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片吸虫病是流行性较高的畜类疾病,其产生的污染及危害程度并不相同。此病的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春夏交替的多雨季节发病率更高。本文分析了牛羊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病学,并对其诊断症状以及诊治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牛羊肝片吸虫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
牛羊等反刍动物较易感染寄生虫病,其中,肝片吸虫病较为常见,吸虫是其主要的病原体,主要有肝片吸虫与大片吸虫两种。患此病后会引发急、慢性肝炎,也会患有胆管炎,甚至会引发动物中毒,导致其出现严重的营养障碍。
一、流行病学
肝片吸虫病是国内多发的流行性寄生虫病,在不同地区与时期此病的危害各不相同,污染情况也不一致。在多雨季节较易感染此病,雨水会将禽畜粪便中的虫体冲入水虫,螺蛳会在水位高时进行大量繁殖,大面积的扩散会引发牛羊感染寄生虫病。因此,在潮湿低洼地带肝片吸虫病的发病率较高,春夏多雨季节适合螺蛳的繁殖与扩散,有利于肝片吸虫卵的生长发育与孵化。
二、诊断症状
牛羊轻度感染此病时,临床症状不明显,如出现大面积感染,即会出现典型的发病症状。牛羊的幼体感染肝片吸虫病后,会对其产生极为严重的损害。羊是感染急性肝片吸虫病的群体,通常在夏末秋初季节,由于羊在短期内误食大量囊幼,幼虫会在羊的肝内进行移动而导致其发病。发病后羊会出现明显的精神萎靡、体温异常现象,食欲下降且伴有腹泻症状。在对肝脏进行诊断时,其半浊音区明显扩大且更加敏感,之后会出现明显的贫血症状,黏膜呈白色。在发病三至五天后牛羊会出现死亡。慢性型肝片吸虫病较为多发,是吸虫的成虫寄生于牛羊的胆管中而引发此病。羊感染此病后会出现明显的贫血症状,黏膜发白,眼睑、胸腹的下部都会出现水肿现象。病羊的背毛较为散乱且光泽丧失,呈明显的干枯现象。部分病羊会出现脱毛,消化也会受到影响,瘤胃的蠕动生能下降,会引发肠炎。患病后牛羊会出现食欲下降的症状,体重降低明显,而后出现重度衰竭而引发死亡。
三、病理剖检
在病理剖检过程中,可发现牛羊的肝脏会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感染数量以及发病时间不同其变化程度存在差异。对于急性以及大面积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可发现其患有急性肝炎,肝部肿大明显且伴有出血症状,肝部有2至5mm的索状物,呈暗红色,质地较软,对切面进行挤压会流出混浊的黄色粘液,其中含有幼龄的虫体,腹腔内出现明显的血色液体,且伴有腹膜炎病变现象。慢性肝片吸虫病的牛羊会患有慢性增生性肝炎,其肝组织会遭到破坏,且出现灰白色的腋痕性条索,病畜的肝部会现明显萎缩,颜色变浅且质地较硬,边缘处呈钝圆状态,出现明显的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现象,胆管的厚度会明显增加,出现扩张现象,肝表面突出明显。胆管的内壁粗糙且较为坚实,内部有黏稠的血性液体,其中含有虫体,同时伴有黑褐色或黄褐色的磷酸盐结石,呈粒状或块状分布。
四、诊治要点
1、诊断要点
应结合发病牛羊的症状表现、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诊断,还要进行虫卵检查,并将病理剖检结果作为此病的诊断依据。
2、防治要点
(1)治疗措施
在肝片吸虫病的治疗过程中,首先要进行驱虫,根据具体的症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策,及时进行病情严重或体质较弱牛羊的治疗。可采用药物方式进行驱虫。
常用的驱虫药物种类较多,如采用硝氯酚进行驱虫,每千克牛的用量为5-8mg,羊的用量适当降低,以4-6mg为宜,一次性口服即可。科里班药物对成虫及幼虫都具有明显的杀灭效果,黄牛每千克药量为75-100mg,羊的用量为80-120mg,一次性口服即可。
(2)预防措施
