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的养殖 *** ,鳝鱼的养殖技术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3 0
五种常见的黄鳝养殖模式

稻田不干涸、不泛滥的田块均可利用,面积以不超过1亩为宜,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即可。四周田埂更好用砖或条石砌成,高40厘米,宽30厘米,墙顶出檐5厘米,以防黄鳝用尾巴钩墙或钻洞逃跑,还可以用70×40厘米的水泥板护田埂与地面成90度角,下端埋入田底10厘米左右,上面加砖、石、土等作埂。如果是粗改粗养,只要加高、加宽田埂注意防逃即可。田中央挖一个面积为4平方米深0.5米左右的水凼。沿田埂四周要开挖围沟,田中挖井字形鱼溜,一般宽30厘米,深30厘米,所有沟与凼必须相通,开沟挖凼在插秧前后均可。如在插秧后,可把秧苗移栽到沟边、凼边,这样就不会减少秧苗的株数。进排水口要安好坚固的栏鱼设备,以防黄鳝逃逸。

选择向阳、通风、水源方便的地方建池。一般为水泥、砖面结构,建半地下式池子,大小以6平方米~20平方米为宜,池面和底部要打磨光滑,以免鳝体受伤。池角砖应为圆弧形,池檐向内侧伸出,设进排水口和溢水口,进水口一般要高出水面30厘米~40厘米,排水口安装在池底下。溢水口一般设在高于泥面20厘米处。排水口和溢水口应设在进水口对侧,并且各水口都要用金属网做好防逃装置。上述工作做好后,应对水泥池采取脱碱措施。因为酸碱度上升,会使养殖黄鳝受损,其 *** 是每立方米水中溶入过磷酸钙肥料1公斤或酸性磷酸钠20克,浸泡2日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水泥池养鳝分有土和无土两种养殖方式,这两种方式都要栽种水花生或水葫芦,以在炎热季节起调节水温和供鳝鱼避暑的作用,可全池种满只留几个投食点(约1/10的空间)。

A、有土养殖以底铺20厘米~30厘米泥土为宜,泥层表面以上水位应保持在20厘米~25厘米。水过深则鳝鱼在活动中要消耗过多的能量,过浅则水体易浑浊且水温变化大;

B、无土养殖水位保持在30厘米~40厘米为宜。其优越性在于水体消毒效果好,易操作;而有土养殖,消毒时药力较难作用到泥土中、底部,且易滋生各种寄生虫及其中间寄主,如蚂蟥、扁叶螺、框实螺、细菌等。

采用土池养殖黄鳝,改造1亩稻田,仅需投资4000元左右,加上配套修建几口观察池,总投资仅5000元左右,成本比网箱还低。土池养鳝采用泥埂代替了网箱的“跳板”,加上土池内水的深度为50厘米左右,管理非常方便。我国的稻田众多,利用稻田直接开展黄鳝养殖,平时的管理、观察、捕捞都很成问题,也不能够形成产量。将稻田改建成土池便于集约化管理,容易形成较高的产量。据有关数据统计,采用传统的稻田养鳝,亩产黄鳝仅100-200公斤,将其改建成土池后,亩产可达2000公斤左右。对于没有其他场地或初期的资金不多的养殖户,这无疑是养殖的首选。修建土池选用能灌水达40厘米以上的稻田,四周将聚乙烯网布埋20-30厘米到泥土下,其余网布要打桩固定以防逃。稻田中间也用网布隔成50-100平方米一个的土池,池中放竹框铺水草即可。

采用网箱养殖的方式进行黄鳝养殖现在还处在技术发展阶段。网箱养殖适合在大的水体中进行,主要优点是水流通过网孔,使箱体内形成一个活水环境,因而水质清新,溶氧丰富,可实行高密度精养。

主要养殖技术如下:网箱面积以20平方米左右为佳,网长5米、宽4米、高1米,其水上部分为40厘米,水下部分为60厘米。网质要好,网眼要密,网条要紧,以防水鼠咬破而使黄鳝逃跑。网箱设置在水深0.8米以上的池塘中,新做的网箱放入水中应过35天待其散发出来的有害物质消失后才可放养鳝种。鳝种放养前几天应适当培育水质,使水色偏浓,透明度为15厘米左右,这样可控制或减少池塘中的蚂螨对黄鳝的侵害。网箱可并排设置在池塘中,两排网箱中间搭竹架供人行走及投饲管理。网箱的设置面积不宜超过池塘总面积的50%,否则易引起水质恶化。网箱中放置水草,更好是水花生,其覆盖面积应占网箱面积的90%-95%,为黄鳝的生长栖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黄鳝因有相互残食的习性,故放养时以规格基本一致为宜。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鳝种20公斤,每只网箱放养400公斤。黄鳝吃惯一种饲料后很难改变习惯再去吃另一种饲料,故应将其饲料固定几个品种,如蚯蚓、蚌肉、小鱼或动物内脏,以提高其生长速度。有条件时可投放活饵料,因其利用率高,不用清除残饵,对网箱污染少,有利于黄鳝的生长。

黄鳝网箱养殖最为关键的阶段是放养后一个月内。这一时期是黄鳝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性,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如果 *** 得当,鳝种成活率可达90%以上, *** 不当则成活率有时在30%以下甚至全部死亡。这一个月是黄鳝网箱养殖成败的关键所在,除应做好鳝种的消毒和驯化外,还应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具体 *** 是用水体强力消毒剂和生石灰交替消毒,杜绝病原体的产生。

常规的池塘养殖,易发生疾病且黄鳝冬眠影响常年养殖。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可以一年四季连续生产,无土流水养殖可有效地控制疾病,使效益成倍提高。黄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7℃~30℃。采用塑料大棚,不用专设采暖设备,在春、夏、秋棚内温度都易保持这一温度,即使在寒冬,棚内平均温度也能达到20℃。饲养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质不会恶化。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殖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适合长年有温流水的地方建池。优点是流量稳定,适于较大规模的经营。饲养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每个池的面积为10平方米-20平方米,池深为40厘米,宽1-2米,池埂宽20-40厘米。在池的相对位置设直径3-4厘米的进水管、排水管各2个。进水管与池底等高;排水管一个与池底等高,一个高出池底5厘米。进、排水管口均设金属网防逃。将若干饲养池并列排列成为一个单元,每单元的面积更好不要超过500平方米。

适宜在大城市或水源缺乏的地方使用。其优点是饲养用水可以重复使用,耗水量较少,便于控制温度,但投资稍大。饲养池的建法与开放式相同。另外需建造曝气池,沉淀池,增加一些净水设备、抽水设备和加温设备。塑料大棚的建造与普通大棚相同,更好每个单元放在同一个大棚内,这样便于管理。

采用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殖这种饲养法,由于水质清晰,只要饲料充足,黄鳝一般不会逃逸。但要注意防止鼠、蛇等天敌危害。饲养一段时间后,同一池的黄鳝出现大小不均,要及时分开饲养。

养黄鳝 促增收

近年来,黄鳝养殖效益较好,广东养殖户成功引进黄鳝网箱养殖新技术,为群众发展绿色养殖致富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图为广州市白云区峡石村一个黄鳝网箱养殖场,渔农撑着小船为鳝鱼投喂食物。

吕华当摄(影像中国)

来源: 人民日报

黄鳝如何进行规模养殖?花上5分钟看着这些,专业为你解答

黄鳝又称鳝鱼,营养价值很高,是上等佳肴。它多栖于池塘、水田、沟渠、河道边等水体中,掘洞穴居,以小鱼、蝌蚪、小蛙、蚯蚓、小昆虫等为食。鳝鱼性贪食,但又耐饥饿,生活力很强。黄鳝昼伏夜出,多在傍晚及夜间出洞活动。生长适温为15~30℃,10℃以下穴居冬蛰,35℃以上则游向泥中潜伏,生长季节通常是5~10月份。黄鳝视觉不发达,摄食主要靠触觉和嗅唢。捕食时先咬小动物头部,致死后再吞食。黄鳝一般在6月至8月上旬产卵,它具有性逆转的特点,体长在25~38厘米之间为雌性,41~52厘米之间为雌雄性逆转阶段,兼有卵巢、精巢,58厘米以上的才多属雄性。

一、建好养殖池

在向阳、有一定水源和土质坚实的地方建养殖池。养殖池有泥土池、水泥池和泥结构四周砌砖等3种类型。如大面积工厂化养殖,则以水泥池更佳。鱼池面积10~15平方米,深0.8~1米,池壁设置小洞穴,池塘铺塘泥30厘米,以利鳝鱼钻洞栖息。蓄水10~15厘米,水面处设置进出水口,用聚乙烯细网防逃。池面用1/2面积种植慈姑或养殖绿蘋、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作为鳝鱼遮荫潜伏栖息防暑之用。黄鳝养殖池壁至少高出水面30厘米,以免黄鳝在雨水冲刷时逃逸。鱼池可建成地上池、地下池或半地下池,家庭小规模养黄鳝可用大缸饲养。

