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肉月饼起源,鲜肉月饼皮的做法及配方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5 0
上海鲜肉月饼秘史 大致可分为锅炉派和烤箱派

(欢迎关注星期日周刊微信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SHerLife)

“月饼季”又到了。风起云涌的上海滩鲜肉月饼界,正在展开新一轮排队时间大比拼。

实际上在闹猛背后,上海的老字号有不少关于鲜肉月饼的“秘辛”。

料太多从何说起呢?要不先从淮海路上“三巨头”——光明邨、长春和哈尔滨之间的“罗生门”故事开始吧。

鲜肉月饼队伍“重出江湖”

前几天,淮海路上光明邨门前买鲜肉月饼的长队一路排到了“泡泡眼”(Popeyes)。

其实,早在8月下旬,距离中秋节还有一个多月,这支队伍便已“重出江湖”。

一锅65个月饼、5个锅炉齐齐开动,工作日的下午,来买月饼的长队还是堵住了隔壁弄堂口。

一位穿白色Polo衫、挎单肩公文包的老爷叔刚刚从人群里挤出来,手里拎了4盒鲜肉月饼。

“阿拉这个年龄做事体比较把细(细心),我昨日就来打过样了。早上要排1个半钟头,营业员讲下半天(下午)来人少。”

“我今朝过来,看看队伍蛮长,果然10分钟不到就买到了。”

“实际上现在买最合算,不吃排队的苦头。”爷叔很乐意分享他的“错峰”购买心得。

“我姓卢,卢湾区的卢。我老卢湾了,买这个(月饼)是怀旧呀。”他说。

原来,今年73岁的老卢就出生在光明邨对过的乐安坊里。

他是有心人,这次特意赶来买四盒月饼,是因为他们兄弟姐妹总共四个人,他准备给一家送一盒。

上海滩的鲜肉月饼,大致可分为锅炉派和烤箱派。

老卢挺锅炉派。他说:“现在大多数是烤箱里烘的,烘出来‘的粒滚圆’,像馒头一样。咬下去全是面粉,而且僵搭搭,说明酥皮做得不好。”

而光明邨的鲜肉月饼是在锅炉里烤的。“它的皮子是油酥的,拿在手里一咬,一层一层像雪花一样。”

买的年数多了,老卢连它家月饼技艺的“传承”情况也了解得一清二楚。

“原来之一代有个老师傅亲自在做,拌的肉馅子吃口老好。阿拉属于嘴巴比较‘疙瘩’的。这个老师傅前两年退休以后,阿拉发觉馅子里厢摆糖了,不好吃。还好一年以后马上就改回来了。”

“现在都是两个阿姨在烤了。不过我看老师傅的‘真经’,基本上已经传下来了。”

“阿拉鲜肉月饼是老祖宗了”

在大众点评的上海“鲜肉月饼榜”上,光明邨目前雄踞榜首,站在鄙视链的顶端。

然而,在以糕点熟食为特色、成功养成“土味顶流”的淮海路中段,其他老字号也不是“吃素”的。卖鲜肉月饼的不单单是光明邨这一家。

在全国土特产设立现烤柜台的泰康、最近刚刚开出门店的南区老大房,属于“客场作战”,价格却定得“傲娇”,鲜肉月饼卖6元一只。

长春食品商店和老大昌是“老土地”,鲜肉月饼价格与光明邨持平,卖5元一只。

老大昌也是“锅炉派”,店里有一只平底锅现做现卖。人气虽然不及光明邨,但和流心蛋黄酥、叉烧酥、椰丝卷等共用的柜台也不时有三三两两的人排队。

相比之下,长春对待鲜肉月饼更加“郑重”一些,设立了专门的柜台。

它家的鲜肉月饼平时是“烤箱派”,不过临近中秋,最近又增加了传统锅炉烘烤的品种。

说到鲜肉月饼,长春叹了口气。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几何时,长春的鲜肉月饼才是这条街上的“人气王”。

“阿拉最早都是人工的,用平底锅炭火烘的,1997年就开始做了。” 长春的内部人士说,“大概有十年辰光,阿拉是做得老好的。”

对此,光明邨的内部人士也承认,一开始长春的鲜肉月饼卖得比他们好。

至于后来是怎么会赶超的,光明邨内部人士的说法是:

