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都吃啥食物,螃蟹跟什么食物不能一起吃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98 0
鲁迅乐于“夜食蟹”,借吃蟹手法将法海下场写得精彩

“秋风响,蟹脚痒。”金秋正是食蟹季。大江南北,那背青肚白爪长金毛的大闸蟹,足螯毛茸茸的巢湖毛蟹,小巧灵动的盘锦稻田蟹,宽横暗青的粤琼青蟹等等,只只肥满,个个生猛,逮上来上屉一蒸,壳黄膏腴肉白,鲜美细嫩,堪称上品。

得天地所赐,吴越多蟹,那里的人也善于食蟹,巧口利齿,蟹食得精巧,壳是壳,脚是脚,螯是螯,摆起来完整如生,绝无浪费。再加上有名的食蟹工具“蟹八件”,能看出对食蟹这活郑重其事,工于心计。这样的美味,会稽人氏鲁迅脱不了俗,翻阅《鲁迅日记》,有多处食蟹的记载:“晴。上午得有麟信。午后李秉中来。郑伯奇、蒋光慈、段可情来。下午得小峰信。得淑卿信,三日发。夜食蟹饮酒,大醉。”(1927年11月9日)“昙。晚三弟来,留之食蟹,并赠以饼干一盒。夜雨。”(1931年10月5日)……不一而足。

看似鲁迅嗜蟹,乐在其中,实际有个过程。生长在水乡的他,原先对螃蟹并无特殊喜好,同乡好友许寿裳这样回忆鲁迅:“关于他的饮食,饭菜很随便,惟不很喜欢吃隔夜菜和干咸品,鱼蟹也少吃,怕去骨和剥壳的麻烦……”鲁迅也坦承自己不是蟹迷,只是煮了剥壳蘸姜醋吃。究其原因,想来主要是自幼嗜甜患牙疾,成年后时常牙痛,而食蟹是需一口好牙啃嚼的。另蟹肉性寒,体弱多病的鲁迅易引起不适吧。相反,鲁迅对北方饭菜较为青睐:鸡蛋要炒老些,豆浆油条等吃得津津有味,鲁迅在北京生活十多年,习惯了那里的饮食,说明环境可以改变人。

既然如此,鲁迅为何还要“夜食蟹”呢?以往在北京、厦门、广州等地,鲁迅食蟹的记载少之又少(鲁迅日记1918年9月13日、9月15日两次提到在京食蟹),大概囿于市上蟹产的丰厚和食俗。1927年9月27日,他与许广平定居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毗邻农渔丰饶的江南水乡,巧得很,时值河蟹欲上时,“蟹将虾兵鱼王”源源不断运至沪上,进到石库门里弄的灶房,忙了主妇,乐了全家,吸烟火气的鲁迅焉能无动于衷?

在生活中,鲁迅并非像他的笔调冷峻尖刻,颇多亲和暖心的一面。他“夜食蟹”,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主要是让他人吃得好,促进亲情和友谊。像爱人许广平,与之结合后头一回来上海,是应以应市的水产大闸蟹犒劳的。三弟周建人,鲁迅懊悔年少时毁他做的风筝,一直对他关怀有加。与二弟周作人失和后,独自到上海谋生的三弟成为鲁迅情感上的牵挂,故而好几天的日记提到邀周建人及家眷食蟹。还有一些朋友,与鲁迅很谈得来,多年相互扶助,肝胆相照。有这样亲密祥和的氛围,哪能不食蟹饮酒,或以蟹为礼互赠呢?至于病牙,早已拔除,配了义齿,这样食蟹就无碍了。

鲁迅把蟹当作家宴中的佳肴美味,然而在他笔下,蟹的声名不扬,或以虚伪的形象出现,或是恶势力的化身。他早年写过一篇小寓言《螃蟹》,具有现实意义:一只老蟹为觅防护性好的脱壳之穴,竟惶惶不安,怕换成柔软的身体被同种啮食。旁边的蟹承诺帮它脱壳,被见多识广的老蟹一口回绝,谓“我不是怕同种”“就怕你要吃掉我”。老蟹这番看似自相矛盾的话,揭示了水族界中欺骗、伪装、诱捕的现实存在,通过传递科普知识,隐喻要警惕人世间的伪君子。

鲁迅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写到有个“非凡的人才”法海禅师,眼力了得,却武断专横,贻害四方,察觉许仙脸上的妖气,欲将这个文弱书生和白蛇娘子一对情侣拆散,并将后者扣于塔下。终于激起天怨民愤,不得已,法海藏匿蟹壳中,逃避惩罚。厌恶螃蟹横行霸道作派的鲁迅,借食蟹手法将法海的下场写得精彩:“煮到通红之后,无论取那一只,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子一般鲜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取出,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食这样的蟹,大快人心,百姓额手称庆。

鲁迅称赞,“之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今春的两种感想》)那些敢为天下先的勇士,有时需要用宝贵的生命付诸实践,得来的真知,像一盏明灯,照亮众人前进的路。鲁迅弃医从文,以尖戟之笔作武器,开辟变革“国民精神”的战场,何尝不是这个领域一位“吃螃蟹”的勇士!

又因为鲁迅著文大多避开昼间浮杂,挑灯夜战心血熬成。有关螃蟹文翰的完稿,想必是“夜食蟹”的一种吧。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伍斌

来源:作者:霍无非

肥美石蟹悄然上市 广东侨乡台山初春的鲜味

石蟹蒸水蛋 李晓春 摄

中新网江门2月28日电 题:肥美石蟹悄然上市 广东侨乡台山初春的鲜味

作者 李晓春 郭军

“今日有大量靓石蟹,特大的公石蟹每只都在300克以上,售120元一公斤,母石蟹现在肥美多膏,售80元一公斤,隔水蒸或姜葱炒都一流!识货的顾客一看到个大、肥美的石蟹就走不动了,刚有一个顾客自己就选购了近5公斤。”近日,广东台山市台城街道一经营海鲜生意的老板曾先生透露,石蟹虽比其他海蟹的经济价值低,但它除了能独自成菜之外,还常被作为提鲜食材用于烹饪各种美食。

姜葱炒石蟹 李晓春 摄

个大、肥美的公石蟹 李晓春 摄

据介绍,石蟹,又称石头蟹,是台山海域较为常见的蟹类之一,喜欢栖息在岩石或沙砾底质的海域,捕食或逃脱时反应非常迅速。蟹螯粗大有力,蟹螯尖及内边缘呈黑色,壳及爪按生长进程分别呈黄、绿、褐、蓝、紫、红等多种颜色,甲壳边缘有明显锯齿,腹部光滑且多呈粉白或米白色。石蟹个头越大,壳表颜色层次感越明显,其中个头大的公蟹颜色最为丰富,壳硬且易碎,肉质细腻、 *** 、鲜甜。

石蟹焖鸡 李晓春 摄

台山人喜欢用石蟹、生蚝、海虾、泥虫搭配家人喜欢吃的食材烹煮咸汤圆 李晓春 摄

初春的台山,海鲜市场的海鲜品种不算多,但近期石蟹上市的量比平时明显增多,台城街道富城市场销售石蟹的海鲜档已有六七家。“别看这些石蟹仔个头不大,但肉质鲜嫩,壳薄且每只都是鲜活的,个头偏大的一公斤都要卖70元以上,今天这些‘益街坊’特惠价卖40元一公斤。”2月27日的早市上,台城街道富城市场一海鲜档的老板娘招揽顾客时介绍,“石蟹仔很容易处理,轻轻揭开蟹壳后,摘除鳃部和腹部的‘脐盖’,敲裂蟹钳即可。买回去煮粥、粉、面都可以,煮咸汤圆特鲜甜,姜葱炒会入味些,或直接原只隔水蒸熟,有时间可慢慢掰着吃”。

石蟹个性较为凶猛,容易挣脱捆绑蟹螯的橡皮筋或水草 李晓春 摄

“除了原只蒸石蟹、姜葱炒石蟹、石蟹蒸水蛋之外,我们师傅还尝试借鉴瓦煲仔沙姜焗鸡的做法,在烹饪后期放入处理好的石蟹,一起焗熟后,成品比较有特色,吃起来有鸡肉自身的口感,还多了一层蟹的鲜甜味。”广海镇一餐厅的负责人介绍,鸡的品质是保证菜式出品的基础,除了常见的白切鸡、豉油鸡、盐焗鸡之外,台山人还会对搭配其他食材烹制出特色的田螺焖鸡、山坑螺焖鸡、沙白贝焖鸡等情有独钟。

用石蟹烹饪的海鲜粥 李晓春 摄

在台山,用海鲜烹煮的咸汤圆,口感丰富且非常鲜美。它不仅是沿海居民冬至前后烹煮的应节美食,更是当地四季常见于早餐、宵夜及饭市的地道美味。市民平日会选购些食材烹之犒劳自己和家人。“想吃咸汤圆时,就直接去市场买些生蚝、海虾、泥虫、石蟹等回家烹煮,可用水蟹(台山青蟹的一种)替代石蟹,两者都有提鲜的作用。”在广州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的“90后”台山人伍先生说,每次回台山都想吃一顿海鲜咸汤圆,料多、味鲜、汤甜是他对家乡海鲜咸汤圆的舌尖记忆。

原只蒸石蟹 李晓春 摄

“经台山的朋友介绍,我们这次到上川岛入住一家民宿,房间新净整洁,舒适度极棒!房东很热情,入住当晚就给我们弄了一桌海鲜,有白灼海虾、海螺、濑尿虾等,还蒸了一大盘小海鱼,最令人惊艳的是那盘姜葱炒石蟹,那石蟹肉质嫩滑,房东介绍说它属于好吃、不贵、性价比较高的蟹类之一。”近日,广州游客柯女士抵达川岛后在微信朋友圈如此描述。

台山人在早市中选购石蟹 李晓春 摄

如今,随着台山全域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沿海居民开发和经营特色民宿,吸引众多外地游客前去体验,像姜葱炒石蟹等渔家风味的菜式深得游客好评。台山特色民宿业的逐渐兴起,使得游客体验“深度游”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以往多数藏于百姓家的地道美食、特色糕点、传统小吃,如今不断呈现到游客的餐桌,舌尖上的体验更容易加深众人对台山宜居、宜游的印象。(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螃蟹:吃大闸蟹会上瘾?真假螃蟹?为什么帝王是虫子而不是螃蟹?

