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害怕鲨鱼吗?也许你看过电影《大白鲨》,导致你害怕深海里的任何生物。现代鲨鱼可能真的很可怕,但它们实际上比你想象的温和多了。然而,在这个星球的历史上,有一个绝对令人毛骨悚然的水中怪物,它可能会给你继续害怕大鲨鱼的理由。它的名字叫“巨齿鲨”。巨齿鲨长什么样呢?在我们选择其它怪物与巨齿鲨进行生死大战之前,让我们先了解它是什么。
巨齿鲨生活在两个半球的亚热带和温带水域,人们在淡水水体中也发现了巨齿鲨的遗骸,所以这种鲨鱼可能同时生活在咸水海和淡水河中。之一批巨齿鲨大约在2000-2300万年前来到这个历史性的竞技场;大约360万年前,它们消失了,被水中的新物种所取代。
巨齿鲨是一个体型非常庞大的物种,它可以长到14-20米长。至于更普通的标本,所谓“典型巨齿鲨”的长度约为10.5米。巨齿鲨重约30-35吨,但它们中的一些很可能重达45吨。最棒的是,它有5排约250颗牙齿,每一颗牙齿坏掉后,新牙就会在原来的地方长出来,而平均一只巨齿鲨一生中大约有多达40000颗牙齿。在我看来,它根本不需要去看牙医!
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掌握的所有关于巨齿鲨的信息都是高度推测性的,因为我们大部分都是用这种鲨鱼的牙齿来告诉我们这个故事,毕竟其它的遗骸非常罕见。巨齿鲨在海洋中横冲直撞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所以我们没有很多关于它们外表的可靠数据。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科学界一致认为巨齿鲨看起来像大白鲨。今天,古生物学家认为它可能看起来更像鲸鲨或沙虎鲨。
这些可怕的野兽是活跃的捕食者,通常它们喜欢以小鲸鱼、大鱼和海豹为晚餐。巨齿鲨的灭绝可能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气候变化使海洋变得更冷,加剧了这些鲨鱼的竞争问题。它们根本无法适应新的世界,灭绝是不可避免的。巨齿鲨是一种顶级掠食者,是很多朋友心目中的“海洋战神”。但是今天, 大师将会给你盘点5种能够轻松秒杀巨齿鲨、且已经灭绝了的远古生物。如果你想知道沧龙究竟会不会出现,请一定要看到最后,因为之一名就是为了战胜巨齿鲨而生的。前方高能,请系好安全带,我们上路了!
5、利维坦鲸
利维坦鲸可能是巨齿鲨更大的竞争对手之一。它也是顶级掠食者,是地球上曾经存在的更大动物之一。利维坦鲸生活在中新世,不同的来源认为它可能在1200 - 1300万年前或1000 - 900万年前遍布整个海洋。无论如何,利维坦鲸和巨齿鲨生活在一起,对我们的鲨鱼朋友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至于利维坦鲸的大小,科学家们认为它的长度在13.5-17米之间。我们不知道它的重量,但我们有更令人兴奋的东西——它的牙齿。这是利维坦鲸的主要武器,它的牙齿非常巨大,每颗长36厘米,直径约12厘米。有了这些牙齿,这个怪物可以轻松咬进年轻鲸鱼的肉体,当然还有巨齿鲨。
利维坦鲸和巨齿鲨生活在海洋的同一区域,所以它们可能会为了食物而互相争斗。利维坦鲸拥有致命而强壮的牙齿,它比巨齿鲨聪明得多,能够更快地对情况做出反应。所以,即使鲨鱼咬了我们亲爱的鲸鱼朋友,更聪明的利维坦鲸应该能对付巨齿鲨。一只强大的利维坦鲸不会失败,它将是这场“鲨鱼-鲸鱼之战”的赢家。
4、巨型乌贼
这个可能有点夸张,但我们谈论的是灭绝的物种,所以我们可以放松一下。巨型乌贼可以长成一个大家伙,体重约500公斤,身长可达14米。你可以假设,一只更小、更轻、几乎没有骨头的乌贼在一百万年里也无法打败巨齿鲨。好吧,我还是别那么快下定论!但是,有一种 *** 可以让它在与巨齿鲨的战斗中获胜。
如果巨齿鲨在足够深的水里攻击它,乌贼可以用它强壮的喙攻击巨齿鲨,并用它的触手把它缠住。它能阻止鲨鱼移动,而巨齿鲨就会被淹死。乌贼很聪明,它们在狩猎时懂得使用工具,必要时可以成功地伪装自己。我不认为巨型乌贼会主动和巨齿鲨战斗,但如果真的发生了,那么我只能祝福巨齿鲨好运了。
3、沧龙
沧龙是这个星球上最酷的有鳞爬行动物之一。它是一种巨大的致命怪物,以海洋中的大型水生生物为食,是巨齿鲨的有力对手。这种爬行动物家族中更大的物种是霍氏沧龙(Hoffmanni Mosasaurus),生活在7200-6600万年前,可以长到17米长。它的身体比现代鲸鱼更瘦,也更容易操纵。霍氏沧龙是沧龙家族中进化得更先进的,它可能拥有很好的视力。它的牙齿可以承受非常有力的咬伤,所以可怜的巨齿鲨会在皮肤上充分感受到。
假设谁会在这两者之间的战斗中获胜是一件非常投机的事情,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年代差距。但是,如果沧龙用尽了它所有的优势,即咬合力和视力,巨齿鲨很可能会在这场战斗中完败。
2、恐鳄
恐鳄是一种著名的远古鳄鱼,看起来就像一个行走的噩梦,恐吓着史前的土地。这种古老的爬行动物是顶级掠食者,以大型恐龙、大鱼甚至大型海龟为食。它的速度很快,而且它有一种叫做“骨皮”的骨板,可以保护它不受几乎所有人的伤害。成年恐鳄长约12米(有尾巴),重约7-8吨,看起来很像现代短吻鳄。
那么,为什么我认为它能轻松秒杀巨齿鲨呢?原因很简单,恐鳄有防护板,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咬合力,而且有对抗更大动物的经验。恐鳄吃的是大鱼,所以我想巨齿鲨肯定非常符合它的胃口。可惜当巨齿鲨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它早已消失了。
1、龙王鲸
让我们以另一种顶级掠食者来结束我们的名单,它是当时的主要食肉动物——龙王鲸。龙王鲸是一种大型动物,它的长度与巨齿鲨相当,从14-20米不等。这种动物曾经被误认为是爬行动物,但它实际上是一种有着巨大牙齿和苗条身材的鲸鱼。在它们的菜谱里,龙王鲸只吃大鲨鱼和鱼类。关于这种鲸鱼有趣的事实是,龙王鲸能够咬入猎物,也能咀嚼猎物。如果我们说到饮食的话,龙王鲸很像它的现代近亲逆戟鲸。
在巨齿鲨和龙王鲸的战斗中,后者肯定毫无疑问地会秒杀前者。因为龙王鲸专门猎杀大鲨鱼,而且拥有巨大的牙齿和哺乳动物大脑的力量。在我看来,龙王鲸就是专门为制服巨齿鲨而生的。
南半球热带海域发现4种会走路的鲨鱼以上就是5种能轻松秒杀巨齿鲨的远古生物,你认为谁才是巨齿鲨的之一天敌呢?还有什么动物也应该入选呢?秒天秒地秒航母的东北虎能够做到吗?欢迎在留言区说出你的看法。我是盘点大师,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别忘了点击关注按钮,同时点赞收藏和转发,谢谢!
