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时间一晃,就快过年了。
往年的这个时候,正是快递截止前,疯狂买买买的时候。
然而,今年格外不同。
似乎有一个小人,每天都在脑子里拿着大喇叭喊话:
“你节省点,买那么多衣服干嘛?”
“每天两点一线,有必要买新衣服吗?”
回想自己最近一个月,美美打扮一番出门的次数,屈指可数。
所以,每当这个小人出现,就会打消购物的念头。
降低物欲,真的令人神清气爽。
并且内心沾沾自喜道:“看,今天又给地球减少了负担。”
但一到深夜,脑子里又站出来另一个小人,同样举着喇叭,疯狂在喊,不花白不花。
这么惨淡无味的生活,连几件衣服也舍不得买吗?
及时行乐,及时行乐!
于是,每一件衣服,都有了非买不可的理由。
就算不出门,买的是一种理想生活,证明自己没有放弃信念。
《2》
这种纠结,相信各位茶友也会有。
比如,当遇到一款很贵很贵的金骏眉时,内心纠结无比。
买,还是不买呢?
为什么都是红茶,其它种类都还算亲民,偏偏就金骏眉这么贵呢?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
光从金骏眉的名字里就可以看出,一个“金”字,就代表着它稀如黄金,价值不菲。
其实,金骏眉的诞生时间并不算太久。
比起老牌红茶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等,它属于后起之秀。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金骏眉自2005年问世以后,就一跃成为了顶级红茶。
时至今日,也没有茶能撼动它的地位。
而金骏眉的高级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之一,产区。
从GH/T 1118-2015《金骏眉茶》中可知,其采摘自以武夷山星村镇桐木村为中心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65m2内的高山茶树。
简单来说,金骏眉是产自武夷山桐木村。
位于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海拔高,原生态。
在那里,人烟稀少,空气清新,基本没有污染。
所以,你可以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什么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产自当地的茶叶,大多香气清雅,汤水鲜爽,活泼灵动。
更重要的是,回甘快而迅速,彰显着它产区不凡。
第二,原料。
在桐木村当地,生长着许多古老而又野生的茶树。
它们是武夷山土生土长的原始有性群体,有人称之为菜茶,也有人称之为奇种。
总之,金骏眉就是以这些稀有的群体种茶树为原料。
并且,只采摘单芽。
7-8万颗芽头,才能制成一斤干茶。
而被采摘过的茶树,当年就不能再采了,可想而知产量极低。
为了采下刚好合适的原料,工人必须找准时机,不能迟疑。
否则,若是采晚了,就只能制成低一等级的银骏眉了,但金骏眉和银骏眉的价格,那可是天差地别。
所以,品质好、产量少、采摘难度大,决定了金骏眉作为市场上顶级红茶的身价。
第三,风味。
市面上大部分的红茶,都是以花果香为特点。
当然,金骏眉中也有花香和果香,却又与众不同。
纯正的金骏眉,不浓不艳,富有高山气韵,汤水香清甘活。
花香高雅,是盛夏山间开满了小白花,隐藏在厚实白花瓣里,由黄色花蕊发出的浓郁香气;
果香清甜,是刚刚采摘下来的鲜龙眼,汁水丰沛,饱满清盈。
茶汤喝进嘴里,仿佛一汪清泉,高山活水般灵动,并非那些胭脂俗粉,香香甜甜的红茶所能媲美的。
如果仔细闻盖香,还能捕捉到丝丝的木质香。
这是由古老树龄所带来的成熟稳重感,原汁原味,就是桐木的菜茶所制。
《3》
既然有真的,必然就存在假的。
市面上,存在不少仿制的金骏眉。
曾经,村姑陈就在某家茶馆里,喝到了一款冒牌的金骏眉。
刚一开汤,便心中有数。
原因是,在沸水的激发下,空气里飘荡着一股浓烈的脂粉香。
所谓“脂粉香”,就是古代女子们化妆品的味道。
那些胭脂、香膏、铅粉和眉笔,往往会散发出张扬的香氛,是浓浓的女性荷尔蒙的气息。
香则香矣,但太俗气了。
我也不排斥这股味道,只是觉得,断不可能出现在金骏眉身上,仅此而已。
金骏眉采自桐木的菜茶,经过数百年的沉淀,基因里留下的,都是更优质的东西。
因此,香气和滋味也自然是更高级,最上档次的。
与外面的那些大路货,完全不一样。
其实,如果是不懂茶的朋友,喝到了这款红茶,大概率会被香喷喷的气息给吸引。
况且,在大众心中,又香又甜,便是红茶的特色。
然而,有对比才有真相。
若是与正宗的金骏眉相比,冒牌货瞬间就会败下阵来。
另外,还有一些冒牌的金骏眉里,掺杂着类似烤红薯的气息。
光说这种果香,倒也不是不香,还是不够有档次和境界。
故而,不是金骏眉该有的味道。
《4》
现实中,知道金骏眉好的人有很多。
但真正喝过金骏眉的人,少之又少。
一是因为产量少,二是因为价格贵。
正宗的金骏眉,售价通常在五位数一斤,只多不少。
因此,根据物以稀为贵的原则,注定了它不是人人都能有幸尝到的。
金骏眉固然好,但市场上注定难觅踪迹。
能慧眼识得它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大部分的茶友,都是盲目跟风,买到假茶的概率就极高。
当然,也不排除有一部分人,在揣着明白装糊涂,仅仅只是为了包装上的那三个字。
所以,喜欢喝红茶的人,未必要只盯着金骏眉不放。
能喝到,自然是好的。
喝不到,也不要太失望。
喝点亲民的正山小种,也是不错的选择。
正山小种与金骏眉师出同门,同样来自桐木村,同样是菜茶为原料制成。
更重要的是,正山小种被大众称为“世界红茶的鼻祖”。
这个名气,完全不输金骏眉。
至于价格,正山小种虽然也很稀有,但没有金骏眉那么夸张。
因此,符合大多数人的消费水平和能力,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5》
金骏眉久负盛名,奈何真货价格太贵。
一般人难以承担,也不在日常消费水平内。
所以,有市场,就有需求。
假的金骏眉,带着这个金光闪闪的名字,以及低廉的价格,应运而生。
满足了一部分茶客的虚荣心,同时也让专卖假金骏眉的茶掌柜,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假的终究是假的,无法代替真的。
即使它们真的很便宜,又有产量优势,能让每个人都喝到“金骏眉”。
可是,假茶的背后,是欺骗,是暴利。
茶友们并不是利益的既得者,而是上当交学费的受害者。
这红茶喝下去,当真是香香甜甜吗?