二、鳝苗的放养

每年4~8月份是鳝鱼产卵季节,5~6月份是产卵盛期。鳝鱼产卵期间,到鳝鱼生活的地方寻找鱼巢,用纱布捞取受精卵或幼苗,然后集中在小池或瓦缸中孵化、育苗。幼苗投喂鸡蛋黄、碎肉、麸饼粉等,当年或翌年长至尾重20克,即可放入大池中养殖成鱼。幼?苗应挑选全黄色或黄颈者做种,这种鳝苗体壮、抗病、耐暑、耐热、生长快。鱗苗放养的时期,以早春为宜,养到10月份.大的可超过150克,小的亦有65~100克。鱗苗大小规格,以放养每千克30~40尾的为好,切忌大小鳝鱼混养,避免相互残杀和吞食。每平方米可养1~2.5千克。黄鳝具有很强的自行交配繁殖能力,一般之一次放养后不必再投放鳝苗,但必须加强鳝苗保护和管理,鳝苗产卵后7~8天即可孵出幼鱼,此时尤要保护鳝苗,避免被大鳝吞食。可采取如下措施;池内投放丝瓜筋或稻草团,种植慈姑、菱白,便于能苗躲藏;或将鳝苗捕捉,分开单独饲养;或对成鳝喂足饲料,满足营养需要,减少对幼鳝的吞食。

三、喂料

黄鳝喜欢吃活食,也非常贪吃。人工饲养黄鳝、蚯蚓、蚌肉、螺蛳肉、小杂鱼、蚕师、动物内脏及麦面、菜类等均是好饲料。还可用灯诱飞虫入池,或用猪血招引苍蝇产卵生蛆作饲料。投料喂养鳝鱼以蚯蚓更佳,每7~8克蚯蚓能增肉1克。黄鳝对食料的选择性严格,长期投喂1种食料后,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其食性。如果长期饲喂1种肉食饵料,不但成本高,而且来源困难。在改变其某种饲料时,必须要进行驯饵工作,也就是在更换某一种食饵前2~3天或更长时间内不要投放饵料,此后即可投喂新的饵料。黄鳝昼伏夜出,因此放养时给饵的时间宜在每日下午4~5时或傍晚天黑以后,然后逐日提早喂食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驯饵,即可以每日上午9时或下午2时给饵。亦可采用隔日喂饵法,以增加其摄食量。饵料可投在木框或聚乙烯网布做成的饵料台上,投饵的地点要固定,投饵量为鱼体重量的6%~7%,投饵后第二天,应调换新鲜水,保持池内水质新鲜,溶氧量多。

四、其他管理

黄鳝生长很慢,适宜的水温是15~28℃,水温低于15℃时影响黄鳝摄食,10℃以下完全停止摄食,进入冬眠状态。水温超过28℃,黄鳝的摄食量也会降低,这时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温。黄鳝从春后到入冬前,是生长的旺季,要加强管理,喂足喂好,定时定量,使它加速生长。对吃剩的饵料,要及时清除。秋肥壮的黄鳝是第二年春发的条件和保证。因此在入冬前,一定要喂足饲料。一旦入冬,必须将养殖池中的水放干,并用稻草覆盖,厚度以不使黄鳝窒息死亡为度,保护池室,不使低温冻死,春后再适时复水。

在黄鳝生长期,尤其是刚放养鳝鱼和黄鳝繁殖季节,绝不能让鸭子进池捕食。夏天,有时因气温太高,黄鳝会出现中暑昏迷现象。此时应换清凉水或遮荫降温,再喂新鲜的蚌肉。

黄鳝养殖技术,黄鳝稻田综合饲养 ***


大家好!纵观国内黄鳝养殖状况,其主要的养殖方式有水泥池养殖、池塘网箱养殖、稻田仿生态养殖等。从技术角度分析,其养殖方式大多以获取季节差价为目的的囤养方式,即将野生黄鳝在低价位时囤养起来,在高价位时销售。由于技术含量低、管理不规范、高回报和高风险并存。当然现在随着黄鳝养殖业的发展,现在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天本文会为大家详细介绍稻田养殖黄鳝的一套技术,详情如下:

一、稻田选择与设施

养殖黄鳝的稻田要求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保水保肥力强。根据黄鳝洞穴生活的习惯,稻田土质以黏性为好,且要求腐殖质丰富而土质疏松,以弱酸性或中性为宜。田水无农药和其他毒物污染,敌害动物少,保证黄鳝在稻田里正常生长。丘陵和山区养殖黄鳝的稻田应有充足水源,而且要保证不会受到暴雨引发的洪水冲垮田埂避免因逃鳝造成的经济损失

养殖黄缮稻田的工程设施既要能满灌全排,又要能保持有一定的载鱼水体;既要保证水稻的生长,又要有利于黄鳝生长田埂加高、加宽、加固,并要有防止黄鳝逃逸的拦鱼设施。通常稻田经过翻整耙平后,在田的一头开挖1m深的鱼坑占整个稻田面积的5%~8%;在稻田四周和中间开挖深0.5m、宽0.5m左右的沟,其形状呈“田”字形、“十”字形或“井”字形。田埂筑成0.5m高、0.8m宽,堵塞漏洞,以备使用。一般养殖黄鳝的稻田,四周要建成1.1m的防逃墙,可用单砖砌成,顶部砌成“T”形,在进、排水口处安装闸板和网片。

二、稻田养鳝的准备

稻田放养黄鳝苗种前要将稻田耙平,每亩用生石灰30~40kg化成浆,均匀泼洒整个稻田进行消毒。等毒性消失后,注入田水使鱼坑内水位达到1m左右。每亩施畜禽粪肥800~1000kg,用以培肥水质,并在水面上放养水浮莲、绿萍等漂浮植物。

鳝鱼的养殖方法,鳝鱼的养殖技术-第1张图片-

三、鳝种的投放

4月中、下旬,气温回升至15℃以上时是稻田放鳝的更佳时机。放养时,温差不宜过大,放养后鳝种一般在插秧后进行。鳝种来源主要是设点收购或在野外采捕,要求体质健壮、体表无伤、体色深黄,并杂有黑褐色的斑点若肚皮上有红斑或颈上充血的鳝鱼则有病或鳝体损伤不宜作种鳝。一般鳝种放养规格要整齐,大小要基本一致,以免互相蚕食。投苗量以每亩放规格30~50克、8000尾为宜,规格小的还可以多投放。放养鳝种时,要用3%~5%的食盐水洗浴5~10分钟,进行鳝体消毒。通常先将鳝种放入桶里,加水淹没,再逐渐向桶内均匀撒盐(500g鳝用盐150g),直到鳝种在桶内盘曲扭动即捞起放入清水中,约10分钟后放入稻田坑池中。由于黄鳝是雌雄同体,自繁力强,故饲养黄鳝的稻田只需1次性投苗即可连续捕捉,以后可不再放鳝苗。在养鳝稻田内混养10%左右的泥鳅可以防止黄鳝互相缠绕。


四、投饵

黄鳝属于杂食性鱼类,在稻田里摄食螺肉、小杂鱼、水蚯蚓、飞蛾等天然饵料。稻田养鳝饵料不足时,可以投喂鲜活的昆虫、蚯蚓、蚌肉、螺蛳肉、小杂鱼、小虾、蚕蛹等,畜禽的内脏、碎肉、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的投放量要占40%以上,适当搭配麦芽、豆饼、豆渣、麦麸或瓜果、蔬菜、浮萍等黄鳝喜食的植物性饵料。还可将碎肉、腐肉、臭鱼等腐尸物放在铁丝筐中,吊于沟上引诱苍蝇产卵生蛆,让蛆掉入沟中,供鳝吞食。要缩短生产期,提高产量,仅靠吞食稻田里的昆虫和田中小动物是不够的,投喂饵料须做到定时、定质、定量、定点每亩稻田要有固定投饵点3~5个,不要随意改变

投喂时要把饵料投放在鱼坑的食台上和鱼沟内,饵料台可用木框和密眼网做成,吊放在鱼坑水面下10cm处。日投饵量应根据气温、天气、水质状况等灵活掌握,水温在20℃~28℃时一般每天投喂量为黄鳝总重的6%~10%;水温在20℃以下或28℃以上时日投喂量为鳝鱼总重的4%~6%,以第2天不剩饵为准,残饵要及时清理。黄鳝长期投喂一种饵料后,很难改变食性,故在饲养初期投喂的饵料不宜单一,投喂饵料要新鲜。此外,还可以驯化投喂人工配合饵料。由于黄鳝昼伏夜出,投饵时间要坚持在每天下午4~6时。在7~9月份摄食旺季,上午加喂1次。夏季稻田中各种虫蛾处于高峰期,可在坑沟上挂几盏3~8瓦的黑光灯,灯距水面5cm,可以引蛾虫落入田水中供鳝捕食,能降低饵料成本,提高养鳝的经济效益。当气温下降到15℃左右时,应投喂优质饵料供黄鳝入冬前大量摄食贮积养分满足冬眠需要。