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传说,螃蟹是一种神奇的生物。

古人把它们叫做无肠公子、横行介士。

科学家也说,在已知的古生物当中,至少已经有5类不同形态的生物都进化成了螃蟹的样子。

这种现象叫做——蟹化(Carcinisation)。

那我们盘子里的大闸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史前生物?

为什么有人说帝王蟹并不是真正的螃蟹?

还有画面里,这些像潮水一样的红螃蟹又是这么回事儿?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故事。


真螃蟹

螃蟹也分真假,常见的真螃蟹大概有5类。

之一大类叫做——大闸蟹。

其实,这些密密麻麻的红色小螃蟹就是大闸蟹的近亲。

它们的学名叫做圣诞岛红蟹(G. Natalis),和大闸蟹一样,壳儿很方,属于方蟹总科。

圣诞岛是印度洋上的两座小岛,这里居住着1.2亿只红蟹,每只寿命大概十几岁。

他们一辈子都生活在丛林当中,吃腐烂的叶子、果子以及自己的同类。

所以,圣诞岛上有一个奇观,那就是丛林的地面非常干净,一片树叶都看不到。

然后,到了每年11月,雨季来临的时候,上亿只红蟹会前往海边产卵。

公蟹会首先从地洞里钻出来,一路上寻找水源,躲避太阳,它们依旧用腮呼吸,离不开水,但又不太会游泳,可能被深水区淹死。

在雨林中,它们要躲避椰子蟹,椰子蟹非常喜欢吃它们。

走出雨林以后,又要躲避人类的轮胎,如果不小心被压扁了,那么你身边的同伴会为你默哀3秒,然后,把你装进胃里,一起带走……

穿过了马路,又是人类的铁丝网,瘦的能钻过去,胖得能翻过去。

总之,历经重重考验,它们总算来到了海滩。

接着,公螃蟹们开始比武,比谁会挖洞,还比谁的钳子更威风,目的就是为了占据一个绝佳的位置,挖洞、建海景房。

海景房建好以后,母螃蟹们也纷纷抵达海滩,它们会本能地住进那些更加豪华的房子里,去和里面公螃蟹交配。

完成交配以后,公螃蟹返回雨林,母螃蟹则在洞穴里产卵,再把卵放在自己的腹部育儿袋中孵化。

两个星期以后,卵发育得差不多了,母螃蟹们就纷纷离开洞穴,闯入大海,迎着海浪,释放幼卵,这架势,妥妥地要用虫海征服世界啊。

但是很不幸,90%以上的幼卵会被卷入深海,再被各种滤食性的鱼类吃掉。

只有5%左右的幼苗会经历几次蜕壳变成大眼幼虫。

大眼幼虫会在海岸上聚集,一两天后,再次蜕壳,变成直径5毫米左右的小红蟹,然后,你就看到了这种红色的潮水,这其实是它们在返回雨林,再次重复它们父母的生活。

这种震撼画面远在印度洋,但事实上,远古中国的江浙沿海,理论上也是每年都在上演着类似的画面。

因为,我们大闸蟹,也和圣诞岛红蟹一样,每年必须回到海边产卵,小螃蟹也必须千里迢迢回到湖泊中生活,一生中要蜕壳至少13次,才能长成一盘合格的大闸蟹。

圣诞岛红蟹是圣诞岛独有的品种,大闸蟹也是中国的独有品种,叫做中华绒螯蟹,它们都保持着这种大海产卵的模式。

可能有人要问,那为什么我们现在从来没有看见过大闸蟹产卵、洄游的景象呢?

其实,在餐桌和超市之外,已经有人用卡车、池塘和高速公路完成了这一切。

而如果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曾经的壮观景象,其实至今都还残留在我们的汉语当中。

比如,大闸蟹为什么叫大闸蟹?

上海为什么简称沪?

其实这背后,隐藏着这样一个远古密码。


大闸蟹为什么叫大闸蟹

如果你去上海,问他们,大闸蟹为什么叫大闸蟹,你大概会得到三种说法。

之一种是说,煠这是一句上海方言、汉语古音,意思是大火烧一切。

但煠这个汉字很生僻,所以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大闸蟹。

第二种说法是说,大闸蟹在洄游、产卵的过程中,要经过一道道水闸,所以叫大闸蟹。

第三种说法有点复杂,那就是远古中国,有一种捕蟹工具,叫做纬萧,就是用竹篾编织的一张水网。

2200多年前,庄子的时代就有这种纬萧,庄子所谓的逍遥,一大境界就是做坐船上,一手纬萧,一手蟹爪。

《庄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

古人们会在大闸蟹前往海边的河道里设置一层又一层的纬萧,布置得像迷宫一样,大闸蟹在迷宫里穿行。

而当小船开过来的时候,船底可以压着纬萧过去,很轻松地来到迷宫的中间。

然后,渔家点起一盏灯,大闸蟹看到亮光,就会纷纷往船舱里爬,很快就变成了一满仓美味。

这种纬萧,在后来被叫做簖,又因为簖的古音就和今天的闸类似。

《唐陆龟年·蟹志·蟹簖》今之采捕于江浦间承峻流苇萧而障之其名曰簖……

所以,它们就被叫成了大闸蟹。

这三种说法,你觉得哪一种更靠谱呢?

虽然第三种听上去最复杂,但是,它却极有可能是远古的真相。

因为,还有一个问题,上海为什么简称沪?

前两种说法无法解释,但第三种说法却能解释这个问题,那就是,纬萧作为工具叫簖,而作为捕鱼 *** 则叫做沪。

是不是突然明白上海人为什么那么爱吃大闸蟹了吧?

原来,至少从2200多年前开始,吃大闸蟹这就是上海人的一种乐趣,被庄子叫做——逍遥。

道家很爱大闸蟹,庄子之后,又有一个大宗师叫做葛洪,他想用千言万语来形容大闸蟹的优美,最后浓缩成四个字——无肠公子。

这名字,真的是一股仙气扑面而来啊。

那为什么大闸蟹会让道家感到逍遥呢?

其实,这个秘密就藏在从舌尖到大脑的生物化学当中。


精氨酸VS脯氨酸

上期我们刚刚聊过,龙虾入口带来的那种鲜味 *** 来源于游离精氨酸。

而螃蟹入口,是一种更绵长、更幽远的感觉,尤其是再喝点酒,翩翩欲仙,这种感觉非常像道家说得逍遥。

其实,这种感觉来源于脯氨酸对精氨酸的加持。

上期我们说过,各种游离氨酸带来的味觉感受和它们的名字有关,比如,谷氨酸来源于谷物,天冬氨酸来源于天门冬植物,精氨酸来源于你懂的,那脯氨酸又来源于什么呢?请再发挥一下你的想象。

肉脯、果脯?那都是表面感官,更深一个层次,其实,你生下来吃得之一口东西,就含有大量的脯氨酸+钙。

那种满足感和安全感,你不记得了,但是,你的舌头和潜意识可都还没有忘记。

所以,为什么那些老饕都说,一如船入港,又如老还乡?

精氨酸+脯氨酸,这种悠远、绵长,好像回到温柔乡的感官 *** ,相信大家也能从大闸蟹当中品味到。

另外,还有传说,吃大闸蟹能美颜。

这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脯氨酸具有很强的修复力,尤其擅长修复胶原蛋白,而且能直接修复牙釉质,爱啃大闸蟹的人,牙口都不差,也是这个原理,脯氨酸+钙,这背后真的是一个大自然的秘密配方。

继续说螃蟹,除了大闸蟹,方蟹总科当中,还有一个种被中国人吃出花来的小螃蟹,叫做蟛蜞。

非常小众,也非常美味,也许你已经笑了。

但是,蟛蜞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螃蟹呢?


前196年·江西九江

这年,一匹快马闯进了九江王英布的宫殿。

汉朝皇帝的特使送来一罐肉酱,请九江王品尝。

九江王咬紧了牙关,他当然知道,这罐肉酱,正是自己的好兄弟——彭越啊。

朝廷滥杀功臣,把彭越剁成了肉泥,还发给每个诸侯王品尝,当初跟着刘邦打江山,如今就是这个下场?