村姑陈觉得,应该是苦的吧。
就像内心,又苦又涩,难以言说。
更多关于红茶的知识
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有何区别?4大干货,一次性弄懂红茶
从红茶到新工艺红茶,红茶当大红袍来卖的背后,藏着茶掌柜的贪婪
从金骏眉到“梅占金骏眉”,泛滥成灾的“金骏眉”们,何时能平?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首日芽——梅占金骏眉
天一热,对红茶就不太友好了,总想喝口鲜。
但梅占在茶类里是另一种形态,其香气独特,小众却又吸引人喜欢,其花香独特,兰花气韵,在这个夏天鲜爽当头的茶单里,泡上一款梅占,它的茶感浓韵却不上头,香气解暑却不腻,是款能在夏天品鉴的好红茶。
梅占茶种源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芦田镇三洋村银瓶山,因当季产量高,在福建有广泛种植,这也造就它的价格比一般品种低20%左右,是经济适用茶的不二首选。
一斤金骏眉6万头芽头中,今天推荐的这款梅占金骏眉价格在众首日金骏眉中属于更具性价比的一款,妥妥的C位。
它适合用银针的泡法,90度左右的水,低斟泡法,适当小闷泡,出来的茶汤细腻,花香高扬,茶汤毫毛丰富,细品只有满口芬香及甜韵,视觉上茶索若沉鱼落雁般美丽动人,如果你不知道在盛夏的夜里喝啥,它是你的茶单里首选,老少皆宜且助眠。
金骏眉,高档红茶中的极品,该茶茶青为野生茶芽尖,首创于2005年,由武夷山茶师团队研发。摘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200—1800米高山的原生态野茶树,6至8万颗芽尖方制成一斤金骏眉,结合正山小种传统工艺,由师傅全程手工 *** ,是可遇不可求之茶中极品。其外形黑黄相间,乌黑之中透着金黄,显毫香高。金骏眉红茶、银骏眉红茶得到了消费者的极大关注与赞誉。那么金骏眉茶叶价格多少钱一斤?
金骏眉的 *** 也需要很多道工序。每道工序 *** 复杂,工期长久,并全由师傅手工来完成。因此,即便是有着几十年制茶经验的老师傅,也是精心谨慎,不敢怠慢。而如果 *** 过程中不小心有所破坏,其成本骤增,相应的金骏眉茶叶价格也就更高了。
到了成品的金骏眉,因其外型紧秀,色泽金黄,间杂黑褐,圆而挺直,叶身完整。经冲泡后汤色明亮,滋味甜醇,有浓郁的果香气味,而深受大众喜爱。因此购买者愈多,而金骏眉的价格也随之上涨。再加之其包装精美,品格高雅,又为金骏眉的价格提升不少。
金骏眉茶叶价格多少钱一斤
市面上的金骏眉有黄芽头,黑芽头,黄黑相间的芽头,首先要知道一件事,好的金骏眉是黄黑相间的,不是金色的,因此黄芽头金骏眉基本不算是好茶,价格300以下,而黄黑相间的性价比高的,500以上会比较好,而正宗的武夷山桐木关金骏眉价格则会更高,3000-10000左右吧,具体还要看品质,所以不同追求的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金骏眉。
在购买茶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金骏眉作为高质量茶叶,其价格通常比较昂贵,如果无法确定茶叶是否正品,建议不要购买,正宗的金骏眉价格低于1000元以上的茶叶通常都以假的。其实金骏眉已经成为一种代名词,购买金骏眉的时候,选择正宗的桐木关金骏眉肯定是价格不菲的,如果从自身经济能力来购买的话,外山或者其他好材料做的金骏眉也是不错的选择。
金骏眉红茶的营养价值
研究表明金骏眉红茶可以给人们提供丰富的微量元素中有核黄素、叶酸、胡萝卜素、生育酚及叶绿醌,并且是食品中氟化物的重要源泉。
金骏眉红茶热能:金骏眉红茶每100克的热量低于1244千焦。
金骏眉红茶蛋白质:金骏眉红茶中茶氨酸的含量和氨基酸总量位于各茶
类的第二位,但是红茶中还含有少量的游离氨基酸。
金骏眉红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金骏眉红茶中的碳水化合物多为多糖类,能在沸水中溶出的多糖仅占茶叶可溶物的4%~5%,属低糖饮料,红茶脂类含量一般不超过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闺蜜小A最近在四处旅游。
知道我无缘出门,频频发来自己shopping和度假的照片。
她说现在还没到旺季,自己订的酒店很不错,五星级,地方大,设施一流,价格还不贵。
当然我知道,她口中的“不贵”,和普通人眼中的,完全是两码事。
另一个朋友,前几天刚从澳门回来。
喝茶的时候,聊到但凡在奢侈品店前,一定是排满长队。
朋友满脸困惑不解,随即撂出狠话,真不理解这些有钱人,上赶着去送钱。
对于别人的爱好,可以不理解,但可以尊重,是不是?
最近几年,互联网上出现了一种趋势。
很多时尚博主、美妆博主,都打出了概念:大品牌的平价替代。
简称“平替”。
口红有平替色,包包有平替款,衣服裤子也能平价替代。
可实际上,平价替代只能替代型,想要替代到其中的精髓,是非常难的。
比如,一支50块钱的口红,和500块钱口红,颜色或许差不多,但触感、持久度、使用感是完全替代不了的。
更别说衣服、包包这种类型的物品,买A货,在内行人眼里,就是一眼假。
就像有茶友问:“村姑陈,你能不能推荐一款普通的金骏眉,平价一点的?”
说实话,这是一个很难用几句话讲明白的问题。
《2》
金骏眉,有没有普通的、平价的?