结合牛羊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对其发育史进行了解而进行综合性的预防。首要工作是进行驱虫,,根据地区的疾病流行状况明确具体的驱虫时间及次数。北方地区每年要进行二次驱虫,秋末冬初要进行一次驱虫,避免冬季引发此病,在初春季节可进行第二次驱虫,降低外出放牧以降低病原的扩散。其次,要对牛羊的粪便进行合理处理。及时进行养殖舍的清扫,对粪便进行集中发酵,及时杀灭虫卵。驱虫完成后还要采用无公害的方式进行进行牛羊粪便的处理,避免病菌传播。再次,合理进行放牧地的选择。选择地势较高的草场进行放牧,以免感染肝片吸虫病。如必须要低洼潮湿等适宜吸虫生存的牧场放牧,则要制定分阶段的放牧计划。夏季在此地的放牧时间最多为二个月,然后选择其他牧场进行放牧。最后,还要严格进行饲养管理,采用全价料进行饲养,确保营养物质的充足。同时要为牛羊提供清洁的饮水,避免水源受到虫体污染,以降低牛羊吸虫病的发病机率。
作者简介:李小华 助理兽医师
这些药物一定要记好,养牛绝对能用上一、抗生素
1、青霉素 最常用抗生素药物之一。对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阳性杆菌、螺旋体、梭状芽孢杆菌、放线菌以及部分拟杆菌有抗菌作用。常用于感冒、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及其他一些细菌感染。
2、链霉素 常用抗生素药物之一。常配合青霉素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
3、庆大霉素 常用于治疗拉稀等一些消化道感染。
4、乙酰甲喹(痢菌净) 常用于治疗拉稀等一些消化道感染。
5、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噻呋、头孢唑林等) 最常用抗生素药物之一。常配合青霉素或者其他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及其他感染。
6、林可霉素 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7、沙星类抗生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用于治疗泌尿生殖器官感染、消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巴氏杆菌(出血败)等疾病。
8、卡那霉素 肌注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系统感染,如肺炎、败血症、尿路感染等。
9、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 抗菌作用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相似,常用于对两种药物产生耐药性的致病菌。
10、大环内酯类的四种抗生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泰妙菌素、泰拉菌素) 这四种抗生素虽然抗菌作用较广,但是我们一般常用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牛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如果你的牛是从东北地区购进的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这几种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11、磺胺类药物(磺胺脒、磺胺嘧啶、复方新诺明等) 磺胺脒口服治疗犊牛痢疾效果较好;其他磺胺类药物可用于全身感染、消化道感染、脑炎等。
12、红霉素 常用红霉素软膏用于皮肤感染、眼部感染等治疗。
二、驱虫药物
1、阿维菌素、伊维菌素 广谱驱虫药物。常用于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蜱虫、跳骚等,同时对线虫也有较好的驱虫效果。伊维菌素是阿维菌素的衍生物,两者驱虫效果差不多,但伊维菌素相对于阿维菌素毒性较低。有口服片剂、粉剂,皮下注射剂,体外喷剂等。
2、左旋咪唑 对蛔虫、钩虫、丝虫均有较好的驱虫效果。常用于消化道寄生虫、肺丝虫。口服给药。
3、阿苯达唑 对蛔虫、蛲虫、绦虫、鞭虫、钩虫、粪圆线虫等均有较好的驱虫效果。口服给药。
4、硝氯酚硝氯酚、硫双二氯酚、溴酚磷(蛭得净) 驱肝片吸虫。
5、贝尼尔、黄色素、咪唑苯脲 驱牛焦虫。
6、吡喹酮 驱牛血虫、脑包虫。
三、维生素、微量元素、能量合剂
