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豆
赤小豆
大米
关键营养素对比/ 100 克
能 量
340 千卡
324 千卡
346 千卡
蛋白质
21.2 克
20.2 克
7.9 克
脂 肪
4.2 克
0.6 克
0.9 克
不溶性膳食纤维
11.6 毫克
7.7 毫克
0.6 毫克
维生素 E
11.61 微克
14.36 微克
0.43 微克
钙
150 微克
74 微克
8 微克
钾
830 毫克
860 毫克
112 毫克
铁
3.4 毫克
7.4 毫克
1.1 毫克
价 格
6.8 元/斤
6.9 元/斤
3.5 元/斤
注明:价格来自某电商平台的产品,仅供平行对比
比一比
鹰嘴豆这几年很火,我们经常可以在健身和美食达人的食谱里看到它。
鹰嘴豆和普通的豆子不太一样,淡黄色,豆子有一部分凸起,像鹰嘴一样。它和我们常吃的赤小豆、绿豆都属于杂豆。
作为一款不常见的豆子,鹰嘴豆的膳食纤维可以说在粮食中排名榜首了!
跟本身含量就不低的赤小豆相比,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还高出不少,是赤小豆的 1.5 倍,平时基本只 *** 米白面的朋友多吃点,能更好的保障膳食纤维的摄入。
鹰嘴豆的维生素 B1、维生素 B2 高于赤小豆,而且这两种营养素的含量在所有粮食中也都是佼佼者。
鹰嘴豆的钙含量更是赤小豆的 2 倍还多。单看每 100 克的钙含量,甚至比牛奶(104 毫克)还高出不少。虽然你日常摄入量不会很大,但吃点主食还能补钙,也是很赚。
鹰嘴豆还拥有丰富的蛋白质,它的蛋白含量是大米的 2.7 倍,而且其中的蛋白质还属于和大豆蛋白一样质量高的优质蛋白质。
平时肉蛋奶吃的少或素食的朋友,可以多吃点鹰嘴豆来保证蛋白质摄入。
另外,鹰嘴豆的维生素 E、钾、铁的含量略低于赤小豆,不过低的并不多,而且每天吃 50 克鹰嘴豆也能满足人体每日维生素 E 和钾需求量的 41%、21%。
至于铁,鹰嘴豆的含量的确比赤小豆低不少,只有赤小豆的 46%。考虑到它们所含铁属于不能被直接吸收的非血红素,吸收率不足10%,含量低点高点也就没太有对比的意义了。
这样看起来,鹰嘴豆的确是很优秀了呀。
不过它的脂肪含量是赤小豆的 7 倍,大米的 4 倍多。不过这也让它吃起来更香。
日常饮食中,我们可以在米饭中加一些鹰嘴豆,替代部分大米。
毕竟,在不溶性膳食纤维、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E、钙、钾方面都存在绝对优势,分别是大米含量的 19.3 倍、2.7 倍、6.3 倍、27 倍、18.8 倍、7.4 倍。
它的价格还跟赤小豆差不多,以获得更多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 B2、维生素 E、钙和钾。
吃多少呢?所有的全谷物和杂豆每天加起来 50~150 克就够了。
本期合作专家 谷传玲
中国注册营养师 营养与食品卫生硕士
本期科学审核 郑飞飞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硕士
责编 Murphy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赤小豆和红豆,差别比白百合跟王珞丹大多了,咋就分不清呢?在娱乐圈里,白百合和王珞丹相貌相似度极高,风格和戏路也接近,时不时被媒体拿来比较和调侃一番。
你能分清谁是白百合、谁是王珞丹吗?
植物界里,也有这样的情况,比如玫瑰和月季,对很多人来说,完全是傻傻分不清的。
月季和玫瑰
说到赤小豆和红豆,情况又不一样了。讲真,它们长得真不像,只是名字太相似,经常被人给弄混了。
红豆是个随和的、圆嘟嘟的小胖子,主要用于食用;而赤小豆是长椭圆还带点棱角的清瘦型男。
赤小豆和红豆,怎么看都不像啊!