没有。
在红茶界里,金骏眉这三个字,自带光环。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它的身世,金骏眉原产于武夷山市桐木村,由正山小种的传承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融合于2005年研制出来。
一经问世,就引发了无数人的争相追捧。
至今,仍是金字塔尖的存在。
或许很多人以为,金骏眉的“金”,代表的是它的颜色。
其实不然。
真正的原因是,金骏眉的原料稀有,工艺复杂,品质超群,稀贵如金,是一种顶级的红茶,故取名“金”。
究竟有多稀有呢,这么说吧,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买到正宗的。
要想得手,渠道很重要,还要看和它们有没有缘分。
在金骏眉的国标里,定义是:
“以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为中心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565km2以内的高山茶树单芽为原料,采用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的独特工艺 *** 而成。”
通过这份标准,想必各位对金骏眉的产地、树种、工艺,都有了进一步了解。
若不是这个地域范围,或者不是这个树种,这款茶哪怕是以金骏眉的工艺 *** 出来的,也不能称作“金骏眉”。
同时,也打破了一些人“六大茶类只看工艺,不看树种”的言论。
事实上,在大部分茶叶的国家标准里,除了工艺,也规范了产区和树种。
在桐木的深山里,那些土生土长的高山茶树,都是物竞天择的结果。
所以,它们的基因里,蕴藏着更优秀、最出色的物质。
而且,金骏眉是纯芽头。
高山的菜茶芽头,稀少又珍贵,7万-8万颗芽头,才能做出一斤干茶。
采用头春头芽 *** ,一年一采。
各种条件加起来,金骏眉的产量低是肯定的,量少,所以珍贵。
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不管在什么年代,什么行业,都是行得通的。
《3》
奢侈品,没有平替一说。
高端茶,同样也没有平价的道理。
因为从一出生开始,就注定了自己的不平凡。
当然,金骏眉的高价,不是外界所传言的炒作,更不是饥饿营销。
前面提到,一斤金骏眉需要7万-8万颗芽头来 *** 。
这些被采过芽头的茶树枝条,今年就不能再采了,光从原材料来看,成本就很高。
还不算上专业制茶师的人工成本、场地成本、仓储的成本,等等等等。
在种种成本的加持下,再平摊到每一斤茶叶身上,就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正常来说,正宗的桐木金骏眉,一斤的零售价在五位数。
由此可判断,市面上那些几百块钱一斤的“平价金骏眉”,都是假的。
再者说,若金骏眉有普通版本、平价版本,又如何能登顶金字塔之巅呢?
仅这一点,就能压垮所有便宜的“金骏眉”。
但凡事都有例外,在一些固执的消费者看来,贵的茶、便宜的茶,都一样,没什么区别。
都是普通的树叶,再通过各种各样的加工方式制成。
只不过,便宜的茶,原料稍微差一些,商家赚得少一点,薄利多销。
贵价的茶,原料稍微好一些,商家多赚一点,溢价高。
完全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比普通茶更高的成本,更优秀的原料,更精湛的工艺,更稀有的产量……
这种搞笑又狭隘的逻辑,常常惹得村姑陈很无奈。
不得不说,现实生活中,金骏眉有很多粉丝,近乎狂热地追捧。
但其中大多数,都不太了解金骏眉。
他们只知道,金骏眉是一款极好的茶,只有少数人、有钱人能喝到。
可到底好在哪里,长什么样子,价位多少,一问三不知。
对金骏眉的概念和认知,仿佛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朦朦胧胧。
也正是因为这份热爱和迷茫,给了那些出售假金骏眉的商家,割韭菜的机会。
《4》
顶级红茶金骏眉,它是贵的,也是让很多人喝不懂的。
普通红茶也有,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不管是价格、香气还是滋味。
反正,成本摆在那里,贵与便宜的分界线。
我们并不是推崇,让每个人都去喝顶级茶、高端茶,这是不现实的。
喝茶,众口难调,因人而异,丰俭由人。
但是,一定要尊重事实,才能喝到好茶。
忽然想起,以前有个很火的新闻节目,经常收集爱投诉的消费者。
去奢侈品店买了一只香奈儿包,买回来发现站不稳,很气愤,价值好几万的包,竟然有这种问题?
买了一双小一万的进口鞋,送去干洗店后发现刷白了,一怒之下投诉,要求赔款四千。
不瞒你们说,当我穿着新买的名牌风衣,不小心沾到一点油时,仿佛能听到心碎的声音。
或许对于真正的土豪来说,沾到油,就再买新的好了。
羡慕他们的纸醉金迷,穷奢极奢,夜夜笙歌的生活,羡慕他们永远不操心怎么赚钱,气定神闲买买买的气质。
想要体验那种生活,只能回归现实,努力挣钱。
《5》
想来,像金骏眉这样的顶级红茶,本就不是谁都能喝得到的。
于普通人而言,若是有幸能买到金骏眉,遇到了,就喝一点吧。
虽然贵了一些,但物有所值。
而没有渠道的,或者喝不起金骏眉的,茶圈里还有很多红茶可以选择。
在六大茶类中,红茶也属于大宗商品,产地广泛。
喝点价格亲民的口粮红茶,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担心的情况,就是有一些人,爱慕金骏眉的名号,却又贪便宜。
最后,买到了西贝货。
被无良商家狠狠地割韭菜,还乐在其中不自知。
更多关于红茶的知识
从金骏眉到“梅占金骏眉”,泛滥成灾的“金骏眉”们,何时能平?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上万一斤的茶,只泡5冲就没味道了,这就是红茶天花板金骏眉?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喝茶这件事,历来是众口难调。
有人爱喝香一些的,有人喜汤感醇一点的。
哪怕同样都是主打茶香,也会分出花香、果香、蜜香的不同。
和入门级茶小白谈起“水薄”、“水厚”等概念,短时间内,在没有大量喝茶形成味蕾记忆前,很难想象茶味醇厚是何等表现。
但好在,对于一泡具有性价比的好茶,世人早已形成审美共识。
即,好茶要好喝又耐泡。
耐泡度,是最直观的展现 *** 。
哪怕一个人再不懂茶,也能在逐冲泡茶之间,近距离感受茶味差距。
不耐泡的茶,只泡三、四冲就转淡。
好不容易抽空坐下来细致品茶,结果,一泡茶喝了没几次又要换茶。
这着实太扫兴!
所以,当看到有茶友很苦恼的反映,他买入手的万元级金骏眉,丝毫不耐泡时,完全能理解他的沮丧心情。
“金骏眉只泡5次就转淡,是不是因为芽头太嫩?”
其实并不是,而是另有原因。
《2》
茶圈内,金骏眉是赫赫有名的红茶新贵。
在2005年前后才正式创制成功,随后才是陆续推广,一举成名。
金骏眉的问世,填补了一项茶界空白。
在此之前,茶叶圈子里还没有用芽头加工红茶的先例。
放眼六大茶类,用茶芽制茶的例子有很多。
绿茶有各式翠芽雪芽,黄茶有君山银针,白茶有白毫银针。
唯独在当时,用芽头制成红茶还属于一片空白。
但在金骏眉成功问世之后,红茶圈子里掀起了一阵制茶潮流。
采摘单芽为原料制成的红茶金针、红茶金芽,陆续而来。
发展至今,用芽头加工红茶,已经不是新鲜事。
不过,只用茶芽为原料,不含叶片,最终做出来的茶叶成品会不会不耐泡?