九江王英布、彭越和韩信,这是汉初三大名将,尤其是英布,他当年还在项羽手下的时候,就已经是九江王了,后来正是因为英布的反戈一击,才最终决定了刘邦的大汉江山。

而现在,韩信被枭首示众,彭越被剁成肉泥,那英布还有什么理由不反抗呢?

于是,英布来到河边,把肉酱全部倒掉。

而当肉酱刚一接触到水面的时候,百姓们纷纷看到,彭越的肉泥化身成无数只小螃蟹潜入了河流当中。

接着,英布斩杀使者,举起大旗,起兵造反。

但最后,还是兵败被杀。

从此以后,江东、吴越的百姓就把河滩上那些小螃蟹叫做蟛越,他们认为这些生生不息的蟛越,正是自己内心铁血的象征。

但后来,历朝历代都对吴越人软磨硬泡,终于在宋朝统一之前,把这个铁血的武士国度彻底变成吴侬软语的温柔乡,这个故事我们原来分享过。

所以,吴越百姓,从那以后,也就把蟛越改叫蟛蜞。

你现在如果去江浙、福建那边,还可以暗中观察,如果一个地方把这种小螃蟹叫做蟛蜞,那么,你不要怕,他们是温柔派吴越人,而如果一个地方把这种小螃蟹叫做蟛越,那么,你可得小心了,千万别瞎犯他们的忌讳。

但话说回来,启东的蟛蜞茄子,宁波的蟛蜞豆腐,还有武夷山那边的蟛越酱,真的是鲜美啊。

除了蟛蜞和蟛越,还要一些地方把这种小螃蟹叫做长卿。

听上去就更文雅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前155年·四川临邛

这年,四川首富家中,有一个叫做司马相如的年轻人正在弹琴。

他知道,帘子后面正有一个美女在偷听。

于是,他故意弹了一首《凤求凰》

这一幕被后人叫做——琴挑卓文君。

卓文君就是那个偷听的美女,20岁,却已经守寡两年,实在不行了,听完曲子就受不了了,首富女儿也不当了,卓文君当晚就和司马相如私奔回成都,然后私定终身。

结果第二天一起床才发现,这个司马相如,完全就是个穷光蛋啊,先前在临邛原来都是骗吃骗喝啊。

但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卓文君也就和司马相如开了一家酒馆过活。

这个故事和螃蟹有什么关系?

你仔细看,司马相如字长卿,小螃蟹也叫长卿,这背后会不会有什么秘密呢?

原来,螃蟹,这正是司马相如能够骗吃骗喝的真正原因。

话说司马相如在长安读书的时候,那是顶级才子,写了很多华丽的文章。

但是,当时的皇帝并不喜欢这些花里胡哨东西,司马相如也就自然在长安混不下去。

于是,就决定回四川去谋划谋划。

正好,四川临邛的县令是自己的同学——王吉。

事先没有通知,司马相如就去投奔王吉。

这天晚上,王吉正好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在城外的亭子里碰到了一只蟛蜞,蟛蜞还会说人话,说,我明天就到了,你要来接我啊。

梦非常的真实,王吉觉得奇怪,第二天就派人去亭子里等,果然等来了司马相如。

于是,王吉就给自己解梦,说这个司马相如,一定是螃蟹转世,将来必定是靠文章横行天下。

所以,王吉就把司马同学奉为座上宾,才就有了骗吃骗喝的故事。

后来呢,王吉的梦果然也应验了。

那就是老皇帝去世,小皇帝上台,有一天,小皇帝就突然读到了一篇《子虚赋》,当时小皇帝的心情,大概就和今天你突然看到了一部心仪的影片类似。

小皇帝说,哎,真可惜啊,我怎么就没和这么厉害的人生在一个时代呢?

恰好,一个管御用猎狗的小官员在旁边听见了,就说,这个《子虚赋》就是自己朋友司马相如写的啊。

于是,司马相如就这样一步登天,变成了小皇帝身边的红人,还执掌了四川和整个西南的政治。

而这个小皇帝,就是未来的汉武大帝。

所以,把蟛蜞叫长卿的地方,都是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比如,广东番禺那边就有礼云子,是从几百只小螃蟹肚子里洗出来的蟹籽非常高级。

还有醉长卿,是生腌的蟛蜞螃蟹,只在顶级老饕当中流传。


第二类真螃蟹

第二类真螃蟹叫做梭子蟹总科。

它们其实是进化非常成功的海洋猎手。

两只螯,三对脚,还有一对船桨,可以在水下高速游动。

梭子蟹总科在餐桌上主要又分三大类,梭子蟹、蟳和青蟹。

比如,江浙人的蝤蛑(由谋)、福建人的各种蟳还有广东人的各种膏蟹、肉蟹、避风塘炒蟹。

其实都有可能是这三大类当中的某一种。

总之,梭子蟹总科,就约等于我们通常吃的海蟹。

江浙人认为最极品的梭子蟹是这种软壳蟹。

而广东人则崇尚所谓的黄油蟹。

这两种软壳和黄油的现象,其实都非常罕见螃蟹个体。

在古代,软壳大概是万分之一,而黄油也是千分之一二。

这背后的原理,大概是这样的。


软壳蟹VS黄油蟹

我们知道,螃蟹在长大过程中必须蜕壳,但是,也有蜕壳不成功的时候。

比如,有一只母青蟹正要蜕壳,用广东人的话说,这个发育的过程就是,一只小姑娘奄仔蟹正在蜕变成大美女膏蟹。

这个过程中,有些奄仔蟹会因为长得太肥、体内膏油积累过多,而导致它无法顺利蜕壳。

于是,它们就卡在了小姑娘和大美女的状态之间,食欲还像小姑娘一样越吃越肥,但身体却像大美女一样,到了农历的6~8月就要 *** ,爬上海滩假装产卵。

这个时候,猛烈的阳光照射下,它们体内的膏油就全部炸裂,渗透到了身体的各个部分,变成一只浑身上下各个关节当中都充满膏油的黄油蟹。

广东人认为,黄油蟹非常肥美,一只最少要卖1000块(150美元,1160港币,4400台币,650令吉)

本来,在自然状态下,1000只母青蟹当中才会出现1-2只黄油蟹。

但是,现在已经有一些养殖户摸索到了人工培育黄油蟹的 *** ,一年可以出产上千只,具体诀窍和饲料、盐度、水质等等因素有关,但还没有最终被科学破解。

而浙江人崇尚的软壳蟹,本来也是万里挑一,但现在已经被科学破解,可以批量生产了。

具体的原理是这样的,螃蟹一般会在夜晚躲在石头缝里悄悄蜕壳。

蜕壳以后的2个小时,就是软壳状态,这个时候的壳就像水一样柔软,而在2个小时以后就会变得坚硬。

所以,在自然状态下,除非你抽干池塘,否则基本不可能获得软壳蟹。

但是,如果我们给螃蟹模拟一个蜕壳环境呢?

黑暗的小房间,一居室,可以通过天窗观察,那不就能准确的把握时机,在它刚刚蜕壳的2个小时之内把它抓出来,直接料理上桌吗?

果然,还真有人发明了这种蟹公寓,专门批量生产软壳蟹。


第三类真螃蟹

这是一类拥有火箭速度的螃蟹,叫做沙蟹总科,生活在沙滩上,两只眼睛竖起来,上下左右前后720°无死角监控,非常科幻。

它们是滤食性生物,把沙子吃进去,过滤一遍在吐出来。

所以,你在沙滩上看到的这种小球球其实并不是它们的粪便,而是呕吐物。

它们爱挖洞,只有一两厘米大小,非常好斗,同类厮杀的时候,可以瞬间爆发出16公里的时速,这相当于人类瞬时跑出了5倍音速。

注意,它们这个瞬时爆发还是向前向后的直接冲刺,和一般螃蟹横着走完全不一样。

科学家们一直再研究这种飞毛腿,希望研发出相应的仿生学武器。

但是,广西人却早就研发出了一道沙蟹汁,把它们的飞毛腿捣碎,变成美味的蘸料。

还有宠物市场里的招潮蟹,爪子一大一小,眼睛高高立起,很萌很受欢迎,它也是沙蟹总科的物种。

另外,这种爪子一大一小的螃蟹,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拥剑,史书上记载隋炀帝特别喜欢吃蜜拥剑,还说这是天下之一美食。

《大业拾遗记》隋炀帝时,吴郡献蜜蟹两千头,蜜拥剑四瓮,法如糖蟹而味佳美。每进御则旋拭壳面,贴以镂金龙凤花鸟,为食品之一

但很不幸,蜜蟹、蜜拥剑的食谱都已经失传了。

有一次,我去一家非常高级的杭帮菜馆子,竟然看到菜单上有一道菜,叫做蜜蟹拥剑,顿时两眼发光,这难道是那位杭帮大厨复活古籍了吗?