1、维生素C注射液 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应激等。
2、维生素B1、B6、B12注射液 用于维生素B族缺乏所致的营养不良、食欲不振、消化不好等。
3、维生素E注射液 促进生育、抗氧化、促进硒吸收等。
4、维生素D注射液 促进钙的吸收。
5、 *** 钠注射液 用于治疗白肌症。
6、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注射液 用于治疗缺钙。
7、肌苷注射液 用于血小板减少,各种急慢性肝脏疾患、肺原性心脏病等心脏疾患;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疾患。临床上常用于大量输液时的护肝药物。
8、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 能量合剂。对于病牛,弱牛输液时使用。
四、退烧止痛、麻醉解毒药物
1、安乃近 退烧效果较好
2、安痛定 止痛效果要好于退烧
3、复方氨基比林 退烧止痛
4、奈普生 用于治疗关节疼,肌肉痛,神经痛,效果非常好
5、阿托品 解毒,缓解平滑肌痉挛
6、解磷定,二解磷 磷中毒治疗
7、消气灵(新斯的明) 消气,止酵
8、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麻醉五、健胃药物
1、中药健胃散 市面上种类较多,健胃效果有好有差。
2、人工盐 少量使用用于健胃,大量使用用于轻泄。
3、大黄苏打片 健胃
4、乳酶生 微生物制剂,辅助消化
六、激素类药物、强心药物1、 *** 抗炎、抗敏、抗休克
2、肾上腺素 兴奋心脏,用于休克、中毒等抢救。
3、樟脑磺酸钠注射液 呼吸 *** ,也可用于强心。
4、安钠咖 强心。
七、止喘、利尿、止血药物
1、氨茶碱 用于缓解气喘。
2、甘露醇 利尿
3、速尿 ( *** ) 利尿
4、止血敏(酚磺乙胺) 止血,用于皮肤和内脏出血。
八、中药制剂
1、双黄连注射液 感冒、肺炎
2、柴胡注射液 降温、感冒
3、鱼腥草注射液 清热、解毒、利湿。
4、黄芪多糖注射液 益气补虚,增强抵抗力。
5、双丁注射液 *** 炎的治疗
6、黄连素(小檗碱) 抑菌,对多种细菌均有抑 *** 用,但对痢疾杆菌最强,多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胃肠炎。
九、消毒药物
1、高锰酸钾
2、明矾
3、碘类(碘伏、碘酊、聚维酮碘等)
4、氢氧化钠
5、生石灰
6、塞可新 一种酸性消毒剂。
7、漂白粉
8、福尔马林
9、硫磺熏蒸
十、轻泄药物
1、石蜡油
2、 *** 镁
3、 *** 钠
4、人工盐(大量)
十一、疫苗、血清
1、口蹄疫疫苗
2、口蹄疫血清
3、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
4、牛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
5、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6、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灭火苗
7、牛瘟疫苗
8、伪狂犬疫苗
9、狂犬疫苗
10、肉毒梭菌C型菌苗
11、气肿疽疫苗
12、炭疽疫苗
片形吸虫病是牛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片形吸虫寄生于反刍家畜的肝脏胆管中,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能导致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危害相当严重,尤其是犊牛和绵羊,可引起大批死亡。牛患本病后,耕作能力下降,乳牛产奶量减少,大批病畜的肝脏成为废品,给畜牧业带来很大损失。
01
流行病学
片形吸虫的成虫在动物的胆管内排出大量虫卵,并随胆汁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体外。其卵经毛蚴、尾蚴,形成囊蚴,最后在牛羊腹腔、胆管中发育为成虫。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在低洼、沼泽地带放牧的牲畜多发,流行时期多在秋季。欢迎关注 草食动物养殖帮手 微信公众号 每天免费收到更多知识。
02
临床症状