这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茶圈内存在这样的片面之见,认为细芽嫩芽制成的茶叶,只是外表好看,但茶味偏淡,耐泡度还不如粗老叶片制成的平价口粮茶……
但这是错的,茶芽是茶树的养分精华集中体现。
饱满肥壮的茶芽内部,蕴藏着无限希望与生机,包括茶氨酸在内的各式茶味养分积累充沛。
将其采下后,再经历后续加工。
只要工艺不出差池,内在天然茶味没有受损,何谈用芽头做成的茶叶普遍不耐泡?
最后,将单芽茶与粗大老叶制成的平价茶放在一块对比,更是不妥。
采茶制茶,茶树嫰梢部位的芽头、嫩叶、成熟柔嫩叶片、以及连接嫩叶的嫩茎(茶梗)才是采收主体。
过分粗糙的老叶片、木质化硬茶梗,面临着茶味物质流失,木质纤维粗糙的问题,反而会让做出来的成品带粗老劣质味,茶汤滋味寡淡,还很不耐泡!
《3》
花了斤价万元的高价,买入手的金骏眉,价位属于高端。
但从“只能泡5次”的具体表现看,这样的茶,买入手一点也不值。
还记得很早之前就有茶友在问,为什么市面上的红茶金骏眉定价这么乱?有几十块的,也有几百块的,贵一点的还要上千?
当时给对方科普了一点,如果从《金骏眉茶》的行业标准看,不论斤价几百,还是上千,那些统统是假货,不是真正的金骏眉。
因为,按照标准定义,金骏眉的概念如下:
是以武夷山桐木高山一带为核心产区,用当地高山茶树单芽为原料,经历特定的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处理后,制成汤色金黄,汤中带甘,甘里透香的红茶。
特定产区范围限定,只限桐木高山地带,当地是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生态环境一流;
特定茶树品种规定,以桐木高山茶树,即当地的桐木菜茶为主;
特定的采摘标准,只采单芽,不含叶片与茶梗;
特定的制茶工艺,按部就班,不能偷工减料;
特定的风味表现,汤色金黄透亮,具有花香、果香、蜜香交融的清雅茶香,茶味无比鲜醇甘香……
符合这“5个特定”,才是标准定义的真正金骏眉。
除此以外,都不正宗。
市面上那些几十、几百、上千的金骏眉,只是仿冒品。
高仿一些的,是用外地茶树的芽头,再结合金骏眉的工艺制茶。
随便冒名顶替的,只是随便用了普通便宜红茶,再贴上“金骏眉”的标签就推向市面。
由于市面上的红茶金骏眉,良莠不齐,真假混杂,假多真少。
所以,才会让不知内情的人觉得,金骏眉的价格有贵也有便宜,价格相差甚远。
但事实真相是,按这些年的市场观察,真正的桐木高山金骏眉,每斤过万很常见。
低于这个价的, 根本买不到正品。
《4》
桐木高山金骏眉,耐泡表现惊人。
泡茶时,选白瓷盖碗冲泡。
110毫升的标准容量内,单泡金骏眉仅需投茶5克。
泡茶的水温,可以大胆选沸水。
因为怕沸水烫坏的,都不是桐木本地的原料。
正宗的金骏眉,哪怕沸水直冲,也不会出现任何烫变色,烫出酸味,茶味苦涩的问题,反而还对茶香茶味激发有利。
沸水冲入后,尽量手脚麻利些,快速合盖倒出茶汤。
基本在5冲、6冲,注水、合盖、出汤等泡茶步骤,要快速连贯起来。
快出即可,不需要坐杯,也能泡出鲜醇饱满的茶味。
等到6冲左右,再依次延长浸泡时间。
稍微坐杯一会儿,再出汤。
譬如,第7冲多闷5秒,第8冲多闷10秒,第9冲多闷15秒,依次往下合理加时,让尾水茶味充分发挥。
算下来,一泡好茶轻轻松松泡到10次以上,不算什么挑战。
如果只泡5次就转淡,并且茶汤还不鲜、没有清雅灵动的花香蜜香,回味也不持久……
如此表现糟糕,茶味不耐泡的金骏眉,很明显是买亏了。
《5》
真正的强者,从不畏于环境。
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
同样的,一流好茶在极端环境下,更能有效检验品质。
就拿今天这篇的例子来看,茶友们在喝红茶时,要牢记这几点。
桐木金骏眉是不怕烫的,除非是假货版本的“伪骏眉”;
作为产自保护区的知名好茶,桐木金骏眉不存在味淡一说,茶味是无比鲜醇,回甘生香持久,茶味寡淡的基本是外地假货;
桐木菜茶芽头制成的金骏眉,别看茶芽个头不大,但蕴藏的茶味物质丰沛,不泡到10冲之后,压根不需要换茶,那些茶味不持久,耐泡度逊色的,不是正品;
内在茶味丰沛的高山金骏眉,哪怕快出水,茶味照样饱满可口,不需要闷泡才能出茶味……
这些具象化的细节,在茫茫茶海里,好比是一座灯塔。
能助你在选茶时,拨开迷雾,导航向好茶的方向!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同样都是寻访金骏眉,为何有人去桐木关,要从江西绕道武夷山呢?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茶友去了桐木关。
他发在朋友圈的视频,我看了。
一看就觉得好奇怪。
有一种“好像是,又好像不是”的怪异感。
我们去桐木关,是先经过星村,再经过桐木的山路。
但茶友的视频刚好相反。
他是先开了一段山路,再进了一个村子。
这个村子位于一块极大的平原地带,镜头里可以看到路边有一溜一溜种植得极为整齐的青菜地,平铺过去,满满当当一大片绿,盎然在镜头里。
当然这些都是没有识别性的。
福建的任何一个山村,都有这样的路,这样的菜地,这样的开阔地。
但更大的BUG出现了。
镜头行进中,路边出现了一栋大大的房子——我敢保证这么多年每年往返两三次星村和桐木关这条路,从来没有见过路边有这么大栋房子——且5月初的时候刚去过桐木,也没见到路边有这栋房子——这么大的跟碉堡一样的大房子,如果有,绝对不可能看不见。
到这里,已经可以肯定,这不是星村,也不是我们平时去桐木要经过的那条路。
他走的路线显然不是从武夷山到桐木村的路。
他走的是江西那条路,从江西到桐木关的路。
(福建境内的桐木关界碑)
(福建境内的桐木关门楼)
《2》
接下来他的视频里,出现了“桐木关”字样的石碑。
按茶友的逻辑,他已经到桐木关了,这足可以证明他买到的茶,是桐木村的正宗红茶了。
把这块石碑给团队的小伙伴们都看了一圈,她们都是常年跟着村姑陈上桐木去的老人儿了,就算村姑老眼昏花,团队的小姑娘平均年龄25岁,都是火眼金睛的年纪。
她们看完那块石碑,确认说,这块碑是江西那边的那块。不是桐木村这边的这块。
写到这里,可能有没去过桐木村的茶友们要一头雾水了,什么江西那边、桐木这边的,怎么听不懂呢?
