而当它们变老时却雌雄同体,自带两套生殖系统,据说它们进化出两套生殖系统,是因为身为蜗牛行动迟缓,又不属于群居动物,平常出去串个门可能都得“从少年爬到白头”,万一蜗牛长大出门找对象,爬了半天遇到的都是同性怎么办?为了不耽误繁衍,年纪大的非洲蜗牛便揣着性别不明的身份,出去遇上年轻蜗牛就化身雌性,如果碰上同样揣着两套生殖系统的老蜗牛,它们还会“针锋相对”,将两套生殖系统纠结在一起,“左刺右突”使双方受孕,这样可以提高交配的概率和效率。

  • 用“恋矢”刺对方的交配前奏

图片为“恋矢”类型

你以为这就是繁衍姿势的极限了?那可小看它们了,非洲蜗牛在交配前会朝对方射出一种由碳酸钙形成的“恋矢”(love dert,又称丘比特之箭),这对蜗牛来说可是实打实的“箭”啊,而且雄性蜗牛在用箭的时候也颇为豪放,基本就是随便插,根本不管这箭是不是刺到对方的内部器官或者脑袋上了,射完一通乱箭,非洲蜗牛才正式进行 *** 转移。那为什么蜗牛在交配前要用“恋矢”(箭)伤害对方呢?据科学家调查发现,这些箭的粘液中含有利己素,可以提高雌性的 *** 保存机制,意思是雄性这一通乱刺,其实是为后期的繁衍做准备,这样雄性蜗牛的 *** 可以在雌性身体里存活2年,在2年内雌性可以随时用身体里囤积的 *** 完成受孕,就不用再出门找同类交配了!

  • 惊人的繁衍能力

非洲蜗牛不仅繁衍“姿势”独树一帜,连繁衍能力也让人惊叹。非洲蜗牛一般4个月就可以成年,成年的非洲蜗牛如果遇上适宜的环境,一年可以繁殖5、6次,一次可以产卵100颗左右,而且其孵化率高达90%,这样算下来,一只受孕的非洲蜗牛一年可以产500个左右的小蜗牛,可以说是“早生优生多生”的典范了,同时非洲蜗牛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5-6年,而最长寿的可以活10年,这样算下来,一只非洲蜗牛一生可以孵化出大概3000只小蜗牛!也难怪当年3只非洲蜗牛就能入侵美国了。

非洲蜗牛的“宿主”体质

  • 携带寄生虫劝退中国吃货

“在中国吃货面前,任何入侵物种都是一盘菜,小龙虾的下场就是铁证”。但是在非洲蜗牛面前,咱该认怂还是得认怂,把筷子收回去吧,这非洲蜗牛啊,吃不得,而且在野外看到也绝对不要碰。它是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优秀”的中间宿主,比如西伯利亚原线虫、曼氏血吸虫、广州管圆虫都喜欢和非洲蜗牛混在一起,广州管圆虫一般喜欢寄生在老鼠身上,但是非洲蜗牛对它来说也是不错的宿主,管圆虫会破坏人的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等疾病。这些寄生虫即使是用沸水煮也不能保证完全杀死,再说就算真的煮熟了,你对这坨寄生虫墓地一般的蜗牛能下得去口吗?不仅仅是不能食用非洲蜗牛,甚至野外看见也不要“上手”,因为你压根不能想象它从什么地方爬出来的,身体表面又携带着多少致病致命的寄生虫。

1985年,台湾金兰酱油董事长种秋桂去日本旅游,听信日本专家说的“吃非洲蜗牛大补,可以预防疾病”等言论,回台湾后在自己家养起了非洲蜗牛,还“上手”将非洲蜗牛切片生吃了,结果一家五口都出现发热、头痛、恶心等症状,医院抢救无效,最终五人都命丧非洲蜗牛。

  • 非洲百姓敢下口?

就是这样强悍得让人无从下“口”的非洲蜗牛,却深受非洲老百姓的欢迎,非洲人民将非洲蜗牛当作补充蛋白质的营养品,在东非加纳,当地人一年就能干掉1000吨的非洲蜗牛!甚至当地的非洲蜗牛被吃得近乎灭绝

非洲蜗牛让人如此头疼,当然不只是因为它生得多,而我们无法用“吃”解决问题了。更重要的原因是非洲蜗牛个头大,吃得极多且极杂,它们的菜谱上有500多种食物,红薯、西红柿它们吃,辣椒、茄子也吃,如果逼急了,它们连沙土、水泥都啃!因此种植蔬菜水果的农民见到非洲蜗牛,都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彪悍的体型,强悍的生育能力,什么都敢吃的体质,什么寄生虫都往身上揣的“本事”,让非洲蜗牛可以说是“横行霸道”,不过在我国非洲蜗牛还没到那种“横行”的程度,所以不用担心,但是要记得遇见了非洲蜗牛不要“上手”,煮没煮熟都不要“下口”。