于是立刻点了一盘,结果上上是一盘子蟹腿浇蜂蜜,我当时真的心中万马奔腾。


第四类真螃蟹

你小时候也许在小溪里搬过螃蟹吧。

这种藏在石头下面的小螃蟹,动作非常快。

抓它们是一种很纯很纯的童年乐趣,而事实上,它们就是第四类真螃蟹——溪蟹总科。

它们是100%淡水品种,和海蟹、闸蟹那种豪放的生育模式不同,它们是优生优育的好妈妈,小螃蟹一直要在育儿袋里长成型了,妈妈们才会把它们放出来。

溪蟹是一道西南美食,很多美食纪录片里都介绍过西双版纳的基诺族跑山人、佤族跑山人去山谷小溪、螃蟹洞里抓溪蟹,然后回家捣碎、拌料、烧烤。

这种吃法真的过瘾,就和你小时抓螃蟹的心情一样。

但现在,老家的小溪已经变成了高速路的桥墩子,再也找不到搬螃蟹的地方了。


第五类真螃蟹

本来,这类螃蟹是海南人的专属,叫做七星蟹,有毒。

属于扇蟹总科,这类海蟹,长得像扇子,身体上都有很好看的花纹。

科学家曾经用最毒的绣花脊(绣花脊熟若蟹)做过实验,一只绣花脊的毒素可以毒死4万5千只小白鼠,折合上百人的致死量。

而且,扇蟹体内的某些毒素,还是神经性毒素,在高温下不会被分解,所以做熟了也没用。

它们和河豚一样,毒素并不来源于自身,而是因为在海里吃了大量毒物,才累积在自己体内的。

但也和河豚一样,扇蟹的毒素只会通过胃肠道吸收,摸它,甚至被它夹出血都不会中毒。

七星蟹其实是扇蟹总科当中毒性最弱的一种,从海南到东南亚,当地人一直有用七星蟹熬粥的传统。

2009年的时候,科学家甚至还因为七星蟹不够毒,把它开除出了扇蟹总科,单列出来,叫做瓢蟹总科。

但无论如何,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花里胡哨的外观,这都是大自然有意给它留下的剧毒标识,就像毒蘑菇、毒蛇和蓝环章鱼一样,我们更好还是离它们远一点。


其他真螃蟹

自从帝王蟹在中国火了,澳大利亚人也把他们那边的一种巨大螃蟹包装了一下,叫做皇帝蟹,出口到中国,卖得比帝王蟹还贵。它其实是酋妇蟹总科下面的巨大拟滨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塔斯玛利亚。

还有蜘蛛蟹,看着比帝王蟹还像蜘蛛一些,但事实上他是真螃蟹,蜘蛛蟹总科,和上面的皇帝蟹并列更大螃蟹双雄,蜘蛛蟹面积更大,皇帝蟹体重更大。在日本和欧洲和美洲都有,可以吃。

还有一种神奇的小螃蟹,属于豆蟹总科,这是世界上最小的螃蟹。

你很可能在无意中吃过它,比如,你在吃扇贝的时候以为是咬到了石头,结果吐出来一看,竟然是一只小螃蟹。

其实,这就是豆蟹,它们是妥妥的海底寄生虫,专门寄生在各种贝类身体上,抢夺食物,让宿主变瘦。所以,海产养殖者非常痛恨这种豆蟹,但扇贝自己其实并不太憎恨豆蟹,那是因为,豆蟹的感官比扇贝灵敏,当天敌和危险降临时,豆蟹会立刻夹住扇贝的闭壳肌,让它赶紧逃跑。

以上就是各种常见的真螃蟹,如何总结它们的共同特征呢?

科学家们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猥琐的海虾

真螃蟹其实是一种猥琐的海虾。

表面上看,一个横着爬,一个倒着游,完全不一样啊。

但科学家说:

从前,有一只海里的大虫子,长得像虾,它把尾巴卷起来,一直卷到肚子里,还把背上的壳儿都给撑大了。

于是,它就变成了一只猥琐的海虾——螃蟹。

这个不断保护尾巴,强化背甲的过程就叫做——蟹化。

我们所谓的真螃蟹,就是蟹化最完美的一类海洋虫子,或者说是一类海虾吧。

而假螃蟹呢,其实就是在进化的过程中,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像螃蟹的各种史前虫子。

科学家至少已经发现了5类史前虫子把自己进化成了螃蟹的样子。

为什么你会冥冥中感觉,螃蟹、龙虾就是海里的蜘蛛、蟑螂?

其实这背后,大概真的有这样一段地球故事。


虫族玩家

5亿年前,地球Online突然迎来了各种各样的奇葩玩家。

这当中,有一个玩家叫做阿虾,它选择了虫族,要用虫海称霸全服。

果然,一开始阿虾很强,大杀四方,光速升级,很快就点满了各种科技树。

螃蟹都吃啥食物,螃蟹跟什么食物不能一起吃-第1张图片-

一部分被它点了4亿年都不需要进化的顶级账号——皮皮虾。

一部分被它点上了岸,又点上了天,变成了各种蜘蛛、蟑螂和昆虫。

但是,皮皮虾和大虫子,这两条路显然都无法征服星球啊。

于是,阿虾就继续点那批憋在海里的原始账号。

结果没想当,这一点就是5亿年,直到今天阿虾至少已经点穿了5条科技树,但却发现——终点竟然都是螃蟹。

今天你盘子里的大闸蟹和上面聊过的各种真螃蟹,这大概是侏罗纪时代,一亿多年前,阿虾就已经点穿的一个账号。

而霸气的帝王蟹呢?

其实是6000多万年前,被阿虾点穿的另一个账号,它本来是像把自己点成一种深海怪物,但很不幸,点到最后,终点上还是写着五个字——美味帝王蟹。

阿虾还点过一个账号,想着把自己点成房角石和大章鱼,结果点到终点,变成了寄居蟹。

阿虾又想把自己点成铁甲恐龙,结果点成了椰子蟹。

还有瓷蟹、蛙蟹、毛石蟹(Lomis hirta)等等等等。

这些假螃蟹被科学家统称异尾下目,是说它们在卷尾巴的过程中和真螃蟹不一样,帝王蟹把最后两对腿给卷进去了,椰子蟹不仅把腿卷进去了,还把尾巴卷歪了,寄居蟹直接把尾巴卷到了别人的贝壳里。

蛙蟹则介于真螃蟹和假螃蟹之间,它的尾巴虽然没有被卷到变异,但是也不像真螃蟹,它把尾巴托在后面,像只青蛙,走起路来也是蹦跶着往前爬。

这就是神奇的大自然,她总是偏爱把各种虫子变成螃蟹,科学家曾经幽默的问自己,难道一切进化的终点都是螃蟹吗?

接着,又幽默的回答自己,也许,哪天飞碟降临,从里面走出来的,大概率也会是一只美味的螃蟹吧。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最后夫人说,从螃蟹能讲到司马相如和外星人,你这个脑回路真的神奇啊。


(完结)

“蟹仙”李渔告诉你:食蟹请按照先筐、再瓤、次足、后螯的次序

文|李学朴

相传几千年前,江河湖泊里有一种双螯八足、形状凶恶的甲壳虫,不仅偷吃稻谷,还会用螯伤人,故称为“夹人虫”。后来,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夹人虫”的侵扰严重妨碍着工程。巴解想出一法,在城边掘条围沟,围沟里灌进沸水,“夹人虫”就此纷纷跌入沟里。被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香味更浓,一尝味道鲜透,于是害虫一下成了美食。人们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之一食蟹人。

关于“天下之一个吃螃蟹”的最早明确记载,只有东汉郭宪撰的《汉武洞冥记》,其卷三曰:“善苑国尝贡一蟹,长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壳胜于黄胶,亦谓之螯胶,胜凤喙之胶也。”善苑国是西域诸国之一,据《岭南异物志》云:“尝有行海得州渚,林木甚茂,乃维舟登崖,系于水旁,半炊而林没于水,其缆忽断,乃得去,详视之,大蟹也。”由是可知,古时国人之一次吃的螃蟹可能是海蟹。而百足蟹也许是海蟹的文学形象,至于汉武帝是不是之一个吃螃蟹的人,不妨故妄听之。

食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蟹胥,也就是蟹酱,是历史资料中记载古人最早的螃蟹吃法。后来,随着烹饪技术不断发展,吃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吃蟹的 *** 也多了起来,分为“文吃”和“武吃”。“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的吃蟹文化,从魏晋开始流行,被文人雅士视为高雅闲适的情趣。后来发展到吃蟹、饮酒、赏菊、赋诗四位一体,成为金秋的风流韵事。“文吃”中最值得一提的还有著名的“蟹八件”,是古时诸多吃蟹 *** 中最文雅矜持的一种。

明代思想家李贽对蟹的说法是,“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他曾对蟹发出这样的感慨,“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可见其对于食蟹之癖津津乐道。

清朝同治年间,两江总督张之洞微服出访,途中遇见一位同窗旧谊,正在某缙绅家任教。老同学因家中有事,请张之洞垫馆几日,张欣然应允。一天,恰值松江知府寿辰,缙绅偕张同往。席间宾主谦让席位,张毫不谦让,独居首席。知府见状,心中不快,指着席上的松江名菜鲈鱼出了一副对联:“鲈鱼四鳃,独占松江一府。”张之洞听了,也借席上的螃蟹续下联曰:“螃蟹八足,橫行天下九州。”知府闻言大惊失色。一打听,才知道他竟是两江总督张之洞,急忙叩头谢罪。