片形吸虫病常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减食或停食、贫血、黄疸等。牛多呈慢性经过,主要表现为逐渐消瘦,被毛粗乱、易脱落,食欲降低,反刍不正常,继而出现周期性的瘤胃膨胀或前胃弛缓,拉稀,行动缓慢,耕作无力,粘膜苍白。到后期下颌、胸下出现水肿,触动有波动感或捏面团样感觉,无痛无热,高度贫血。如不及时治疗,最后会因极度衰弱而死亡。
03
预防措施
驱除牛羊体内的片形吸虫,有效的药物有硫双二氯酚、硝氯酚、四氯化碳等。要预防本病,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及时驱虫。本病的传播主要源于病畜和带虫者,因此,驱虫不仅是治疗措施,也是积极的预防措施。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应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驱虫两次,南方地区终年放牧,可进行三次预防性驱虫。
2、粪便处理。畜舍内的粪便应每天清除,对驱虫后排出的粪便和虫体应严格处理。
3、消灭中间宿主。在放牧地区消灭椎实螺,更好结合兴修水利和改造低洼地等措施进行,以改变螺蛳的生活条件。此外,还可以用化学药物灭螺,可用血防67和 *** 铜等。施药的 *** 可分浸杀和喷杀两种,也可饲养水禽,消灭螺蛳。
4、注意饮水和饲草卫生。片形吸虫病多流行于低洼而潮湿的地区。牲畜在吃草或饮水时最易吞吃有囊蚴附着的草料,因此应尽可能选择地势较高、干燥的地区放牧。动物更好饮自来水、井水或流动的河水,并保持水源清洁,以预防感染。
牛肝片形吸虫病(又名牛肝蛭或柳叶虫),是一种慢性的寄生虫侵袭病,是我省牛寄生虫病分布最广、危害更大的一种。据我们多年在广西国营新桥农场和茂名市四县(市)二区的多个屠场剖牛观察记录,其感染率,水牛达65%~95%,黄牛达55%~65%,且易浸水或地势较低的地区,其感染率更高。
牛肝蛭,虫形片状如瓜籽,也有蚕豆那么大,象肝的颜色,其寄生在牛肝及胆管中可生存3~5年之久,常引起宿主耕牛慢性消化不良,贫血、消瘦以及一系列的营养状况恶化,如皮肤干燥、毛粗乱、易脱落、眼睛发黄,颈、胸或腹部皮下出现水肿,衰弱无力等,从而影响耕牛的役力和繁殖性能,特别到寒冬季节,如补料不足,管理欠佳,遇气候突变,很容易使耕牛瘦弱以致引起死亡。
对这种病确诊,可采用显微镜检查粪便有没有虫卵的 *** 。据我们多年经验,每年寒冬季节到来之前驱一次牛肝蛭,是促膘、保胎、提高耕牛体质的一条良好措施。因秋冬雨水较少,虫卵难孵化,大大减少了耕牛重复感染机会,同时牛的劳役较轻,青草、青饲料和甘蔗叶等仍较茂盛,有利于促进长膘、提高疗效。
一、药物治疗
牛肝蛭的驱虫药不少,现把常用的几种驱虫药及使用 *** 介绍如下:
1?阿苯达唑片(又名丙硫苯咪唑、抗蠕敏、肠虫清):本品属广谱驱虫药,对牛肝蛭具有高效、低毒、安全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它的药理作用是可选择性与不可逆性地抑制虫体摄取葡萄糖,使虫体内源性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阻碍三磷酸腺苷产生,致使虫体能源耗竭而死亡。饲喂后,药物在肠道内吸收极少,口服95%不吸收,在肠内直接与成虫和虫卵作用,24小时内随粪便排出;吸收的5%,在肝内迅速代谢为砜和亚砜,后者可杀灭组织内的幼虫、肠道内的成虫和虫卵,并在48小时内通过肾脏排出,在体内无蓄积作用。每公斤活重口服量用20~30毫克(如采用第三胃直注,药量减半),驱牛肝蛭可达95%左右,驱蛔率可达99%左右,对血矛线虫、腹腔丝虫等效果也较好。
硝氯酚片(国产拜耳9015或称比勒冯):每公斤活重:水牛用2~4毫克、黄牛用4~6毫克,本药安全性好,对幼虫也有效,驱虫率达75%左右。
中药贯众汤:贯众、槟榔各半公斤、赤苓0.2公斤,水5公斤,以慢火煎成2公斤药液,去渣后按每公斤体重用1毫升计算喂服,3周后重喂一次,安全性好,驱虫率达65%左右。
六氯乙烷:以每公斤活重喂六氯乙烷0.2~0.4克计,大水牛一般用50~60克,黄牛一般用20~30克。由于此药是粉剂,使用时可把药放在斜口竹筒内,筒内先置适量的水,灌药时可1人帮助牵牛鼻,把牛嘴打开后,1人把竹筒往口里直灌,借竹筒的水把药冲入食道内。此药副作用少,但喂后有减食现象,个别牛较容易出现肚胀(可缓慢自行康复),一次喂药驱虫率达75%左右。
亲爱的养殖朋友们,关注微信公众号:(牛羊交易宝/dfj080),有什么养殖方面的问题,行情分析,养殖疑惑,疾病防治 ,政策解读我们会有专业老师之一时间给你回复!
