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肉再贵也要吃,大量上市!增强记忆,提高免疫力,保护视力,不懂吃真可惜!
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春天来了,鸟语花香,百花齐放,各种花花草草都在发芽生长,眼前都是生机一片的景象,给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春天正是孩子长身体的好时机,每个当妈妈的都希望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长个大高个,而且又聪明。现在每个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大,尤其是高中生,每天除了吃饭就是学习,休息的时间不足8个小时,每天和时间赛跑。
我是一位高二学生的家长,孩子一个月回家两天,每次都是给孩子做一些高营养的食物。像一些牛肉、羊肉、鱼肉等都是给孩子必吃的,它们的营养价值很高,能够增强孩子的免疫力。说到鱼肉,我经常给孩子吃它,价格就是稍微贵一些,18块钱一斤,但是它的营养价值十分的丰富,它就是牛舌鱼。
前几天去海鲜市场,看到很多新鲜的海鲜都大量上市,牛舌鱼非常的新鲜,就买了2条回家,买的时候让卖家直接给收拾干净了,连外皮都剥掉了。牛舌鱼又叫扁鱼、比目鱼,牛舌鱼的刺比较少,很受大家的欢迎。牛舌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等微量元素,常吃牛舌鱼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尤其是孩子要常吃。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牛舌鱼鲜美营养的做法,一起来来看看吧!
【红烧牛舌鱼】 所准备的食材有:2条牛舌鱼、小葱、食用油、料酒、盐、蚝油、酱油、白糖
具体做法:1、我买鱼的时候让卖鱼的把它的皮剥掉了,大家也可以把鱼鳞刮掉。买回来以后用剪刀把鱼头的下面黑色部分剪一个小口,把它里面的内脏取出来,别小看这小小内脏的,处理不干净的话吃起来很腥,处理干净以后把它切成三小段,多清洗几遍后装盘备用。
2、平底锅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先放入切好的葱花炒香,再把每段牛舌鱼放入锅中,牛舌鱼放入锅中后千万不要动,先用小火把它煎一会,之后再翻面煎另外一面,把牛舌鱼的两面煎微黄即可。
3、鱼片煎好后倒入适量的温水,没过鱼片,淋入2勺蚝油、少许的酱油、适量的料酒去腥、少许盐和一小勺白糖,中小火炖20分钟,炖的中途要把鱼段翻下面,更容易入味,最后大火收汁关火盛出来即可。肉质鲜嫩又营养,吃起来没有一点腥味都没有,做法超简单,鲜香入味吃着特别的过瘾!
这肉再贵也要吃,大量上市!增强记忆,提高免疫力,保护视力,不懂吃真可惜!大家喜欢吃牛舌鱼吗?最喜欢牛舌鱼的哪种做法?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烹饪心得,让更多的朋友学习受益吧,如果我的分享对您有帮助,记得点赞、收藏、关注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我们明天见,拜拜!
(小敏)
秋天一定不能错过的美味鳊鱼,滋补开胃,我家隔几天就要做一次喜欢吃鱼的人都知道挑着时节来吃鱼,俗话说春鲫秋鳊,秋天的鳊鱼是这一季鱼类中最鲜美的。鳊鱼身体侧扁,头部很小,呈圆形,是进补的好水产之一。其蛋白质含量极高,是猪肉的两倍,而且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D、磷等,具有开胃、促进血液循环、滋补的作用。《食疗本草》中曾经记载:“鲂鱼,凋胃气,利五脏,和芥子酱食之,能助肺气,去胃风,消谷。作鲒食之,助脾气,令人能食,作羹膳食宜人,功与鲫同。凡患有慢性痢疾之人忌食。”
鳊鱼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经常食用,对人体有好处,可以起到滋补的作用。鳊鱼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A、维生素E、钙、磷、硒等营养元素。根据现代营养学统计,每100克鳊鱼中含有18.3克的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两倍,并且属于优质蛋白质,人体吸收率非常高。鳊鱼中所含有的脂肪含量比较低,每100克仅含有6.3克的脂肪,其中的脂肪酸具有很好的降糖、护心、防癌的作用。