清朝文人李渔有“蟹仙”之誉。李渔嗜蟹,还精于品蟹,对于如何品蟹,李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其一,“世间好物,利在孤行……和以他味者,犹以爝火助日,掬水益河”,是说蟹须独吃,不应与别的菜一起入锅,不然就像点篝火为太阳添光,以手捧水助河流上涨,其二,“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熟之”,谓蟹应整只蒸,不可刀切肢解。其三,剖一只,吃一只,断一螯,吃一螯,从蟹壳里出来就入口入肚。他认为这样吃蟹原汁原味,“气与味纤毫不漏”。

说李渔是个螃蟹 *** ,那么精到什么地步?他首次总结出了一整套“吃蟹经”:螃蟹宜蒸食,方可保留其美质,如脍如煎,则蟹之色香味俱失;犹如好香必须自焚、好茶必须自斟一样,吃蟹必须自任其劳,旋剥旋食则有味,人剥我食则味同嚼蜡;剖食螃蟹,应剖一筐食一筐,断一螯食一螯,则气与味丝毫不漏……尤其是在著名的《蟹赋》里提出了一个先吃什么、后吃什么的吃蟹程序。

所谓先吃筐,筐就是螃蟹的背壳,它是揭而易开的,一揭开,就发现里面仿佛藏着珠子、贮着黄金,“视黄金兮太贱,觑白璧兮如常”,黄金白璧固然贵重,可不能拿过来解馋欲、美口腹,比较起来,蟹筐里的东西鲜美可口,多么实在实惠再吃瓤。这瓤,好像是揭开的百宝箱,黄的、赤的、白的,如金、如宝、如玉,还没有吃就饱了眼福。“无异黄卷之初开,若有赤文之可读”,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人对书籍的迷恋犹如人们对黄金、情人一般,而面对螃蟹的瓤,就像读书人见到了书籍(黄卷),见到了文献(赤文),这喜悦、这兴奋是不可言喻的。那么,瓤的滋味如何呢?“油腻而甜,味甘而馥”,油油的,腻腻的,甜甜的,香香的,像尝了琼膏,像吃了金粟。这瓤包括胸,“胸腾数叠,叠叠皆脂;旁列众仓,仓仓是肉”。

最后吃蟹足。吃蟹脚可以像折断竹子一般折断它,四对蟹脚,可分为十六节。“二螯更美,留以待终”,两只大钳子又肥又嫩,最有吃头,因此,要留到最后吃它,为食蟹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蟹赋》里的这段文字,不仅赞赏了螃蟹是一款佳肴、一款美味,糅进了李渔的观察、评价、颂扬,是难得的美文,更重要的是描述了食蟹要先筐、再瓤、次足、后螯的先后次序,糅进了李渔食蟹的经验和心得,是经典总结。李渔是个才人慧人,口能言笔生花,他在诗里说“大受无肠公子益”“越餐胸次越玲珑”,吃了螃蟹更聪明、更锦心绣口了。

古语说“九月团脐十月尖”,俗话说“九雌十雄”,意思是一样的:九月以吃雌蟹为佳,十月以吃雄蟹为好。这是因为雌蟹要到九月寒露以后,才长得黄多肉厚;雄蟹则要到立冬以后,才长得壮实。

九月以团脐为肥美,最早提及的当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其“藏蟹法”说“九月内取母蟹”。十月以尖脐为肥美,最早提及的当是唐朝诗人唐彦谦,其《蟹》诗说“湖田十月清霜堕……尖脐犹胜团脐好”。应该说,这是吃客们在吃蟹的实践中不断比较、体察才得出来的。经过积累和总结,《余姚县志》作出了“九月团脐十月雄”的完整表述,到了清代,顾禄在《清嘉录》里又加以申说:“有九雌十雄之目,谓九月团脐佳,十月尖脐佳也。”为什么呢?原来雌蟹与雄蟹的成熟期有先有后,江浙一带一般在农历九月,雌蟹先进入成熟期,由轻瘦而丰满,由空虚而充实,而雄蟹则稍迟,至十月才成熟饱满。

“九雌十雄”或“九月团脐十月尖”,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凝聚着多少代人的经验并转化出的智慧结晶。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国庆节家宴上的硬核菜,当属营养美味的螃蟹,分享5种螃蟹的吃法

今天全国人民都在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我猜很大一部分人吃了这样一道菜:螃蟹,这可是营养美味又上档次的好菜,秋天正是吃蟹的好时候。今天分享5种螃蟹的吃法,趁着假期可以好好品尝哦。

●【五香螃蟹】

所需食材:大闸蟹4只、生姜、大蒜、干辣椒、香葱、八角、花椒、桂皮、香叶、食盐、清水。

步骤如下:1、之一步和其它的各种做法一样,清洗螃蟹,用牙刷给螃蟹好发刷刷干净再下锅。

2、准备调味料,姜、葱、蒜分别洗净切好,另外还有八角、花椒、香叶、桂皮和干辣椒适量。

3、将清洗干净的螃蟹放到锅中,加入姜、葱、蒜、八角、花椒、桂、香叶和干辣椒,然后再撒点儿盐在螃蟹身上,最后加入适量的清水煮。

4、大火开煮,等锅内上气后,再煮18分钟就好,煮螃蟹的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时间要把握好,煮出的螃蟹肉才鲜嫩。

●【面拖蟹】

所需食材:六月黄小螃蟹3只、面粉1碗、毛豆200克、生姜1块、小葱2根、黄酒1大勺、生抽1勺、白糖适量、盐适量、食用油适量。

步骤如下:1、将买回来的六月黄用旧牙刷刷洗干净,摘去蟹脐,这样还可以捎带去掉蟹肠。最后用刀将六月黄一切两半,这时你会看到丰盈的蟹黄,很漂亮。

2、准备辅材,将毛豆剥出毛豆米,清洗干净备用,生姜洗净切丝,小葱洗净,将葱白和葱叶切分开,另外准备好一小碗面粉。

3、锅中放适量的水烧开,放入毛豆米和适量的盐煮6、7分钟捞出备用。

4、锅中倒入适量的油,烧到6成热,抓住螃蟹的脚,将切开的截面沾满面粉,放到油锅中煎炸。(下锅时注意将横切面那一面朝下,放在油中煎炸。)

5、煎炸到横切面金黄时,放入姜、葱一起翻炒出香,再加入煮好的毛豆米一起翻炒均匀,加入黄酒、酱油和少许的白糖一起翻炒。

6、加入适量的清水煮开,再将剩余的面粉加水搅拌成面糊糊,倒入锅中翻炒均匀。

7、转小火焖烧2分钟,煮到自己喜欢的面糊黏稠度,加少许的盐调一下咸淡程度,撒上葱花即可出锅了。

●【盐焗大闸蟹】

所需食材:大闸蟹4只、生姜4片、食盐适量。

步骤如下:1、用牙刷将大闸蟹的周身刷洗干净,更好是在水龙头下边刷边冲洗。

2、烤盘上垫上两层锡纸,将刷洗干净的大闸蟹放到锡纸上,肚皮朝上,撒上适量的盐,再在每只螃蟹肚上放上一片生姜。

3、用锡纸将大闸蟹完全包裹起来(所以锡纸要多放一点),这样烤的时候可以锁住螃蟹的水分,烤出来的螃蟹不会发干。

4、提前将烤箱预热,上下火设定220度预热10分钟,然后再将大闸蟹送进烤箱烤25到30分钟即可。时间的长短,根据大闸蟹的大小增减调节。

5、烤螃蟹的时间,我切了点儿姜末,再倒上香醋调了个姜醋汁,用来蘸螃蟹吃,可以去腥增鲜的。

●【香爆梭子蟹】

所需食材:鲜活的梭子蟹3只、洋葱半个、青椒1个、小葱适量、生姜3片、料酒1勺、玉米淀粉适量、酱油3勺、蚝油少许。

具体做法:1、先将梭子蟹表面刷洗干净,剪下大钳子,再掰开蟹壳,去除蟹肺等。看我这是卖蟹的师傅给我收拾的,给我省了不少事。

2、我只需要再稍微冲洗一下,将每一只梭子蟹都切成4小块。再把辅材准备好,洋葱和青椒切块,生姜切丝,小葱切段。

3、准备适量的玉米淀粉,然后将每一块蟹都粘裹上玉米淀粉,将切开的截面用玉米淀粉封住。

4、锅中放入适量的油,将裹好淀粉的蟹肉块放进去,煎炸到表面金黄盛出。这样既防止蟹肉松散,又能锁住蟹肉鲜美的味道不流失。

5、另起油锅,放入生姜、洋葱和青椒一起爆出香味。

6、加入炸好的蟹肉块,放入料酒、酱油、蚝油和适量的清水调味,翻炒均匀,炒2分钟左右和入味。最后放入小葱段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家常炒蟹】

所需食材:梭子蟹2只、土豆1个、莲藕1节、年糕1袋、腐竹2根、香菜2根、大蒜3瓣、小米椒2个、线椒1个、料酒1勺、生抽1勺、老抽半勺、食盐适量、糖少许、胡椒粉适量、食用油适量、玉米淀粉适量。