其实很好理解。
拿出手机,搜索地图,找到“桐木关”。
桐木关是一个门楼,像中国的任何一个关一样,伫立在一条官道上,起着日间盘查行人,夜间关门闭户的作用。
而桐木关又与中国别的关都不一样,它不但是个关隘,还是个界碑,它的存在,把福建与江西,分隔开来。
如果你站在关楼上,低头就能看见,左边归属江西,而右边归属福建。
所以,桐木关又有一个形象的浑名,叫做一脚跨两省。
正因为它在地域上的特殊作用,一脚跨两省,成为了一个特殊景点,很多人到桐木来,为的就是亲眼看一看,亲自踩一踩,感受一下站在两个省中间地带的神奇感觉。
同时,为了彰显桐木关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在桐木关的左右两侧,福建和江西两个省,分别竖立了界碑,上书“桐木关”三字以纪念。
由于两个省界碑的时候,并没有约好一起立,是分别立的,由不同的人主持雕刻与竖立,所以,两个省的桐木关石碑,是不同的造型、雕刻的不同的字体,并且,是不同的时间立下的,故而两块碑“年纪”不一样、接受的风吹日晒的时间长度不一样,它们的风化程度也不一样。
当然这两块石碑的区别,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除非常去。
而村姑陈是常去的,故而,一眼就能认得出来两块碑的不同。
茶友拍的这块证明他去过桐木关的石碑,是江西那边立的碑,而非桐木这边立的碑。
这就反向佐证了,他是从江西那一侧上的桐木关,而非从福建这一侧、从星村到桐木上的关。
(江西境内的桐木关石碑)
(江西境内的桐木关宣传栏)
《3》
可能有茶友要问,反正都是去桐木关,从江西走,和从星村走,有什么不一样呢?
条条大路通桐木,管它是走哪条路,只要最后到了桐木关,不就可以了么?
只要拍到桐木关的界碑,证明自己去了不就OK了。
村姑陈干嘛要执著于人家是从江西去的还是从星村去的呢?
列位看官有所不知。
这从哪条路去的桐木关,从理论上看差不多,但从现实来看,差了很多。
首先,从取道江西上桐木关,路途遥远,要多开20-30公里。正常开车的人不会舍近求远,毕竟谁的油费不花钱?
其次,江西通往桐木关的山路,崎岖难行,坎坷艰难,路况差,时不时还有石落下。而从星村进桐木关的路,这两年刚刚修整过,是平坦的柏油路,路况好,路宽,车少,开起来非常容易。
再次,从江西到桐木关,如果是从武夷山三姑出发,那至少要开3小时,而从星村到桐木关,走新修好的路,若中途不停下来玩耍,只要1.5到2小时。
由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大家开车出来寻茶,当然是舍远求近,走好平坦的路,走近便的路,没人喜欢开崎岖的山路还绕远路的。
所以,这位茶友从江西去桐木关,而没有取道星村去桐木关,这就意味非常深长了。
他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走难走的路,还绕路呢?
这里面有一个关节所在——他不认识桐木村的人。
(皮坑哨卡)
(皮坑哨卡)
《4》
众所周知,桐木村是自然保护区。
有大量的保护植物与保护动物生活在这片大山里。
同时,森林公安也在这里设置了哨卡,一般人,一般的车,是进不了桐木里面的村落的。
这个设关卡的地方,叫皮坑。
一般的人寻茶去桐木关,必定要认识桐木村里面的人,请这位桐木的居民,向皮坑的哨卡报备。
等你到了皮坑的时候,被哨卡拦下来,便要下车登记,只要是本村村民报备过的车牌,才能进去。
如果一查发现没有报备过,那就只能原路返回了。
每次我们去桐木关,在皮坑,都会遇到许多之一次去桐木关游玩的车子,被拦在皮坑哨卡,扫兴而归。
所以,一旦不认识桐木里面的人,没有人帮忙报备,是进不了桐木村深处,到不了一脚跨两省的。
大多数情况下,没人报备的车辆,要想去桐木关,只能取道江西,绕远路,走崎岖的山路,多花上两小时,才能上桐木关去看一眼,取个景。
这就可以解释,这位茶友为何从江西绕远路上桐木关了。
他不认识桐木里面村庄的茶农,无人替他报备。
可见,他买到的金骏眉,也自然不是桐木的金骏眉。
是江西仿制的金骏眉。
《5》
一脚跨两省下面的江西境内,也有许多人制茶,是桐木村民所谓的外山金骏眉。
香气非常冲人,外放,极为抓人。
但由于长得跟桐木出产的金骏眉很相似,普通的人,一般的人,是认不出来的。
并且,外山的金骏眉价格极低,加上相似的外形,便被许多茶商看中,买回去,当成桐木金骏眉销售。
用外山金骏眉的进货价,卖桐木金骏眉的零售价。
这当中的利润空间,异常巨大。
比卖真正的桐木金骏眉的利润,要大上三四倍。
难怪那么多茶掌柜,要去卖外山的金骏眉了。
关于这一点,马克思老先生早在上个世纪就说过了:只要有1%的利润,就会有100%的人铤而走险。
论对人性的了解,又有谁能出马老先生其右呢?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100元、1000元、10000元,都是红茶,它们价格差在了哪里?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遇到有茶友提问——低于200块的金骏眉是不能喝吗?
能喝与否,得看个人接受程度。
但问题的关键是,按这样价位去买金骏眉,买不到真货。
谈到买红茶,很多茶友会感慨,价格层次差距太大了。
同样是金骏眉,价格从几百、上千、甚至上万不等。
抛开金骏眉、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等名品不谈,哪怕简单买一包红茶,价位差距也堪称两极。
便宜到极致的,几十元就能入手一大包,只不过不敢随意喝。
而价格特别贵的,则是“上无止境”,能到五位数起步。
问题来了,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红茶定价?