吃鱼的 *** 有多种,最能体现出鱼的鲜美味道就是用清蒸的 *** 了。
清蒸鳊鱼
材料:鳊鱼 姜 葱 花椒 生抽 盐 料酒 蒸鱼豆豉油 辣椒
步 骤
水洗净,鱼身打花刀备用,
姜切片,葱切丝
鱼肚内塞入葱和姜片,鱼身用盐抹均匀,倒入料酒和生抽,腌制十分钟左右;
起锅烧开水之后再将鱼放入其中蒸,视鱼大小,一般7分钟左右关火再焖5分钟左右。
蒸好的鱼倒出多余的汁水,浇上蒸鱼豆豉油。
另起一锅,入油烧热,倒入花椒干辣椒爆香,将热油浇上,撒葱丝即成。
梨栗甘鲜输地客,鲂鳊肥美献溪翁。春天的鲫鱼,秋天的鳊鱼,都是人间美味,鳊鱼又名鲂鱼、武昌鱼,秋天的鳊鱼是秋季最鲜美的淡水鱼之一。因此,很多资深的老钓手都会在秋天选择钓鳊鱼,秋天的鳊鱼是既好钓又好吃,只要掌握的鳊鱼的5个特殊习性,在外出野钓鳊鱼时,鳊鱼都抢着咬钩。
鳊鱼的5个特殊习性
一、鳊鱼喜欢风。鳊鱼的耐缺氧能力很差,喜欢在氧气充足的水体中活动。刮风能够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所以鳊鱼有趋风的习性,在开阔水域的下风口处往往会有很多的鳊鱼。鳊鱼主要的活动区域是水体中层,所以钓鳊鱼时要以钓半水为主。
鳊鱼的5个特殊习性
二、鳊鱼喜欢静水和缓流。鳊鱼特别不喜欢急流,反而喜欢静水或者缓流区域,水库的桦尖处、江河的回湾处等都是鳊鱼喜欢藏身的地方。尤其是在刮风天气时,下风口的桦尖处非常适合钓鳊鱼。
鳊鱼的5个特殊习性
三、鳊鱼喜欢集群觅食。鳊鱼的集群性非常强,总是成群地活动,只要钓到一条鳊鱼,就会接连有鳊鱼咬钩,如果从窝里跑了一条鱼,往往也会带跑很多条鱼。所以在钓鳊鱼时,看漂抓口一定要稳,不是好口不要提竿,防止因为跑鱼导致炸窝。
鳊鱼的5个特殊习性
四、鳊鱼喜欢吃素的。鳊鱼是以食草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虽然偶尔也吃一些水生昆虫,但还是最喜欢吃素食,以维管束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的叶为主食。钓鳊鱼时,可以把钓点选择水草茂密区的周边,不需要钓水草中间。
鳊鱼的5个特殊习性
五、鳊鱼喜欢果香味的食物。鳊鱼对果香味的食物情有独钟,钓鳊鱼饵料以面食饵为主,原味的清香型饵料最合适,例如清香版九一八和速攻2号搭配使用。在夏季和秋季时钓鳊鱼,可以在鱼饵中添加0.2%的馥郁香果酸,给鱼饵增添果香气味,诱鱼效果超级好。还可以添加0.2%的馥郁香多巴盐和鱼阿法,促进窝子里的鳊鱼开口,增强鳊鱼的活力,进而钓到更多的鳊鱼,简单实用,效果突出。
鳊鱼的5个特殊习性
大家对于鳊鱼应该不是太陌生,因为平时也很容易吃到它们,尤其是做一些红烧鱼或者清蒸鱼的时候,鳊鱼是比较常见的鱼类食材之一。而对于自然水域的鳊鱼来说,我们能见到的地方基本上是在一些养殖水域,或者是一些大江大河里面。一般的河流池塘基本上是看不到它们的,尤其是对于钓鱼人来说,钓到鳊鱼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这是为什么呢?
鳊鱼是什么鱼?
鳊鱼,又名鳊,小名有这些:长身鳊、鳊花、油鳊,古名槎头鳊,缩项鳊。而一些和鳊鱼长相相近的鱼,也被笼统的称作为鳊鱼,比如:三角鲂、团头鲂(武昌鱼)。鳊鱼的体型比较独特,相较于其它的鱼类来看,鳊鱼呈现菱形的形状,身体也非常扁,所以形象的叫做鳊鱼,够扁的。但是头部却非常小,头后背部急剧隆起,在身体部位不协调的映称下,身材显得特别的搞笑,鳊鱼就被人们记住了。
鳊鱼身体较高,一般情况下身体长度大概为50公分左右,是体高的2.2-2.8倍,背部是青灰色的,两侧是银灰色的,肚子上是白白的,这种颜色分布也非常符合鱼类生理学构造,就是对天敌的躲避。
鳊鱼是我国的特有鱼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附属中型湖泊以及黑龙江,黄河,淮河等各个大中型水系当中。鳊鱼比较喜欢安静的地方,所以平时多栖息在长有沉水植物且底质为淤泥的光水水域,属于中下层鱼类。
食性比较杂,通常情况下是吃草的,以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为主要食料,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食性广,还能摄食部分湖底植物碎屑和少量浮游动物。钓鱼人都知道,用蚯蚓是能将鳊鱼钓上来的,所以从这方面来看,鳊鱼也是吃荤的鱼类。
贪吃的鳊鱼
相对鱼鲫鱼等小型鱼类来说,鳊鱼属于水中的中体型鱼类,一般情况下生长比较迅速,在之一二年龄段的时候最快。而在水草等食物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当年就能将自己增肥到半斤左右,两年就能吃到一斤多。这全部归功于自己的那张贪吃的贱嘴!