具体做法:1、先将配菜准备好,莲藕去皮切片,土豆切片,腐竹提前用温水浸泡到软而不烂。年糕是直接放的,特省事。辣椒和姜蒜分别洗净切好。

2、先把梭子蟹用刷子刷洗一遍,翻开盖子,剪去它的胃和腮,然后再1切4块。

3、锅中放油烧热后,将螃蟹切开的截面裹上玉米淀粉,下油锅炸到表面金黄捞出备用。

4、锅中放水烧开,倒入莲藕和土豆焯水30秒后放入腐竹,再放入腐竹焯水30秒,一起捞出控水备用。

5、起油锅,放入姜蒜和辣椒一起炒出香味,小火炒,当心别炒糊了。

6、放入煎好的梭子蟹,加料酒翻炒均匀,加生抽、老抽、盐和糖一起炒匀,加半碗水烧开。

7、倒入土豆片、藕片和腐竹,最后再放上一些年糕快速翻炒均匀,加适量的盐、糖和胡椒粉。

8、最后放上梭子蟹的盖子和香菜,就可以出锅了。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咩咩小厨,如果您有更好的意见,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您的意见是我前进的动力。关注咩咩小厨,每天与您分享好吃健康的美食菜谱,如果您感兴趣,欢迎点赞、收藏、转发与分享。图文均为本人原创,严禁搬运、抄袭必究!

这本书里有螃蟹的N种吃法 | 夜读

鲁迅先生曾经曰过:“之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是谁?谁是之一个吃螃蟹的人?!鲁迅留下了一个史诗级的猜想(巨坑)。

有人说之一个吃螃蟹的勇士是大禹时期的“巴解”,这也只是传说。面对螃蟹这一宇宙级的美味,如果能够穿越时空,我希望之一个吃它的人,是我!如果只能携带一件物品穿越,我希望带着一本书。

并不是出于我本人的书呆子体质考虑,而是这本书能够帮助我认识各种螃蟹,解锁各种吃螃蟹的 *** ,并且激发各种人生(螃蟹)感悟。

这本书就是《蟹略·今注今译》

作者高似孙(1158—1231),南宋时期著名方志学家、目录学家、史学家,宁波人,富二代,“读书以奥僻为博,以怪诞为奇。” 高似孙在江浙各地任职,南京、无锡、绍兴、丽水、建德……都留下他的足迹。晚年仕途不顺,罢了罢了还是回宁波老家休养生息吧。这本《蟹略》就是晚年高似孙的螃蟹体验,体现了一个(吃货)老年人的博学和闲情逸致。

翻开这本《蟹略》,看一眼目录我就惊呼:“到底吃了多少只螃蟹才能写出这些东西啊!”清《四库提要》提到《蟹略》,说这本书“卷一曰蟹原、蟹象,卷二曰蟹乡、蟹具、蟹品、蟹占,卷三曰蟹贡、蟹馔、蟹牒,卷四曰蟹雅、蟹志赋咏……采摭繁富,遗篇佚句,所载尤多。“

《蟹略》分为四卷,各卷名下又有多项分类,令人眼花缭乱(口水直流)。我摘几个给大家看看:

吴蟹、越蟹、湖蟹、稻蟹、冬蟹、生蟹、煮蟹、熟蟹、洗手蟹、蟹黄、糟蟹、糖蟹、盐蟹、呛蟹、酒蟹、蟹包、蟹饭、蟹羹……我已经陷在“蟹的N种吃法”里出不来了……

不过《蟹略》并不是严格的百科全书,而是类似于“文献荟萃”的笔记小说,是一部小型的类史。《蟹略》收录了古今典籍有关螃蟹的记载,并且引入了大量蟹诗,暴露了诸多诗人的吃货本质。在书中,你可以看到围绕蟹所写的历史典故、风俗习惯、地方经验、饮食文化,可以说,这也是一本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志。还有一些配图,看起来意趣盎然。

我们再来看“今注今译”,也就是说这本《蟹略》还带译注的。高似孙有时候太过学究,用典用字生僻,显得文绉绉,一不留神可能会看得打瞌睡。这不,海洋学者、海洋作家盛文强的译注就起到了很大的解困作用。“今注”是对文中个别有难解或疑问的地方做出注释,“今译”是全文的现代汉语翻译。

这里多说几句盛文强。他生于青岛,深谙海洋文化,写了多本海洋相关的书,如《海盗奇谭》《海怪简史》《渔具列传》《海神的肖像》……生长在海边的读者(比如我)一定会很喜欢。

吃螃蟹前要干嘛?要先抓来螃蟹是不是?怎么抓?《蟹略》卷二《蟹具》中记录了各种捕蟹的工具,如蟹簖、蟹帘、蟹簄、蟹篝、蟹网。怎么抓?点火抓——“吴人取鱼,执火而攻之,蟹则易集”,吴人捕鱼,手执灯火攻取,蟹就很容易聚集;“吴人夜执火于水滨,纷然而集,谓之蟹浪”,吴人晚上举着灯火来到水边,蟹纷纷聚集,称之为蟹浪。

好了,抓到螃蟹了,可以吃了。

“蟹微生而带糟”,苏东坡表示,蟹要和酒糟蒸得稍微生些吃,这是“糟蟹”;黄庭坚好不容易弄来几只蟹,他都不忍心吃——“解缚华堂一座倾,忍堪支解见姜橙”,为螃蟹解开捆缚,华堂之中满座倾倒,怎么能忍心看它被肢解后加上姜和橙,这种吃法是“洗手蟹”。

高似孙自己也写了《誓蟹羹》,“年年作誓蟹为羹,倦不能支略放行”,每年都发誓要自己做蟹羹,但是总因为懒,想想还是算了吧。

还有黑暗料理“糖蟹”。苏舜钦写“霜柑糖蟹新醅美,醉觉人生万事非”,柑橘和糖蟹加上新酿的美酒,醉后便觉得人生什么烦恼都没了。说到甜味的蟹,我老家也有一种做法,河蟹用老酒煮,加入红糖、生姜,说是大补……我至今无法get到它好吃在哪里,补在哪里。

吃蟹的 *** 太多,无法一一列举,我只能感叹古人把螃蟹吃出花来了。当然也有不喜欢吃螃蟹的,韩愈就认为螃蟹是粗野之人吃的东西,高似孙表示不要理他,我们吃我们的。

除了吃蟹,拿着蟹螯也是风雅的动作。在《蟹略》卷三《蟹贡》中,你会发现诗人都爱高举蟹螯。

皮日休写“病中无用双螯处,寄予夫君左手持”,身在病中举不起蟹螯了,寄给朋友用左手把持;齐唐写“春波池上搘琴薦,秋月桐阴把蟹螯”,春波荡漾的池塘上支起琴垫,秋月投下的梧桐树阴下把持蟹螯。

晏殊写“未暇南浮海,何妨右把蟹”,没有闲暇去南方海上漂浮,用右手持蟹螯又有何妨。这倒给了我一点启示,想去海边却没空,就举着蟹腿比划一下吧,就当去过了。秋天的橘子更好吃,不妨学一学陆游——“何由共杯酒,把蟹擎黄柑”,螃蟹拿起来,橘子剥起来,老酒喝起来。

陆游在《蟹略》中贡献了很多螃蟹金句,“陆放翁诗”出现了无数次,与大吃货苏东坡不分上下。“蟹馔牢丸美”,蟹的美食中“牢丸”最美味,牢丸就是包子,陆游觉得蟹黄包更好吃,此处目录为“蟹包”。

怎么样,是不是馋死了?那么,话不多说了,诸位赶紧打开这本《蟹略·今注今译》细细品读。

以及,买螃蟹边吃边看吧!!!!

文/菡子

胶己人更高级别的吃蟹 *** ,没想到居然这么简单

导报君语

立冬过后,是吃蟹的更佳时间。此时,青蟹肥美,赤蟹甘香,蠘(梭子蟹)也正当时令。


豆酱焗蟹


关于螃蟹的做法,各地的做法也各有千秋:上海的醉蟹、杭州的清蒸大闸蟹、香港的避风塘炒蟹。而在潮汕,有一道深受当地人喜爱的新式蟹肴——豆酱焗蟹


潮菜中的蟹王


被誉为现代潮菜、精细潮菜之父林自然在《精细潮菜》里说道,潮汕人煮冬蟹时,常常搭配豆酱(即普宁豆酱)来做,有豆酱炒蟹、豆酱焖蟹等。


豆酱焗蟹属于一道新老结合的菜品,出现时间仅十余年,现已成为一道家喻户晓的经典菜式,得到许多潮汕人的接受和喜爱。


青蟹


豆酱焗蟹所用的冬蟹常为大雄青蟹,大概0.4-1kg一只,越大越好。宋代的《续博物志》记载:“蝤蛑,大有力,能与虎斗,螯能剪杀人”,可见其凶猛。当然,两螯特别凶猛之余,也特别肥美


入秋之后的青蟹可以分为肉蟹和膏蟹。肉蟹一般指脱壳后肉渐丰满厚实的公蟹或未受精的母蟹。膏蟹指受精后性腺成熟的母蟹,膏肥甘香。膏特别饱满,壳里透着赤红色的,还会被称为赤蟹


肉蟹自然“蟹如其名”,肉质肥美鲜甜。膏蟹比肉蟹更胜一筹,膏肥甘香,堪称青蟹里的上品。



潮汕人自己在家里做蟹的话,姜葱炒或者清蒸,已经非常好吃,也比较简单。如果碰巧买到个头比较大的青蟹时,很多人都会用号称潮汕地区更高级别、复杂程度更高的豆酱焗蟹的做法来烹调。


当然,作为家常菜,豆酱焗蟹只是比普通 *** 稍微难度高一点、处理时间多一点,并不算很超纲的菜式。


海搭田,豆酱搭蟹



一道豆酱焗蟹,只用普宁豆酱和青蟹,再通过简单的烹饪,就可以呈现出浓郁又平衡的味觉层次,这里头究竟有什么奥妙?