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我们在健康食品加工中用到的除湿气、消肿的、经常被人误叫成“红豆”的,其实就是赤小豆。
长相差别这么大,还被人错认。就连不少介绍赤小豆的文章里,配图都给配成了红豆的图,说起来还真是一件比较奇葩的事。
进入七月,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气温渐高,炎暑将临,是天地万物由“生”到“长”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段。
人们在夏季之时,养生保健当顺应自然界物候变化而为之,做到“顺四时而适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
中医认为,情绪不稳定,经常生气;用脑过度,思虑过多;生活不规律,长期熬夜等,极易耗伤人体的气血。
人欲精力充沛,气血充足,首先脾胃功能要好。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一旦出了问题,就难以将饮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输送至全身。酷暑难耐的日子里,除了空调和冷饮,一碗清透的绿豆汤也必不可少。
清热、解渴、利尿、稳压……绿豆一直是夏季食疗领域的佼佼者。
绿豆汤不能随便煮
煮绿豆汤不是一件难事,但想要煮好绿豆汤也没那么简单,这其中也是有不少学问的。就以绿豆汤的颜色来说,常见的有绿汤和红汤两种。正常情况下,我们熬出的绿豆汤应该是绿色的,而红汤往往是绿豆中多酚类物质氧化变色的结果。虽然二者从营养价值上的区别不算太大,但是,绿汤的抗氧化能力更强,解暑效果更好。所以,用绿豆汤解暑时,我们还是首选绿汤。
那么,绿色的绿豆汤该怎么煮呢?记住三个小技巧——
01不能用铁锅
铁锅在使用中会析出的少量铁离子,与绿豆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反应后,会加速绿豆汤变红。建议用玻璃壶、砂锅或电饭锅来熬煮,煮出的绿豆汤更清澈美味。
02盖上锅盖
盖上锅盖可以减少绿豆和氧气的接触,避免发生氧化反应变红,煮好后,如果不急着喝,也可以找个盖子先盖上。
03加少许白醋
在汤中加一点柠檬汁或是白醋,可以很好地延缓氧化过程,帮助保持绿豆汤原有的碧绿汤色。
三种人少喝绿豆汤
绿豆汤是夏季消暑常用的饮品,但绿豆汤性质偏寒凉,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比如:身体虚弱、脾胃虚弱、经常拉稀、胃脘疼痛的人,都不宜喝绿豆汤,否则会导致症状加重。患有长期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长期饮用绿豆汤,因为绿豆汤会解药性,影响药效的发挥。处在经期中的女性,如有寒性痛经者,更好不要饮用。不过,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差异较大,若饮用后无不适,则可适量饮用。
绿豆汤不宜天天饮用,暑热较盛的时候,可以适当多喝一点,一般隔一天喝一次比较好。尽量不要空腹饮用绿豆汤,可能会导致胀气。
绿豆不要煮开花
喝绿豆汤,重点在于一个“汤”字。想要通过喝汤解暑,最重要的是——不要把绿豆煮开花。因为,绿豆中的多酚物质基本集中在豆皮上,一旦煮开花,营养损失较大,其功效会大打折扣。
而且,中医认为,绿豆衣有着较不错的清热解毒、消暑作用,效用要强于内里的绿豆肉。所以,没煮破皮、豆粒完整的绿豆汤,在抗氧化功效和解暑效果两方面,都要略胜于煮开花的绿豆汤。
煮绿豆汤时,绿豆与水的比例建议在1∶10, *** 步骤是用热水直接煮绿豆,顺时针搅动,煮沸后3~5分钟即可。熬好的绿豆汤澄清且碧绿,趁未氧化饮用为佳。那么,煮不熟的绿豆就要扔掉吗?并不是!