四川攀枝花雨后惊现巨型蜗牛 专家:别摸它!或携致病菌,不能吃不能养

这是蜗牛?还是螺?8月16日,在四川省攀枝花一小区内,雨后发现多只“巨型蜗牛”,引发小区居民围观拍照。

有当地居民称,多年前,攀枝花的一些小区、公园出现过这种“巨型蜗牛”,大的约有小孩拳头那么大,小的则如鸡蛋大小。有人甚至发出疑问,“这种大‘蜗牛’能不能吃,能不能养?”

8月17日,通过视频,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确认,出现在攀枝花的这种生物叫非洲大蜗牛,是中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它们的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最长的超过20厘米,尤其喜欢高温潮湿的环境。这种大蜗牛携带多种寄生虫和致病菌,建议市民不要轻易触碰,也不要吃、不要养。”

红星新闻梳理媒体公开报道发现,攀枝花市东区林业局工作人员此前确认过,当地公园出现了非洲大蜗牛。而除了在四川攀枝花市,福建、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等多个省份也曾有非洲大蜗牛的活动痕迹。

↑攀枝花一小区发现的非洲大蜗牛

市民惊见“大蜗牛”

大如鹅蛋或鸡蛋,哪来的?

8月16日一早,家住攀枝花市某小区的居民罗先生,雨后路过小区的垃圾袋旁时,发现袋子上有几只“巨型蜗牛”正在爬行,“大的估计有鹅蛋大小,小的有鸡蛋大小。”

红星新闻从罗先生发来的视频中看到,这种“巨型蜗牛”很奇特,个头特别大,外壳形似螺状,黄褐色还带有花纹。罗先生说,每次下雨后,小区就会出现,“这已经是我第四次看到了,估计有十几只,之前还看到过白色的。”

攀枝花的多位居民表示,几年前,攀枝花市的一些小区、公园出现过这种“大蜗牛”,大的有如小孩的拳头大小,小的如鸡蛋大小。对此,有小区居民提出疑问,“能不能吃,能不能养?”

↑攀枝花一小区,罗先生发现的非洲大蜗牛

近日,有人拍摄“大蜗牛”将视频上传到 *** 后,引发热议,“早就有了,我还抓起耍过”“我们小区花台好多,我一看到都不让它活”“还有人吃这个”……

红星新闻了解到,攀枝花并非之一次出现这种“大蜗牛”。攀枝花市电视台曾报道称,市民周女士晚上路过五十四公园的时候,看见路边有很多“大蜗牛”,当时还分享给小伙伴,说赶快过来抓“螺蛳”。当时经攀枝花市东区林业局的工作人员确认,五十四公园出现的是“臭名远扬”的非洲大蜗牛。“比如说引进的草籽、树木、草坪等,它就极有可能带有蜗牛卵。”

红星新闻梳理媒体公开报道发现,除了在四川攀枝花,福建、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等多个省份都发现过非洲大蜗牛的活动痕迹。

专家确认是非洲大蜗牛

外来入侵物种,不建议食用或当宠物养

8月17日上午,红星新闻将罗先生等人拍摄的视频,发给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确认。他在看了视频后,表示出现在攀枝花的这种生物就是非洲大蜗牛,也叫褐云玛瑙螺。“它们的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更大可长到超过20厘米。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一般在雨后及夜间活动,白天几乎看不到。”

据悉,非洲大蜗牛的食物包括农作物、林木、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赵力介绍,非洲大蜗牛是中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系中国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赵力告诉红星新闻,有资料显示,在国内,厦门大学是有文字记载中国最早发现非洲大蜗牛的地点。20世纪上半叶,一位华侨从新加坡运回中国的植物中,无意夹带了非洲大蜗牛的卵和幼螺,此后大蜗牛开始在厦门繁殖,并进一步传播到其他地区。“它们的寿命可达9年,繁殖能力特别强。”

↑非洲大蜗牛

据介绍,非洲大蜗牛的原产地为非洲东部,但到21世纪,已经广泛分布于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湿热地区。“在我国南部的多个省份都有发现,在四川主要分布在攀枝花。它们主要生活在温度比较高的地方,攀枝花的气候适合它们生存。”赵力说。

赵力还表示,非洲大蜗牛属于入侵物种,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特别是野外环境中生长的,身上可能携带多种寄生虫和致病菌。未煮熟食用的话,有可能会感染,建议不要触碰或食用,也不建议当宠物养。”