五、调控水质

利用稻田坑沟养鳝和水稻生产需要稻田中水位要采取“前期水田为主,多次晒田,后期干干湿湿灌溉法”。具体操作是:8月20日前,稻田水深保持6~10cm,20日开始排干田内水,鱼沟、鱼坑内水位保持在15cm,晒田。然后再灌水并保持水位6~10cm,到水稻拔节孕穗前,再轻微晒田1次。从拔节孕穗期开始至乳熟期,保持水深6cm,以后灌水与晒田交替进行到10月中旬。10月中旬后保持稻田水位10cm至收获。稻田养鳝期间,要求勤换水,保持水质肥、活、爽,含氧量充足。每3~5d要换1次水,高温季节还要增加换水次数。保持水质清新,换水时排出死角水1/3后再注入新水。鱼坑水的透明度要控制在30~40cm。鳝苗生长期间每15天向鱼沟内泼洒生石灰1次,用量为每亩15kg左右


六、施肥与施用农药

养鳝稻田施肥对水稻和养缮都有利。养鳝稻田施肥要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要在插秧前施足基肥,多施绿肥和厩肥,少用化肥。一般每亩施人畜粪肥800~1000kg,或用25kg的尿素加3kg的 *** 钾再加3kg的过磷酸钙作基肥,1周后插秧和放养鳝种。以后的生长期内,经常追肥,追肥量少多次,分片撒施。基肥占全年施肥量的70%~80%,追肥占20%~30%。稻田中追肥对黄缮有影响的主要是化肥。因此,一般施用的化肥必须是对黄鳝无危害的。但在施肥时,一定要把黄鳝引诱进鱼坑内再施肥。

养鳝田的水稻如出现病虫害,可采取综合防治,尽量不施农药或少施农药,防止稻田黄鳝中毒。如果必须施用农药,则需施高效低毒使鳝安全的药物。如20%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治穗瘟病),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纹枯病和穗瘟),5%的井冈霉素液剂(防治纹枯病),50%的甲胺磷乳油(防治虫害)。一般宜采用深水施药,粉剂药物应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喷施,而液剂药物则宜在阴天或睛天傍晚稻田进行喷施,下雨天不宜施药。喷雾器喷嘴伸到叶下,由下向上喷,尽量喷洒在水稻茎叶上,减少农药落入水中。施用农药时将田水放干,把黄鳝引诱到鱼坑内再施药,待药力消失后再向稻田中注入新水,让黄鳝游回田中。此外,也可采用分片施药的 *** ,即1块田分两天施药,第1天半块田,第2天另半块田。

七、田间管理

田水的调节应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需求特点,兼顾黄鳝的生活习性。水稻苗期、分蘖期的稻田水深保持在6~10cm。晒田期间,要保持沟里“干干湿湿”。晒田过后,及时加深坑沟里的水,围沟、溜水深15cm左右,经常更换新水。雨天要注意排水口畅通,要及时排水防逃。要勤换水,饵料残渣要及时捞走,以防败坏水质。高温季节要在鱼坑上搭棚遮阳,鱼坑内可以少量种植水花生、水葫芦或水浮莲,既净化水质,又降低水温。也可将稻田里的种草或无效分苗移栽入坑池。嫩草可作黄鳝饵料,并为鳝遮阳。当天气有变化时,要每天巡田检查、观察黄鳝生长、吃食等活动状况

天气闷热时,发现黄鳝离洞,竖起身体前部,头露出水面,说明水中缺氧,要及时灌注新水;暴雨应防止洪水漫田。如果发现黄鳝离开洞穴,独自懒洋洋地游泳,身体局部发白,说明黄鳝有病,要及时治疗。发现死鳝要及时捞起,立即处理。此外检查水质及水稻长势,大雨时做好防洪排涝、疏通沟池,并检查田埂有无漏洞、是否牢固,防黄鳝外逃和敌害水稻收割后,当水温降到10℃以下时,黄鳝就入池冬眠,此时应及时排尽池水。入冬后,池泥上要盖草包或稻草等物,并保持池中泥土湿润而温暖,使其安全越冬。当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可将田水排干,但要保持湿润和温暖,可在田面上盖少量稻草以防结冰而使黄鳝冻伤致死。同时要防止禽、水老鼠、蛇类等敌害动物侵害。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养殖户可以多参考参考,希望大家积极留言评论。

农村黄鳝如何培养?几招 *** 教你养殖赚钱的黄鳝

1. 养殖黄鳝一般需多长时间,要走哪几步?

黄鳝从刚孵出的鳝苗至成鳝要2年时间,经过鳝种培育及成鳝养殖两个阶段。 鳝种培育是指把刚孵出的鳝苗养成10克以上的鳝种,时间是4~11月份;成鳝养殖是把鳝种养成250克左右的成鳝。中间还有个鳝种越冬期。

2、鳝苗从哪儿来?

鳝苗可以自己繁殖,也可以买人,无论自己繁殖,还是买人,都需要有经验的养殖户或专家指导、参谋,否则容易繁殖失败,或上当受骗。所以,一般刚开始养黄鳝的养殖户不要养鳝苗,更好进行成鳝养殖,从鳝种开始养起。

3.怎样判定鳝苗质量的好坏?

鳝育质量的好坏凭肉眼有时一眼就能看出来,个体整齐、体色光鲜、比较肥满、游动活泼的鳝苗就是好鳝苗,而个体差早大、瘦弱无力、懒洋洋的鳝苗就是孬鳝苗。

*** 一,用手轻轻搅动盛苗的桶、缸里的水,让水产生漩涡,如果看到鳝苗能沿桶边、缸边逆水挣扎、游动,就是体质好的鳝苗;如果大多数鳝苗都被卷人漩涡而无力游动、挣扎,说明鳝苗体质太差。

*** 二,把鳝苗舀在白色小瓷碟里,把水慢慢倒去,鳝苗在小碟里用力扭曲滚动不停,说明体质好,而无力挣扎仅头尾,颤动的鳝苗说明体质弱。

*** 三,把鳝苗舀在盆里,用餐吹动水面,体质好的鳝苗顶风逆水游动,体质差的鳝苗则跟着水流转动。

4. 自己繁殖鳝苗有哪些 *** ?

自己繁殖鳝苗可以选择让雌、雄亲鳝自然产卵孵化、也可以进行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和人工孵化,还可以捞取野外黄鳝产的卵进行人工孵化。无论哪一种 *** 、选择繁殖用的雌、雄亲鳝是关键。

5.怎样区别黄鳝的雌、雄?

黄鳝有性逆转的现象,就是说黄鳝小时候都是雌的,之一次产卵繁殖以后慢慢变成雄的,一般长24厘米以下的黄鳝都是雌的,42厘米以上的黄鳝都是雄的,24~42厘米之间的黄鳝有雄的也有摩的。雌黄鳝头部细小,不隆起,背部是青褐色,没有斑纹花点,有的时候能看见3条平行的褐色索斑,身体两侧从上到下颜色逐渐变浅,褐色斑点细密而且分布均匀腹部呈浅黄色或淡青色腹部肌肉较薄,繁殖时节用手握住雌鳝,将腹部朝上,能看见 *** 前面肿胀,稍微有点透明,雌雄的黄鳝头部相对大,稍微条平行的带状纹,身体两侧沿中线分别可见1行色素带,其余的色素斑点均匀分布雄的黄鳝腹部呈土黄色,个体大的呈橘红色,腹部朝上,膨胀不明显I解剖腹腔,未成熟的精挑细长,灰白色,表面分布有色素斑点,性成熟的精巢,比原来粗大,表面有形状不一样的黑色素斑纹。

6. 怎样选择成熟的亲鳝?

亲鳝的来源有三种途径:一是自己培养达到性成熟的雄鳝和已完成性逆转的雌鳝;二是从湖泊、沟渠、稻田等自然水域捕来的野生鳝;三是从市场上购买性成熟的黄鳝。有条件的养殖户更好自己培育亲鳝,因为自己培养的亲鳝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都能得到保证,也不会带来新的传染病病原。 从外界捕捉和购买的亲鳝也很重要,可以避免黄鳝近亲繁殖。 由于黄鳝会呼吸空气,运输容易,所以夏、秋季节都可捕捉。 夏季捕捉的黄鳝进入养殖场后,有较长的适应期,饵料来源广,鲜饵料多,性腺发育充分,对人工催产有利。

但夏季水温高,黄鳝在捕捉和运输过程中常因剧烈挣扎而受伤。这时更好采用笼捕法。晚秋季捕捉的黄鳝受伤较少,但进人养殖场后,很快就到了冬季,适应时间短,而且由于野外食物供应不足,常常处于半饥饿状态,性腺发育不够好,对催产不利。 秋季捕捉黄鳝可采用笼捕、抄网捕或手捕。

雌鳝选择体长30~40厘米、重200~250克的个体,腹部膨大,用手摸一下感觉软和、有弹性,其表面颜色是青灰色略带黄色,中央呈浅橘红色。 已经成熟的雌鳝有一道紫红色的横条纹,腹部皮肤较透明,从外面能见到卵巢的大概形状,生殖孔也红肿突出。 雄鳝要选40厘米以上的个体,重250~500克;腹部有血丝样的红色斑纹。

选择亲鳝,体质情况也很重要,直接影响到亲鳝的怀卵量和精、卵的质量。生产上对亲鳝的要求是体质健壮,无伤无病无残。 一般优质亲鳝身体“两头细,中间鼓”,头较小, 躯干部略粗于头部;色泽鲜亮,斑纹或斑点较清晰;受 *** 后反应灵敏,捕捉时挣扎有力,体表无伤,无寄生虫。 劣质鳝身体头大尾细,近似锥形,躯干部不及头部粗;色泽灰暗,斑纹或斑点不清晰;受 *** 后反应迟钝,捕捉时挣扎无力,体表有伤或有寄生虫。

7. 怎样进行亲鳝培育?