我们可以在煮好绿豆汤后,将汤盛出饮用,而剩下的绿豆可以留待之后煮粥或蒸饭食用。
绿豆加一物,功效翻一番
绿豆+百合——养心除烦
绿豆+赤小豆——加倍祛湿
绿豆+薏米——控糖利湿
绿豆+冬瓜——清热护心
绿豆+莲子——安心助眠
绿豆+乌梅——养阴生津
绿豆+陈皮——健脾
来源: 约见名医
看完红豆与赤小豆的3个“不一样”, 以后不敢再随便买了很多人在做饭的时候都喜欢往里面放一些粗粮,这样不仅可以补充平时需要的维生素,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比较常见的就是红豆、绿豆一类的粗粮, 绿豆是十分好辨认的。
但是红豆和另一种粗粮——赤小豆就十分相似,很多人都不知道它们的区别,以至于很多人都无法将它们分辨清楚。
其实,这两种粗粮虽然外表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口感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所以在煮饭的时候选对合适的粗粮是十分必要的,那么红豆与赤小豆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看完红豆与赤小豆的3个“不一样”,以后不敢再随便买了。
之一,外观不一样。
当我们去超市或者米店选购的时候,仔细察看就不难发现, 这两种粗粮的外形其实还是有一点点差距的,比如红豆的形状更接近于椭圆的形状,而后者的形状则完全是从圆柱状起底的,看上去十分细长,而且颜色也没有那么亮,总是感觉暗沉沉的。但是红豆的颜色就非常的亮,虽然表皮是红褐色,但是十分有光泽。
第二,口感不一样
因为很多人买来之后依然无法分清,索性也就不分了直接丢在锅里煮。我个人觉得,红豆的味道要好很多,尤其是经过长时间的烹饪之后,豆子本身的香气就全部散发出来,和米饭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口感吃起来也是十分软糯,很是香甜。但是很多朋友反应,赤小豆煮出来的口感就不怎么好,无论煮的时间有多长,最后的饭吃起来都感觉有些硌牙,而且每一颗豆子都是分开的。但是也有很朋友反应,赤小豆用来煮粥是非常合适的,原本口感非常硬的豆子吃起来没有那么硌牙了,但是十分有嚼劲。
第三,用途不一样。
正是由于这两种豆子的不同特性,才使得它们拥有了不同的用途。我们平时在市面上所见到的含有红豆口味的糕点和零食,里面所用的豆子大多数都是红豆,得益于红豆超高的含糖量,让糕点变得更好吃。而赤小豆更适合用来煮粥,在很多中医的食疗用书中还专门记载了关于赤小豆的特殊功效,在消肿方面拥有奇效,特别适合给孕妇吃,有利于缓解她们在孕期的水肿症状。
< 唐·王维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传说在遥远的古代,红豆树生出的果子是白色的。后来一对在此居住的恩爱夫妻被战争拆散,丈夫被召边关服役,妻子昼夜思念,日日在红豆树下眺望远方。日复一日,丈夫却杳无音信,最后妻子哭出了血泪,滴入泥土渗入树根,从此红豆树长出红色小果。世人皆传是该女子的相思血泪染红了红豆。“红豆寄情”一说大概也是源于此吧。
?
能够寄情的红豆,又叫相思子,并非指的是咱们常吃的赤小豆。
?
赤小豆,又名红豆、红小豆等,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赤小豆性味甘、酸、平,归心、脾、小肠经,有健脾益气、利水除湿、解毒排脓之功。能补脾,性善下行而利水,为滋养性食疗佳品。《神农本草经》中提到:“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及肌胀满”。《食疗本草》中提到“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
?
红豆,又名相思豆等,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成熟种子,红豆性味辛、苦、平,有毒,入心、肺经,有清热解毒,祛痰杀虫的功效,适用于疮痈肿痛,腮腺炎等。
?《本草拾遗》云:“通九窍,治心腹气。止热闷头痛,风痰。杀腹藏及皮肤内一切虫”。《现代实用中药》云:“治皮肤病疥疮、顽癣等,为浸剂或糊剂”。
中医上说,赤小豆与红豆尽管长相不同种属却相同,同属豆科植物,性质和营养成分也接近,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强些。所以中医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则只供一般食用。
?
一天一味药,一日一故事,和我一起趣味识药吧!
自从周一我们在微信公众号里发布了新品”相思长生粥”,引起了稿件《祛湿补血的相思长生粥》评论区和香草会社群里的小范围讨论:粥里的赤小豆,就是我们熟悉的红豆吗,它是不是红豆的另一种说法,就像端午时节关于粽子和角黍的命名歧义一样?