拉开便宜红茶和高价红茶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
《2》
一、产区环境。
橘生淮南,枳生淮北,产地环境对茶叶品质影响息息相关。
放眼整个茶圈,核心产区出来的名优好茶,价位普遍会略高一些。
以金骏眉和正山小种为例,它们统统产自桐木高山一带,具有地域性要求。
与此同时,也拥有原产地标识的认证。
按照相应标准,只有以桐木高山一带若干范围的茶青鲜叶,才能做出正宗的金骏眉和正山小种。
产地范围以外的青叶,再去做成“正山小种”,名不正,言不顺。
提到这,顺便简单介绍一下。
桐木村可不是简单的小茶村,它涵盖有大大小小近三十个自然村,面积范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值得一提的是,桐木高山一带位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圈下重点,自然保护区哎,茶圈内能有几款茶出自保护区?
作为保护区内产出来的名茶,金骏眉和正山小种的先天产区环境优势绝佳。
生态环境好,山高谷深林密,分布有茂密的原始林,空气质量绝佳。
生态管理严格,入口必经之处设有关卡,外来车辆没有提前报备不得随意入关。
当地不得随意乱砍乱伐,毁林开荒种茶,茶树大多种在原先的老茶地。
亲自到桐木一趟,你可以切身体会到,桐木之上,少有成片连绵起伏、无边无际的茶园。
而是东一块,西一处,呈现零散分布,种茶面积有限。
在竹林边、林地下,还有不少零星的茶树分布。
如此绝佳的天然优势,决定从桐木关内出来的红茶,不论正山小种还是金骏眉,只要制茶工艺别太糟糕,品质就肯定不会差。
茶叶内质丰沛,茶香清雅馥郁,茶味醇厚饱满,回甘持久,韵味绝佳。
这样的先天产区优势,远非普通红茶可比!
《3》
二、原料等级。
去年做过一期开箱内容,测评了一份特别便宜的金骏眉。
满满两大盒,仅需几十元就能买到手。
虽说在买茶之前,心里就预料到,这样的价位买不到真货。
一分钱一分货,便宜红茶预期表现并不乐观。
但拆开包装,剪开泡袋后,还是惊讶于它的干茶外观。
一眼看去,就能看到3、5根没有挑干净的茶梗。
定睛一看,叶片更是断裂破碎不堪。
说好的金骏眉要用7-8万颗芽头才能做出一斤茶呢?
就这表现,再打着金骏眉的旗号,显然是糊弄人。
名不正,言不顺,堪称茶圈一眼假。
对红茶来说,原料采摘等级高低,与成品质量息息相关。
若仅仅是为了省成本,偷工减料,用边角料制茶。
在成本低廉前提下,最终售价自然会便宜到极致。
但这样的便宜茶,不能体现好茶的真正实力。
在买红茶,尤其是买小种红茶、工夫红茶时。
要认准条索紧结、干茶匀称、拣捡干净为佳。
条索粗细不一、老叶片居多、茶梗明显的红茶。
即便价格再便宜,也谈不上性价比!
《4》
三、工艺水准。
前段时间有接到一位茶友咨询。
“早在一个月前买的花香小种,近期拆开泡来喝,茶味发酸很明显,这是今年的新茶,存茶过程也没出问题,怎么会生出这么明显酸味?”
排除储存过程中的受潮变质发酸,发酵不当、发酵过头导致这款红茶发酸的嫌疑非常大。
红茶的基础加工流程,少不了以下四个步骤,分别是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萎凋,茶青鲜叶采下后及时摊晾萎凋,萎凋不及时会严重破坏茶汤的鲜爽口感。
揉捻,鲜叶经过揉捻后,为呈现出条索状雏形,叶片在揉裂之后更利于下一步的制茶发酵。
发酵,发酵对红茶 *** 来说,可谓关键一环。
制茶发酵的难点,在于掌握温度、湿度、发酵时长的平衡。
稍有不慎,发酵期间室内温度过高,时间过程,湿度过高,都有可能引起红茶的不当发酵。
导致茶叶发酵过头,生出包括酸味在内的一系列怪味。
反过来看,发酵程度不足的红茶,又会造成花果香气弱、青味明显。
甚至茶汤泡开后,喝起来带有青涩滋味。
总之,对红茶来说,发酵过轻/发酵过头都不是好事!
当红茶发酵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阻止茶叶进一步发酵下去。
这时就进入烘干、干燥处理环节。
等到茶叶内部水分被慢慢烘透,含水量控制达标后,才算大功告成。
对一款好茶来说,先天产区环境好,远远不够。
还得再加上后期的精心 *** ,才能做出高质量的好茶。
一旦在制茶环节出纰漏,这款红茶的品质与身价将会严重下跌!
《5》
四、其它综合因素。
对茶叶品质成型来说,产区工艺是核心。
但影响茶叶最终定价的,却由多种综合因素来决定。
比如,树龄高低。
树龄老一些的茶,喝起来会更加有风骨,更加有魅力。
像桐木红茶里的老丛红茶,产量低,风味好,拥有明显的丛香,汤感也远比其它红茶来得醇厚。
为此,它的定价自然要相对略高一些。
比如,仓储条件。
规范仓储的红茶,要付出一定的存茶成本。
(比如,买抽湿机除湿,用空调降温,盖茶仓时铺设木地板防潮……)
红茶虽说不像白茶、普洱那样,讲究越陈越香。
但储存到位,才能延续一款好茶的优良品质!
比如,包装成本。
之前和朋友在外面喝茶。
那位相熟多年的朋友,亮出了一泡据说是私人订制款的金骏眉,别人送来的。
眼看着满满一大盒,还以为里面有不少泡茶。
结果拆开后才发现,原来里面仅有一泡茶。
剩下的里三层、外三层,全部都是礼品包装。
讲真,在外包装上如此下重本的茶叶,几乎礼盒包装成本就已经近百元。
不论内在品质如何,价格都不会太便宜。
茶友们在买茶时,可别犯买椟还珠的错误。
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看的。
品质好,香气滋味出色,好喝才是关键!
《6》
买红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只看价格就买茶。
很多时候,价格高未必说明这款茶品质好。
因为这背后,说不定藏有标价虚高的水分。
论实质,远远不值那个价。
但那些价格特别低廉的红茶,不可能有捡漏到好茶的机会。
毕竟,商家们不可能会做亏本生意,将产区、工艺、储存俱佳的好茶,折本 *** 。
一言概之,抛开具体品质不谈,换来的不过是个数字。
为了少踩坑、少被骗。
买红茶,选对品质才是可靠之选!