生物学家在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New Guinea)的海域发现了四种使用鳍在浅水中走路的鲨鱼。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UQ)、国际保护组织、美国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机构联合12年的研究发现了这些新的鲨鱼品种。
昆士兰大学的达顿(Christine Dudgeon)说,这些身披绚丽条纹的鲨鱼,是大堡礁区域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在退潮期间,它们用鳍在很浅的水中行走。
“这种平均长度不到1米的鲨鱼,对人类没有威胁。但是它们在低氧环境中活动,和用鳍行走的能力,使得它们在猎食小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具有优势。”
算上这四种鲨鱼,至今发现的有行走能力的鲨鱼共有九种。
达顿说,这些鲨鱼生活在澳洲北部和新几内亚岛屿海域沿岸的海域中,各自有独立的活动范围。
这个区域是目前地球上海洋生物种类最多样的地区之一,达顿说他们将进一步研究了解背后可能的原因。
七种最凶猛的淡水鱼,鳄雀鳝堪称水中杀手,你钓到过几种?你知道吗?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的淡水鱼居然有6000多种,事实上除了日常见到的鱼以外,在水中还有很多凶猛的淡水鱼,而鱼袭击人类的新闻也层出不穷。他们有的体型甚至可以达到百斤,就算是经验丰富的垂钓人,看到也不一定认识。今天就来盘点一下最凶猛的几种淡水鱼。
之一种黑鱼
黑鱼别名乌鱼,也叫蛇头鱼。这种鱼浑身呈现出灰白色,同时还有不规则的黑斑,体型好像一个圆柱体,头部较为扁平,这种鱼不仅生性十分凶猛,而且繁殖得也很快,吃得也很多。在一个湖泊中如果任其生长,他就会吃掉湖中所有的鱼类,如果是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他甚至还会吃下自己的后代,可以说是“六亲不认”了。
而作为一只鱼为什么黑鱼可以如此横行霸道呢?那是因为在黑鱼的口中有许多的小齿,这些牙齿交错分布,成为了黑鱼攻击其他水生动物的利器,在捕猎时,黑鱼往往会隐匿在水质混浊或者水草交错的地方,然后在其他小鱼经过时,突然发起攻击,将其吞入口中。
此外,黑鱼的适应能力也很强,有的甚至还可以在陆地上滑行。当河水干涸时,像冬眠一样,黑鱼会将自己的尾巴插入泥中,仅留头部在外面呼气,使身体处于蛰伏状态;当水源再次充足时,他们又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在美国,黑鱼甚至已经开始泛滥,他们将湖中其他的鱼吃了个精光,还被美国人称为“水中恶魔”。不过在我国,由于黑鱼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因此成为了我国餐桌上的一个“美味佳肴”,数量也就得以控制了。
第二种马口鱼
马口鱼是一种淡水杂食性鱼类,不过更喜欢食肉类,他们多生活在水质清澈的河段,属于群居性动物,体长多在10-20厘米。不过虽然体型不大,但是这种鱼杀伤力很强,生性凶残,主要以河中的其他小鱼和昆虫为主,擅长跳跃,时常会跃出水面,捕食飞在湖面上的昆虫。
除此以外,这种鱼也十分贪婪,在遇到食物时,经常会“控制不住自己”而引起过度肥胖。虽然这种鱼在水中很强悍,但是还是逃不过人类的筷子,由于今年的过度捕捞,野生的马口鱼越来越罕见了。
第三名鳄雀鳝
鳄雀鳝是一种大型鱼类,体长一般在1.2-1.8米,更大的甚至可长达3米,体重多在45-72千克。这种鱼被称为是比食人鲨更可怕的水中大型猛兽,对我国来说,鳄雀鳝属于入侵物种。
在上世纪80年代,鳄雀鳝被引入我国。不过由于其庞大的体型,家养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很多的鳄雀鳝被放生在野外的河流中。这种鱼属于食肉类动物,对于河流的破坏力极大。因此放生的鳄雀鳝对水中的鱼类,进行了疯狂的啃食,给我国的水生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此外鳄雀鳝的卵也含有剧毒,如果有人招惹他,就会遭到他的攻击。和蛇类似,鳄雀鳝的进食方式也主要是靠吞咽。据了解他们更大可以吞下自身体型四分之一的食物,因此鳄雀鳝也被称为“水中杀手”。只要是看到水中有鳄雀鳝的痕迹,基本上就可以判定这个湖中没有什么其他的鱼类了。
鲜为人知的是,鳄雀鳝还是“活化石”。据统计,凭借强大的生存本领,鳄雀鳝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多年,属于史前鱼类。
第四名巨魾
巨魾又称老鹰坦克,是一种热带鱼类,体型巨大,体长可达2米,体重更是惊人,有的甚至能长到200多斤。是目前鮡科中更大的鱼类,论起体型来看,说巨魾是鲶鱼中的巅峰级种类也毫不为过。
这种鱼可以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河段,就是靠他一身的肥膘。毕竟200多斤的巨鱼,一般的河流肯定是冲不走他,巨魾身体呈现流线型,使他们可以在水中穿梭自如。不过最让人害怕的还是他那一口如钉子一般锋利的牙齿。
虽然巨魾身形庞大、性情迟钝,看起来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但是如果掰开他的嘴,你就会发现这种鱼的牙齿粗壮而又锋利,根本不像是正常鱼类会长出来的,如果将巨魾放入水中,他捕猎的凶狠程度甚至和老鹰不相上下,由于巨大的体型,巨魾也被称为“水中坦克”,属于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第五种哲罗鲑
哲罗鲑属于冷水性的淡水食肉鱼,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地区。这种鱼身体很长,一般在一米以上,最长的可达四米多,身体略扁,呈现圆筒形,一般生活在在气温很低、水流湍急的河水中,有洄游的习性。
这种鱼非常贪食,日出前和日落后的黑暗时期就是他觅食的绝佳时刻。这种鱼除了会捕食水中其他的鱼类以外,靠近岸边的蛙类和蛇鼠也在他的食谱上。不过哲罗鲑的食欲受到温度的影响,这种冷水鱼在炎热的夏季进食量会明显减少,甚至出现停食的现象,而在寒冷的冬天他的食欲就会恢复正常。
著名的喀纳斯湖怪说的就是哲罗鲑。在阿勒泰地区,当地人经常会看到水中有大型的鱼类出没,当地人还将这种鱼称为“大红鱼”。关于喀纳斯湖怪的谣言,也多次登上新闻,后来经过证实正是巨型的哲罗鲑。
第六种达氏鳇