可能是在两岁的时候,鳊鱼变的懂事了,看着自己体重彪的这么快,于是开始打算实施减肥计划。此时贪吃的嘴开始有所管控,而生长速度也逐渐减慢,如果一生平安的情况下,是能长到10斤左右的。
也是在两三岁的时候,鳊鱼开始达到性成熟,产卵期为5~6月,最适水温为20-29℃,多在夜间浅水处将鱼卵黏附于水草或其他物体上。但有时没办法,为了产卵,在4月份的时候又得开始狂吃,一直吃到11月份,以6~10月份的食量更大,所以虽然以“减肥”为口号,但实际情况就是,除了冬季其它季节都是在不断吃吃吃。
因吃毁了自己的前程
钓过鱼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鳊鱼是非常好钓的一种鱼,如果作钓水域有鳊鱼的话,基本上除了白条之外,更先上鱼的就是鳊鱼了。而且鳊鱼贪吃的程度超乎想象,简直没有一点节操,根本不会挑食,不管你用什么做钓饵挂钩,它都会去吃一口。
大爷们用蚯蚓作钓,鳊鱼身为素食主义者,此时一点也不矜持,而使用饵料作钓的时候,它们吃的更欢。不仅如此,鳊鱼的分布还不知一个水层,它们能在中层和底层同时觅食,所以窝内一旦有鳊鱼,饵料基本上是到不了底的,鳊鱼也是因为一张贪吃的贱嘴,成为更先进入碗里的鱼。
而一些张网捕鱼的渔夫,也能轻易捕捉到鳊鱼,也是因为身体的构造所致,本来就是菱形,身体面积比较大,还不停地吃,再大的网眼它们也钻不过去。所以水里一旦有人撒网,鳊鱼是更先遭殃的。
国外鳊鱼因贪吃被引进
说归说笑归笑,鳊鱼虽然是凑热闹的,但其本身的价值不可被小看。鳊鱼营养丰富,肉鲜美,质鲜嫩,含脂量高,内脏含脂量更大。每一百克含蛋白质21.0毫克,脂肪6.9-8.0克,热量92千卡,钙120毫克,磷165毫克,铁1.1毫克。作为药用价值来说,具有补虚,益脾,养血,祛风,健胃之功效,可以预防贫血症、低血糖、高血压和动脉血管硬化等疾病。适宜贫血,体虚,营养不良,不思饮食之人食用。
鳊鱼有这么多的好处,不过其肉质嫩滑,味道鲜美,已经成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从自己贪吃到被人类吃,国内鳊鱼有点力不从心了,所以就引进外援,找远在欧洲的表兄弟欧洲鳊帮忙。
东方欧鳊原产于欧洲,原名叫做欧洲鳊,但是小名和鳊鱼一样一样的。那欧洲的鳊鱼怎么就来到了中国了呢?答案还是因为欧洲的鳊鱼也贪吃!
而人们也开始喜欢上东方欧鳊的味道,近几年来,东方欧鳊在新疆全区大量养殖,在伊犁河的渔获物中仅次于鲤鱼而居第二位,在额尔齐斯河和福海中占渔获总产量的3-5%,各地加起来年产量1000吨以上。
东方欧鳊除了有和鳊鱼一样的特征之外,在耐盐性、耐碱性、耐寒性、耐缺氧性上更是有着明显的优势,非常适合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水域环境,并有可能变成我国北方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东方欧鳊肉质肥厚嫩鲜美,不亚于鳊和团头鲂,是一种食用价值较高的优良品种。
不管是国内鳊鱼,还是东方欧鳊,都是因为贪吃的性格,使得自己陷入被人类吃的尴尬境地,也断送了自己的“远大前程”。
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也。文明钓鱼,保护资源,人人有责!