■新闻延伸

10岁男童爱玩大蜗牛,患上脑膜脑炎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广东中山一10岁男孩喜欢玩非洲大蜗牛,结果患上脑膜脑炎。此前,男孩出现持续、反复发热和头痛症状,在多家医院治疗后都不见好转。

多次转院检查后,医生通过头颅磁共振成像在男孩脑部发现了异常信号灶,经再次详细询问,得知孩子喜欢玩大蜗牛。最终,男孩被确诊患上广州管圆线虫嗜酸性脑膜脑炎。经过驱虫和抗炎治疗后,男孩已经康复。医生表示,该男孩是第三期幼虫感染,寄生虫在体内可以发育成第四期、第五期幼虫,或者是成虫早期。成虫繁殖以后,会损伤功能区,最严重有致残致死的可能。

↑此前有媒体报道10岁男孩玩非洲大蜗牛得脑膜脑炎 图据微博

医生提醒,这种大蜗牛也叫非洲大蜗牛,属于外来入侵物种,还会传播各种病菌,应让孩子远离。

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摄影报道

编辑 官莉 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非洲大蜗牛究竟有多可怕?蜥蜴直接被秒杀,一口被吞下半个脑袋!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f40000bs55ljgqq0s9cv06rejg","duration":52.06,"width":640,"height":360,"file_size":3021962,"thumb":{"web_uri":"tos-cn-p-0000/80784b23437f4a238ce8ef302cd751a5","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52.06,"file_size":3131224,"w":640,"h":360},"normal":{"duration":52.06,"file_size":3131224,"w":640,"h":360}},"is_encrypted":null,"md5":"43482b7bfcc1b2d457b3b7656eabbe88","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非洲大蜗牛入侵我国,携带大量细菌,大家千万别碰,紧急提醒

非洲大蜗牛入侵我国,携带大量细菌,大家千万别碰,紧急提醒!我国有许多物种都是外来的,最多也就是大量繁殖,对我国生物造成影响,但是,就在近日,福建厦门频繁出现非洲大蜗牛,还有许多吃货再问能不能吃,根据专家调查取样,这类蜗牛身体携带病原体细菌,可传播结核病,目前,当地已经利用药物投放和人工抓捕方式来减少非洲大蜗牛数量,这种生物繁殖能力极强,大小在12至15厘米左右,非常好辨认,当地居民一定要注意,让孩子、家人千万不要碰,更不要当宠物养!

酱爆香螺

By 宣诺

配料:

香螺 一斤半、郫县豆瓣酱 两勺、黄酱 一勺、葱 半根、姜 适量、蒜 五瓣

烹饪步骤:

1.新鲜香螺清洗干净

2.葱姜蒜爆锅

3.放入豆瓣酱和黄豆酱

4.放入香螺翻炒

5.加入少量的水

烹饪小贴士:

1、香螺在 *** 之前或之后可以使用物体在尾部轻轻敲出一个小空,然后在食用的过程中将香螺的尾部稍微吸一下,在大口处那里在吸一下就可以出来。当然这样的过程中,你还可以品尝到香螺上使用过的辅料形成的汤汁味道也很不错。是一个比较不错的下酒菜了。

2、用牙签在香螺大口处插入,然后慢慢的拉出来,不过这样的话食用味道相对不是很好,品尝不到那个汤汁的口渴。少了一种味道。

3、目前大多数来说常用的也是这两种,快速而且方便只是在过程中或多或少有点不一样的体验而已。当然也有一种将香螺肉挑出来在翻炒了。不过味道只能自己去感觉了

你还知道哪些外来有毒入侵物?

喜欢美食杰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你有什么观点和想法,欢迎在下面踊跃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

237期:非洲巨型蜗牛竟然吞食大蜥蜴,难以置信

封面


非洲巨型蜗牛竟然吞食大蜥蜴

大老虎的一生,是美丽的一生

蟾蜍挣扎着想要逃离,却被尖锐的爪子扎穿了身体。

对,就是背上可以背很多小老鼠的负鼠,被蟒蛇吞了。

蟒蛇这次换一只山鸡吞下去。

蜻蜓的幼虫霸气吗,将蝌蚪活活吃掉,蝌蚪被吃掉一半了还想要逃跑。

可能蛇太长了,黑蛇吞不下去不得不吐出来,关键是被吞的那条还活着。

狮子残酷掏肛斑马,痛。

不一会儿,疣猪就被野狗群分解成骨架了。

章鱼和它的小宝贝们,那是章鱼卵。

更大蜗牛入侵我国,南方到处是:非洲人的美食,中国人却不敢吃

长江一带的黄梅雨即将过去,南方的雨季却正酣,在雨水滋润下,小区的草丛中、路边的石板上,经常可以看到一只只玛瑙颜色的大蜗牛,有的甚至比鸡蛋还大!