达氏鳇是最古老的鱼类之一,他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恐龙时代,作为和恐龙一起生存过的鱼类,达氏鳇在经过亿万年的进化,仍旧保留着原始鱼类的特征。这种鱼身型庞大,是目前淡水鱼中体型更大的鱼类之一,长达5.6米,体重有的甚至长到了1000公斤,可以说是一种巨型淡水鱼了。
据研究,达氏鳇目前多分布在我国的黑龙江中。作为淡水鱼达氏鳇非常“有原则”,他们绝不会游进海里。除此以外,达氏鳇的寿命也很长,可以存活五六十年之久。这种鱼也很活跃,一年四季都在觅食,他们以水中的小鱼为主要食物,偶尔也会捕食一些大型鱼类。
第七种鲶鱼
鲶鱼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各个地区都可以看到鲶鱼的影子。这种鱼浑身光滑,体表还有一层粘液,同时长着四根长长的胡须,身体又长又扁,很具有辨识性。除此以外,鲶鱼的体型庞大,身长多在一米以上,大型鲶鱼的体重也可高达百斤。
庞大的体型使他们可以在水中打败大部分的鱼类,鲶鱼生性凶猛贪吃,以水中其他的鱼类为主要食物,在长到500克左右的鲶鱼便会攻击吃掉水中的鲫鱼、鲤鱼等鱼类,有的甚至还会捕食小鸟或者鼠类。
在海洋世界中,虎鲨科中鲨鱼并不是凶猛的鲨鱼,反而是一种比较温顺的鲨鱼,因为在虎鲨科已知的8种虎鲨鱼,体型都比较小,体长一般在50-150厘米,其中在虎鲨科中,澳大利亚南部海岸附近就有一种萌系的虎鲨,外形比较温顺的——澳大利亚虎鲨。
澳大利亚虎鲨是一种迁徙的鲨鱼,但一般都会停留在澳洲海域中,通常是夏天迁往南部,冬天则回归北面产卵。而澳大利亚虎鲨最常出现就是在澳大利亚南部的海岸区域,特别是杰克逊港,所以澳大利亚虎鲨又称为杰克逊港鲨鱼。
澳大利亚虎鲨和虎鲨科其它虎鲨鱼一样,都以海底的海星、贝壳、蟹、虾等为食,这是由于它们鲨鱼嘴非常独特,前面有小尖齿,后面有大臼齿状的牙齿,没有锋利的牙齿,这样鲨鱼牙齿构造让它们更善于捕食硬壳的贝壳类动物,加上澳大利亚虎鲨体长一般不超过137厘米,并不会攻击人类。
都知道在动物世界中动物卵,鲨鱼卵是最为独特的一种,不同的鲨鱼,其鲨鱼卵也具有不同的形状,其中鲨鱼卵呈深色及螺旋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状,澳大利亚虎鲨的鲨鱼卵也是这样独特的形状。
澳大利亚虎鲨卵一开始并不是坚硬,刚产下时是比较柔软的,慢慢才变得坚硬起来,澳大利亚虎鲨卵要约10-12个月才能孵化,小澳大利亚虎鲨出生后,母澳大利亚虎鲨并不会和它们一起生活,它们在孵化后会独自成长,长大后就变成这种萌系的虎鲨。
鲨鱼卵的形状为什么如此奇怪?这可能就是大自然中适者生存的法则,一方面鲨鱼并不会照顾这些鲨鱼卵,会让它们独自生长,这些长达15厘米长,8厘米左右的螺旋型卵,让猎食者难于吞食,二就是这样外形还可以使鲨鱼卵牢牢地附着在海底礁石或者海草的表面,避免鲨鱼卵随着潮流飘走,让猎食者难于发现,可以很好保护小鲨鱼。
澳大利亚虎鲨没有其它鲨鱼的凶猛性,但它也早已适应深海生活,那就是可以在同一时间摄食及呼吸,同时可以不用在移动时呼吸,这样的呼吸系统,让它们可以长时间埋伏在海底中,有利于捕食或者逃避猎食者!
关注六维自然 顺其自然认识自然!
海洋里的6种丑八怪鱼,有一种鱼“脸都没有”,看完长见识了在凡尔纳的小说《海洋两万里》种,有一位鲸叉手曾这样绘声绘色,幽默风趣的描述道一种鱼:“把它放在锅里煮”锅都觉得丢脸。
那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鱼,究竟丑到什么程度,才会有人对它有如此的评价呢?
海洋是一个深不可测的世界,而世界上大多数的丑鱼,怪鱼大多是生活在几千米下的海底世界,所以今天拉面那些事儿就和大家说说:海洋里的6种丑八怪鱼,有一种鱼“脸都没有”,那些丑到都愿意以多看一眼的鱼。
翻车鱼
对,没错!凡尔纳小说里所讲的那种丑八怪鱼说的就是这个翻车鱼,这种鱼因为长得比较丑陋,加上又生活在深海,所以很少被人食用,但是在我国台湾地区却比较喜欢吃这种鱼,翻车鱼的皮比较后,骨头比较多,肉比较少,属于那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那种鱼,而在台湾吃这种鱼,主要是吃他的肠子,还有一道名菜“炒龙肠”,就是用的翻车鱼的肠子。
翻车鱼属于特大型的海洋鱼种,能生长到3-5米,体重可以到达2000-2500公斤,可以说是一种庞然大物了,而它还有一个高大的背鳍,所以每当它漂浮在水面时,经常会被误认为是鲨鱼。
翻车鱼另一个更大的特点就是生长的十分快,从0.25厘米涨到3-5米,大概是主要经过5年的生长期,所以也被称为动物界的“生长冠军”。
另外就是翻车鱼还有一个别称“懒鱼”,这是因为翻车鱼主要是通过背鳍的煽动来控制方向,所以它经常会漂浮在海水里,随波逐流,所以翻车鱼也经常会被一些具有攻击性的海洋生物袭击。
关于翻车鱼的传说有很多,像是很多渔民认为如果捕捞到翻车鱼是一种不吉利的象征,可能是因为他是深海鱼的缘故。
安康鱼
安康鱼是深海世界奇丑无比的鱼类之一,它能丑到什么程度,看看他的别称大家就知道了,安康鱼还被人叫做是海蛤蟆,蛤蟆鱼,它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南极海洋的阴暗处,而它和翻车鱼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不擅于游泳,行动比较缓慢,而它又是肉食性动物,所以捕食大多是以埋伏为主。
和它本身长相极为不匹配的就是安康鱼的味道是十分美味的,味道十分鲜美,出了这点以外,安康鱼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安康鱼的繁殖方式,在自然界中大多是雄性生物要比雌性生物体格健壮,而安康鱼正好相反,雄性安康鱼体型很小而其实寄生在雌性安康鱼身上的,并且雄性安康鱼是不会长大的,主要是以吸取磁性安康鱼的血液生存。
很多丑陋的鱼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是不能吃的,但是安康鱼却例外,这主要还是因为它的肉质十分鲜美,并且价格也是十分便宜,主要是因为安康鱼的捕捞量比较大,数量又很多,像是在家做红烧安康鱼,清蒸安康鱼等等,还有用它吃火锅的,很多人实际上也见过安康鱼,是因为这种鱼的肚子里往往会有很多的小鱼,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宝库,你永远不知道它肚子装了些什么鱼。
而安康鱼肚子里之所以有那么多的鱼,主要时候因为在捕捞拖拽渔网的时候,小鱼受到惊吓就会被安康鱼吸进嘴里。
水滴鱼
如果说上面的3种鱼是看着的时候觉得丑,那么这个水滴鱼就是看过之后,还会觉得丑,而且它的长相基本可以印在你脑海里的那种,十分的有辨识度。水滴鱼又叫做“忧伤鱼”和“伤心鱼”,还叫作波波鱼,之所以有这样可爱的名字,主要还是因为它那丑到极致的长相,看上去就是一脸愁容,有所心事的样子。