鳊鱼又名武昌鱼,顾名思义,是湖北那边盛产的一种淡水鱼。
1956年,一代伟人 *** 从武昌游过长江到达汉口,写下名篇诗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自此后,武昌鱼更是名传四方。
我也曾在武汉待过一段时间,有幸尝过几次地道的武昌鱼,味道着实鲜美,肉多刺少。鳊鱼好吃,那究竟该如何钓呢?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下面我们依旧从其习性谈起,然后再讲钓法及饵料的用法。
之一点,鳊鱼的习性如何?
1,中型中下水层鱼类
鳊鱼属于中型鱼类,一般体型都不算很大,前期一两年能长到一斤左右,后期生长比较缓慢,常见的大概就一两斤,如果能够钓到四五斤的鳊鱼都算是特别幸运的了,因为你可能钓到了鳊鱼家族中的王者。
另外鳊鱼属于中下水层鱼类,每年五六月为其繁殖产卵期,平时栖息在底质为淤泥,长有沉水植物的水域中,所以钓法可选择钓底。
2,草食素食性鱼类
鳊鱼的食物以素食为主,食性与草鱼类似,平时主要吃水体中的浮游物或者藻类等水生植物,有时也会到水的底层或者表层觅食一些植物碎屑和少量的浮游动物,食性比较广泛,从晚春到初冬它都是处于觅食状态。深冬的时候才会跑到深水区域去越冬。
第二点,钓鳊鱼该用怎样的 *** ?
因为鳊鱼的体型不是特别大,所以鳊鱼的钓法基本可以和钓鲫鱼 *** 类似。
1,手竿钓法
鳊鱼大多数采用手竿来钓,我常用的仍然是双钩钓底,竿子长度看水域深度而定,鲫鱼竿一般也是四米五,如果在江边钓鳊鱼,五米四左右应该差不多。
钓鳊鱼的钩子也没有特别的要求,三四五号的长柄窄钩即可,为什么要用窄钩呢?因为鳊鱼的嘴巴和鲫鱼一样普遍比较小,窄钩比较好被它吸入,长柄便于取钩。至于鱼线的话,主线1号,子线0.6号,应该就还差不多。
另外鳊鱼的漂相是比鲫鱼要干净利索的,有点像马口和白条,有明显的顿口和下沉,比较好辨别,若垂钓时看到这般漂相,可果断提竿。
2,海竿钓法
用海竿钓鳊鱼的话,也没有什么特别,用小型的爆炸钩组,铅坠大概三四十克即可。
采用素食性饵包裹弹簧后,钩子扎入饵料团中,将其打入水中,也可以采用笼型爆炸钩,将饵料放入笼中,打入水中。
因为鳊鱼个体比较小,中鱼后,竿子抖动的程度可能没有草鱼鲤鱼那么明显,需灵活判断。
第三点,鳊鱼钓饵及窝料配方
因为鳊鱼的食性与草鱼类似,所以在饵料的选择和 *** 上以素食和谷物为主。
鳊鱼窝料
1,可用面粉、玉米粉、麦麸之类的谷物加入水和曲酒搅拌成团进行打窝。
2,酒米打窝。取米一斤,加入适量曲酒,充分搅拌,待米将曲酒吸收,泡至用手指能捏碎即可打窝使用。
3,甜酒糟打窝。家里粮酒以后的酒糟可直接用于打窝。
4,小鸡小鸭的饲料。可在市场上购买小鸡小鸭的饲料,便宜又实惠,打窝效果也不错。
钓饵
1,可用新鲜的嫩玉米,稍微挤压流汁即可直接挂钩做钓,如果鳊鱼群体普遍较小,玉米切半挂钩也可以。
2,新鲜红薯切成小丁,放锅内煮至半熟,即可挂钩做钓。
3,玉米面加水拌成糊状,上锅煮熟后打烂,再加入炒香的面粉或者麦麸,一起揉成团状即可做钓。
4,蚯蚓做钓,可选用在渔具店购买的红色小蚯蚓用长柄窄钩直接挂饵做钓即可。
最后总结
钓鳊鱼的 *** 与钓鲫鱼的 *** 大同小异。竿子、钩子、鱼线的长短大小粗细都可以依照钓鲫鱼的型号来选。另外用海竿钓鳊鱼炸弹钩的钩子不必太大,因为鳊鱼的嘴巴很小。
因为鳊鱼喜欢素食,所以钓鳊鱼饵料的选择皆以素食为主,上面窝料及钓饵的配方各推荐了四款,还望对钓友们有所帮助。
备注:部分图片来自 *** ,通知侵权必删。
码字不易,点个关注呗!我会继续分享自己的钓鱼心得,感谢阅读。
野生鳊鱼肉嫩鲜美,用“三招”鉴别,不会上当受骗
寒冬时节,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农贸市场里一片繁忙。特别是鱼市,人流如织,各种淡水鱼虾,比比皆是。