“有一年对过(指长春)装修,阿拉就开始反超了。实际上在这之前阿拉就做好准备了,质量把得蛮紧的。所以一旦有机会就冲出来了。”

对此,长春不置可否,只是表示:“阿拉鲜肉月饼是老祖宗了。”并透露说,光明邨早年还向他们“取经”学习过呢。

“徒弟打败师父了”

听说长春的鲜肉月饼是“老祖宗”,哈尔滨食品厂笑了。

一位在哈尔滨食品厂工作多年的老法师告诉我们:“鲜肉月饼,最早是我们教长春的。”

其中的渊源是这样的:

哈尔滨和长春,同属于上海烟草集团。

“长春本来只是零售店。他们想搞多种经营,做‘前店后工厂’——楼上的车间生产月饼,然后在楼下的商店里销售。”

于是,作为同一个集团的兄弟单位,哈尔滨义不容辞地传授了月饼 *** 技艺。

而以俄式西点起家的哈尔滨,鲜肉月饼其实也是有来头的。因为前些年,高桥食品厂并入了哈尔滨。

想当年,高桥食品厂的鲜肉月饼在淮海路上也是响当当的一块牌子。

1983年的《文汇报》上就报道过:淮海路高桥食品厂坚持供应现做现卖的鲜肉月饼等特色品种,深受消费者欢迎。

甚至有一种说法称,鲜肉月饼的前身是高桥松饼。

高桥松饼是上海高桥古镇四大名点之一,已有百年历史。其中,鲜肉馅的高桥松饼酥皮香脆,肉馅鲜美多汁,据说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鲜肉月饼。

如今看到长春和光明邨各领 *** ,哈尔滨的老法师承认:“徒弟打败师父了。”

对此,哈尔滨倒也心平气和:“他们的肉馅是当场包的,烘出来都很新鲜。不像我们的肉馅,是在瞿溪路的厂里做好冷冻后送过来的。所以我们想了想,我们的重点不放在鲜肉月饼上。”

淮海路上“三巨头”围绕鲜肉月饼各有说法,演绎成了一出“罗生门”故事。

上海人吃掉了全国53%的鲜肉月饼

放眼全国,上海可能是更爱鲜肉月饼的城市。饿了么的外卖数据显示,去年,上海人吃掉了全国53%的鲜肉月饼。

上海人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鲜肉月饼的,年代大概已不可考。

不过我们在资料库里看到,早在1928年,《申报》上就刊登了一则爱多亚路(现延安东路)上老裕昌鲜肉月饼的广告。

关于鲜肉月饼的起源,真老大房介绍的版本是,过去在苏式茶食中,有一种鲜肉饺很受欢迎。它的外皮是焦黄脆壳,中层有细腻起酥,里层就是鲜嫩紧实的肉馅。

后来有师傅“脑洞大开”,把鲜肉饺的形状和大小都做了改变,就成了鲜肉月饼。

1980年9月14日的《解放日报》报道称,那一年,上海饮食业共有147家单位生产月饼,其中有127户生产鲜肉月饼。

两年以后,《文汇报》上报道说:中秋前夕,本市有近200家饮食店供应鲜肉月饼。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一年供应的鲜肉月饼比前一年增加了50%左右。

供应的店家和产量双双增加,是因为“鲜肉月饼皮酥,馅大,肉鲜卤多,咸中带甜,风味独特,一般是现做现卖,边做边烘,香味四溢,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到了1989年,《解放日报》继续报道称:“甜月饼销售急剧下降,鲜肉月饼销售却扶摇直上。咸味月饼又以现做现卖最旺,因此今年上海街头有70余家商店现卖鲜肉月饼,就连一些大饼摊做的鲜肉月饼也有人排队,供不应求。”

报道分析说,鲜肉月饼受青睐,是因为上海人的口味在发生变化。

“一个在普陀区悦来芳食品店前排队买鲜肉月饼的顾客告诉记者:现在的月饼象糖饼,甜得发腻,价钱又贵,不如价廉物美的鲜肉月饼,又鲜又香。”