中国烹饪大师、广东潮菜专业委员会主任肖文清介绍,豆酱焗蟹的烹饪核心是“有味使其出,无味使其入”。这道菜经焗制而成,应微湿而无汁,蟹应有的鲜味,豆酱和蒜头特有的香味也比较明显。焗制后,蒜头粒香味与豆酱香味渗透进蟹肉,蟹肉的部分鲜味和豆酱的香味也被蒜头所吸收,此时蒜头的味道非常好,蟹肉也饱满鲜嫩。



潮汕人之所以选择用豆酱来焗蟹,首先是遵从了“原材料要信手拈来”的家常原则,再是遵从了潮菜中“海搭田”的搭配守则。


原材料要方便简单,随处可见,普宁豆酱就符合这一特点。“海搭田”指海鲜多和田园蔬菜产品搭配,如果是海鲜搭海鲜,便会出现串味、主料味道不突出的情况。豆酱兼具咸、浓、鲜的特点,但不会使蟹的原味被遮盖,搭配起来自然也合适。


普宁豆酱


肖文清认为,蟹配豆酱,是取其豆酱的咸香。潮汕特产里咸香的材料,还有菜脯。但鉴于做法是焗,菜脯不能在高热下发挥更佳的味道,所以做法百搭的豆酱自然优先。


豆酱焗蟹这道菜凝聚了潮菜厨师们的智慧,从材料属性、烹饪方式等角度进行搭配甄选,因此才能成为新晋的经典。


#豆酱焗蟹


材料:

大青蟹或膏蟹、普宁豆酱、蒜头大量

做法:

1. 将青蟹清洗干净后,斩大块,去除蟹腮、蟹胃、蟹心等不能吃的部位;

2. 约30粒蒜头去皮;

3. 起锅烧油,油要比平时炒菜的多2-3倍,刚好盖过蒜头即可,然后放入蒜头慢慢炒香;

4. 蒜头开始变得金黄后,将处理好的青蟹块放进去,再将普宁豆酱碾碎,淋在每一块蟹肉身上;

5. 盖上锅盖焖5分钟即可。

常见“发物”的分类,只要吃对了,也能达到养生防病的效果!快来了解

由于天气的变化,我们的身体很容易不适,尤其是肺部,是不是的感冒咳嗽,让人头疼不已。去医院时,可能大多数常常听到医生说的这一句话“少吃发物”。

图片来源 ***

发物这个概念在民间流传许久,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便加紧残害开国功臣。元帅徐达患了生疮,最忌吃鹅肉,朱元璋却别有用心地赐徐肥鹅一只。

因鹅为发物,易动火发疮,徐达明知其恶意,但又不敢违君之命,只好当场吃下。不久,徐达“发背”扩散而亡。

其实这个传言最早出自明代笔记小说,并无正史记载。那么古人为什么会认为鹅肉、鸡肉、鲤鱼等这些为发物呢?

生活中生病时不能吃发物,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常识那你知道为什么不能吃发物吗?有哪些是属于发物吗?

01什么是“发物”?

中医说的「发物」,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所谓「发」,是激发、诱发的意思,发物能够诱发某些疾病或症状。具体来说,食用某种食物,可能由原来没病变成有病;原来有病的,或致旧病复发。

例如,感冒中的人通常不建议吃鸡肉、鸡蛋等食物,对感冒的人来说,鸡肉、鸡蛋就是发物。

但是,对于不感冒的人来说,鸡肉、鸡蛋有着丰富的营养物质,是日常的营养补给品,未必是发物。

02 发物分为哪几种?

1、发热之物

温热、辛辣易助热生火的食物:葱、生姜、韭菜、胡椒、羊肉、狗肉等。

这类食物对于热性体质,阴虚旺盛的人都不适合吃。

2、冷积发物

寒凉,容易损伤人体阳气的食物:西瓜、柿子、冰糕、冬瓜、四季豆、莴笋等。

冷积发物性味偏凉,对于脾胃虚寒者来说,容易加重虚寒症状,引起脾胃不适,应当少吃。

3、湿热发物

影响脾胃运化,助湿化热的食物:糯米、芋头等。

湿热发物对于多数人来说,都不适宜多吃,脾胃虚弱者、痰湿体质者尤甚。这种食物较难消化,多食容易引起湿滞和脾胃不适。

4、气滞发物

滞涩阻气的食物:豆类、薯类、油腻食品、油糕、莲子等。

气滞发物容易引发气机不通畅,特别是对于脾胃虚弱者,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腹胀、没胃口。

5、动血发物

伤络动血的食物:辣椒、狗肉、桂圆、白酒等。

所谓“动血”,就是一些出血性疾病,比如出血性紫癜、术后、外伤后、尿血、便血、胃出血等,海椒、胡椒是燥性的食物,容易鼓动血液乱窜,加重病情。

6、动风发物

生风的食物:海鲜、鱼、虾、蟹、鸡蛋等。

所谓“生风”,就是有一丝眩晕、过敏性疾病,海鲜过敏的人有很多,误食容易引发身体出疹等各种过敏症状。

7、光敏性之物

容易引起日光性皮炎的食物:莴苣、茴香、苋菜、荠菜、香菜等。日光照射后皮肤易损伤者不宜多食。

这些食物不大量食用不会出现不良反应,但过敏体质人群要少吃。

发物的范围其实很广泛,几乎涉及大家日常饮食的方方面面。

值得注意的是:发物并非百害无利的,临床上也常利用发物的催发或诱发作用治疗某些疾病。而我们需要的是合理地进食,而不是盲目地禁食。如果医生特别叮嘱不要吃某些食物就不要吃,如果没有特别叮嘱的就可以吃。

如何知道吃的食物是不是发物?

1、要看食物的性味以及食用的季节

例如羊肉,在冬天吃有温补的作用,而在夏天吃,很多人就容易上火,对这部分人来说,羊肉就是发物。

2、要看食物是否会引起疾病

例如有些人吃虾蟹容易引起过敏,对这些人来说,虾蟹就是发物。

3、要看自己的体质

例如雪梨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滋养降火的水果,但对于体质虚寒的人来说,雪梨性味偏凉,是一种冷积发物。

文章内容为营养科普,科普知识不作为治疗依据,切不可作为药物对应适用,有相关病症仍需及时就医。

(高质量生活家)

食蟹未必阳澄湖,天眼查发布《全国大闸蟹平替吃货地图》

在老饕犀利的舌床上,一只清蒸大闸蟹,不是一道菜,而是“一桌菜”:大腿肉,丝短劲韧,味同干贝;小腿肉,丝长细嫩,美若银鱼。雄吃膏,肥糯厚重,不逊牛脂;雌吃黄,粉润轻盈,胜比蕈菌……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金秋食蟹时。近日,天眼查发布《全国大闸蟹平替吃货地图》,基于平台收录的超3亿社会实体信息及AI分析能力,全面盘点全国产蟹大省强省,洞察“蟹产业”蓬勃发展背后的科技力量,助力消费者买蟹、食蟹时擦亮双眼。让我们一起,闻秋风而知蟹美吧。

江苏蟹企数量拔得头筹

皖辽鄂鲁紧随其后

受高温影响,阳澄湖大闸蟹今年的开捕节比往年晚了一周。根据苏州市农业农村局数据,今年阳澄湖大闸蟹湖区围网养殖加上高标准池塘改造养殖,预计总产量9400吨左右。对比去年预计少了1540吨。

作为大闸蟹“C位”,阳澄湖大闸蟹受到万众追捧垂涎,然而相比于国人每年3亿只大闸蟹的消耗量,阳澄湖大闸蟹实在是供不应求。实际上,中国的螃蟹多达600种之多,美味的平价螃蟹在全国比比皆是。天眼查发布的《全国大闸蟹平替吃货地图》显示,全国有超6万家“蟹”相关企业。“蟹”企数量前十省份里,南方地区占了7省。除了江苏的蟹企数量以30.72%占比一骑绝尘,安徽、辽宁、湖北、山东等也是产蟹大省,更多品种的螃蟹正在爬上大众的餐桌。

天眼查“蟹”相关企业数量TOP省

据天眼查统计,目前江苏的蟹企数量多达1.8万家。最著名的苏州阳澄湖产区,因水源地地形独特、水质清冽,产出的大闸蟹有着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质鲜甜的特点。江苏的其他产区如高邮湖、固城湖、洪泽湖、太湖等,生产的大闸蟹也毫不逊色,堪称膏腴脂黄,如今正处于赏味好时节。