但几天前深圳CDC再次警告大家,这种漂亮的大蜗牛学名是褐云玛瑙螺,也称非洲大蜗牛!在它的粘液和粪便中有大量的寄生虫和细菌,其中著名的就有广州圆线虫!千万别捡起来玩,更不要贪口欲爆炒清蒸红烧,咱不缺这一口!

法国人的美食,怎么到了中国就成祸害了?

去法国旅游的朋友一定不会错过蜗牛大餐,而且一般都是头盘菜!谁让法式蜗牛是法国人的更爱呢?据说法国人一年要吃掉3亿只大蜗牛,法国吃货果然比较猛!

一般法国人的蜗牛吃法有如下几种:洋葱炒蜗牛、烩烧蜗牛、宫爆蜗牛、滑蛋蜗牛,不过最著名的要数法式焗蜗牛,发文菜单名为:Escargots à la Bourguignonne,一般译为蒜香黄油焗蜗牛, *** *** 也简单:

使用已经煮熟的蜗牛肉,数量大约10个左右,搭配足量的黄油、大蒜、红葱头和欧芹,可能会因厨师的不一样而添加芝士、面包糠或者松露;

如何 *** 呢?所有料切碎,加黄油稍稍炒制,然后混入更多的奶油并且充分搅拌,变成一坨绿油油的“复合黄油”,然后把蜗牛肉和绿油油的“复合黄油”混在一起翻炒,当然不要忘了加盐,然后再把蜗牛和黄油放入烤箱烤15分钟;

然后趁黄油汩汩冒泡时就可以将螺肉拿出来了,然后放到空的螺壳里,这些螺壳并非螺肉的壳,因为现在做蜗牛大餐都是灌装的盐水卤制好的螺肉,而螺壳则是单独买的,可以重复利用哦,当然你有条件完全可以用新鲜带壳的蜗牛!

说了半天,这法国蜗牛大餐用的究竟什么蜗牛?

一般的法式蜗牛的主料有两种,一种是法国大灰蜗牛(Helix pomatia),也称为罗马蜗牛或法国勃艮第蜗牛,另一种可食用品种叫做散斑角蜗牛(Cornu aspersum),也称为法国小灰蜗牛或者小蜗牛,两者相比当然是法国大灰蜗牛更美味!

法国大灰蜗牛(Helix pomatia)

散斑角蜗牛(Cornu aspersum)(小蜗牛)

法国人主要吃的就是这两种,当然也有人偶尔会将其他种类的蜗牛作为食材,但一般并非主流,而且菜谱中会注明使用其他蜗牛比如非洲大蜗牛时请咨询专业人士!

非洲大蜗牛

所以非洲大蜗牛并不是法国人的菜,不过在非洲吃大蜗牛的人还是不少的,比如在社交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非洲小哥演示如何烹饪非洲蜗牛大餐,绝对原生态的做法,尽管非常生猛,但对非洲朋友的做法心里还是直打嘀咕的,这非洲大蜗牛真能吃吗?

非洲大蜗牛曾造成一起几乎灭门的惨案,1985年时台湾著名的金兰酱油家族轻信了保健界推崇的生吃蜗牛大补的谣言,结果在自家别墅里饲养非洲大蜗牛,并且还喂食上等的生菜,养大了之后生食蜗牛,结果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

一家五口,四人死亡,一人卧床十年后死亡,幸亏远在海外的三儿子未能“大补”而得以幸免!广州管圆线虫寄生人体中枢神经脑脊液中,引起人体嗜酸性脑膜炎,严重可致死,一般广州圆线虫寄生的物种除了非洲大蜗牛外还有福寿螺,主要原因则是未煮透!

但问题是螺肉煮透了就老了,口感不太好,所以一旦流入市场,是很难管控究竟是否煮透的,因为口感之一,寄生虫这种只要不会当场死亡的病都将抛诸脑后!在这里提醒一下各位,台湾著名的夜市小吃“炒螺肉”,用的就是非洲大蜗牛,各位吃之前可得想好了!

非洲大蜗牛:究竟是怎么到中国的?

非洲大蜗牛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的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台湾等,全球则中低纬度的国家和地区基本都有,而它的蔓延主要则是作为宠物和食用两种途径!

非洲大蜗牛个头很大,是全球更大的蜗牛,体长可达20厘米以上,一只手都拿不下!因此很多朋友喜欢将它作为宠物饲养,但它们的寿命很长,基本可达5-10年,因此很多朋友就会因为学业或者宠物热退烧等多种原因而弃养,而绝大部分朋友都会将弃养的宠物放生!