这种鱼,每个摊位都有。它不同于“四大家鱼”,大的有二三斤,小的半斤左右。它的鱼头相对较小,体侧平扁,呈菱形。
这种鱼叫鳊鱼,也叫长身鳊、鳊花、油鳊。它是中国特有鱼类,分布于长江、黑龙江、鸭绿江、黄河、淮河、钱塘江、闽江、珠江等水系,是中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
这里地处江苏里下河地处农村,在泰州与、盐城及南通的交界处。摊位上,野生的卖12元一斤,养殖的6元一斤。野生鳊鱼肉嫩鲜美,但相对较少,一些鱼贩常常以假乱真。不过,当地农民巧用“三招”,鉴别真伪,不会上当受骗。
农民老李今年70多岁,是位热心人。老李说,巧用“三招”,就是一看鳊鱼的头部,二看鳊鱼的口部,三看鳊鱼身体颜色。野生鳊鱼的头部较小,呈扁形,养殖的头部相对大一点;野生鳊鱼的口部,呈现鹰钩状,而养殖鳊鱼钩状不明显;野生鳊鱼的身上颜色发白,养殖鳊鱼发黑。如果您还有好 *** ,请与大家一起分享啊! 泉水 摄 关注“俊图”,分享精彩故事!原创作品,请勿搬运!
钓鳊鱼3个小技巧:饵料、打窝和找鱼层,教你如何提高上鱼率鳊鱼又名鳊,俗称鳊花、长身鳊,是武昌鱼、三角鲂的统称。
鳊鱼比较喜欢呆在静水,属于中下层鱼,草食性,多以水草、藻类以及植物碎屑为食,偶尔也吃一些浮游生物
很多人喜欢钓鳊鱼,却找不到合适的 *** ,对于饵料来说,目前也没有一款专门针对鳊鱼的商品饵,所以小飞今天就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谈谈对钓这种鱼的看法
钓鳊鱼3个小技巧:饵料、调漂和找鱼层,教你如何提高上鱼率
一、饵料。虽然市面上没有专门针对钓鳊鱼的饵料(像蓝鲫、918野战只是附带钓鳊鱼而已),但老钓手都知道钓鳊鱼用玉米的效果是更好的
尤其是刚从田里摘下的新鲜嫩玉米,效果是更好的,发酵玉米、老玉米、甚至酒泡玉米都只是一般
饵料方面没什么好讲的,只是有一点大家要注意,由于鳊鱼的体型是圆饼状加上嘴巴也较小
所以咱们在施钓时一定要根据鱼体大小来选择钩子、线组和玉米粒,我的建议是宁小勿大,否则挡口。
这是自己一点经验,刚开始钓鳊鱼经常是黑漂打不到,送漂也不中鱼,就是线组搭配出了问题
二、找鱼层。像钓鲫鱼和鲤鱼时主要以钓底为主,比较简单,但鳊鱼属于中下层鱼,有时候天气不好,很容易离底、上浮,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找鱼层
1、鱼在底层。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或者是刚下杆咱们首先该采用的是钓底,如果用玉米做饵,空钩调平水钓两三目即可
2、鱼在中上层。当我们发现底钓没口、有蹭线的信号或者说天气闷热明显感到鱼起浮了,此时就该果断换成钓浮。钓浮调漂很简单,双钩挂玉米调三四目即可
咱们知道鱼起浮了,但具体在哪个水层还是需要慢慢找。
我的建议是先底钓,然后钓离底20公分、离底40公分每次以20公分的距离往上找,直到鱼正常吃饵
3、鱼层乱,整个水层都有鱼。这也是咱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可能有的钓友没有注意。
鱼乱层的原因有好几种,可能是你用了商品饵,雾化太好导致鱼上浮抢食;也可能是天气变差,一部分鱼上浮,另一部分稍微健康点的鱼则还停留在水底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或者鱼口不佳、窝中鱼数量不多,都可以采用钓行程,加大子线的摆幅从而减缓饵料到位的速度,既可以诱鱼也可以使上浮的鱼有足够时间吃饵
钓行程不需要刻意的调漂,按照钓底的调法即可,我们只需要将铅坠往漂座方向推一段距离即可,也就是飞铅!