安徽、湖北、广东等也是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产蟹大省。其中,安徽蟹企数量6800多家,庐江黄陂湖大闸蟹、安庆沱湖大闸蟹都是著名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湖北蟹企数量3800多家,以洪湖大闸蟹最为知名,蟹黄呈酱紫色或豆沙色,十分特别。广东蟹企数量超2400家,尤以入秋之后特有“顶角膏”芷寮蟹、蒸熟后全身可透见黄色油脂的南沙黄油蟹,最为著名。

当然,螃蟹并非长江沿岸独有,辽宁、山东、河北等同样位列产蟹大省TOP10。辽宁省更以4400多家蟹企数量跻身全国第3,东港梭子蟹、盘锦稻田蟹是该地代表性品种。东港梭子蟹个头大、体纹明显、色泽鲜艳,每年3-5月最为肥美;盘锦河蟹放养在稻田之中,典型特征是腹白有划痕,背壳色深,膏满、黄多、油水多,因平易近人的价格备受市场欢迎。

天眼查《全国大闸蟹平替吃货地图》

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也造就了当地独一无二的食蟹之美:珠江流域的居民,独爱一道蟹炒年糕,暖胃暖心;阳澄湖芦苇荡里的渔民,时或以葱姜酒直接煮蟹食用,酣畅淋漓。苏州、上海一带的地区,常以花雕酒浸制的醉蟹、或取用蟹壳中的黄与膏炒成“秃黄油”存放待冬——此中之乐,不足为外人道也。

“蟹”产业链助推乡村振兴

2600项专利助力养蟹兴农

品种多样的美味螃蟹爬上大众餐桌的另一面,是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的“蟹”产业链大发展。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有2600多项专利信息与“螃蟹”相关。毫不夸张地说,我国螃蟹养殖的每个环节都极富技术含量,随着生态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推广普及,螃蟹也从“洛阳纸贵”变得“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省份来看,拥有“螃蟹”相关知识产权数量最多的前十省份中,南方地区占9省,阳澄湖大闸蟹原产地江苏独占鳌头,以29.23%占比居首。安徽、浙江、山东等专精特新民营经济大省紧跟其后。

“螃蟹”相关知识产权数量地区分布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有38家螃蟹相关的“高新企业”。其中,江苏占比15.79%排名之一,既是产蟹大省、也是科技产蟹强省。从行业分布上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企业数量占比更高,达26.32%;其次渔业占比15.79%,研究和实验发展、批发业则是7.89%。

通过天眼查“知识产权”相关数据可以看到,“螃蟹”相关专利贯穿产业链全流程。从螃蟹养殖、抓取,到包装、运输、鉴别,处处都有知识产权的身影。比如,原为个人发明的“一种自动清粪且不易堵塞的螃蟹养殖箱”,被一家蟹企购买专利权,在螃蟹现代化养殖中发光发热。更有意思的是,针对阳澄湖大闸蟹面临的“李鬼”难题,也有相关专利技术研究“基于区块链进行防伪溯源”。

“蟹”产业链相关知识产权

拒绝洗澡蟹、听涛蟹

天眼查App上线鉴别蟹企攻略

消费者购买大闸蟹时,最怕虚假欺骗。天眼查大数据显示,全国有19.34%的螃蟹相关企业存在经营异常,有1000多家相关企业曾产生法律诉讼,780多家相关企业受到行政处罚。在坊间有3种假冒阳澄湖大闸蟹的做法——出售前短期放入阳澄湖“美容”的“洗澡蟹”,为其他产地螃蟹贴上阳澄湖产地标签的“标签蟹”,甚至没有在阳澄湖养育过一天,却被商家以产地标识出售的“听涛蟹”。

为了帮助食蟹爱好者避免买 *** 不对板的大闸蟹,天眼查App上线了《全国大闸蟹平替吃货地图》,根据十大产蟹大省,分门别类介绍各地螃蟹外形、口味、赏味时间等,方便“老饕”们一一对照,辨别虚实。

天眼查“鉴别蟹企攻略”

天眼查还提供了一套独家的“鉴别蟹企攻略”:首先,购买前通过官网等找到生产厂家的名称,通过天眼查看生产厂家地址是否在江苏阳澄湖。重点看看“行政处罚”,是否存在虚假宣传;“法律诉讼”栏是否存在服务纠纷;同时也在“新闻舆情”里看是否有报道该企业以次充好。其次,下单后,查看物流信息中的大闸蟹发货地,是从哪儿发出;最后,收货后也可以对照“大闸蟹平替吃货地图”里对大闸蟹形态的说明,观察是否符合。

此外,天眼查提醒,由于“蟹券”预购的销售模式,消费者们要当心“不发货”等卷款跑路的问题。如果发现关联公司存在大量吊销、注销提示,企业负责人是“失信被执行人”,企业存在无法联系办公场所等经营异常问题,就要及时止损了。

不是阳澄湖,照样出好蟹。透过一只小小的“螃蟹”,不仅能看到中国螃蟹产业链的大发展,也透视出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养蟹、科技兴农为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发挥的价值。而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螃蟹鉴别”,也正在让消费者的食蟹之旅变得更加美好。

嫂子提着大闸蟹来做客,下厨做了4菜1汤,营养好吃,满满家的味道

嫂子提着大闸蟹来做客,还亲自下厨做了4菜1汤,营养好吃,满满家的味道。

已好几年没在娘家吃过饭了,每年到了中秋节就格外想念家里。昨天,难得嫂子带着妈妈来家里玩,还提来了一大袋大闸蟹。勤快又贴心的嫂子亲自下厨做了4菜1汤,让我尝尝家里的味道。虽然都是很普通的家常菜,但是那味道却能勾起对家的思念。

无论是西红柿炒蛋、卤猪蹄、玉米炖排骨还是鸡胗炒土豆片,是咸还是甜,每一份都是我更爱的味道。尤其是大闸蟹,我特别喜欢吃香辣口味的,贴心的嫂子就给我做啥样的,真是比老妈还要了解我的饮食爱好。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嫂子做的4菜1汤。

【鸡胗炒土豆片】

食材:鸡胗350克、土豆一个、青椒一个、生抽3小勺、姜丝少许、蒜片少许、盐一小勺、鸡精半小勺、五香粉一小勺

做法:1、鸡胗洗干净切成片状,放入五香粉、生抽、姜丝,用手抓匀,腌制10分钟。2、土豆削皮洗干净后切成片状。青椒去籽切成滚刀块备用。3、锅中倒入一大勺食用油烧至六成热,摇匀后放入鸡胗大火爆炒4分钟,炒熟后即可盛出。4、热锅热油,倒入土豆片、蒜片、盐、鸡精,大火爆炒2分钟。5、再倒入青椒、鸡胗再炒2分钟,即可关火装盘。

【番茄炒蛋】

食材:番茄3个、鸡蛋3个、葱花少许、盐一小勺、白糖半小勺

做法:1、番茄放在火上烤一烤,然后削成滚刀块。2、鸡蛋磕入碗中,加入葱花搅打均匀。3、锅中放入一大勺食用油烧至五成热,倒入鸡蛋液,炒锅拿起来摇一摇,用筷子划拉几下,鸡蛋液完全凝固后即可盛出。4、加入少许油烧热,放入番茄、盐、白糖,大火爆炒3分钟左右,炒出茄汁即可。5、倒入鸡蛋翻炒1分钟,入味后即可关火装盘。

【卤猪蹄】

食材:猪蹄2个、五香大料包一份、盐2小勺、鸡精少许、葱、姜片、红枣、老抽、生抽、冰糖

做法:1、猪蹄洗干净,分成大块。2、放入锅中,加入冷水大火煮开,捞出浮沫。3、取出洗干净后,放入电压力锅中,放入五香大料包,再放入冰糖、红枣、姜、葱、老抽、生抽、盐、鸡精,加入一碗水,按煮饭键即可。

【香辣螃蟹】

食材:大闸蟹4只、红辣椒4个、青椒一个、花椒一小把、香叶2片、茴香一小把、生抽1小勺、葱花少许、蒜片少许

做法:1、螃蟹腿毛刷洗干净,切成两半。2、热锅热油,烧至六成热,放入花椒、辣椒、茴香、香叶、生抽,大火爆炒1分钟。3、倒入螃蟹、青椒,半碗水,大火焖3分钟,焖至汤汁浓稠撒入葱花即可出锅。

【玉米排骨汤】

食材:排骨500克、玉米2个、枸杞一小把、葱2棵、姜片4片、盐适量、鸡精少许

做法:1、排骨剁成小块用温水洗干净。2、排骨放入锅中,加入2大碗凉水大火煮5分钟,捞出浮沫。3、再捞出来清洗一遍。4、玉米剁成小段。5、将排骨、姜片、葱、都放入砂锅中,加入4大碗热开水,中小火煲30分钟左右,煲至可以插入筷子为止。6、放入玉米、盐、鸡精再炖7分钟,快出锅的时候撒入枸杞、葱花即可。

标签: 螃蟹 食物 一起 不能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