牛羊驱虫注意多,看完牢记用处大!01
选对驱虫药
驱虫药物所对驱虫的效果最为关键,选用高效、低毒、经济、使用方便的驱虫药才能达到理想的驱虫效果。目前,寄生虫病种类繁多,驱虫药物也参差不齐,养殖户没有针对病种用好药物也是驱虫失败的主因;一般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为驱虫常用药物,对多种寄生虫病均有效,但对吸虫、绦虫等不适用。所以,驱虫应根据不同类型选用不同药物方能见效。
02
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给牛羊驱虫时要明确所要驱除寄生虫的种类:一般牛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肝片吸虫、绦虫、牛虱、牛蜱、牛疥螨等;羊常见的体内、外寄生虫主要有肠结节虫、钩虫、鞭虫、肺丝虫、疥癣、羊鼻蝇、羊虱、蜱等;要根据临床症状判断寄生虫的种类,做到见效、彻底。
03
定期进行驱虫
因季节、地区差异,一般驱虫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较好。可在每季度进行一次预防性投药,对个别受寄生虫危害严重的再进行治疗性驱虫。
04
驱虫前先禁食
为便于驱虫药物的吸收,驱虫前应禁食12~18小时。群养的肉牛、肉羊,需先计算好用药量,再将驱虫药研碎,均匀捧入饲料中,晚上7~8点将药物与饲料拌匀,一次让其吃完。
05
驱虫后场舍的消毒
一般投喂驱虫药物后,动物排出的粪便应集中清理进行堆积发酵,圈舍、地面、墙壁和饲槽用石灰水消毒,确保驱虫后消毒的效果。
06
驱虫后要多观察
某些肉羊、肉牛投喂驱虫药物后若出现中毒,如呕吐、腹泻等症状,要立即让其饮服半熟的绿豆汤。对拉稀者,取木炭或锅底灰50克,拌入饲料中喂服,连服2~3天便可见效。
钛材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钛材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医药行业是一个关系到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行业,包括制药、医疗机械、卫生材料等多个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钛由于无毒无害,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
在制药生产中,由于药品的生产离不开酸、碱、盐,制药设备很容易受到腐蚀而损坏。使用钢制设备不仅无法解决设备腐蚀严重的难题,还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影响正常生产。使用钛制设备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几种主要常用药品的生产中,使用钛材制造的设备有着良好的耐腐蚀性,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维生素B1生产
我国多用氯化氢转化法生产维生素B1,成品采用旋风干燥、两次旋风分离。其介质为盐酸硫胺,PH值为2.5,温度110为℃,腐蚀性很强。原有的干燥装置为不锈钢材质,使用一年多内壁就发生腐蚀穿孔,并严重污染药品。
采用钛制螺旋加料器、旋风分离器、旋涡体、料斗和出料管及尾气箱钛衬里后,维生素B1的生产合格率由更高95%提高到100%,且设备使用7年多未见腐蚀,3个月即可收回用钛成本。
2.维生素C生产
维生素C是以山梨醇为原料,用黑醋菌发酵成山梨糖,再用假单孢杆菌发酵制得低浓度古龙酸,浓缩后经氯化氢转化得成品。
钛在高温古龙酸中很耐蚀。在此产品生产工序中,采用了钛制列管式换热器、钛制DHC一500蝶片沉降式自动排渣离心机、TC4铸造叶轮,使用多年未发现腐蚀。
3.抗菌素生产
氯霉素(一种抗生素)化学合成的主要原料是二氯乙酸甲脂,含有2%左右氯化烯、三氯乙烯,其中精镏工序若使用钢制设备,容易发生严重腐蚀,改用钛制设备后至今完好无损。
4. *** 生产
局部麻醉使用的盐酸普鲁卡因,其生产以对硝基甲苯为原料,在氧化制取对硝基苯甲酸、醋酸洗涤、母液回收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存在着强腐蚀性,故生产设备采用了钛钢复合板内筒、钛制鼓泡管、冰醋酸循环冷凝器以及汽液分离器,从而解决了腐蚀问题。