三、打窝。钓鳊鱼当然也是需要打窝的,我经常看到有的钓友用鲜玉米打窝鲜玉米钓,这样确实也能钓到鱼但效果并不好
一来是窝料和钓饵一样很有可能导致鱼儿发现不了钓饵;二来是鲜玉米吃了涨肚,很快就吃饱了,除非聚过来的鱼非常多,如果只是几条鱼很有可能吃饱了窝料就离开了
我的建议是用发酵的玉米打窝,这种玉米味道大诱鱼快,但鱼进窝后还是会选择吃新鲜的嫩玉米
还有一个办法是用颗粒打窝,但颗粒会化开,更好是用小投饵勺少量、高频率的打,每次打十多粒,隔几分钟打一勺就好
如果各位钓友对钓鳊鱼有独特的见解,欢迎留言评论,能给其他钓友一些建议和参考
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由钓鱼阁小飞原创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吃多宝鱼呢?反正小渔是喜欢,多宝鱼是咱们中国的叫法,学名叫大菱鲆,原产于欧洲的大西洋哦。多宝鱼身体呈菱形,侧扁而高,去掉尾巴很像我们过年贴福的形状啊(图为多宝鱼)
多宝鱼口大,颌牙尖细而弯曲,无犬牙,皮下和鳍边含有丰富的胶质,也没有什么小骨头乱刺等,而且内脏团小,肌肉丰厚 *** ,食用起来安全、方便、又美味。(图为多宝鱼)
接下来是我们的扁口鱼了。扁口鱼和多宝鱼虽然都属于鲽形目,但是在科上就不同了。多宝鱼属于菱鲆科,而扁口鱼则属于牙鲆科。简单来说,就是扁口鱼有一口尖锐的牙齿,而多宝没有,小渔这么说大家应该就能很快区分了吧。就体型而言,扁口鱼相比之下会显得更长一些。(图为扁口鱼)
这个满口尖牙的“小朋友”除了美味之外,它还可以入药哦。扁口鱼的肉有消炎解毒、健脾益气等功效,而它的肝可提取鱼肝油。真是浑身都是宝啊!(图为扁口鱼)
小渔把它们“两兄弟”放在一起给大家看看,多宝鱼和扁口鱼放在一起的时候还是很好区分的嘛。总结一样,区分它们主要看两点:1.看身材,2.看有没有牙齿。要是还是分不清的话,那就统称为——比目鱼!小渔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朋友们喜欢的话记得收藏转发哦!(图左下为多宝鱼,右上为扁口鱼)
说到胭脂鱼,大家可能会感到陌生,有些朋友甚至是之一次听说。然而,这条鱼早已经在1989年就名扬国际了,在当年的新加坡国际观赏鱼大赛中,胭脂鱼凭借其傲人的背鳍、喜庆的体色、美好的寓意一举摘得打牌的银奖,而获得金奖的是也同样是来自我国的原生鱼——长薄鳅。
看起来好像胭脂鱼的名气被长薄鳅压住了,其实不然。胭脂鱼性情温和,人工养殖的个体可以同时作为观赏鱼和食用鱼,而长薄鳅虽然被因为体色花纹而被称为“华南虎”,但是却生性胆小,受到惊吓时就会极速窜游,使其观赏价值大打折扣。
长薄鳅(上)与胭脂鱼(下)
因此,综合来看,胭脂鱼还是比长薄鳅更适合作为人工饲养与观赏的对象。特别是那高高隆起的背鳍,更是给胭脂鱼带来了数不清的赞誉。
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胭脂鱼原产于长江流域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又名火烧鳊、黄排、木叶盘,隶属鲤形目胭脂鱼科胭脂鱼属(胭脂鱼科在我国只有这一种鱼类)。
胭脂鱼产于长江和闽江,以长江中上游数量较多,但近些年来,胭脂鱼的野生群体数量下降趋势非常明显。目前,四川、湖北等地已开展人工繁殖驯养胭脂鱼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胭脂鱼和中华鲟、白鲟一样,是中国长江出产的著名鱼类,"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了不像样"就是对这三种鱼的描述。四川渔民称中华鲟为"腊子"、白鲟为"象鼻鱼"、胭脂鱼为"黄排"。谚语形容中华鲟与白鲟个体巨大,而胭脂鱼在生长过程中,体形与体色变化很大,小鱼长大后,似乎变成了另外一种鱼(如下图所示)。
黄排大了不像样
与四大家鱼一样,胭脂鱼属溯河洄游性鱼类。或许是出于对故乡的执念,每年春天,在长江干流生活的胭脂鱼上溯至上游的支流中,在河滩砾石间产卵繁殖。仔幼鱼阶段集群性强,活动于水流较缓的砾石间,秋季顺水到中游湖泊中摄食生长,成年鱼喜在江河的敞水区生活,栖息于水体下层,行动迅速敏捷。
胭脂鱼对水温的要求和四大家鱼基本一样,但对溶解氧的要求略高于四大家鱼,一般水中溶解氧下降至2mg/L时开始浮头,0.6mg/L以下时窒息死亡。
生态习性神似鲤鱼,但生长繁殖两者大有不同
胭脂鱼是杂食性鱼类动物,食量大,生长快。吃食时,上下唇翻出,挖掘底泥中的食物,主要食物是底栖动物,如水蚯蚓、小虾、昆虫等,也吃植物碎片和底泥中的有机质等。
就食性与栖息的水层而言,胭脂鱼和鲤鱼特别像似,所以,开拓一下思维,在养殖池塘中用胭脂鱼代替鲤鱼,既不会与其他鱼类争夺生活空间,也不会争夺营养物质,还能够获得远高于鲤鱼的经济效益,岂不是一举多得?