美国佛罗里达的非洲大蜗牛就是这样蔓延开来的,佛州 *** 耗资万百万美元也未能解决非洲大蜗牛蔓延的问题,这个物种一旦入侵,将会非常难解决,因为它们的繁殖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非洲大蜗牛视频,非洲大蜗牛价值多少元-第1张图片-

非洲大蜗牛雌雄同体但异体交配,也就是说只要有两只它们就可以繁殖出一个家族,它们的交配非常暴力,只有胜出的一方才能晋升为雄性,而雌性在受精后能产下150-300枚卵!

一星期就能孵化,半年不到可以繁殖5-6次,这是一个指数级上升的过程,而且非洲大蜗牛的壳很大,需要摄入大量的钙质才能长出巨型外壳,所以它们摄食量非常大,每天食量就相当于自身重量的十分之一!

所以它们一旦入侵植物园与农场或者菜园,那么一夜之间可能会将作物啃食的面目全非!这就是非洲大蜗牛遭人嫌弃遭人恨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非洲大蜗牛是以食用的方式被日本教授从新加坡带入台湾省,但进入大陆却是厦门大学从新加坡运回的植物中含有非洲大蜗牛的虫卵,从而开始蔓延南方!现在的广东或者福建很多小区内,雨后就有非洲大蜗牛出没!

对于非洲大蜗牛的防治是比较困难的,除了人工捕杀以外,比如用四聚乙醛喷雾或者用常用杀虫剂喷洒农作物,蜗牛取食后中毒死亡,但这些农药也会杀死有益的昆虫!还有则是生物防治,但对于非洲大蜗牛的蔓延仍然没有什么好办法!

中国吃货都征服不了的非洲大蜗牛,它们是如何入侵中国的?

蜗牛与鱼翅、干贝、鲍鱼并列成为世界四大名菜,法国蜗牛、庭园蜗牛和玛瑙蜗牛都是不少中国饕餮的更爱,然而在这种巨型蜗牛面前,吃货却狂不起来。



在雨季到来之时,一种超大号蜗牛就在南方一些城市的街道中出现,这种超大号蜗牛一般为7-8厘米,更大则可长到超过20厘米,是中大型的陆栖蜗牛。不要对它表露好意,不然它就会不客气地给您的脸做一个面膜。



这种蜗牛名叫非洲大蜗牛,又叫褐云玛瑙螺,属于玛瑙螺科玛瑙螺属,壳略呈纺锤形,与常见的本土蜗牛相比更尖瘦一些,反倒是和一些田螺更加类似。非洲大蜗牛的壳质地较厚,螺纹一般在六七层左右,壳表面白或黄色,其上有垂直于螺纹的棕褐色纵向条纹或者云状纹。



非洲大蜗牛的壳儿是直接开口的——冬眠的时候,或者遇到气候太过干燥的时候,它们只能用分泌的白色黏液做一层白膜(假口盖),只余一个小孔来呼吸,将螺肉缩入壳内以防脱水,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并不是国产动物,它的老家原本是在非洲的非洲东部,被称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入侵物种。



因为它的入侵途径实在是广泛,除了可以通过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也可以跟随随观赏植物、苗木、板材、集装箱、货物包装箱传播。一些喜欢吃蜗牛的吃货,在不了解它们的庐山真面目的情况下,也会成为它们入侵的帮凶。

非洲大蜗牛走出非洲路线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对于食物贫乏的非洲来说,这种超大体型的蜗牛可以说是一种超级美味,而且富含蛋白质,在非洲集市上,经常可以看到当地人用水桶将蜗牛堆在一起售卖,他们售卖商品的方式非常的原始,一般是是按个卖或是论堆卖的。



看到这种大蜗牛在非洲如此畅销,一些吃货和商人会认为这些大蜗牛和法国蜗牛并无二致,尤其法式焗蜗牛还是一道世界名菜,所以便想将这些蜗牛带回家,或者挖掘一下这些非洲大蜗牛的商业价值。



除了吃货以外,一些喜欢养宠物的人士也要背这个锅,当初一个美国的孩子就带回了三只大蜗牛到迈阿密结果短短7年,它们的数量就从3只增加到了18000只。



佛罗里达州为了歼灭这种入侵物种耗时10年,斥资超过百万美元。结果到2011年,它们又一次卷土重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将其斩草除根。

这种大蜗牛入侵中国的时间已经可以追溯到1931年,它们从厦门登陆,依靠着强大的繁殖力,迅速蔓延全国,这种大蜗牛每年可产卵4次,每次产卵150-300粒。卵孵化后,经5个月性发育邢成熟,中国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也都成为了它们的天下。