这种鱼并不能吃,而且它也是生活在深海1000米以下的深海鱼,水滴鱼的丑是投票选出来的,在2013年,英国丑陋动物保护协会举办了一个“世界最丑动物”的投票活动,而它在此次活动中获得更高的投票,成为公认的最丑动物。
虽然水滴鱼长得很丑,但是它却属于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
除此之外,水滴鱼和其它普通的鱼类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水滴鱼的身体结构的骨骼非常薄且容易弯曲,鸡肉组织特别柔韧,鲜味组织特别细密,就像是一坨肥肉一样。
欧式尖吻鲛
这是一种鲨鱼,也叫做哥布林鲨,生活在阳光照射不到的深海,一般在深于200米水深处,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水中会呈现黑色,这可以让它在深海中变成“隐形人”。
之所以说他长得丑,倒不如说它长得奇特,因为这种鲨鱼是通体粉红色,所以也经常被人称为“魔鲨”。而它的皮肤之所以会看起来是粉红色的,主要是因为它的皮肤是半透明状的,血液的颜色透过皮肤后,我们看到的就是粉红色的皮肤。
其次就是它那比较突出的吻,呈现突起且形成尖突,有点像是鸟喙状,这要比其它的鲨鱼长很多。
四眼怪鱼
一种拥有360毒视觉的鱼,也被叫做玻璃头桶眼鱼,主要生活在800到1000米深水下,长得十分有特点,有两个像是水桶形向上看的大圆眼睛,也正是因为它拥有360度无死角的视觉,所以可以更好的隐藏在暗中捕猎或者躲避捕猎者。
无脸鱼
在澳大利亚发现一种鱼,既没有脸也没有鼻子,科学家认定这是一个新物种,既然都没有脸,那肯定也没有眼睛了,实际上这种鱼虽然没有脸,但是却有眼睛,因为它的眼睛是隐藏在皮肤之下。
个人主页有一系列兰州拉面 *** 视频教程和拉面各种配方的分享,本人定时分享:
各种面食做法的讲解,各种卤菜 *** 的讲解,各种汤类 *** 的讲解
分享餐饮实战干货经验,讲解专业餐饮知识,关注我教你在家自学兰州拉面,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呦
?大嘴鲨:第三种诡异的滤食鲨鱼,鲨鱼中的苦行僧,经常被同类蚕大嘴鲨鱼,这种凶猛的掠食者让人们闻风丧胆,极少有人会想到它们还有一种“苦行僧”的存在——滤食鲨鱼。
苦行僧鲨的生态特征
苦行僧鲨是一种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掠食者,它们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域中。
苦行僧鲨身体呈灰色或黑色,背部有一些大的斑点。鲨鱼的身体形状适合它们在水中快速游动和猎食。它们的眼睛很大,鳃裂也比较长,这些结构有助于它们在水中迅速转向和捕捉猎物。
苦行僧鲨的饮食主要包括其他鱼类、鳗鱼和贝类。它们会在夜间活动,并在珊瑚礁上寻找食物。这些鲨鱼的嗅觉非常灵敏,可以探测到周围数英里范围内的猎物。在捕食时,它们会快速冲向猎物,同时利用锋利的牙齿将鱼类咬住。
除了作为食物链中的顶级掠食者外,苦行僧鲨还有很多其他的生态角色。它们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控制其他水生动物的种群数量。这种鲨鱼还会吃掉那些已经死亡的动物,这有助于维持珊瑚礁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然而,随着人类的捕鱼活动变得越来越普遍,苦行僧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现在,这种鲨鱼正处于濒危物种的境地。人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这种鲨鱼的捕杀,并帮助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其他的水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这种珍贵的鲨鱼可能很快就会消失。
苦行僧鲨的行为习性
苦行僧鲨,也称为白肚鲨,属于深海鲨类,生活在深海接近海底的水域中。其名称源于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常常出现在靠近海底的石头或珊瑚礁上进行苦行般的“行走”,这让人联想到僧侣的苦行。
苦行僧鲨是一种小型鲨鱼,通常长约1.2-1.5米,体重不到20公斤。然而,它们的身体结构十分适应深海环境,身体形状像大鲭鱼一样,尾巴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方的叫背鳍,下方的叫腹鳍。同时,它们的鳃裂朝后,眼睛和鼻子的位置也十分特殊,使它们可以在深海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和狩猎。
苦行僧鲨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小型底栖鱼类为食。它们的嗅觉和视觉都非常敏锐,可以帮助它们在深海中追踪并捕食猎物。另外,它们还有强大的下颚和锋利的牙齿,这使得它们可以轻松地抓住猎物。在狩猎时,苦行僧鲨通常会将猎物压倒在岩石或珊瑚上,然后再将其咬碎。
苦行僧鲨的生活方式与其他鱼类也有所不同。它们通常独自生活,成群出现的情况很少。同时,它们也不常游泳,而是像游泳蝌蚪一样,通过扭动身体来前进。然而,它们的身体结构让它们不能像其他鱼类一样缓慢地游泳,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散步”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尽管苦行僧鲨是深海中生活的动物,但在一些国家,它们仍然会被作为渔业资源进行利用。由于它们是顶级捕食者,它们的数量已经开始减少。此外,由于人们的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苦行僧鲨的栖息地也受到了破坏。因此,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苦行僧鲨列为濒危物种,并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了保护措施,以保护这一特殊的深海动物。