亲鳝培育是黄鳝人工繁殖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黄鳝的性腺发育,从而影响到催产率、鱼卵的受精率和受精卵的孵化率。 因此,从事黄鳝繁殖的养殖户应该格外重视亲鳝的产前培育。

(1)培育池的准备 亲鳝培育可用土池,但更好选水泥池。池子面积要根据繁殖规模来确定。一般面积10~20平方米,深约1米,池底用黄土、沙子和石灰混合物夯实后,铺上较松软的壤土或黏土层20~30厘米,水深保持20~30厘米,水泥池围墙高出水面60~70厘米。亲鳝池要栽上部分水生植物或喜湿的陆草,像水浮莲、凤眼莲等,既遮荫,又改善水质。颢不氯圳多年使用的池子或废弃较长时间的池子用作亲鳝培育池,使用前要严格清整消毒。

清整工作包括:检查池子是否渗漏,检查进、排水设施和防逃网是否完好,发现问题,立刻修补;清除过多的杂草,排出陈水;如果池底有机质过多或淤泥过厚,应挖出部分淤泥,保持泥层20~30厘米;保持池底有一定起伏,不要过于平坦。熊清整过后,池子要进行消毒。消毒药物用生石灰, *** 有带水消毒和干池消毒两种。带水消毒每 667 平方米(水深 1米)用生石灰125~150千克,用水化成石灰浆,趁热全池泼洒。 干池消毒是先将池水排至5~10厘米深,在池底四周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按每平方米50~75克倒入小坑内,加水化开后,趁热向四周均匀泼洒。 为了提高消毒效果,次日可用铁耙将淤泥耙动一下,使石灰浆充分与淤泥混合。 消毒后7~8天,毒性消失后,可以放人亲鳝。

(2)亲鳝放养 选择已达到性成熟或接近性成熟、体质健壮的亲鳝,每平方米放养亲鳝8~10尾。 雌雄比例为:(自然受精 1:2,人工授精2:1)。 另外,可在亲鳝池中放养部分小泥鳅,以清除池中过多的有机质,改善水质,并能在饲料供应不足 时,为亲鳝提供活饵。

放养前,亲鳝要消毒,用3%~4%的盐水,24'C~26C时浸洗4~5分钟。 水温低时,浸洗时间可长些;水温高时,浸洗时间要缩短。 浸洗时,要注意观察,发现黄鳝表现异常,应立即取出。 消毒后立即放人培育池。 如果不能及时放养,需用清水冲洗1~2遍后浅水中暂养。

(3)亲鳝培育,亲鳝下池后,日常管理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

亲鳝培育的好坏,关键在于适口鲜活饵料的足量供给。黄鳝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在自然环境中的野生黄鳝,常常会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性腺发育迟缓。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必须为亲鳝提供充足的优质饵料,而且更好是鲜活饵料。 如小鱼、小虾、幼蛙、蜻蜓幼虫、蚯蚓、水丝蚓、螺肉、蝇蛆、面包虫等。 黄鳝也喜欢摄食陆生昆虫,因此晚上在亲鳝池上装电灯,引诱飞虫,供亲鳝摄食,效果也很好。黄鳝晚上摄食量大,觅食主动,所以投喂更好在晚上。投喂量以第二天池底无残饵或仅有少量残饵为宜。 白天投饵,要设法投在黄鳝的洞口附近,因为白天黄鳝很少出洞觅食。 如果白天黄鳝出洞较远,捕食积极,说明夜间给的饵料不足,应该加大投饵量。 无论什么时间,一定要投喂鲜活饵料。 腐败变质的饵料,黄鳝只有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才摄食,容易造成剩饵,使初从事黄鳝饲养的人误认为黄鳝已经吃饱吃好,这就大大影响了亲鳝的生长和性腺发育。 同时,腐败变质的饵料也很容易败坏水质,给管理带来麻烦。

亲鳝池要求注排水方便,保持水质清新。 当水质浑浊有异味时,黄鳝摄食量减少,应该马上排出老水,注人新水。 换水时要特别注意池水换水前后温差不能超过3'C,即用手试水不应感觉到明显的差异。

亲鳝个体大,逃跑能力强,晚上出洞觅食时很容易从破裂的围墙洞穴或进排水管道中逃出。因此,进排水管道一定要安装防逃网,平时巡塘一定要注意观察池塘的围墙、进排水设施是否有漏洞,如有,要及时修补。暴雨后,鳝池水位上涨,使防逃墙相对变矮,有时黄鳝也能从墙上逃走,这时要勤观察,发现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养殖鳝鱼个头大是喂了避孕药?动动脑筋!

“市场上卖的养殖鳝鱼都是喂了避孕药的,长期食用会影响人体健康!”,这是一个困扰了消费者和水产养殖行业十几年的老谣言了。不少地方都有传言,称养殖的鳝鱼都投喂了避孕药,所以养殖的鳝鱼都比野生鳝鱼个头大不少。甚至有人还拿出了一张鱼肚子里塞满鱼食的照片,信誓旦旦地称这是吃了避孕药的鳝鱼。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市场上养殖的鳝鱼为什么个头比野生的大?

为什么养黄鳝

不可能加避孕药?

1. 避孕药成本高昂,价格较贵,加入饲料中喂给黄鳝,会极大地增加养殖成本。

2. 避孕药大多都是雌激素。在黄鳝养殖过程中,雌激素的添加需要专业的科学指导,普通农户难以把握用量,计量不当会导致黄鳝生殖腺萎缩,影响产量。

3. 避孕药大多是雌激素,向黄鳝投喂雌激素,会增加雌性黄鳝数量,影响黄鳝变为雄性。而雌性的黄鳝个头比雄性黄鳝小,加了避孕药,黄鳝产量反而下降了。

4. 即便不考虑激素对性别的影响,科学家也做过实验,证明了添加雌激素并不能增加雌性黄鳝的大小。

综上,养殖黄鳝时添加避孕药完全是一件花钱又减产,赔本又违法的事情。商家和养殖户的目的是盈利,而不是故意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会变换性别的鳝鱼

人们常说的鳝鱼,一般指黄鳝。黄鳝除了营养丰富,风味极佳之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特性——性别变换。

黄鳝是一种特殊的动物,有一种神奇的性逆转现象。黄鳝刚出生的时候是雌性,随着逐渐长大,在产卵后变为间性,最终变成雄性。而雄性的黄鳝普遍比雌性的黄鳝个头还要大。

养殖的鳝鱼

为何普遍比野生鳝鱼肥大?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市场上卖的养殖黄鳝都普遍要比野生的黄鳝肥大呢?

理由也很简单,吃得好、喝得好、住得好。

比起野生的黄鳝,养殖的黄鳝既有营养丰富的饲料,顿顿管饱;还不用为了躲避天敌和觅食而劳碌,自然长得更加肥大。

而且市场上的养殖黄鳝多是等到黄鳝变为雄性之后售卖的,售卖的野生黄鳝则是雌雄兼有,普遍看来市场上自然是养殖的黄鳝更加肥大了。

河鲜一家亲

除了黄鳝之外,深受“避孕药催肥”谣言影响的,还有泥鳅、罗非鱼、虾和大闸蟹。

不过不用担心,这些美味的河鲜都不会食用避孕药来催肥。

避孕药成本太高,不仅不能催肥,还容易影响产量,同时还有违法的风险。

结论

市场上卖的鳝鱼不会添加避孕药。一方面是因为避孕药很贵,添加避孕药会增加养殖成本,另一方面是添加避孕药会减少鳝鱼的产量,还会导致鳝鱼个头小。

养殖的鳝鱼都比野生鳝鱼个头大,完全是因为养殖的鳝鱼吃得好、喝得好、住得好,生活无忧无虑,自然就长得更大。

作者:刘艾奇

转自科学辟谣

来源: 人民网

养殖黄鳝需要掌握正确 *** ,从5个养殖细节入手,有效提高成活率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黄鳝相信很多人都见过,并且多多少少也有些人吃过。黄鳝又名:鳝鱼,它的体型看似如蛇的形状一般,体长大约在20~70厘米之间。尤其是在农村水质不错的地方,可以说野生黄鳝也并不少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一些吃货们,尤其是对于野生黄鳝也越来越热爱,因为黄鳝它整体刺少肉厚,肉质味美,黄鳝在市场的销售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黄鳝喜欢生活在稻田,小河以及池塘边,喜欢活动在淤泥至水底层。


那么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一些农民朋友来说,有些人也尝试很多 *** 去大规模的养殖黄鳝,但是,事实养殖的效果以及收益并不太理想,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一些农民,并没有特别高的专业养殖知识,对于养殖黄鳝的一些 *** 和技巧也是一窍不通,凭着自己的感觉与判断养殖黄鳝,所以最终只会落得惨败收场,亏本状态进一步扩大,看着让人揪心。那么在养殖黄鳝的时候,该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才能将黄鳝养殖好,保证黄鳝成活率高,产量高?那么以下5个注意事项,养黄鳝的养殖户,需要注意了,不可忽视。