5.驱虫药及其他医药生产
驱蛔净(四咪唑)是高效肠道线虫驱虫药,在该产品生产中原来使用不锈钢制设备,因腐蚀造成产品污染,改用钛作进料管、泵进水管后成功解决了腐蚀问题。
硝氯酚是治疗牛羊肝片吸虫的特效兽药,用 *** 、硝酸、冰醋酸及含氯溶液生产。采用钛制销化罐搅拌器,至今运转正常。此外,在医药生产中普遍采用活性炭脱色,将不锈钢吸滤器改为钛制吸滤器后,使用9年依旧完好。
国外在溴化氨基酸生产中,溴化、分离、盐析、萃取、蒸出工序都采用了钛制反应器。我国用喹啉衍生物制取疟疾药、接触氯离子的防血吸虫药、避孕药、风湿药等也都有采用钛制设备的必要。其他如青霉素酯化釜、糖化罐、氯霉素薄膜蒸发器、安乃近反应器、米吐尔过滤器、 *** 二甲酯冷却器、药液过滤器等,都有选用钛材制造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钛之家,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 *** :,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可怕的肝片吸虫!肝片吸虫进入肝脏的三种途径令人震惊。肝片吸虫的发育过程如下:虫卵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孵化成毛蚴,然后在锥石螺或小土螺体内发育成尾蚴,离开宿主后吸附在草地上或水面上,被牛羊吞食。进入牛羊小肠后,不是成虫,而是囊蚴。肝片吸虫囊蚴进入肝脏有三种主要途径:通过胆管开口直接进入肝脏;通过肠壁血管进入血液,再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直接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再进入胸腔,从肝表面打孔钻入肝实质。囊蚴在肝实质内经过两到四个月的发育,形成成虫,可在肝脏内存活三到五年。
许多寄生虫寄生在肝脏内,不仅消耗肝脏营养,还会在肝脏内钻洞,释放毒素。长期感染肝片吸虫是导致干瘦的主要原因。因此,肝片吸虫是牧民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肝片吸虫的治疗 *** 是使用风寒高血压药物,也称为肝醇灭。
大家好,我是农户千万家,将持续为大家更新农村养殖、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农民朋友,让您在技术性养殖、种植方面能够得到科学的帮助,您的点赞、评论是对我更大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您有其他方面的养种植难题,也可以在评论中留言,我尽更大努力去帮助你!
一般遇到雨水多,洪涝面积大,气温偏低,土地潮湿,这种环境条件下有利于寄生虫卵的生长和繁殖。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牧场势必受到污染,而牛羊的又都靠放牧饲养,难免在野外饮水和在低洼地方或水边吃草,因此,牛羊极易患寄生虫病,特别是肝片吸虫病有很大发生的可能,所以,要注意及时给牛羊驱虫。
一、驱虫时间:一般来说,预防性的驱虫,在秋末、春季各搞一次,基本上就可以达到预防或治疗寄生虫病的目的 。
二、药物选择:一般来说,应选择安全驱虫谱广、疗效显著、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的药物。
1、驱线虫。用精制敌百虫:绵羊50---60毫克/公斤体重,稀释成5%---10%的水溶液,一次胃管投服。配制敌百虫溶液时,切记与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土碱等)接触或混入,不然毒性变大,易产生药害。
2、驱吸虫。(1)50%四氯化碳石蜡油注射液:成年羊3--6毫升,6个月至一岁半羊2毫升,肌肉或皮下注射;牛每100公斤体重6毫升,分两点注射于臀部深层肌肉。牛对此药很敏感,更大剂量不得超过50毫升。当发生中毒时可灌服鲜牛奶,静脉注射5%氯化钙溶液或葡萄糖钙溶液等。