顺便说一句,偏居沪西的悦来芳在“上海鲜肉月饼史”里也有名字。很多人认为,鲜肉月饼最早是由悦来芳卖出名气的。

可见,这么多年来,上海人对鲜肉月饼的偏爱与日俱增,从未消减。

吃个名头,吃份热闹

如果说,淮海路上光明邨、长春和哈尔滨围绕鲜肉月饼所展开的“爱恨情仇”是近二十年的故事,那么在上海滩另一条著名商业街南京路上,真老大房可谓是成名已久。

早在1982年,报纸上就报道过,真老大房的鲜肉月饼在市里的饮食公司月饼质量评比中获得优胜。

1986年《新民晚报》的报道称,“该店生产的鲜肉月饼,注重规格质量的严格把关,采用肉糜一律为精瘦腿肉。上市以来,每天销量达三千斤左右。”

2005年的《申江服务导报》上写:“每年的‘月饼季’,此地会出现惊人的全天候‘长龙’,有时甚至会蜿蜒100多米!”

不过在南京路上,真老大房有个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泰康。

2011年,《新闻晨报》盘点了沪上老字号的鲜肉月饼“排队指数”。两家不相上下,排队时间都在6小时左右。

这里要悄悄告诉吃瓜群众的是,这两家各有拥趸的食品店其实是“一家人”——都属于泰康食品有限公司。

有人年年去淮海路、南京路排队买月饼,而在西区市民眼里,西区老大房的鲜肉月饼才是心头好。

真老大房和西区老大房早年师出同门的故事,我们以前“八”过,此处按下不表。这两家的鲜肉月饼也素来齐名,排名座次不相上下。

我们又去翻了翻报纸堆,在真老大房被报道的1982年、1986年,西区老大房也上了报。

“在静安寺‘西区老大房’门口,经常有顾客排队购买出炉鲜肉月饼。一位老伯伯称赞说:‘这里的鲜肉月饼味道鲜,一年四季不断档。’……临近中秋,“西区老大房”生意更好。九月七日,就卖了一万四千七百多只鲜肉月饼。”

“静安寺西区老大房今年生产的特色鲜肉月饼,在市烟糖公司评比中名列前茅。”

都说“南橘北枳”。去年,民间摄影师寿幼森在静安寺看到,西区老大房的鲜肉月饼在自己的“地盘”上照例受到了排队的“礼遇”。

而在南京路上大排长队的泰康,把柜台开到西区老大房隔壁,却门庭冷落。。

看来上海人吃鲜肉月饼,吃的不光是味道,还要吃个名头,吃份热闹。

参考资料:

■裘雯涵,《南京路上长龙 只为中秋味道》,解放日报,2019年09月11日。

■唐烨、黄勇娣、黄尖尖,《最早的鲜肉月饼在哪里?只有上海老饕才知道》,解放日报·上观新闻,2017年8月27日。

■徐妍斐,《上海人吃掉了全国53%的鲜肉月饼》,新闻晨报,2019年09月13日。

■顾筝,《为了4块钱的这块面团,有人站到腰疼,有人忙到半夜两点》,微信公众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2018年8月26日。

■季明,《中秋月饼进入产销高峰》,解放日报,1980年09月14日。

■季明,《鲜肉月饼香味四溢》,文汇报,1982年09月24日。

■孙卫星,施培宁,《饼香伴随桂花香》,新民晚报,1982年09月08日。

■许静源,《百年老店月饼质量严格把关》,新民晚报,1986年09月03日。

■周铭鲁,《这儿的鲜肉月饼受顾客欢迎》,新民晚报,1986年09月12日。

■俞康华,《月饼市场销售疲软》,解放日报,1989年09月14日。

■陈潇俊、陈海燕,《盘点“人来疯”美食 这些店永远在排队!》,申江服务导报,2005年12月07日。

■徐运、毛懿、陈抒怡,《8.5小时!鲜肉月饼排队纪录再刷新》,新闻晨报,2011年09月10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源于云南高山的奶茶、“新潮加身”的鲜肉月饼……来看潮流符号怎么重新定义传统品牌

作为聚集国内外潮流品牌和文化事件的大型线下嘉年华,YOHOOD全球潮流嘉年华如今已走向第七个年头,今年的YOHOOD全球潮流嘉年华首次将年轻人喜欢的潮流文化从场馆内延展至场外,启动场内主展加全城联动的形式,打造覆盖全上海潮流地标的YOHOOD WEEKEND潮流周。

YOHOOD WEEKEND将持续到9月6日,上海有超1500 场活动,想来看看传统品牌如何脱壳破界、新潮加身吗?看完下面这两个案例,说不定你就会化身老字号复潮的忠实“新粉丝”了!