疑问发生的同时,我们做出了一对一的解答,思前想后,还是决定用这篇文章跟大家解释清楚关于赤小豆、红小豆与红豆不同说辞之间稍显模糊的定义。
一、 赤小豆也是红小豆,并不是红豆
直观来看,外形扁长的是赤小豆,又名红小豆。外形饱满圆实的是红豆,又名相思子。得益于外形的差别,红豆(即相思子)多出现在文人的诗词中,寄托他们的思念之情。
如曹雪芹《红豆词》云:“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正是因为红豆珠圆玉润,更近泪珠的形状,才有这样的类比。
同类比喻古来有之,以下举两例可助列位从外形分辨的史料文献:
相思子圆而红。故老言:昔有人殁于边,其妻思之,哭于树下而卒,因以名之。(北宋?李颀《古今诗话》);
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举世呼为相思子,即红豆之异名也。(唐?李匡乂《资暇集》)
从功效来讲,红豆“辛、苦,平。有毒,催吐,驱虫,拔毒消肿”,主要用于食用。赤小豆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功用有"生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并治上吐、下痢,解酒毒,除寒热痛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主要用于中药材。
历史上有很多医者都在中医药典中不同程度的记录了赤小豆而不是红豆的功效:《食性本草》称赤小豆“久食瘦人”, 陶弘景称”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陈允斌老师也在《吃法决定活法》一书“小寒时节的食方:糯米红豆饭”一节里讲:“红小豆祛湿气、养心脾、强筋健骨……红小豆不是纯补,它还有泄的作用,能排湿气。
所以,发挥祛湿功效的就是赤小豆而不是红豆,很多人混淆了两者的区别,比如煮红豆薏米仁时错用了红豆代赤小豆,想要达到祛湿气的目的,结果当然差强人意。
二、药用的赤小豆,食用的红豆
· 让我们看看,赤小豆该怎么吃,如何好。
1、 相思长生粥
以赤小豆、绿豆、大米、花生搭配的粥,可补气养血、解毒祛湿,正适合立秋至秋分之间,即长夏时节食养。
2、 赤小豆薏米粥、赤小豆小米粥
赤小豆与薏米均为药食两用的食材,搭配起来能够起到清热祛湿的效果。但因薏仁性凉,因而不建议畏寒、宫寒的人长期饮用。
另外,赤小豆小米粥是很多地方常见的早点,多美味谈不上,穷其一二谈功效也大可不必,豆米杂粮,热腾腾的烂糊一碗是清晨果腹的难得之选。
3、 糯米红豆饭
如上文所说,陈允斌老师也在《吃法决定活法》一书“小寒时节的食方:糯米红豆饭”一节里介绍了糯米与红豆搭配的小寒时节的食方。糯米固肾气,赤小豆祛湿气,二者搭配,作为小寒时节的进补食方再合适不过。
· 再来看看,红豆都是怎么吃的?
1、 以蜜豆形式,出现在红豆双皮奶、陈皮红豆沙以及各路新式甜品、冰饮中;
2、 以红豆沙馅的形式,作为传统中华美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出现在豆沙包、红豆粽、红豆沙汤圆、雪花红豆糕、红豆面包、红豆蛋黄酥、豆沙馅的月饼、麻团、青团,各色糕团,红豆年糕汤等,还有机器猫的铜锣烧和日本很多精致的和果子。
三、题外话
很多朋友对于相思长生粥仍有存疑:长夏食用,那别的时节就不能吃了吗?
当然不是!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想吃就吃,只不过在长夏时节,由于先前的伏天消耗了人体的气血,尤其需要祛湿热、补气血,这款粥正能发挥这个作用,当然,它起到的作用和它在其它时节无甚差别。
【陈香百草】健康,就在一餐一饭之间……
很多人到了湿热的夏季或者本身体内湿气比较重的读者朋友,喜欢食用一些祛湿的食疗方来帮助祛除体内的湿气。比如很多人喜欢喝红豆粥,以为可以祛湿,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因为祛湿的赤小豆不是红豆!
此外,很多人以为红豆、赤小豆能补血,但是无论从中医还是西医的角度,可能答案都会让你失望了!