苦行僧鲨的生存威胁与保护措施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苦行僧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生存威胁。它们是一种珍稀的深海鲨鱼,生活在海洋深处,平均深度约为1000米。然而,它们的数量却在不断减少,如今只有很少的数量存活着。以下是这些鲨鱼所面临的威胁和必要的保护措施。
过度渔捞,这是苦行僧鲨所面临的重要威胁。它们的鳍非常贵重,因为它们被用作传统的药材材料。商人捕捞苦行僧鲨来卖它们的鳍,这导致其受到严重的滥捕。大多数苦行僧鲨被捕捞后会被强行放回海中,但这些鲨鱼数量极其稀少,经常会因为深海捕捞而死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保护措施应该加强,阻止商人和渔民的渔捞行为,监管鲨鱼类型和数量,并遏制非法渔捞。
苦行僧鲨还面临海洋污染的威胁。海洋环境污染会危及海洋生态系统,其中包括鲨鱼和其他水生生物。一些有毒和危险的化学物质的排放会导致鲨鱼受到污染,这会对它们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它们的存活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应该加强海洋保护,加强监管能力,监测潜在海洋污染源,并采取行动减少污染。
气候变化也对苦行僧鲨的生存造成了威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洋温度升高,这会直接影响苦行僧鲨的栖息地。鲨鱼生活的海域极其复杂,它们的生活环境非常精密,包括水温,水域的盐度,氧气含量等多种因素。
因此,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苦行僧鲨的数量减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环保工作者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气候变化的影响,提高全球公众的意识,采取行动减轻这种影响。
总而言之,“苦行僧”现象的发生,引发了我们对生态问题的思考和探讨,从而加深了我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提醒我们人类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校稿:敏敏特木尔
审核:小隐
谈起鲨鱼人们肯定会想到起其危险性,虽然先前为大家介绍了世界上最温顺的鲨鱼,但是总体来说鲨鱼都是和危险的。毕竟其锋利的牙齿和巨大的身躯不是假的。下面排行榜123网为你介绍世界十大最危险的鲨鱼,如果碰到这些鲨鱼感觉逃得远远的吧。
世界十大最危险?的鲨鱼
1、大白鲨
大白鲨,又称噬人鲨,是更大的食肉鱼类,身长可达6.5米,体重3200公斤,牙长10厘米,大型进攻性鲨鱼。但正因为其特别巨大型,可以认为已经是食物链最终极猎食者,即更高级消费者。
大白鲨最早出现于中新世,是唯一现存的噬人鲨属的成员。因此其生存非常困难,可以说每一只大白鲨的存在都是生命进化的奇迹。由于大白鲨的数量正不断减少,濒临灭绝,故大白鲨现已被列为世界保护品种,禁止猎杀。
2、牛鲨
牛鲨体型较小,身体较其它鲨鱼相对宽阔,躯干粗大,整个身体呈纺锤型。雄性牛鲨可长到2.1米长,90公斤重。雌性则更大,达3.5米长,230公斤重。
牛鲨在大约4亿年前就已经游弋在大海之中,比还生存着的其他鲨鱼早1亿年,是鲨鱼家族中最令人闻风丧胆的鲨鱼之一。牛鲨与大白鲨、沙虎鲨同列为更具攻击性、最凶猛最常袭击人类的鲨鱼,攻击性排名第二,仅次于大白鲨。常被人冠作“海中之狼”“人类杀手”“神秘的海洋杀手”“沉船屠夫”。研究表明,水下环境及地域的变化,就足以引起它的攻击。
3、沙虎鲨
沙虎鲨又名戟齿砂鲛、戟齿锥齿鲨,是一种生活在海岸海域的大型鲨鱼。体长,全长3-3.4米,体重95-110公斤,最重记录159公斤。沙虎鲨的外表凶猛,但它们往往很温顺,除非受到挑衅,否则它并不带有攻击性。
沙虎鲨是目前已知的子宫内同类相残的极少数动物。在母沙虎鲨的子宫中具有优势的胚胎,在卵囊里孵化成10公分长的小鲨鱼就已经有了牙齿。它们会吞噬比它弱小的“兄弟姐妹”。最后,只有最凶残最强壮的小沙虎鲨降临世间。
4、居氏鼬鲨
居氏鼬鲨体长,3-5米,也称鼬鲨,俗称“虎鲨”,是鲨鱼家族中仅次于弑人鲨的凶猛残忍的食肉动物。它是目前所知的在其所在科属中体型更大的成员。成年后一般长3米。目前采集到的更大标本长度达5米。
但是居氏鼬鲨和真正的虎鲨毫不相干,居氏鼬鲨在进行攻击时,会对猎物不停地反复攻击,直到猎物死亡为止,其凶残程度可见一般。
5、大青鲨
大青鲨,体长1.8-2.4米,体重60-80公斤,有记录的更大个体重达205公斤。属真鲨科,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大青鲨以长距离迁徙著称,例如从新英格兰到南美洲。
一般情况下其行动较为迟缓,但在必要时能以极快的速度前进。大青鲨是卵胎生的,一次可生4到100只幼鲨。其主要食物来源仍是鱼和枪乌贼。性凶猛,活动力强,对人们具有主动攻击的危险性。
6、双髻鲨
双髻鲨又称锤头鲨,是鲨纲、双髻鲨科鱼类的统称。双髻鲨以其头部的形状而得名。双髻鲨不仅像人类一样拥有双眼视力,而且通过来回摇摆脑袋,可以看到周围360度范围内发生的情况。
成年的双髻鲨体长可达3.7米到4.3米,体重近1吨,雌性体型一般大于雄性,而寿命可超过30年。双髻鲨是一种危险的鲨鱼。每年,世界各地都有双髻鲨袭击人类的事件发生。
7、白鳍鲨
白鳍鲨又名三尖齿鲨。因鳍尖是白色而得名。最长可达210厘米。它们以鱼类和乌贼为食,成群地栖息在热带水域的珊瑚礁的洞穴和缝隙中 白天休息 夜晚活动。
分布于印度洋及太平洋珊瑚区海域。白鳍鲨经常与同科的远洋白鳍鲨相混淆。白鳍鲨是公认的海里最危险鲨鱼之一,与大白鲨和虎鲨齐名
8、虎鲨
虎鲨是软骨鱼纲虎鲨科仅有属“虎鲨属”所有种类的统称。特点是两背鳍前缘各具一粗大硬棘。通常3.25-4.25米,最长6米。以无脊椎动物如海胆及甲壳动物为食。
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虎鲨”,实际上学名叫居氏鼬鲨,和生物学上的虎鲨并不是一个属的,体型及凶猛程度也要强得多。
9、鼠鲨
鼠鲨,又名大西洋鲭鲨,是鼠鲨科的远洋大型鲨鱼。鼠鲨可以生长至3.7米长,重160-250公斤。主要以硬骨鱼为食,如鲭鱼、鲱鱼、帆蜥鱼及刀鱼。
鼠鲨是最快速的鲨鱼之一。它们可以完全跃出水面。因有时会在未受 *** 的情形下对游泳、潜水、冲浪的人,甚至小型船只进行致命的攻击而恶名昭彰。
10、鲸鲨
鲸鲨,鲸鲨科鲸鲨属的鲨鱼。鲸鲨仅1科1属1种。身体庞大,是世界上更大的鱼类。通常体长9-12米。更大个体体长达20米,体重更大达12,500千克,为鱼类之冠。虽然鲸鲨拥有巨大的身躯,不过不会对人类造成重大的危害......