黄鳝栖息环境


那么既然我们想要养殖好黄鳝,有句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需要了解黄鳝它的栖息环境以及黄鳝的生活习性,我们才能进一步对黄鳝养殖做充足的准备工作。首先大家需要应该了解的是,黄鳝它为热带及温暖带的鱼类,总体来说黄鳝它的适应能力非常的强,生活在水体底层。甚至说在一些有沼泽被水淹或者有淤泥的地方,最适合黄鳝的生长。尤其是在农民种水稻的时候,黄鳝最喜欢在稻田边打洞,它的洞长为大约体长的三倍左右,洞内是一种弯曲交叉的形式,一般黄鳝它会有两个洞穴,一个洞穴是黄鳝的入口,一个是出口,这样方便黄鳝呼吸水面的空气,也可以方便黄鳝逃跑的时候有两个出口作为选择。


黄鳝生活习性


上面给大家说了,黄鳝它的栖息环境之后呢,我们应该更进一步了解黄鳝它生活习性,无论是任何动物都有自己的专属生活习性,黄鳝呢,在白天喜欢在多腐殖质的淤泥中钻动,或者说在有堤岸边,有水的石峡缝隙中居住,总体来说黄鳝白天是很少活动的,但是在夜间呢就会大规模的出来觅食。不仅如此,黄鳝它其实也是一种肉食性凶猛性的鱼类,在夜间黄鳝出洞穴寻找觅食之外,黄鳝还喜欢捕捉各种小动物,比如昆虫以及幼虫,甚至一些小蝌蚪也会成为黄鳝的口中之物。尤其是在夏季,黄鳝它的摄食量非常旺盛,在寒冷的季节呢,黄鳝可以高达2~3个月不吃食,这样黄鳝也不至于死亡。好了,既然上面给大家说了一下黄鳝它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之后呢,现在我们言归正传,我们该用哪些 *** 才能将黄鳝养殖好,以下5个注意事项一定要懂得,不然匆忙的养殖黄鳝,最终可能让大家白忙活一场。


之一,给黄鳝选择合适的池塘,或者说对黄鳝的池塘进行一些清池处理。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一些养殖户来说,如果说养殖黄鳝没有一些特殊的养殖 *** 和步骤,首先呢应该懂得养殖黄鳝,要建立一个养殖池,也就是说适合黄鳝它栖息生长的环境。那么在选择养殖池的时候呢,黄鳝的养殖池尽量选择在水源充足,周围环境安静,并且呢水质干净无污染的地方。


那么建议在农村养殖黄鳝的农民朋友们,可以选择在一些大型水库,有水源充足的河流,尤其是生活在农村,农户都有自家的农田,并且呢环境和水质呢,一般相对来说都是无污染的,只要不打太多的农药,那么就可以保证水质。当然在养殖黄鳝的同时,一些黄鳝养殖户可能为了节约成本,建议大家呢,可以用棍子在池塘中间树立支架,并且将养殖网箱放在支架上。大家都知道黄鳝钻洞比较厉害,所以养殖的时候呢,一般养殖户都是采用网箱养殖,用支架将网箱支撑起来,防止黄鳝逃跑。


投放黄鳝幼苗选择


另外在给黄鳝投放幼苗的时候呢,黄鳝会出现大吃小的现象,也就是说大的黄鳝可能会将小幼苗的黄鳝吃掉,这个时候呢建议养殖黄鳝的农民朋友们投放黄鳝,它的种苗尽量一定选择让黄鳝幼苗大小相同,以免黄鳝互相打架,从而影响黄鳝的产量,避免以大欺小。所以呢,这个就会对导致黄鳝它的数量减少,产量自然提高不上来。


水位选择


并且上面编者也说过,黄鳝是一种生性喜温,所以我们给黄鳝选择养殖的时候呢,要选择那种避风,避光以及怕阴凉的地方,如果大家采用网箱养殖黄鳝呢,应该注意选择,黄鳝它的池塘以及环境向阳,水源方便。如果说大家养殖黄鳝的规模面积3~5亩水池呢,应该控制在1.5米左右,水位相对一定要稳定。这样也可以防止池塘,或者说水源不足的时候,也保证黄鳝养殖池的水源充足。同时呢,在池塘或者说养殖黄鳝的地方,鳝种放养前池塘需用生石灰100-120kg/亩彻底清塘消毒,以杀灭水体有害微生物并改良底质。从而呢对黄鳝的养殖大大的提高,让它的存活率更大。


第二:黄鳝放养时间。


众所周知,万物生长它有都有它的生长周期以及时间,所以说对于黄鳝养殖户来说,放养黄鳝在幼苗的时候,它的放养时间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建议养殖黄鳝的朋友们,在黄鳝繁殖前投放,一般呢,黄鳝它的交配时间是在每年6~7月份,也就是说天气炎热夏季,最适合不过的,因此建议养殖黄鳝的朋友们投放时间选在清明节前后之间比较适合。


当然有些农民养殖黄鳝的朋友就问,如果没来得及在黄鳝繁殖之前投放的话,那么最错过这个时间点,下次投放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建议大家需要延长到8月份中旬,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投放时水的温度应该在25摄氏度左右,这样呢可保证黄鳝它的幼苗正常的生长,上面我们早已说过,黄鳝是一种性温的动物,喜欢好的水质环境,所以说其实在8月中旬呢,温度还是比较合适的,适合黄鳝的生长。


黄鳝幼苗选择


其实呢,现在很多养殖黄鳝,它的种苗呢都是来自捕捉的野生黄鳝幼苗。我们都知道黄鳝呢,它的繁殖能力比较强,所以在一些水质不错的地方,大家捕捉黄鳝野生肉苗,都以一些地笼捕捉,或者说黄鳝篓子来捕捉。不过呢,这个时候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凡是捕捉以及或者说钓捕的黄鳝,它的 *** 一旦出现淡红色,患有肠炎病的黄鳝幼苗,这个时候大家需要注意,应该坚决将其去除掉。


黄鳝幼苗的选择一般要选那种颜色,以黄色更好不过,就是说黄鳝它的背侧呈深黄色,并稍微带有一些黑褐色斑的黄鳝幼苗,其次呢,青色颜色的黄鳝幼苗次之选择。这里再次提示大家一点,灰色鳝不宜作鳝种,也就是说不适合用来做黄鳝它的幼苗来投放的。并且黄鳝鳝种规格以每kg20-40最适合不过。


如果大家选择下半年放养黄鳝幼苗,应该选择当年繁殖的黄鳝幼苗。放养黄鳝幼苗的时候必须呢,将黄鳝它的大小分箱,也就是说同一网箱要求大小均匀,每口网箱一次性放养,放养密度每㎡1-2kg。苗种放养前采用神草丹20mL/m3+金维素20g/m3水浸泡20分钟,进行体表粘液修复及杀菌消毒处理,以提高黄鳝苗种的体质和抗病毒能力,提高苗种人箱后的成活率及促使黄鳝提早开食。

第三:网箱插放。


一般养殖黄鳝,大家多数选择都是网箱插放的方式来养殖黄鳝,那么网箱的面积呢,建议大家控制在15-20㎡,网箱用聚乙烯网布 *** ,它的形态可以选择长方形,六面箱体,网箱的高度控制在1.5米左右,长宽可以根据池塘它的大小来决定。养殖黄鳝的网箱应设置在池塘中间,四角呢,用竹子将其固定起来,作为一个支撑,4边呢大家可以选用毛竹扎架,因为毛竹呢比较结实。


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毛竹与四角,毛竹与四角竹子结活络节,这样呢,可以做到水涨的时候,网箱自动的提升,水下降的时候,网箱自动的下降,这样也可以节省人工成本以及人工操作的时间。网箱沉水深1.0m左右,网箱上边缘离水面0.5m,以防黄鳝外逃,并做好日常管理的浮标。对于养殖户来说黄鳝逃跑会加大养殖的损失,这个情况必须要重视。


这里再次提醒黄鳝养殖户,黄鳝养殖网箱总体面积不超过池塘面积的50%,最适合不过。在黄鳝幼苗放养前一周呢,可以先将网箱提前投入水中,并且呢,大家可以在农村一些有水草类的地方打一些水草放在网箱上面


这样呢,之一可以避免黄鳝,它的身体与网片摩擦给黄鳝造成损伤。第二个好处是,同时箱体内放养好水花生、水葫芦、油草等繁殖较快的水生植物,给鳝苗的放养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水草覆盖面积为80%-95%,如水草生长缓慢,可适当施用肥水宝或尿素等促进生长,肥水宝有利于培养出肥、活、嫩、爽的良好水质,有利于提高鳝苗的成活率及提早开食。