中国一向对于许多入侵物种的消化度都非常高,无论是引进的牛蛙还是罗非鱼、蛇头鱼、贻贝等,在中国厨师的烹饪下,都成为了中国常见的美食,受到中国吃货的追捧。



然而在入侵中国长达80年,非洲大蜗牛却并没有收获和同样出身非洲的入侵物种罗非鱼一样的待遇,也并没有代替法国蜗牛的餐桌地位,善于化腐朽为神奇的中国厨师也没有为它开发出什么新菜式,反而成为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为什么中国吃货都征服不了非洲大蜗牛?非洲大蜗牛作为一种入侵物种,充分清晰地认准了自己的定位,能吃、能生。就像刚才说的每次产卵150-300粒,一年还产卵4次,这样算下来,一只非洲大蜗牛一年内就能产生上千只小蜗牛,让人毛骨悚然。如果它们入侵了一个没什么天敌的新环境,在这个“完美的蜗牛巢”中,那将会迎来一个爆炸性的增长,对当地生态威胁很大。

而且它们是属于雌雄同体(异体交配)。所以即便是行动迟缓,但只要有两只蜗牛相遇,就可以繁衍后代。

那么谁来当公的,谁来当母的呢?在自然界中,除了人类,所有生物都希望自己的基因可以留存下去,而且雌性在繁衍后代中所花费的精力要更多,所以两只蜗牛如果光靠商量,是很难让一方妥协,接受雌性的身份的。

既然商量不出来,那就只有靠武力了。

为了获得主动的地位,它们会在对决的过程中向对方射出一种被称为“恋矢”(love dart)的暗器。


在中国,正是因为低估了非洲大蜗牛的生殖能力,高估了中国吃货的战斗力,当年才试图引入非洲大蜗牛进行养殖,然而一方面供过于求,一方面缺乏有效的养殖控制和环境隔离,这些大家伙们才成功飞跃养殖场,逃逸到自然生境中,建立了自己的种群。

在吃东西方面它们更是不含糊。破坏力极强,像蝗虫一样,各种植物,田里的树上的,好吃的难吃的,能吃的不能吃的,统统一扫光,据说还能把地面上的水泥都给啃坏,那满地的白色黏液,成了不少南方人的梦魇。



作为一种入侵物种。它们更成为了世界性的农业害虫,在了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湿热地区危害着500多种作物。

非洲大蜗牛不要用手直接碰,尤其是免疫力不强的小孩子, 非洲大蜗牛身上有很多粘液,粘液中就有很多不知名的细菌,如果身体对细菌的抵抗力弱的话,很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它自身还是很多病菌和病原体的携带者,譬如说广东住血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就会将非洲大蜗牛当作中间宿主(之一)。吃了感染这种寄生虫的非洲大蜗牛,或者接触它们的排泄物,广东住血线虫就可能进入人体,寄生在人体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甚至引起致命的脑膜炎。



在广州,非洲大蜗牛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为27.3%,感染度为72条/螺;在深圳,1只非洲大蜗牛体内就有上百个寄生虫。

非洲大蜗牛的寄生虫包括:深奥猫圆线虫、广州管圆线虫、脊形管圆线虫、血吸虫,鼠肺线虫,除了会导致脑膜炎,还会导致结核病。除此之外,非洲大蜗牛爬过的蔬菜瓜果均可能残留病原体,而这些病原体也能侵入人体皮肤的薄嫩处或破损处,引起感染。



吃非洲大蜗牛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也是中国吃货狂不起来的原因,目前,是中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极大,系中国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如果你在野外碰见了这种大蜗牛,.不要把其当宠物来玩,更不要煮来吃,.做好清洁卫生,可以用生石灰或者草木灰等碱性物品消杀。


越南蜗牛大餐,用100只非洲大蜗牛做大餐,广东人看了都自叹不如


在中文 *** 中,广东人号称“无吃不欢”,什么都敢吃 什么都敢下嘴,甚至连福建人都不放过,虽然只是调侃的说法,不过 广东人爱吃会吃那确实也是真事,什么沙虫 禾虫 龙虱等等,一些地区难以下口的食材,在广东人手里就变成了佳肴,但今天要介绍的这道菜,可能广东人看了都得甘拜下风,那就是越南街头的蜗牛大餐,用100只非洲大蜗牛做一道菜,换做是你的话 ,你敢吃吗。