更多关于红茶的知识
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谁才是煮红茶首选?谁不适合煮茶?
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有何区别?4大干货,一次性弄懂红茶
金骏眉不是红茶,大红袍是红茶,围绕红茶的4个误区,该扒一扒了
与滇红、祁门红茶、九曲红梅相比,烟小种红茶,是种什么样的茶?
喝红茶时,茶汤一定是越红越好吗?什么样的红茶才算好?答案来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正宗的金骏眉价格是1000元一斤?顶级的金骏眉价格是多少钱一斤?正山小种,金骏眉,滇红,祁门红茶,英红九号都是我们熟知的红茶,而哪款会是大众的那杯茶呢?很多茶友会选择金骏眉,毕竟颜值高,口感好,并且是时下流行的高级红茶,为什么说高级,因为 *** 金骏眉都是采用芽头来做的,所以价格会稍贵一点,那么金骏眉会是多少钱一斤?
每日有茶事,杯中看春秋,,想了解更多绿茶,红茶,白茶,小青柑,陈皮的选购和冲泡信息,可以关注悦品茗公众号,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私信备注:免费领茶样,就可以喝上性价比好茶!
但是如果上过 *** 买茶的话,你就会发现什么九块九包邮,或者68正宗金骏眉之类的,说实话,这只有不懂茶的小白才会信,能喝入口金骏眉哪有你们想象的那么便宜。但是这也说明一个想象,就是金骏眉的市场太乱了,在这样混乱的市场,我们应该怎样去挑选金骏眉才不会被坑呢?今天悦品茗先给大家说一下下,往后会继续谈这个话题,请继续关注悦品茗喔!!
金骏眉的受欢迎让很多忽视消费者利益的商家蠢蠢欲动,利用一些外山或者低海拔的茶叶,还有更恶劣用广西,湖北,江西,云南茶青来做金骏眉,然后在市场上叫卖正宗金骏眉,好吧,之前有很多在 *** 买过金骏眉的茶友就跟我说,怎么我买到的金骏眉都是叶子,不是说好的芽头么,当然,你买的肯定是低价的,否则没有哪个有良心的商家会给你50都是芽头吧,毕竟一分钱一分货。
正宗的金骏眉是长什么样子的,好吧,可能还有很多茶友并没有见过顶级的金骏眉,我们会说,桐木关的金骏眉外形细小而紧凑,颜色是在金,黄,黑三种颜色相间。而很多茶友望文生义,以为金骏眉都是金色的,所以就去找金芽的金骏眉,这也被很多商家说利用,在 *** 上卖全金芽的金骏眉比比皆是。好了,如果用了大价钱买的是全黄芽头的,恭喜你,你喝到了普通的金骏眉,并不是正宗桐木关的。我也上图给大家对比一下哈!
正山堂金骏眉
市面全金芽金骏眉
说完干茶,我们再来说下口感和茶底,首先,我们来泡好的金骏眉,或者正宗金骏眉,一开汤汤色为金黄色,品饮之,你会感觉甘甜感觉会占满口腔。好的金骏眉其口感会融合香、味 似果、蜜、花、薯等综合香型,没错,你会顿时爱上它。虽然说的有点夸张,不过确实好的金骏眉会口感很好。同时正宗的金骏眉的价格也是偏高,很多茶友喝了之后说,嗯,很好,每一口都是心疼的感觉,这虽然是说笑,不过正宗的桐木关金骏眉,或者说正山堂的,的确很贵,50克就要几百大洋了。
但是贵嘛,肯定是物有所值才会这样,普通的金骏眉泡六七次就开始不行了,但是桐木金骏眉连泡12次,口感仍然饱满甘甜,叶底舒展后,芽尖鲜活,秀 挺亮丽,这就是价值的体现了,让你连续十几能够感受到桐木大山的馈赠,毕竟,桐木关金骏眉在那么好的保护区才有今天这么完美的口感。
平时我们去买金骏眉茶叶,价格多少钱一斤比较好呢
市面上黄芽头金骏眉基本不算是好茶,价格300-500左右,而我们平时看到黄黑相间的性价比高的金骏眉,500以上会比较好,而正宗的武夷山桐木关金骏眉价格则会更高,3000-10000左右吧,具体还要看品质,所以不同追求的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金骏眉。
今天我们先说到这里,往后我们会继续说关于金骏眉,正山小种等武夷红茶的挑选和分辨。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悦品茗,会给你满意答复。
竹叶青售价更高近3万元?记者暗访调查茶叶包装……预备价格不菲的实木、陶罐礼品包装把普通的散装茶“打扮”成高档礼品......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四川省成都市多家茶叶店,发现不少茶叶店特别注重在包装材质、设计上“做文章”。
竹叶青售价更高29680元
*** 款需预订
实木包装、手工漆盒
成都西单商场附近的一家竹叶青专卖店,眼下正在促销新茶。4月5日,该店服务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店里的竹叶青分为“论道”“静心”“品味”三个等级,等级不同价位不同,“更高等级的“论道”竹叶青是赠送重要朋友、领导的更好选择。”
记者看到,该店价格更低的一款“论道”竹叶青售价为1280元,售价更高的可达29680元。
要看到茶叶,还要再开两层包装才行。 刘铭 摄
随后,服务人员向记者推荐了一款号称“价值感最明显”的“论道”竹叶青,售价为2580元,共有茶叶120克,分别装在30个小袋里,每袋4克。
记者注意到,虽然包装看上去是硬纸盒,内容却十分丰富。纸盒外带有腰封、塑封,硬纸盒三面折裹,打开折叠的纸盒,里面是实木盒子。实木盒子又分为三格,每隔有独立纸盒包装,里面分别装有10袋茶,打开后才是小袋茶叶。
记者看到,“论道”竹叶青几乎都采用“硬纸盒+实木盒”的包装方式,价位越高,包装上的“文化创意”就越丰富。
据服务人员介绍,店内售价1.2万元的“论道”竹叶青实木包装盒呈现起伏的山峦形状,上面刻有老子的《道德经》;售价29680元的“论道”竹叶青为 *** 款,要预订,不仅是实木包装,还是手工漆盒,具有收藏价值。
“镇店大红袍”标价6336元
内装茶叶120克
实木包装搭售粉彩茶壶茶杯
4月9日,记者来到成都一家专门销售大红袍、金骏眉等茶叶的“正山世家”茶叶店。该店服务人员介绍称,散装茶叶只有正山小种,其余都是定型包装茶,“送人的话,几百元到上千元的都有”。
其中,一款标价6336元的大红袍,内装茶叶120克,被服务人员称为“镇店大红袍”,也是店内最贵的茶叶。这款茶叶采用实木包装,包装内除了一个茶叶罐外,还配有一把茶壶和两只茶杯。服务人员介绍说,茶叶罐和茶具都是粉彩的,价格不菲,一次性购买几套还可以参加“充值赠送”活动。