这也就是我们在农村可以看到一些养殖黄鳝户,在网箱上面多数放置水草的原因,同时呢放置水草还可以防止黄鳝被日光强烈的晒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水草它的覆盖网箱面积应该为80%~95%之间。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水藻选择也是有要求的,如果说水草它的生长比较缓慢了,这个时候建议大家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肥水宝,或者说尿素促进水草的生长。对于养殖黄鳝的农民户来说,也有利于大大提高黄鳝幼苗的成活率,也可以保证黄鳝提早吞食,黄鳝吃的多,生长壮,自然能够卖个好价钱。


第四:投饲选择。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编者也说到过黄鳝它的生长习性一般是喜欢在夜间活动,所以给黄鳝投喂饲料,可以根据黄鳝它的生活活动轨迹,来决定投食时间。尽量在傍晚7点左右对黄鳝进行投食饵料。必须保证的是黄鳝所吃的饲料是新鲜无害的,为了防止万一呢,在投放之前呢,可以将饲料放进盐水中浸泡15分左右的时间,这样可以对饲料进行一些消毒,然后呢,用清水再将饲料清洗一下就可以,这样可以防止饲料出现意外情况发生。


上面我们也说到过黄鳝,在冬天期间呢,它的饮食能力非常的差,这个时候建议黄鳝养殖户应该给黄鳝投喂一些容易消化,并且黄鳝喜欢吃的鲜活饵料。比如说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养殖户来说,可以自己捕捉一些小鱼,虾米,鱼粉,或者说一些煮熟的畜牧内脏等等,是适合黄鳝食用的,也可投一些植物性的食料,比方说给黄鳝投喂一些麦麸,豆饼,菜籽饼,米糠,或者说一些瓜皮等,一天只需要投1次即可。


那么在给黄鳝投食的时候呢,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就是给黄鳝投食需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的投喂,防止投食的时候时间不固定,投食的数量大小,都有可能导致黄鳝它后期的成长,切记让黄鳝处于一种暴饮暴食的状态,如果给黄鳝投放饲料,黄鳝将这些饲料全部食用完之后,再投放是更好不过的。在投放的时候呢,它的水温应该保持20度左右,也可以根据不同规格,控制黄鳝它不同的投食量,这样呢,也可以有效的防止黄鳝出现一些肠炎病等等。

第五:黄鳝养殖日常管理与防病措施。


黄鳝养殖户如果使用网箱养殖黄鳝,它的水体要有一定的肥度。那么透明度控制在15-20cm之间,水色过清影响黄鳝生长。那么为了提高黄鳝养殖的水质呢,提高池塘它的利用率,养殖户可在黄鳝养殖的网箱外适当的养一些鲫鱼,鲢鱼,草鱼等等。同时呢,这些鱼类还可以清除黄鳝池塘里面的敌人,并且需要做到定期检查网箱的箱底,发现死的黄鳝,一定要及时快速捞出。


一旦发现养殖黄鳝的网箱破裂和黄鳝发病,需要立刻对网箱进行更换,或者说给黄鳝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呢,是一种高温的季节,黄鳝它的饮食量非常的旺盛,自然就造成黄鳝排泄量大,水质极易出现一些腐化,这个时候呢,大家应以水质调控,此阶段应以水质调控及防暑降温为主。可以每天及时清除掉黄鳝网箱上的一些残留的饵料。


同时呢,对黄鳝池塘的水质进行一些流动性的更换。那么可能一些养殖黄鳝的农民朋友就有一个疑问,对于一些水质较差,养殖黄鳝它的池底老化,而又无水更换的时候,又该怎么做呢?这个时候呢,大家应该要经常使用海中宝强力净化水质。同时呢,上面我们说到过,需要在黄鳝的网箱里放一些水草,水草呢也要经常的更换一下,最基本的要去除掉水草老化的部分,这样呢,可以促进新的水草生长,也能增强水草的净水能力,黄鳝生活的水质好了,那么黄鳝它的成活率,产量自然就大了。

防病措施:


生活在农村的朋友们都知道,黄鳝喜欢在淤泥中,所以在刚开始,黄鳝生病是不易发现的,那么一旦发现,黄鳝它的病情已经扩大了,更佳治疗时期已经错过,这个时候呢,需要进一步对黄鳝进行防治病害,必须以预防为主要目的了。除了我们在黄鳝它的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等等,这样呢,可以增加黄鳝的抗病能力之外呢,同时建议养黄鳝的养殖户,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第1点。就是需要对黄鳝的身体消毒。黄鳝在入盆之前呢,可以用1%~2%的食用盐水浸泡5~10分钟,气温低的时候呢,浸泡时间可以长一点,气温高的时候呢,可以适当的缩短浸泡时间,浸泡之后呢,用清水冲洗之后,就可以将黄鳝放入养殖的池塘和网箱进行饲养,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防止黄鳝出现水霉病,毛细线虫病,和消除黄鳝身体表面的寄生虫等等疾病,进一步增强黄鳝的身体抗病能力。


第2点:细心操作。养殖黄鳝的时候呢,虽然说黄鳝它的表面比较光滑,但是呢,我们也需要注意黄鳝,它的身体不要受伤,一旦黄鳝身体受伤呢,对黄鳝它的成活率会有大大的降低,受伤的黄鳝在水温低的时候呢,最容易出现一些感染的水霉病,所以呢,这一点大家需要注意,就像我们人一样,自己养的孩子时候肯定也需要小心翼翼,防止黄鳝皮肤出现受伤情况出现。

第3点:就是养殖黄鳝的过程中呢,我们需要注意池水消毒。一定要定期用20×10~6的生石灰水泼洒,使水体ph值达到七以上,最后呢还需要注意应该及时捞出病死的黄鳝,以及有病害的黄鳝,对黄鳝进行销毁,或者说找一处安全健康的土,将它土埋处理,防止黄鳝它的病情蔓延,导致土壤或者说水质出现二次污染,这样呢,会对黄鳝它的身体健康以及病情或者说进一步扩大。


总体来说呢,做任何事情,万物开头难,养殖黄鳝看似简单,但是呢以上5个养殖黄鳝的细节注意事项,对于养殖黄鳝的人来说不可不知,如果想要黄鳝成活率高,产量大,那么一些细节,我们首先要从上面入手,懂得以上的养殖黄鳝方式和操作 *** ,那么相信大家能够坚持下来养殖黄鳝,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收获。

农村庭院怎么养殖黄鳝?

黄鳝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一道不可多得的营养美味,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由于野生黄鳝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因此开展人工黄鳝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可获得很好的利益回报。而黄鳝适应性强,饵料易得,饲养较简单,只要有水源是可以发展养殖的。

黄鳝不仅可以在流水中养殖,也可以在静水中养殖;不仅可大规模养殖,也可以小面积养殖;不仅可在室外养殖,也可在室内养殖。大规模养殖黄鳝可用网箱在河流、沟渠、水库等水体以及建造大养殖池养殖,而小面积养殖黄鳝则可利用房前屋后的低洼地、水坑、不用的大粪池、废弃的沼气池加以修整,改造成养鳝池养殖。不仅如此,还可以用大水缸放在室内或庭院养殖黄鳝。不管哪种方式养殖黄鳝,只要饵料充足,管理得当,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经过半年时间的养殖,就可把体重10以上的鳝苗,养殖成重达80克以上的商品黄鳝。


一、如何把房前屋后的水坑、不用的大粪池等场所改造成养鳝池?

根据水坑、低洼地、不用的大粪池、废弃的沼气池等场所的形状和大小,因地制宜的加以改造。既可以建成土池,也可以建成水泥池。总的原则是不漏水,也不让洪水灌进鳝池。在池的不同方向,各开一个进水孔和排水孔。池深一般在0.7~1米为好。

建造土池,为了不漏水,可在池底铺一层油毡,再在池底和四周铺一层厚塑料薄膜。在池的不同方向开直径3~5厘米的进水孔和排水孔,进水孔与水面齐平,排水孔与底层泥面齐平。再在进水孔和排水孔的孔口,用细网目筛绢罩住,防止黄鳝逃跑。

池建好后,在池底堆上一层20~30厘米厚的泥土。泥土要软硬适中,可以从稻田中挖取。然后注入新水10~20厘米深,在池中投放一些水葫芦、水葫莲、水花生之类的水生植物。不但可供黄鳝栖息,还可改善水质。建在室外的鳝池,夏季为了遮荫,可在池边种些玉米、丝瓜或葡萄等农作物。


二、放养鳝苗

1、鳝池消毒:新建的池可不消毒,放水浸泡十天半个月,脱碱后即可使用。如果要消毒,可在池建好堆上泥土后,每平方米用50~100克生石灰,化成浆后干池泼洒。7天后,再注入新水。再过5~7天,即可放养鳝苗。

2、放苗的时间:在春季4月份放养为好。但水温要在14℃以上,才可以放养鳝苗。

3、鳝苗的来源:鳝苗既可以购买,也可以到水田、沟渠等水域去捕捉。野外捕捉很简单,在夜晚用手电筒到水田或沟渠边去寻找。发现黄鳝时,用手电筒照住它就不动了,然后用手卡住它的腰就能捉住它。也可以用鳝笼放在有黄鳝的水域捕捉黄鳝,从中挑出体重10~30克的鳝苗养殖。购买的鳝苗,体长一般在15~25厘米,体重10克左右。而自己捕捉的鳝苗,则有大有小,要大小分开,把个体相近的鳝苗养在一个池子里。