(2)六氯乙烷:牛用量为0.3克/公斤体重,配成混悬液(用淀粉或石粉)用胃管投服。对瘦弱牛以0.4克/公斤体重,配成混悬液分两次内服(间隔2--3天)。用六氯乙烷时,往往会引起瘤胃膨胀。因此在驱虫前一天和驱虫后三天。不要给易发酵或富含蛋白质的饲料。
(3)丙硫咪唑(抗蠕散):牛15--25毫克/公斤体重,羊10--20毫克/公斤体重,内服。用丙硫咪唑 驱虫药加强护理和必要的对症治疗,重症病牛要单槽饲养,多给温盐水,少给含脂肪饲料。驱虫三天后,如仍腹泻不止的,可用黄连素、鱼腥草、穿心莲、金银花等杀菌收敛剂治疗;瘦弱、浮肿严重的病牛,可静脉注射25%葡萄糖注射液,以维护和恢复肝脏解毒功能。
(4)硫溴酚(抗虫---349):黄牛30毫克/公斤体重,绵羊60毫克/公斤体重,山羊30毫克/公斤体重,1次口服。
3、驱绦虫:氯硝柳胺(血防67,含有效成分50%,商品名为驱绦灵):牛60--70毫克/公斤体重,羊75--80毫克/公斤体重 ,配成10%的水悬液灌服。
三、注意事项:
1、凡是一次驱虫需投几样药的,每样药必须单独投喂,每次间隔都需7天以上,或遵医嘱,以免产生大量的副作用,或造成死亡。
2、有消化道疾病或其他严重病患的牛羊,不要进行驱虫,待康复后再驱。
3、驱虫时更好空腹给药,给药后2--4小时再喂饮,以利发挥药效,驱虫彻底。
4、驱虫后3天之内要集中在一块牧地上放牧,以减少驱下的虫体、虫卵污染大面积牧地。驱虫3天后圈内粪便要收集在一起,堆积发酵或消毒,消灭排下的虫体、虫卵等以防止再次感染。
肝片吸虫病又名“肝蛭病”,牛羊吃了附着有囊蚴的水草而感染。是牛、羊养殖业中广泛存在并且危害极大的一种寄生虫病。肝片吸虫主要寄生在牛、羊的肝脏和胆管内,表现为慢性或急性肝实质和胆管的炎症或肝硬化,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常引起牛、羊的大批死亡,羊的死亡率更高。下面就给养殖朋友们分享一下肝片吸虫病有哪些症状以及预防治疗措施。
一、流行特点:牛、羊肝片吸虫病多发生在夏秋雨季,6-9月份为高发季节;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羊均能感染;羔羊和绵羊的病死率高;常呈地方性流行,在低洼和沼泽地带放牧的牛、羊群发病较严重。
二、临床症状:
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夏、秋季节时,羊只营养良好,所以通常不见症状表现。进入冬季以后,特别是春季羊营养状况不良时,临床状况便很快表现出来。 对于幼羊,即使寄生很少虫体也能呈现有害作用。一般来说绵羊体内寄生有50条以上的虫体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
(1)急性型:秋季(10-11月)多发。病羊有轻度发热,被毛粗乱,食欲下降,腹胀,有时腹泻,黄疸,贫血,常常引起大批羊特别是羔羊死亡(急性肝炎或腹膜炎)。粪检时常查不到虫卵。
(2)慢性型: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食欲不振,逐渐消瘦,被毛粗乱,贫血,粘膜苍白,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粪便呈黑褐色;眼睑、颌下水肿;怀孕母羊往往发生瘫痪,甚至流产,母羊泌乳量显著下降。因极度衰竭而死亡。
三、预防治疗措施
1、预防:不在低洼潮湿有螺处放牧,及时清扫圈舍。
2、驱虫:
对易感羊群每年进行3次驱虫一
虫体成熟前20-30天驱虫(6月份);
间隔5个月第二次驱虫(11月份);
再间隔2个月进行第三次驱虫(1月份);
常用预防驱虫药为丙硫咪唑45mg/kg,内服。
曾经发生过肝片吸虫病羊,又在水洼等地放牧的羊群,应在5-11月,每两个月注射一次氯碘醚柳胺,或伊维菌素注射,预防肝片吸虫病。
3、治疗:
①肌内注射碘醚柳胺进行治疗,每天1次,连续注射2次;
②伊维菌素一次注射用药后,通过皮肤和粘膜观察贫血情况,症状未减轻的羊,10天后可再进行碘醚柳胺注射治疗;
③丙硫咪唑,45mg/kg,内服一次;或三氯苯咪唑(肝蛭净),10mg/kg,一次内服。
以上就是关于肝片吸虫病的症状以及预防治疗措施。我们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定期给羊群做好驱虫工作,尽可能避免寄生虫病的发生。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到养殖户们。