胭脂鱼和鲤鱼,你会选哪个?
另外,胭脂鱼属于大中型鱼类,生长较快。在自然条件下,1龄鱼体长可达20厘米,2龄鱼可达2公斤,成熟个体可达15~20公斤。胭脂鱼体长最长能达到1米以上,记录在案的更大体重为50公斤,几乎等于一位成年女性的体重了。这一点,是鲤鱼所远不能及的。
在生殖方面,胭脂鱼雌鱼6龄达性成熟,雄鱼提早一年(如果想进行胭脂鱼的人工育苗,那么付出的时间成本不容小觑,还要有承受相应风险的能力)。繁殖期一般在每年的3月中旬到4月上旬,适宜产卵水温为14-20℃。胭脂鱼的繁殖场在长江上游的大型支流中,如沱江、岷江等。
进入繁殖期的胭脂鱼第二性征明显:雄鱼体色呈鲜艳的橘红色,头部、胸鳍、臀鳍、尾鳍等处出现大量珠星;雌鱼的体色呈灰褐色略浅红,珠星较小,腹部丰满宽厚。
繁殖期的雄鱼
特别提醒:
胭脂鱼性情温顺,抗病力强,生长迅速,容易饲养,很值得推广养殖。不过,胭脂鱼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饲养前必须到省级水产行政部门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才行。
胭脂鱼背鳍除了好看之外,还有什么秘密?竟和生存有关?
一般而言,任何一个物种的性状都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告诉我们,物种的性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物种对环境适应能力,在环境的选择作用下,适合度(该词系生态学专有名词,即更能适应特定环境的能力)更高的性状更容易保留下来,而具有“低适合度”性状的物种则更容易被淘汰。
而近年来随着动物行为学研究的火热,科学家们开始用动物行为来解释胭脂鱼背鳍在其运动、生存中的作用。
这里补充一下鱼类各鳍对鱼类运动的作用:
背鳍:维持身体直立和平衡
尾鳍:推进和转向
胸鳍:维持身体平衡、转向
腹鳍:维持平衡
臀鳍:协助其他各鳍,保持直立
鱼类的形态和各鳍
在这里需要研究的是,胭脂鱼的背鳍除了维持身体直立和平衡以外的作用。研究人员将剪去背鳍的胭脂鱼设置为实验组,没有剪去背鳍的胭脂鱼为对照组,两组其他条件都相同。
通过考察两个组别内幼鱼的游泳能力和反捕食能力,结果发现无论剪去背鳍与否,各项运动指标都没有太大差异,但是,两者的反捕食能力却相差很大。背鳍缺失的胭脂鱼幼鱼在捕食者存在条件下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具有背鳍的对照组,也就是说,背鳍的存在大大减少了胭脂鱼幼鱼的被捕食率,也就提高了幼鱼的存活率。
胭脂鱼背鳍缺失组和对照组
原来,一些捕食性鱼类在寻找猎物时会对目标的大小进行选择,选择的标准就是通过比较张开上下颌时口裂的高度,如果口裂高度低于猎物的身体高度,那么就会放弃捕食,反之就会一口将其吞下。
因此,很有可能正是因为胭脂鱼具有高高的背鳍,会让其他掠食性鱼类放弃了对胭脂鱼的捕食,这是一种很巧妙的求生策略。
没想到,胭脂鱼那傲人的背鳍背后竟然大有文章,背鳍的存在确实让胭脂鱼的生存更加“一帆风顺”!