一,鲤鱼
别名李拐子,体型短粗,吻朝下,似亲嘴状,唇厚,两根须,尾鳍红色,又叫红尾,分布范围广,底层鱼类,食性杂,食量大,有拱泥觅食的习惯。胆小,警惕性高,力大而持久,遇到危险会钻入泥沙中个,体大的咬钩后会打桩,手感如同“挂底”。
二,草鱼
俗名草根,鲩鱼,混子。体长,圆筒状,鳞片较大,以草为主要食物,故称草鱼。头稍扁,口呈弧形,上颌较长,背黑腹白,腹部无鳞,中下层鱼类,喜温,爆发力强,咬钩后会拼命往障碍物里窜,垂钓季节以夏天更好。
三,鲫鱼
体型较小故称瓜子鲫,分布范围最广,能适应各种劣质水域,耐低氧,食性杂,一年四季都能觅食,喜群聚,背部明显隆起,体扁平,两侧对称有条黑线。好动,生长速度慢,吃食自上而下俯冲,体态优雅,素有翩翩君子之美誉。
四,青鱼
也叫青鲩,乌青,螺蛳青。底层淡水鱼,体长,前部呈圆筒状,后侧扁,口呈弧形,下颌稍短,背黑腹白,跟草鱼相似。主要以河蚌,螺蛳为食,肉食性鱼类。体型大,耐力强,垂钓多以螺蛳为饵料。
五,鲢鱼
别名白鲢,鲢子。头大口阔体侧扁,眼睛小,尾呈叉状,鳞片细小,银白色,喜温,上层鱼类,以水表浮游生物及藻类为食,性情活泼,经常会跳跃出水面,群聚而行。
六,鳙鱼
别称花鲢,大头鱼,胖头,有的地方叫雄鱼。体型跟白鲢相似,口宽且上翘,喜温,性情温和,以浮游生物,藻类为食,能净化水质,有水中“清道夫”的称呼。最适宜的水温在25℃以上,其胆有降压作用,常用于医学临床。
七,翘嘴
翘嘴鱼学名翘嘴红鲌,体型较大,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眼大而圆。鳞小。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其生长迅速,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为主食,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0-38℃,撮食水温3-36℃,最适水温15-32℃,更佳生长水温18-30℃;繁殖水温20-32℃,噘嘴鲢子适应性与抗病力极强。
八,黄颡鱼
别名较多,如黄辣丁,黄骨鱼,黄鸭叫,昂刺鱼。头大且扁,口裂有齿,四对须,鳍锯齿状,坚硬,体呈黄色,肉食性鱼类。喜黑畏光,经常在夜间捕食,以小虫,小鱼,小虾为食,生长速度较慢。
九,鳡鱼
俗称黄钻,大口鳡,水老虎。体细长,呈筒状,头尖吻尖,下咽有齿,末端有钩。鳞片细小,背灰腹白,活动能力强,食量大,性情凶猛喜食活物,故用假饵诱钓十分奏效。
十,鲶鱼
又叫胡子鲶,塘虱。无鳞,体表光滑多黏液,头扁口阔,幼鱼3对须,成鱼后1对会退化,多生活在污浊的环境中,眼睛小,怕光,视觉差,靠嗅觉和触须猎食,昼伏夜出,以小鱼,贝类等小动物为食,喜腥,咬钩挣扎时会翻滚。
十一,黑鱼
别称乌鳢,乌鱼,蛇头鱼。头尾相称,鳞黑有斑点花纹。有舌、齿。体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吻短圆钝,口大,下颌突出。生性凶猛,肉食性鱼类。
十二,鳊鱼
别名鲂鱼,武昌鱼,团头鲂。体高侧扁,呈菱形,头小嘴小,体呈青灰色,鳍灰色,主要以草,澡类为食,中型鱼类。生长速度快,更大可达6~10斤。
十三,罗非鱼
也叫非洲鲫鱼,底栖群居,胆大而具有攻击性,背鳍多刺,大多以植物为主要食物,适宜水温在22~35℃,是一种广盐性鱼类,海,淡水都能生存。耐低氧。
十四,中华鲟
别称鲟鱼,潭龙,鲟鲨,鳇鱼。体长,两端尖细,腹平直,头呈三角形,吻尖而长,口下位,凸出,能伸缩,2对短须,背部青灰,灰褐或灰黄色,至腹部逐渐过渡到黄白色,体态威猛,个体硕大,寿命较长,底栖鱼类,主要以动物为食,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已濒临灭绝。20世纪70年代,长江野生繁殖群体有1万余尾,80年代葛洲坝截流骤减到2176尾,2000年仅有363尾,2010年只剩57尾,2013年后专家未监测到产卵,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中华鲟面临灭绝,目前我们所见的均属人工繁殖的。
《渔业界》:中国渔业更大新媒体
鱼类大致可能分为淡水鱼、海水鱼、养殖海水鱼。理想产地包括沙巴、菲律宾、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而较危险的是来自新机内亚,因当地部分的海藻含毒素。选购时应挑选皮肤光润,鳞片完整不脱落,肉色透明,肉质坚挺有弹性,鳃色鲜红,眼珠光亮有透明,腹部有弹性,无伤痛及红色焗部瘀血,且无腥臭异味;如选购大型鱼肉需经分切出售的鱼肉,注意其鱼肉组织及血红组织须分界清晰,肉色鲜明并具有光泽。
苏眉
主要产地:印度洋及太平洋
食用季节:3月至10月
海鲜特点:生长于温暖海水珊蝴礁中的苏眉,又写作须眉,因眼后有道明显的眉,外表翠绿清秀,肉色雪白,身形庞大,身长可达 6英尺,重150磅以上。肉质是嫩滑软念的,宜清蒸。
三刀
主要产地:流浮山沿海
食用季节:9月-11月
海鲜特点:又称斩三刀,是上价鱼,就算高价亦很难找 *** 源。体长椭圆形及侧扁,头部甚弯、唇尖、口细小及朝下,唇厚及背鳍长。身体银色,有橙色或橙黄色全斜纹,有 9条窄身<刀纹>,肉质清甜美味,是海鲜中的顶尖名鱼。肉质香滑,以清蒸更佳。
苏鼠斑
主要产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食用季节: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头细小呈尖状,身体长形,头背轮廓接近平直及两眼扁平,头、身、鳍布满小点。海苏鼠斑肉身爽口,嫩滑镇静鲜甜及带浓厚鱼味,以 1斤至斤半最适宜。近年有养殖鱼供应,但鲜味少及略鞋口。
青衣
主要产地:印度洋至西太平洋
食用季节:9月-11月
海鲜特点:鱼身丰满,味道清淡,肉质嫩滑无比,适宜一鱼三做:炒鱼球、红焖头及碎蒸尾。
西星斑
主要产地:中国西沙群岛
食用季节:夏季当造