家畜常见抗寄生虫药2一、氯氰碘柳胺
用途: 氯氰柳胺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对多种吸虫类、线虫类和节肢动物的幼虫类虫体均有良好疗效;其抗吸虫驱杀活性主要针对肝片吸虫,抗线虫和抗节肢动物幼虫的驱杀活性则主要针对各种吸食血液或血浆的虫体。本品被广泛用于牛羊上述寄生虫病的各类感染,口服或非肠道(皮下 和肌肉注射)给药均可,同时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市场上有注射剂、丸剂和浸泡剂等。一般与甲苯咪唑和其他苯并咪唑类产品配伍制成复合 浸泡剂,用于羊体;与左旋咪唑配伍制成复合丸剂,用于牛体。
包装 25公斤/桶
二、虫拜安
主要成分:伊维菌素
包装:500克/袋
产品性状:本品为黑色粉末
药理作用:抗寄生虫药-虫拜安具有广谱驱虫活性,对线虫、绦虫、吸虫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蠕虫体内的微管蛋白结合,阻止其与α-微管蛋白进行多聚化组成微管,从而影响蠕虫体内的有丝分裂,蛋白装配及能量代谢等细胞繁殖过程。
伊维菌菌素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节肢昆虫和体内线虫具有良好的驱杀效果,主要用于驱除猪等动物的胃肠道线虫、肺线虫和体外寄生虫。其驱虫机理在于促进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氨基丁酸,从而打开GABA介导的氯离子通道。氯离子流能降低细胞膜阻抗,引起突触后膜静止电位轻微的去极化,从而干扰神经肌肉的信号传递,使虫体松弛麻痹,导致虫体死亡或被排出体外。
注意事项:
1、母猪妊娠期前45日慎用。
2、伊维菌素对虾、鱼及水生生物有剧毒,残留药物的包装及容器切勿污染水源。
用法用量:以本品计:混饲:每1000kg饲料,猪1000g
适应症:用于驱除猪体内线虫、吸虫、绦虫及体外寄生虫。
百菌虫克
【主要成分】
生物抑虫素、甲苯咪唑、苦参、曼尼期碱精素、增效剂、渗透剂、扩散剂等。
【性 状】本品为类白色粉末。
【功能用途】清热燥湿,驱虫杀虫。用于防治水产动物由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小瓜虫、孢子虫、杯体虫、鞭毛虫、口丝虫等原虫寄生引起的疾病。同时可用于防治各种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细菌性肠炎、烂鳃、打印、疖疮、赤皮、竖鳞、烂尾、白头白嘴等疾病;对由鳃霉引起的真菌性疾病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防治水产养殖动物不明原因死亡有特效。尤其对黄颡鱼的暴头病(病鱼头顶部出现充血点,并不断扩大,*后在两眼之间的头颅形成以似“马鞍”状的病灶,严重时头顶穿孔,头盖骨裂开,甚至露出脑组织。因此养殖户常称为“暴头病”、“裂头病”、“红头病”等。病鱼临死前失去平衡,悬垂在水中,呈“吊水”状,受到 *** 时,即作螺旋状快速翻转或不规则游动,继而发生死亡)、出血性水肿病(病鱼体色泛黄,粘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 *** 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胆汁外渗。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胃肠无食,肝脏呈土黄色,脾坏死,肾脏有霉黑点)、一点红病(由车轮虫等寄生虫引起的细菌性并发病。发病时头顶部溃烂、红肿,穿孔,鳃充血,鳍条基部充血,离群独游或较长时间头朝上、尾朝下垂直悬于水中,且来回转动);鲫鱼的“大红鳃”( 病鱼鳃部通红,揭开鳃盖,可见明显的鳃丝渗血,解剖鱼体可见肝胆病变,即肝肿大、肝组织充血、胆囊变大)有独特治疗效果。
【用法用量】将本品稀释2000倍后,全池均匀泼洒;50g/亩·米。
【不良反应】按推荐剂量使用,无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1、拌饵均匀投喂; 2、包装物用后集中销毁。
【休 药 期】500 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