4、鳝苗的分类与消毒:无论是买的鳝苗,还是自己捕捉的鳝苗,都要挑选质量好的鳝苗养殖,才能获得高产。

黄鳝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体色呈黄色,体上分布大斑点的黄鳝。这种鳝生长较快,种鳝产出成鳝的比例为1:5~6。一种是体色青黄的黄鳝,这种鳝生长速度一般,种鳝产出成鳝的比例为1:3~4。一种是体呈灰色,斑点细而密的黄鳝。这种鳝生长速度慢,种鳝产出成鳝的比例为1:1~2。在选择鳝苗时,要选择前两类。然后用3~4%的食盐水,把鳝苗改进去浸洗4~5分钟,就可放入鳝池里饲养。

5、放养的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鳝苗1~3千克,更高可达到5~6千克。但不能大小混养,以免自相残食。


三、投喂饵料与驯饲

黄鳝是杂食性的凶猛性鱼类,不仅要吃活饵,经过人工驯饲后也要吃人工饵料以及动物下脚料。活饵主要有小鱼、小虾、水生昆虫、螺蛳、蚌肉、蝌蚪、蚯蚓、蝇蛆、黄粉虫等,人工饵料主要有米饭、煮熟的麦粒、麦芽、豆饼、青菜、浮萍以及动物下脚料等。为了使黄鳝在白天吃食,以便于观察和吃人工饲料以及动物下脚料就必须驯饲。对于人工培育的鳝苗,由于已驯饲了,就不需要再驯饲,只驯饲野外捕捉的鳝苗。

1、驯饲吃饵与驯饲的 *** :鳝苗刚入池的头3~4天不投喂饵料,使其空腹处于饥饿状态。再将池水排干,重新注入新水,然后就可以在晚上进行引食了。作为引食的饵料,要用黄鳝更爱吃的蚯蚓、螺蛳、蚌肉和青蛙。将饵料切碎,分成几个小堆放在进水口一侧并适当进水,造成微流状。首次投喂的饵料量占鳝种总重量的1~2%,次日早上检查,如果饵料全部吃完,第二天投喂量可增加到2~4%。倘若当天的饵料没有吃完,要将残饵捞出,不再增加投喂量,仍然按照头一天的投喂量投喂。待鳝苗吃食正常后,可在饵料中掺入切碎的人工饵料和动物下脚料。如蝇蛆、蚕蛹、煮熟的动物下脚料、米饭、麦麸、麦芽、豆饼、米糠、瓜果蔬菜叶等,都可以用来喂养鳝苗。之一次掺入量为五分之一,同时减少五分之一的引食饵料。如果鳝苗吃食正常,以后每天增加五分之一,同时减少引食饵料五分之一。一般5~7天后,黄鳝就可正常吃食了。


2、驯饲投喂的 *** :黄鳝是在夜间觅食,但经过驯饲后,可在白天觅食。驯饲的 *** 是:每天投喂的时间向后推迟两小时,直到延迟至每天早上8~9点投喂一次,下午2~3点投喂一次。如果黄鳝不习惯,可仍按上一次投喂的时间投喂,直到吃食完全正常为止。

3、投喂饵料的时间与投饵量:水温在20~28℃,在上午8~9点和下午2~3点各投喂一次饵料。水温在20℃以下或超过28℃,则每天在上午投喂一次饵料。

水温在20~28℃,日投喂量为:鲜活饵料占黄鳝总体重的5~10%,人工饵料占黄鳝总体重的2~3%。水温在28℃以上或20℃以下,日投喂量为:鲜活饵料占黄鳝总体重的4~6%或人工饵料1~2%。

在投喂时,要将饵料切碎,也不要一次投喂过多。一天投喂两次时,每4个小时投喂一次,以一小时吃完为好。如果投喂后两三个小时都还没有吃完,则要将残饵捞出。下次投喂时,就要减少投喂量。倘若投喂后不到一小时就吃光了,下次就要适当增加投喂量。

4、定点投喂:建在室外的鳝池,不但要定点投喂,还要尽量在阴凉处投喂。更好把饵料投在进水口附近,以利于饵料的气味散发,吸引黄鳝集中吃食。

5、根据季节投饵:在4~5月份和10~11月份,不但要减少投喂量,而且还要多喂黄鳝喜食的鲜活饵料。而在6~9月份,不但可投喂人工饵料,还要增加投喂量。

6、根据天气投饵:如果天晴,可适当多投饵,阴雨天则要少投饵。在闷热无风的天气或雷阵雨前要停止投喂。建在室外的鳝池,下雨天少投饵或不投饵。

7、根据水质投饵:鳝池水淡时要适当多投饵,水肥时正常投饵,水过肥时则要少投饵。


四、池水管理

在一般情况下,春秋两季3~5天换水一次,夏季2~3天换水一次。但换入的新水,温度要与原池水相接近,温差不超过3℃。每次换水只换掉池水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不要换得过多。换水时,先排出池水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再注入新水。换水的时间,更好在傍晚前后进行。平时,进出水口保持微流水即可。

为了防病,可在池中养几只蟾蜍。在夏季,每隔10~20天,用10~20ppm生石灰(1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10~20克)化成浆全池泼洒一次。

五、怎样用大水缸养殖黄鳝?

1、准备水缸:养殖黄鳝的水缸大小都可以,但是口径、底径大的缸更好些。且缸口要超过水面50厘米,以防止黄鳝逃跑。在缸底放几块屋脊瓦,首尾相连,形成人工洞穴,以供黄鳝栖息。在缸内不装泥土,只装10~20厘米深的塘埝或沟渠水,不要用自来水或井水。


2、放养鳝苗和投饵:根据缸的大小,放入适量的鳝苗,可参照池养黄鳝的放养密度。在鳝苗入缸后的前3天不投喂,使其适应环境,到第4天开始投饵。春秋季节每天喂一次,在中午喂。而夏季一天喂两次,在上午8~9点和下午4~5点各喂一次。投饵要定时,先投大的,再投小的。不要一次投喂过多,等吃完再喂。其喂食量,可参照池养黄鳝。

由于缸养黄鳝对饵料的需求少,可在空余的时候去沟渠、小河流、塘埝等水域捞些小鱼、水蚯蚓、螺蛳、蚌壳。如果捞得多,可放在家中暂养。还可以自己养些蚯蚓和捕捉蚯蚓。捕捉蚯蚓很简单,在蚯蚓多的地方,每平方米喷1.5%的高锰酸钾溶液7升。也可以喷0.55%的福尔马林溶液13.7升。蚯蚓受不了药液的气味,就会从地下爬上来,捕捉后用清水将药液洗去即可。

3、换水:为了使缸内的水质保持清新,防止黄鳝染病,所以要换水。换水的时间,春秋季节每周换水一次,夏季每3天换水一次。换水时,将缸内的屋脊瓦拿出,捞起黄鳝,倒掉缸里的水。用较硬的扫帚将缸壁的青苔刷掉,再用水清洗干净。放进屋脊瓦,换上新水,将黄鳝轻轻放回缸里。换水的时间,以选择在早晨为宜。如果天下雨,要将放在外面的缸盖上透气的盖子或将缸移入室内,以防缸里的水满了黄鳝逃跑出去。

4、调节水温:缸养黄鳝,由于缸内水体少,水温变化快,因此要调节缸内的水温。在春秋季节,应把缸放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而夏季,则要把缸放到树荫下或移入室内。还可将缸的下部埋入土中,在缸中放一团水葫芦或水葫莲。

5、防止敌害生物:由于缸体小,黄鳝容易遭到猫和蛇的侵袭,更好在缸口用细铁丝网制成的盖子盖上。


黄鳝养殖技术

一,黄鳝的养殖是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水产业。首先我们要了解黄鳝的特性和野外生长环境,我们对其进行人工养殖,要做的就是模拟黄鳝的生存环境,并加以适当改善摸索来达到我们对其进行高密度养殖的目的。(以下描述的是亚种,直接干货哦)

鳝鱼

1,黄鳝,其洞穴长约为体长的3倍左右,弯曲交叉,每个洞穴有2个洞口,出口常在接近水面处,以便呼吸和逃生。白天极少活动,夜间出现觅食。产期在6-10月,以6-8月最肥。黄鳝是肉食凶猛性鱼类,捕食如昆虫蛙蝌蚪小鱼小虾等。

2,黄鳝具有雌雄性逆转的特性:即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体长35cm以下的个体的生殖腺全为卵巢,产卵后卵巢逐渐变为精巢,体长在36-48cm时部分逆转雌雄个体几乎相等。成长到53cm以上者则多为精巢。产卵前口吐泡沫堆成巢,受精卵在泡沫中借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发育。雌雄鳝鱼都有护巢的习性。受精卵一般8天左右孵出12天左右,幼鱼可主动游泳觅食,依靠卵黄囊营养。