这些露出小触角的可爱蜗牛,就是今天越南厨师的食材,蜗牛 在中国人的饮食体系里,并不常见,并且 这还不是普通的蜗牛,而是原产于非洲的非洲大蜗牛,是一种中大型的陆地蜗牛,成年个体更大能够长到超过20厘米,和一个人的拳头大小相似,而它还是最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种,所以在中国,鲜少听说有人会吃这种东西,但在越南 这可是一个美食,世界上更爱吃蜗牛的国家是法国,法式蜗牛大餐 一道可要上千元的价格,而越南曾经被法国殖民,自然也接受了法国的饮食体系,是做蜗牛大餐的一大好手,但陆地蜗牛因为生长在田野山间,所以身上都比较脏,想要做这道大餐,首先得将它们清洗干净,这个步骤至少需要经过3次,才能将蜗牛身上的泥土清洗干净。





清洗完的蜗牛,还需要放到热水里白灼,这一步的目的 是为了去除蜗牛的粘液,中国人不喜欢吃蜗牛,除了我们本土的蜗牛不大,更关键的因素是蜗牛身上的黏液,这些白灼下产生的白色汤汁,就是蜗牛身上的黏液,它十分粘稠 ,如果没有处理干净 吃起来十分恶心,当然 如今看着也没有多少胃口,不过 想要完全蜗牛身上的黏液,并不是简简单单用清水清洗就行,作为有外壳的动物,如果没有去除蜗牛的外壳,里面的黏液怎么样都无法去除干净,你可以看到,在挖出蜗牛肉的时候,会经常会牵挂着一丝黏液,所以挖肉的步骤就显得十分重要。














而在这个过程中,还体现了这种动物最可怕的一面,那就是繁殖力,非洲大蜗牛雌雄同体,每一个个体都能单独繁衍后代,而和它们的繁殖力挂钩的,是它们的掠食性,这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糟糕的一种蜗牛,它能够吃掉大量的本土植物,侵害对象包括至少500多种作物,不仅仅作物 还有林木果蔬花卉 ,甚至是纸张以及水泥,它都能够吃下,这就是它,为何会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入侵物种之一的原因,如今入侵各大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强大的繁殖力让它们难以防治,在越南同样也是如此,所以有着法国饮食文化的越南人,选择用吃来解决它们,不过 即便是什么都吃的越南人,也无法直视这种动物身上的粘液,用盐巴抓个三分钟,你就知道 这东西身上的粘液是真的不少 ,需要经过3次抓腌,3次清洗才能将它清洗干净,越南人就喜欢用盐巴和酸橙双管齐下,等到蜗牛无法搓揉出粘液,这东西才能下入油锅,所以说吃这种蜗牛 ,最关键的步骤就是清洗。










花了半个多小时清理干净,如今才能够进入做菜的环节,今天 越南厨师准备用它来 *** 三道菜,之一道菜是烧烤蜗牛,将清洗好的蜗牛肉串在木签上,第二道菜是炒蜗牛,需要厨师准备好调味菜,将香茅和辣椒一起切碎后,放到锅里给蜗牛肉腌制一下。














最后的话,就是椰子蜗牛,和椰子鸡的做法类似,将处理完的蜗牛肉放到椰子里面,用椰汁清炖,不知道 你觉得这样有没有食欲呢,其实 不管是哪道菜,都不建议中国观众去尝试,虽然看起来很有食欲,但作为入侵物种的非洲大蜗牛,不仅仅对环境破坏力强大,同时还可能是一个超级病媒体,在它的身上 经常可以发现,一些病原体和寄生虫,会传播鼠肺线虫和广州管圆线虫,感染人类造成脑膜炎,会寄生血吸虫,让人感染血吸虫病,这些都是非常可怕的一种疾病,而这些都是因为吃了生的,或者没有煮熟的蜗牛导致的,越南人坚信煮熟后就会没事,但我们为了安全着想,还是不要去尝试了,人家是因为穷得吃不起才吃的,我们千万别为了一时嘴瘾,而付出代价。









回归正题,等到椰汁煮沸之后,还需要加入柠檬叶和紫苏等调味菜,去除掉里边的腥味,最后等到蜗牛肉完全炖熟就做好了,在等待的同时,越南厨师还将一开始串好的蜗牛烤串放到烤盘,涂上特制的越南酸辣汁,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这东西对人体可能有害,看着画面 还真有让人有想吃的冲动,这些独特的蜗牛大餐,除了因为法式传承的缘故,更大的原因 ,就是因为越南经济不发达的缘故,在越南农村地区 很多人将这东西当日常菜,发展到最后,就发明出许多独特的吃法。






最后 将腌制好的蜗牛肉,连同辣椒和香茅放在锅里炒熟,点缀上做作的小葱,放到烤馕饼上面,这样一组蜗牛大餐售价31万越南盾,折合过来的话,就是88块钱人民币,不知道 你觉得值不值呢,但还是那句话 ,这道菜 可能美味,但可能不保命,作为世界最著名的入侵物种,非洲大蜗牛如果能够用吃的方式,解决掉它的话,如今就不会传播得这么深远,越南人吃这它,这些年其实也不乏出现感染脑膜炎的病人,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的祸从口出,从两年前,我们就一直提倡 *** 野味,希望你我都能以身作则。