人工养殖的胭脂鱼
我是牧海,专注于特种水产与渔业信息的研究、分享,更多精彩内容期待您的关注!
钓友们我们上一篇简单了解下鲤鱼、草鱼、青鱼、鲢鳙的生活习性,这篇我们也简单说下鲫鱼、白条、鳊鱼、翘嘴的生活习惯。
1、鲫鱼、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鲫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杂食性鱼。鲫鱼的生活层次属底层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水下游动、觅食、栖息。在气温、水温较高时,也会到水的中下层、中上层游动、觅食。
成鱼鲫鱼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主。由于植物性饲料在水体中蕴藏丰富,品种繁多,食物广泛。硅藻和一些状藻类也是鲫鱼的食物,另外还有小虾、蚯蚓、幼螺,昆虫等。
鲫鱼一年四季都会吃饵,是最普遍的作钓对象鱼。尤其春天是鲫鱼吃食的疯狂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需要补充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但是夏天由于中午气温高,大多数是在一天的早晚两个时间段吃食。同时鲫鱼也是全天全年可钓的鱼类。关于鲫鱼的钓发太多了,这里就不在多说。
2、白条、白条鱼食常见鱼类,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湖及水库等水之上层。主要摄食藻类,也食高等植物碎屑、甲壳类及水生昆虫等,特别喜食河中的小型虾类。繁殖力及适应性强,能容忍较污浊之水域。白条适应性广绝大多数水域都有白条出没。
白条号称赶不走、吓不跑。我们在钓友在垂钓中经常碰到成群结队的白条大军。饵料入水就被白条抢走,对于我们垂钓目标鱼影响很大,很多钓友都称之为杂鱼。
3、鳊鱼、鳊鱼平时栖息于底质为淤泥、并长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的中、下层中,冬季喜在深水处越冬。它生活于江河、湖泊中。平时栖于水的中下层。比较适于静水性生活。鳊鱼为草食性鱼类,主要食用水底各种水草,还能摄食部分湖底植物碎屑和少量浮游动物,因此食性范围较广。
如果是将鳊鱼定为目标鱼种,建议窝子打重一点,因为鳊鱼是群居鱼类,鳊鱼会群体游弋在水体的中上层,可以钓浮为主,钓饵始终处于悬空状态,然后根据鱼的泳层,在逐层搜索。如果是台钓双钩施钓时,双钩的钩距建议有6-8厘米的距离,因为鳊鱼体型较宽,这样可以增加双钩中鱼的几率。
鳊鱼吃钩入口时较慢,但是清晰干脆,往往浮标还处于运动中时就有鱼讯,此时不用着急提竿,特别是用蚯蚓等荤饵施钓时,发现送漂后要等浮标送上来即将停止的一瞬间提竿,拉黑漂时要等浮标沉入水中再提竿
鳊鱼的集群习性大大提高了连竿上鱼的可能性。当你钓上一条鱼后,你要抓紧时间继续钓,它们吃钩不像鲫鱼那样能保持很长时间,鱼群停留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所以钓友们在钓的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避免惊散鱼群,尽量延长鳊鱼在窝中的逗留时间。另外,鳊鱼警觉性也高,中鱼后钓者要及时将鱼遛出窝外再提出水,以免惊散鱼群;出现短暂的停口时要采取逗钓、拖钓等 *** 在窝子周围提动钩饵,诱鱼吃钩。
4、翘嘴、翘嘴属于中上层大型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其生长迅速,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1两以上翘嘴主要吞食小鱼小虾,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
翘嘴平时游弋于水域的上层,一旦发现小鱼、小虾、水面上的昆虫就会不顾一切地去争抢。翘嘴鮊觅食的高峰在夏、秋季,天黑以后到深夜是它们一天中的觅食高峰。
钓翘嘴的 *** 有很多种手竿路亚都可以,如果用粉质饵料钓翘嘴的话,更好玉米打窝,饵料雾化好一点,饵料雾化好能招来大量白条,可以吸引翘嘴来猎食白条从而吃食,饵料雾化好也能钓花白鲢,两不当误,但是钓大翘嘴还是路亚比较好。
关于鲫鱼、白条、鳊鱼、翘嘴的生活习性我们简单了解下,如果有什么不足请你多多指出,如果你觉得还有点用处请你关注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