3,黄鳝适宜的水温在15-30℃,低于10℃时停止摄食进入冬眠。15℃以上开始正常捕食,超过30℃时进洞度夏。适宜的酸碱性水质环境为——中性偏弱酸性环境,最适宜水体pH为6.5-7.5。适宜水体含氧量在3mg/l以上,低于2mg/l时就会出现水面吸氧气或者吐食,窒息点为0.17mg/l。水体中,硫化氢含量在0.016——0.20g./l时,会出现死亡。水体氨含量不得超4mg/l,对氨氮受限度为30mg/l。

户外网箱养殖

二,目前较先进的养殖技术有2种比较有效。一种是户外网箱养殖(如上图),该 *** ,优点是成本相对较低,对水体的控制较简单;缺点是,因为是户外,黄鳝的生长环境和野生的一样都看气候天气,所以周期相对长,一般从苗期到半斤以上成品需要1-2年。产量也相对低,另一个就是要注意防天敌和天灾(如鸟,蛇,洪水暴雨,夏季高温,网箱一定要有水草,可用水花生植物)。

1,对新引进的水源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每立方水体投放聚维碘溶液2毫升,再晒水3-7天。更好进行测水是否达标。

2,投苗时,网箱每立方水体投15-20斤左右,对苗种要大小分开分级养殖,以防止大吃小情况出现。另外投苗前须对苗种消毒处理(如用低浓度的鱼苗浸泡剂苯扎溴铵每5kg水放入1毫升浸泡5分钟左右即可)防止病苗交叉感染。苗种更好选择25-50g大小规格为宜。

3,每天可在早上和晚上进行投喂饵料,可投专门的饲料,如果是养殖的蛆虫小鱼虾蚯蚓进行投食,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生病传染。

4,常巡塘,多观察。

5,及时出售成品黄鳝,卖出去了才是你的。

大棚养殖

三,大棚养殖

大棚养殖,其温度是可以控制的,所以黄鳝的吃食时间可以延长3个月左右,一般喂食时间为2-11月,所以黄鳝的养殖周期就短的多,一般从苗期到半斤以上仅需半年至一年,另外就是产量相对较高,掌握了大棚养殖其带来的利润就可观了。当然,大棚养殖的缺点就是,成本高,要建设一定规格的池子,池子要防漏,要有给水排水设备,由于是死水,对水质的要求控制相对艰难些,最主要的节约成本点就是,一定要有充足的水源。

1,建池有3种类型:地上式,地下式,半地下式。地上式,就是直接在一块地表面建池,成本相对低,但保水问题难做些,冬季保温性差。地下式,保温效果好,要挖坑嘛,成本自然就高了。半地下式,那就是其两者的结合了。建池规格,可根据鳝巢规格来建尺寸,比如6米x2米x1米深。(鳝巢,下文有介绍)。

注意:刚建的池子,因为是水泥砌的,水泥是碱性的,并且做的有防水,所以一定要去酸碱性。可放水浸泡2个月,可放些水草来加快速度。

2,鳝巢,是模拟野生黄鳝洞穴而发明的,是个很好的发明,就是有点贵,组合后,内部呈四通八达的曲线状,这样,所建鳝池就不再需要泥土,不需要泥土就保障了池水的使用周期(如果用的泥巴,那光是水就能把成本拉上大半把人累死),并且,控制好水质温度情况下,可高密度投产。

3,对新引进的水源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每立方水体投放聚维碘溶液2毫升,再晒水3-7天。更好进行测水是否达标。

4,投苗时,网箱每立方水体投量可根据每个池子鳝巢总共有多少个洞眼来进行投苗,同样对苗种要大小分开分级养殖,以防止大吃小情况出现。另外投苗前须对苗种消毒处理(如用低浓度的鱼苗浸泡剂苯扎溴铵每5kg水放入1毫升浸泡5分钟左右即可)防止病苗交叉感染。苗种更好选择25-50g大小规格为宜。

5,每天可在早上和晚上进行投喂饵料,可投专门的饲料,如果是养殖的蛆虫小鱼虾蚯蚓进行投食,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生病传染。

6,常巡查,多观察。及时出售成品黄鳝,降低生病死亡等风险。

养殖水产,归根结底就是养好水,一定要掌握相关技术和经验。干货就浅谈这些,希望有帮助,也欢迎,提意见和建议!谢谢!

黄鳝养殖成败有“小妙招”,这些妙招你值得一看

近年来,随着农村黄鳝捕捞的增多,通过药物、电击等方式捕捞黄鳝的的增长,野生黄鳝的数量逐年递减,随着市场对黄鳝需求的增加,在人工培育和养殖黄鳝上,成为一个十分热门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农村,有大量的田地和稻田,土地肥沃,只要了解黄鳝的生活习性和做好黄鳝的育种工作,掌握好黄鳝养殖特别是成鳝的技术,就能在黄鳝养殖上有所突破。

一、把握黄鳝生理特征,对黄鳝养殖要“用心用情”。黄鳝的生理特征很是特殊,有“性逆转”的现象,黄鳝小时候都是雌的,之一次产卵繁殖以后就会慢慢变成雄的。科学研究表明,24cm以下的都是雌的,42cm以上的都是雄的,数值中间的有雄有雌。

对成鳝养殖对提高黄鳝产量,提升黄鳝收入有重要作用。在养殖黄鳝上,可以自己捉黄鳝,捉黄鳝有很多 *** ,有进行笼子捕捉的,有将水葫芦捞在网布上,收集野生黄鳝的,也有徒手捉黄鳝的。

成鳝的成活率已经养殖效益,是黄鳝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做到精细、细致入微,做到“用心用情”,要善待黄鳝,勤于研究黄鳝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研究影响黄鳝成鳝成长的各种因素,让黄鳝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在健康、有序、生态的环境下生长。

二、黄鳝选择要“精挑细选”,夯实养殖“根基”。黄鳝的手捉黄鳝,晚上为主,主要是要准备好火把、电筒等照明的工具,特别是夏季,闷热的天气,黄鳝会选择从洞穴出来活动,觅食或者乘凉,找东西吃,这时就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无名指一起,卡住黄鳝头部往后的位置,然后及时放在笼子里。

为了获得大量的黄鳝,可以放置黄鳝喜欢吃的蚯蚓,在闷热天气下,黄鳝闻到味道后会来觅食,吃蚯蚓。这是用光照照住,进行捕捉,不要用竹子做的黄鳝夹子,以免竹夹伤害到黄鳝,对黄鳝养殖造成影响。

白天在捉黄鳝上,相对要困难一些,要找准黄鳝洞,用手指可以顺着黄鳝洞,找到黄鳝,如果能找到两个想通的洞子,一边用力搅动一边的洞口,让黄鳝从另外的一边洞口溜出,再通过黄鳝篓进行捕捉。

三、因地制宜养黄鳝,实现养殖“更优化”。在黄鳝的选择上,选择黄色有斑点的黄鳝,在黄鳝种苗的选择上,要选择更加细心周到,不要选择病黄鳝作为种鳝,身体卷曲,行动迟缓,这些黄鳝不选用,用药逮到的黄鳝要放弃,再就是通过吊钩掉的黄鳝,在咽喉部位会有内伤,这些黄鳝,因为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或者伤势,所以不进行购买作为种鳝鱼用。

黄鳝的养殖中,需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有利养殖方式,通过水泥池子、土池子以及网箱养殖,稻田和家庭用的缸子,也是养殖黄鳝好的地方,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有利条件,实现黄鳝养殖的利益更大化、更优化。

四、在投递食物上要科学合理,为黄鳝准备“美食”。可以安排投食台,根据大小情况进行有地,投喂还要先投大的,。饲料的种类很多,有蚯蚓、蝌蚪等。由于庭院缸养一般都是小规模饲养,需要饲料量小,所以我们可以自己养蚯蚓,也可以自己养一点小鱼,养殖蚯蚓上,只要土地肥沃,可以确保黄鳝的饮食的充足性,这些都是简单、实用、经济的鲜活饵料来源。

在养殖上,分季节情况,在春秋1天喂1次,中午喂;夏天1天喂2次,早上和下午来喂食物都可以,天气太热也会影响黄鳝饮食的摄入,所以,在养殖过程中,避开大热天的中午。

喂时一定要定时间,不要随便改变,影响黄鳝摄食。让鳝鱼能形成一定的饮食规律,养成好的习惯。 缸养黄鳝要防敌害生物。缸养黄鳝的病害主要是肠道寄生虫病,要注意预防和治疗。

五、确保黄鳝池子水质,提升养殖“品位”。在黄鳝养殖上,要确保黄鳝水质,因为不好的水,对黄鳝的呼吸会有影响,造成黄鳝的死亡。水质浑浊会使黄鳝厌食,精神不振,继而感染疾病。所以要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 *** 是夏季每3天1次,冬天时间在1周左右。

换水要进行确保,让黄鳝有更好的生存环境,在黄鳝的养殖上,要做好选鳝、鳝鱼池子的修建、投递食物、水质把握等方面的细节,要因地制宜,全面了解黄鳝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及时对黄鳝养殖的各种要素进行把控,对黄鳝有利的条件要尽力去营造,对黄鳝不好的因素要及时发现,做好巡查工作,及时查漏补缺,做好黄鳝养殖日志的书写记录,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整体把控住黄鳝养殖的特点、特征,激活黄鳝养殖的“一池春水”。

标签: 鳝鱼 养殖技术 养殖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