三个办法区分红豆和赤小豆
从外形来看,两者形状不同,很好区分,红豆比较圆,赤小豆是细长的,稍扁;从字面意思来说,红豆可以叫赤豆,但是不能叫赤小豆;从实际烹饪效果来区别,红豆比较容易煮烂,赤小豆则不是,口感也差些,没有红豆那么香甜。
红豆不能利水去湿,多食亦败血
清代名医陈士铎著的《本草新编》中对于红豆和赤小豆的区别做了精要的分析:“赤小豆,味辛、甘、酸,气温而平,阴中之阳,无毒。入脾经。下水,治黄烂疮,解酒醉,燥湿浸手足肿大,疗香港脚入脐高突……或问赤小豆,即家园之红豆乎?曰∶别是一种,其色如朱而发光,头上一点黑如漆。若家园之红豆,名曰红,而色实紫,能疗饥,而不能利水去湿,多食亦败血,功用与赤小豆迥别。切勿以家园之红豆,而错用之也”。
这里面有一句话值得大家注意:红豆“不能利水去湿,多食亦败血”。所以,红豆是不能利水也不能多吃的。
不能否认红豆中的铁含量确实不低,但是存在的形式不是人体喜欢的血红素铁,而是非血红素铁。在体内的吸收利用率比较低。
赤小豆减肥不健康
赤小豆有利尿和消肿的作用,虽然五代南唐陈仕良(一作士良)著的《食性本草》中记载赤小豆“久食瘦人”。但是,这不是说吃这个就能减肥,南朝梁时名医陶弘景告诫,赤小豆能“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所以,这里说的瘦不是健康的瘦,大家切不可多吃。
很多人在做饭的时候都喜欢往里面放一些粗粮,这样不仅可以补充平时需要的维生素,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比较常见的就是红豆、绿豆一类的粗粮, 绿豆是十分好辨认的,但是红豆和另一种粗粮——赤小豆就十分相似,很多人都不知道它们的区别,以至于很多人都无法将它们分辨清楚。
其实,这两种粗粮虽然外表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口感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所以在煮饭的时候选对合适的粗粮是十分必要的,那么红豆与赤小豆究竟有什么区别呢?看完红豆与赤小豆的3个“不一样”,以后不敢再随便买了。
之一,外观不一样。当我们去超市或者米店选购的时候,仔细察看就不难发现, 这两种粗粮的外形其实还是有一点点差距的,比如红豆的形状更接近于椭圆的形状,而后者的形状则完全是从圆柱状起底的,看上去十分细长,而且颜色也没有那么亮,总是感觉暗沉沉的。但是红豆的颜色就非常的亮,虽然表皮是红褐色,但是十分有光泽。
第二,口感不一样,因为很多人买来之后依然无法分清,索性也就不分了直接丢在锅里煮。我个人觉得,红豆的味道要好很多,尤其是经过长时间的烹饪之后,豆子本身的香气就全部散发出来,和米饭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口感吃起来也是十分软糯,很是香甜。但是很多朋友反应,赤小豆煮出来的口感就不怎么好,无论煮的时间有多长,最后的饭吃起来都感觉有些硌牙,而且每一颗豆子都是分开的。但是也有很朋友反应,赤小豆用来煮粥是非常合适的,原本口感非常硬的豆子吃起来没有那么硌牙了,但是十分有嚼劲。
第三,用途不一样。正是由于这两种豆子的不同特性,才使得它们拥有了不同的用途。我们平时在市面上所见到的含有红豆口味的糕点和零食,里面所用的豆子大多数都是红豆,得益于红豆超高的含糖量,让糕点变得更好吃。而赤小豆更适合用来煮粥,在很多中医的食疗用书中还专门记载了关于赤小豆的特殊功效,在消肿方面拥有奇效,特别适合给孕妇吃,有利于缓解她们在孕期的水肿症状。
很多人到了湿热的夏季或者本身体内湿气比较重的读者朋友,喜欢食用一些祛湿的食疗方来帮助祛除体内的湿气。比如很多人喜欢喝红豆粥,以为可以祛湿,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因为祛湿的赤小豆不是红豆!
此外,很多人以为红豆、赤小豆能补血,但是无论从中医还是西医的角度,可能答案都会让你失望了!