绿道为坟,非洲大蜗牛的生与死

近日,小镇陆续下了两场雨,天气变得清凉。即便白天太阳依然猛烈,迅速蒸发掉路面水分。然而,正如牛顿第三定律所言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太阳热量在蒸发路面雨水的同时,自身也被水分吸收消耗,化为水汽飘散。于是乎,到了傍晚,太阳日薄西山之时,绿道上一改往日的闷热滚烫,竟生出阵阵凉爽来,十分适宜跑步。

沿着绿道慢跑,呼吸着微凉微湿空气,身体感知能力变得敏锐,焕发出新活力。连带着对平时早已熟悉的许多事物,都生出一种滤镜效果,看着新鲜可爱。比如,路上偶遇一过路蜗牛,也会兴致勃勃瞧上一阵。此时正是阴凉时候,路边草丛里还残留着雨水痕迹,蜗牛们从草丛的各隐蔽角落中钻出,四处乱爬。其中的大胆分子冒险冲动爆棚,无视飞驰而过的大小车辆以及游手好闲行人,试图凭着自身蜗速穿越马路。对于它们的举动,我表示钦佩,然后挑个头更大的那个,拿着把玩。这些都是非洲蜗牛,个头忒大,蜗壳像玛瑙色鹦鹉螺,样子美观。可惜是外来物种,身上带着许多致病细菌,极不卫生。

大蜗牛的大个头,好处是能让人轻易将其身体构造看清楚。隔着几步距离,可以清楚看到大蜗牛一指长的软体,背着玛瑙壳子,在路上慢悠悠蠕动。软体是纯粹的灰白颜色,绵软黏糊,紧抓地面,仿佛这样才有足够安全感。软体前端是两只软乎乎的蜗角,像两根不时伸缩、晃晃悠悠的软胶探针。稍微离得远点,便看不真切,让人不禁想起“蜗角争利”一词来。古人观察果然细微,表达传神,含义见字秒懂。

悄悄从蜗牛侧后方靠近,弯腰,闪电般用三根手指钳住蜗壳。趁其还没反应过来,稍一发力,把它从地上硬生生拔起。过程干脆利落,我仿佛听见了软体与地面骤然分离,而发出“啵”的轻微撕扯声。脱离地面后,蜗牛总算反应过来了,在我把它翻转向上前,迅速把身子藏进硬壳里。只给我留下一坨干冷硬壳,以及硬壳口子那处冷冰脚板。活像受流氓骚扰而大惊失色的娇羞美人。我讨了个没趣,捏着蜗牛看了一圈,便失去把玩兴致。瞧着旁边草丛茂密之处,把蜗牛扔了进去。

我这般动作并非恶作剧或泄愤,而是救其性命。天天来跑步,路上见到过不计其数的阵亡蜗牛。它们死因简单,极大多数被车轮碾成一堆小碎片,偶尔也有被人用脚踩成几片,死状均十分凄惨。别看非洲大蜗牛个头大,当被车轮碾过后,仅剩一堆平贴地面的细小蜗壳碎片,几乎看不到肉体痕迹。仿佛蜗牛在厄运来临前的一刹那,施展了金蝉脱壳手段,肉身逃之夭夭。然而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美化幻想,事实上蜗牛已遭不幸,它们那少得可怜的血肉被碾压进路面,成为了大地的一部分。覆盖其上的细碎蜗壳,像是被打碎了的墓碑,昭示着这是一处引人遐想的蜗牛遗迹。

刚开始遇到这些蜗牛遗迹,我还会惊讶,然后感到惋惜。习惯后,有了新感悟,认为这算是一种为理想献身的求仁得仁。蜗牛们的理想是到达绿道另一边,那是它们的心中彼岸。明知路途艰险,仍前仆后继,宛如扑火飞蛾。既然它们是为理想而死,是死得其所,我又何必惺惺作态,为它们做无谓叹惜。反而该替它们的遭遇高兴。毕竟为理想而死,并非人人有机会,这是幸运,更是幸福。

如此把来龙去脉想清楚,心中因蜗牛不幸遭遇而生出的隐隐阴郁一扫而空,眼中世界重回可爱与光明。远处太阳已没入山下,仅残留一抹金色丝线。阴森气息在弥漫,夜幕即将降临。我的跑步之旅到了尾声,家在前方隐约可见。

标签: 非洲 蜗牛 多少 价值 视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