海鲜特点:是产于西沙群岛的星斑,星点大而圆浑,外皮较厚,原条蒸的话会翘起,加上肉质结实,故一般是起肉炒球、斩件纹煮为多。
老鼠斑
主要产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食用季节: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由于头细小呈尖状,有点似老鼠而得名。市面上见到鱼身雪白有斑点的是海斑,肉质嫩滑带浓浓鱼味;色泽淡黄带褐色斑点的大多来自菲律宾,肉质较次。
黄脚鲻
主要产地:香港
食用季节: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香港离岛鱼排有养殖黄脚鲻,价格较便宜,但味淡肉不够嫩,海鱼当然胜一筹。此外黄脚鲻最吸引的是其鱼头,含高蛋白及丰富胶钙质,鱼头可占鱼重量三分之一,有芳香之味。
方脷
主要产地:珠江淡水交界,中国浙江,广西
食用季节:8月-12月
海鲜特点:短度阔封,头部扁圆呈方而名。靓方脷鱼肉肌理紧密,可成梳的夹起吃,有一朕海水鲜香,故烹调不用花巧,宜清蒸,因污染、填海,近年产量少。市场亦有养殖方脷出售,价钱约平 3-4成,但味淡木口,鲜味稍欠。
花鹦斑
主要产地:南沙群岛、菲律宾
食用季节: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又称花英斑。头大而尖,身体呈卵圆形,头身鳍呈浅褐色,布满深褐色斑点,肉质是嫩滑软念,味鲜;宜清蒸或炒球。
龙趸
主要产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食用季节:入夏当造
海鲜特点:又称金花尾,身体粗壮,头背轮廓外凸,尾鳍圆形。成鱼可达 100斤以上,鱼身呈深褐色,有淡色的斑驳图案,鱼鳍有黑点,皮坚肉厚有胶质,肉质尚算松化,鱼身及内脏均可烹饪入食,鱼皮宜包汁扣炖,鱼胆制练后可成为有药用价值的食材。
皇帝星斑
主要产地:南沙群岛、东南亚海域外、菲律宾
食用季节:7月-10月
海鲜特点:又称豹纹星或竹星等,属于东星类的(新星),身上有许多不规则的深色斑纹,或灰或黑,带霸气,所以有称之为皇帝星;其鱼肉雪 *** 滑,鱼甜无比,嗜鱼者必吃。此外,因星斑可吃部份达 70%以上,符合经济原则,很受食肆欢迎。
老虎斑
主要产地:印度洋至太平洋海域
食用季节: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身体黄色至浅褐色,以金黄色最靓,有五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垂直排列,全身布满密集的细小褐色斑点,在斑纹上的斑点颜色较深,尾柄的后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纹,鱼皮厚,头腩丰满,多肉爽脆。
东星斑
主要产地:中国东沙群岛
食用季节:5月-8月
海鲜特点:属星斑一种,因身上红色带星点,产于东沙群岛而命名。外皮光滑,色泽鲜明,故酒席婚宴也多被采用,是喜庆之鱼。此外,因肉质多,起肉炒球也分量十足。
燕尾星斑
主要产地:菲律宾、越南
食用季节:3月至10月
海鲜特点:是星斑中尾部最为突出的,因形如燕子尾般开叉而命名。色泽鲜红抢眼,鱼肉雪白饱满,滑嫩无比。惟其缺点是见光即死。难于饲养,所以渔民捕捉后会养一段时间,待其适应光度才敢放入缸中饲养。
石头鱼
主要产地:菲律宾、印度、台湾、日本和澳洲
食用季节: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鳍刺有毒,具保护色和把身体藏于沙中,肉质鲜甜、嫩滑;宜剥皮清蒸,但更佳为炖汤。
红瓜子
主要产地:印度洋及太平洋海域:北至日本南部,南达澳洲北部
食用季节: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身体橙红色至黄褐色,有褐红色或深棕色小点布满全身,鱼肉雪白,鱼味浓郁, 3斤以上容易有沙皮。
九尾鲨
主要产地:南中国海
食用季节:3月至10月
海鲜特点:九尾鲨又称九侣鲨,是本港常见的鲨鱼,因为身上有九鳍而被名。肉质爽口,入口香甜,以纹煮最为适合, 2至3斤质量较佳。
鹰仓
主要产地:中国南海东海
食用季节: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仓鱼种类不少,肉质嫩滑富甜味,因此鱼带独特鱼腥味,故烹调时多用浓味调味,如面豉、豆豉、烟焗仓鱼等。此外鹰仓也是常吃的仓鱼。
海红斑
主要产地:南中国海
食用季节: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海红斑头及身足呈淡灰色褐色,除下半身外,全身布满红色至橙色小点,身上隐约有六条较深色的斜纹,背鳍边缘黄色至橙色,肉质嫩滑爽甜,独有鲜味特别香, 1斤至斤半更好。市场以养殖红斑为主。
花头梅斑
主要产地:南中国海、南沙群岛
食用季节:8月至10月
海鲜特点:头、身及鳍颜色浅淡,布有密集的褐色六角形斑点,斑点之间颜色较浅形成网状图案。鱼鳍外缘的斑点较细,背鳍软条部份,尾鳍及臀鳍的外缘黄色。肉质爽滑, 10两左右更佳,是杂斑之中更佳选择。
海鳝
主要产地:香港、中国、台湾
食用季节:9月至11月
海鲜特点:又称河鳗,体形呈圆椎形,色泽黑漆漆。近年多为人工养殖。肉味淡但口感爽脆,鳝味当然不及野生的。豉汁清蒸,火腩红熳。梅子蒸等也十分美味。
石蚌
主要产地:沙巴
食用季节:7月至8月
海鲜特点:身体较纵深,头背轮廓中等陡斜,背鳍有臀鳍的后部都呈现圆形,尾鳍截形至微凹形。石蚌属中价鱼,肉质爽口,正常 3至4斤重,大条则有8斤以上,起球酱爆最合适。
油斑
主要产地:南中国海、越南
食用季节:10月至11月
海鲜特点:幼鱼的油斑身体淡黄色,有六条不规则的深褐色斜纹,由眼下方向外伸展,身上的褐色斜纹有白斑。成熟的油斑身体深灰褐色,布满淡灰色小白点并汇聚成横纹,肉色雪白,肉质爽口, 1斤至斤半为更佳之选。
海青斑
主要产地:东南亚沿海