三个办法区分红豆和赤小豆
从外形来看,两者形状不同,很好区分,红豆比较圆,赤小豆是细长的,稍扁;从字面意思来说,红豆可以叫赤豆,但是不能叫赤小豆;从实际烹饪效果来区别,红豆比较容易煮烂,赤小豆则不是,口感也差些,没有红豆那么香甜。
红豆不能利水去湿,多食亦败血
清代名医陈士铎著的《本草新编》中对于红豆和赤小豆的区别做了精要的分析:“赤小豆,味辛、甘、酸,气温而平,阴中之阳,无毒。入脾经。下水,治黄烂疮,解酒醉,燥湿浸手足肿大,疗香港脚入脐高突……或问赤小豆,即家园之红豆乎?曰∶别是一种,其色如朱而发光,头上一点黑如漆。若家园之红豆,名曰红,而色实紫,能疗饥,而不能利水去湿,多食亦败血,功用与赤小豆迥别。切勿以家园之红豆,而错用之也”。
这里面有一句话值得大家注意:红豆“不能利水去湿,多食亦败血”。所以,红豆是不能利水也不能多吃的。
不能否认红豆中的铁含量确实不低,但是存在的形式不是人体喜欢的血红素铁,而是非血红素铁。在体内的吸收利用率比较低。
赤小豆减肥不健康
赤小豆有利尿和消肿的作用,虽然五代南唐陈仕良(一作士良)著的《食性本草》中记载赤小豆“久食瘦人”。但是,这不是说吃这个就能减肥,南朝梁时名医陶弘景告诫,赤小豆能“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所以,这里说的瘦不是健康的瘦,大家切不可多吃。
【欢迎关注本号,获取更多健康知识】
自古以来红豆都是滋补食材,具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肾的功效,也因为它美容养颜等功效受到女生们的热捧。但是,你买回去的红豆可能不是你想买的红豆,也可能是赤小豆哦!今天,小编就来教大家认识一下,红豆和赤小豆到底如何区分,它们分别又有何功效。
单凭叫法我们可能很容易混淆,再加上地方的一些习惯叫法更是不易区分,但因为两者之间的功效差异还是很大的,所以一定要明确所需要的才能吃对用对。那么如何区分红豆和赤小豆呢?
红豆与赤小豆
普通红豆外形胖圆,多用来食用,而赤小豆更小更细长,用来入药或者煮薏米红豆粥,利水祛湿的功效更显著。所以煮了这么多年的薏米红豆粥,你是不是煮错了呢?
学会怎么从外形区分红豆和赤小豆以后那我们再从功效上面认识一下它们吧。
红豆的功效与作用
蚯蚓工社——西官村有机红小豆
红豆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养生的功效,气味甘、酸、平、无毒,有化湿补脾之功效,对脾胃虚弱的人比较适合,但仅仅作为食疗。
常吃红豆可以滋补五脏,促进排毒排便,很适合孕妇,产妇和哺乳期食用。
蚯蚓工社——西官村有机红小豆
也很适合宝宝食用,宝宝吃红豆,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发育。
此外,红豆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肾功效,加入莲子、百合更有固精益气、止血和强健筋骨等作用,能治肺燥、干咳,提升内脏活力,增强体力。
赤小豆的功效与作用
赤小豆,是一种可食的模样似黄豆的红色豆类食物,不能和红豆相混。其性平,味甘、酸,能利湿消肿、清热退黄、解毒排脓。
含有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钙、铁等营养成分,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著名的药膳赤小豆鲤鱼汤,就使人在品尝美味佳肴中收到利尿消肿、减肥健美的效果。
赤小豆还可发制赤豆芽,食用同绿豆芽,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消积化瘀等疗效,是日常生活必备的家用食材。
介绍完了好吃的食材一定少不了美食哦,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一款营养又美味的早餐粥——薏米红豆牛奶粥
薏米红豆牛奶粥
红豆(此处所用红豆为赤小豆)搭配具有祛湿作用的薏米,再加上红枣、牛奶就变成了一道营养早餐——薏米红豆牛奶粥。同时,红枣具有补气血、牛奶具有补充钙质的作用,这样一道营养丰富早餐,既营养又保健赶快一起试试吧。
材 料:薏米,红豆(此处红豆为赤小豆),红枣,牛奶,冰糖
步 骤:
1. 薏米和红豆提前浸泡两小时,方便煮软烂,红枣洗净备用。
2. 大火先把薏米和红豆煮开,然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
3. 放入红枣和冰糖再煮20-30分钟即可。
4. 出锅前倒入牛奶煮几分钟,一锅香甜的薏米红豆牛奶粥就完成了。
小编结语:
今天小编跟大家一起学习了一下什么是红豆,什么是赤小豆,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各自有何作用,以后可不要弄错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