标价6336元的大红袍茶叶包装内配有一套茶具。 刘铭 摄
茶叶店推销包装礼盒
便宜的十几元
贵的300元
记者注意到,一些茶叶店服务人员不仅“茶经”丰富,还有独特的“礼经”。例如,有服务人员表示:
“送茶叶,对方并不懂茶,如何证明是好茶?主要看包装、看创意、看品牌。”
“我们的茶叶很多都是拿来送礼的,可以送货上门,也可以邮寄。”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茶叶礼品化的市场环境下,为了便于购买散装茶的顾客包装使用,大多数茶叶店都专门备有茶叶包装盒,有纸盒、铁皮盒,更多的是竹盒和木盒,包装盒内一般有两个装茶叶的陶瓷罐。价格便宜的十几元、几十元,最贵的可达300元左右。店主均宣称收的是成本价,只是提供包装服务,不赚包装钱。
长顺上街“蒙山茶事”茶叶店主要售卖峨眉山绿茶和蒙顶甘露,同样备有多款空礼盒包装,最贵的一款实木包装每套价格为280元。4月14日,该店店主向记者介绍说,包装不单独卖,向顾客收取的都是成本价,相当于帮顾客购买。该店店主表示:
“我们是卖茶叶,不是卖包装。”
“这些是包装公司成批生产出来的,价格便宜,如果是单独的茶叶罐,一个要几百元。这样既好看,还有份量,再配套一个手提袋,显得很有档次。”
不少茶叶店都为顾客准备了木盒加陶瓷罐空包装。 刘铭 摄
茶叶礼品化虽普遍,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不少茶叶品牌已经放弃了过去繁杂的旧包装,更换成简洁雅致的新包装,更加注重茶叶品质和营造茶叶文化。
金骏眉、银骏眉、铜骏眉、大小赤甘,你搞清了吗?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时值冬季,喝红茶的人越来越多了。最近,有茶友问小懂:市面上除了金骏眉,还有银骏眉、铜骏眉一说,又有大赤甘、小赤甘,实在搞不清这几种茶是啥关系,有啥区别。
以上提到的这几款红茶,原产地都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桐木关(村),都属于正山小种红茶的范畴。但凡懂点茶的人都知道桐木关,这里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顺便说一句,桐木关实在太美了,有机会一定要去哦!)
▲没有村民带路,是进不去桐木关的哦!
▲云遮雾罩中的桐木关
既然这些茶都属于正山小种,为什么还要细分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金银铜骏眉和大小赤甘的关系
小懂咨询桐木关的资深茶农了解到,这几种茶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芽和叶的比例。咱们先来看一张图片,看完大家就知道了!
从图片我们可以知道,金骏眉一般为单芽,银骏眉为一芽一叶,铜骏眉为一芽二叶。铜骏眉还有一个别名,就是“小赤甘”。而再往后,一芽三四叶,就是大赤甘了,市场上通俗地称为“正山小种”。
金骏眉,其实不是传统的红茶,2005年才创制,纯芽头制成,6至8万颗芽尖方可制成一斤金骏眉。现在市场上真正意义桐木关内的金骏眉极少,而且价格极高。
银骏眉虽然是一芽一叶,采制难度与金骏眉相差无几,但是价格却比金骏眉至少低一半以上。对于茶农、茶厂来说, *** 银骏眉费力不赚钱,现在桐木关内几乎没有人生产银骏眉了。
在采制时间上,由于桐木关海拔较高(1000米以上),气温较低,每年之一波采制金骏眉的时间也基本在清明节后了,大概在4月中旬以后,因此金骏眉是没有所谓“明前茶”一说的。
采制完金骏眉,接着就是采制银骏眉和铜骏眉的时间,大赤甘的采制时间一般在5月份以后。
别看这几种茶名字差别很大,但其 *** 工艺基本相同,都是小种红茶的 *** *** ,大致分为采摘→晾青(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几道工序,传统的松烟小种还有熏烟的工序。
小懂在2015年春就进入过桐木关,亲见茶农采制金骏眉。下面,咱们就通过金骏眉的 *** 流程来了解一下清香型小种是如何做出来的。
金骏眉如何炼成的?
之一步:采摘。金骏眉茶的采摘标准,叶梢比红、绿茶成熟。金骏眉要求采取新鲜的茶芽,摘取芽头最鲜嫩的部位,对于采摘技巧要求非常高。由于桐木关海拔较高,茶树生长较慢,又不施化肥农药,这里的红茶一年只采摘一季,纯芽尖制成的金骏眉产量更少。
▲茶农采摘
第二步:挑拣。很多人以为采摘回来的青叶就可以晾青、萎凋了,其实中间还有个挑拣的过程。就是用簸箕将采摘过程中不慎带进来的叶片挑拣出来,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金骏眉的原材料都是芽尖。
第三步:晾青。将茶青均匀地散布在簸箕中,为下一步萎凋做准备。这一步很重要的一点是,晾青后,不能用手去触碰茶青,否则会导致下一步萎凋不均匀。也有人说晾青和萎凋是一个意思,此处为了便于理解,进行细分。
第四步:萎凋。金骏眉萎凋可以分为室内萎凋和日光萎凋两种。现在由于天气原因,往往无法做日光萎凋,一天做出的金骏眉大多在室内萎凋机中完成萎凋的。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至4个小时,这一过程茶叶失去的水量大约在70%。
第五步:揉捻。金骏眉茶青在揉捻机中摩擦运动 ,是为了对叶面进行塑形,揉捻成条。
第六步:发酵。将揉捻好的茶青堆在一起,用湿布覆盖其上,是为了破坏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使鲜叶发生一系列生化变化。这个过程大概需要7至8个小时,发酵完成的茶叶变成红色。
第七步:干燥。将发酵好的茶叶放入烘焙机中,用大约90℃的文火慢慢烘焙,大约3个小时后全部烘干,正宗的金骏眉就炼成啦!
▲金骏眉干茶、茶汤、叶底
懂茶帝,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欢迎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