食用季节: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鱼体满布黑色及棕色小点,拣选时以花纹黑白分明,鱼身圆胖为首选。海产青斑肉带爽甜,鱼身没光泽的养斑则肉较粗糙,青斑一般较大条, 1斤多至6斤不等。以1斤多2斤重的已可一鱼几味。
绿衣
主要产地:南中国海
食用季节: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绿衣属于隆头鱼科,侧线平滑,体背橙色,腹白色;由胸鳍腋下至第七及九背鳍鳍棘基底有一深绿色斜带,此深绿色斜带后有一黄带,除尾鳍外,各鳍浅黄色。肉质香滑,清蒸更佳。
杉斑
主要产地:东南亚海域
食用季节:全年供应、入秋当造
海鲜特点:虽色泽黝黑如杉,但是石斑中抵食的一种。其肉质鲜甜可口,蒸熟后鱼肉雪白无比,价钱比红斑、星斑便宜。一条便可炒鱼球,炖鱼头、滚鱼骨汤三味,符合经济原则。
牙衣
主要产地:南中国海、东沙群岛
食用季节: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在台湾称为楔斑猪齿鱼的牙衣,身体长形及侧扁,上下颚各有两双弯曲的尖牙。背部有方形黑色斑纹,接近下半身位置有淡黄色条纹。牙衣肉质香滑,清蒸更佳。
蓝瓜子
主要产地:东南亚及中国沿海
食用季节:入夏当造
海鲜特点:头部椭圆,体形丰满,尤如一粒大瓜子而命名。此外因身上满布星点,全身浅蓝,另名蓝鳍石斑鱼。重量由 3斤至5斤不等。鱼肉结实中丝细嫩滑,鱼味浓,肉雪白,可媲美红斑及老鼠斑。3斤以上容易有沙皮。
多宝鱼
主要产地:北欧大西洋海域,中国山东、辽宁、广东潮汕
食用季节: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其实是比目鱼中的名贵品种,又称欧洲大鲮平,香港人则以其英炆名 Turbot谐音改为多宝鱼,吉利易记,其肉质 *** 丰厚,口感软滑骨较少,味道鲜而营养丰富,含胶质。近年香港市场买到的多为广东潮汕养殖鱼,肉滑但欠鱼味,当然比欧洲的退色。
-end-
添加渔哥微信:yuyejie-5
加入专业船长群、船员群、水产群
获取最新天气预报、最新 *** 信息
这里有150000渔民 赶快关注渔业界吧
本月,一名女子在新西兰丰盛湾Waihi海滩游玩时遭鲨鱼袭击,虽经现场抢救但还是不幸身亡。据了解,该女子为19岁的Kaelah Marlow,来自汉密尔顿。这也是2013年以来新西兰发生的之一宗致命的鲨鱼袭人事件。
19岁的汉密尔顿女孩Kaelah Marlow
Marlow的闺蜜Carol Watts回忆称,她是一个很容易相处的女孩,“你只要一个 *** ,她就会直接来到你身边。”
Watts称,事发当天她原计划和Marlow一起去海滩,但因为女儿生病没去成。“她也很受孩子喜欢,总是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Watts说,家人对这起悲剧事件非常难过。
据了解,新西兰夏季虽然经常有鲨鱼出没,但鲨鱼袭人事件很少发生,这起悲剧也是丰盛湾几十年来发生的之一起鲨鱼袭击致人死亡事件。
据现场的一名目击者称,当时海滩的风浪很大,事发后Marlow被一个浪冲上海滩,当时她还没有死。救援人员试图在海滩上给她做CPR,但没能挽救她的生命。
警方称,此案已经转给验尸官。
在新西兰海域约有70个不同种类的鲨鱼,从袖珍的侏儒鲨到巨大的鲸鲨,都可以看见。其中一些鲨鱼种类极具危险性,包括大白鲨和灰鲭鲨。
虽然鲨鱼攻击人类事件非常罕见,但一旦发生就是致命的。在此次悲剧发生前,新西兰最近一起鲨鱼杀人事件发生在2013年,地点就是引人入胜的奥克兰Muriwai Beach。目击者称,那头杀人的鲨鱼长约4米。2018年早些时候,一名游客在南地海滩冲浪时遭到鲨鱼袭击,所幸被人救上岸。据信那片海域经常可见大白鲨和蓝鲨。
下面是新西兰海域常见的一些鲨鱼种类。
大白鲨
大白鲨生性凶猛,是天生的掠食者,经常出没在海豹聚集的地方,对于游泳者、冲浪者、潜水者都极具威胁。在新西兰也有人发现这种鲨鱼,2018年夏天,当地人Troy Kendall称在因弗卡吉尔附近冲浪时就见过一头。
“当时鱼鳍离我只有一米半远,尾巴也露出水面,从鱼鳍到尾部有两米半到三米。”他说,“我当时之一反应就是掉头尽快往岸边划。安全后我回头一看,它确实是一头巨大的鲨鱼。”
鲸鲨
所有鲨鱼中更大的,体长可达18米。事实上,这种体型庞大的鲨鱼并不掠食,他们只过滤浮游动物、鱼卵和小鱼作为食物。“每年11月到次年的3月,可在新西兰海域见到这种鲨鱼,2月份最常见。”保育部称,“如果夏季非常热,鲸鲨会去南岛海域。”
海洋白鳍鲨
从热带海域到温带海域都能见到,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水变暖,这种鲨鱼在其他海域已经很难见到,但这意味着在新西兰海域见到海洋白鳍鲨的频率会增加。
短尾真鲨
如果你在北岛海滩冲浪,最可能见到的就是短尾真鲨。这种鲨鱼经常在海岸周围浅水区活动,尤其是夏季。在礁石旁、河口里、海湾边和冲浪地,都可以见到。“他们有3米长,这确实是体型不小的鲨鱼。”NIWA首席科学家Malcolm Francis博士说,“每年这时候目击到短尾真鲨的次数都会增加,他们会在水温升高时赶来觅食小鱼或分娩。”
NIWA称,短尾真鲨是种群数量最为庞大的鲨鱼,经常会见到。他们通常不具有攻击性,只在兴奋的情况下袭击人,但这种情况很罕见。
灰鲭鲨
鲨鱼中游速最快的一类,经常在新西兰近海游弋。灰鲭鲨的英文名为Mako Sharks,其实这是毛利语,后来被世界广泛使用。新西兰的金枪鱼钓鱼业经常会将这种鲨鱼钓上船。
灰鲭鲨主要在北岛西海岸和East Coast可见。
蓝鲨
蓝鲨可长到3米长、200公斤重,因上半身为蓝色、下半身为白色而得名。夏天时,经常在新西兰的近海和港口内可见,休闲渔猎者也经常会捕获这种鲨鱼。
另外在海边岩钓的人会常常在礁石间看到蓝鲨。
翅鲨
在新西兰近海水域同样常见,尤其是北岛。夏季时,他们离岸边更近,吃小鱼小虾。这种鲨鱼体长约2米,上灰下白。其实大多数新西兰人都吃过翅鲨,是烤鱼店里常见的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