“亚朵村的茶”首次出圈

亚朵村位于中缅边界,平均海拔1250米,平均相对湿度80%,常年云雾袅绕, 是一个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地方。这里的茶被称为「高山上的甘露」,汤色红浓明亮,香高持久,滋味醇厚。

用这样的茶来调制奶茶到底有多好喝呢?

近日,由亚朵旗下“亚朵村的茶”与YOHO!旗下Yo!Coffee跨界联合推出了一款潮流茶饮——亚朵冻冻茶「我杯茶」,将亚朵村的茶熬制成具有夏日感的「茶冻」注入 Yo!Coffee 特调的奶中,茶味的浓郁,以顺滑的冻为载体,加载奶的清香,足以激发潮流青年最酷的夏日茶体验。

“亚朵村的茶”此前主要用于酒店服务场景中,它是亚朵旗下的一款特殊产品。源自亚朵创始人耶律胤在创业之初邂逅亚朵村,并开创了“亚朵”这一生活方式品牌。为回馈品牌起源地,亚朵在2018年开启了“亚朵村的茶”定点扶贫项目,已建成标准化茶厂,正持续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而这次与YOHOOD的合作,算是“首次出圈”,用这样一款时尚潮酷的饮品,来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亚朵村的茶和亚朵的文化。

现在,次世代青年的生活方式中再也不是“舶来品独大”的局面,越来越多的本土原材料、创意、模式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这与亚朵积极推广人文品质生活方式和中国茶文化不谋而合,基于这个灵魂契合,咖啡领域里的新兴力量代表 Yo!Coffee 就和亚朵村的茶走到了一起,通过联名创作特别茶饮,引导青年关注「中国茶」这一原生文化。

老字号鲜肉月饼“新潮加身”

作为上海潮流聚集中心的淮海中路,如果说有一家店铺能与诸多时尚潮流大牌比拼人气的话,那一定是源自1950's的光明邨大酒家。因招牌鲜肉月饼,门口常年拥挤着大量排队的人潮,周到君就曾经为了这一口美味而排过长长的队。等着买一盒新鲜出炉月饼的爷叔大妈和不远处运动品牌 *** 抢购的潮人队伍遥相呼应。

如果将两者结合一下呢?

今年,YOHOOD WEEKEND的企划之一邀请到了纽约艺术家Jon Burgerman与沪上老字号光明邨大酒家跨界合作,以艺术家代表性的Little Monster卡通形象进行创作,打造出一组鲜肉月饼形象的全新Little Monster,这也是Jon Burgerman首次以中式点心进行创作的艺术形象。

在这次跨界联名设计中,艺术家结合了上海经典鲜肉月饼的酥、韧、鲜的特点,赋予它们更多的趣味性,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创造出中国传统美食与年轻人沟通的新语言。巧妙平衡了萌感与时尚,整体风格明朗活泼,赋予沉闷的包装多层次的趣味性,使得人们的直观感受更为亲切。

中秋之际,前往光明邨大酒家上海(汇阳广场店&中庚漫游城店),即可购买到此次跨界联名版的鲜肉月饼礼盒。此外特别企划的四款联名周边T恤衫和环保袋,也低调地彰显着”潮流是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态度。等待潮流爱好者们打卡尝鲜。

覆盖线上线下,全方位触达潮流青年

YOHOOD负责人介绍说,本次的多个联名款都尝试用青年文化碰撞、解读和重构传统老字号与传统品牌的经典形象,希望通过这种新颖的呈现方式,让优质的传统品牌被更多年轻人认识、了解并传承下去。当这两个品牌相遇,他们产生了这样的化学反应,以传统为“核心”,潮流为“包装”。

YOHOOD除了与上海传统老字号“光明邨大酒家”和亚朵的跨界合作外,还联动百家上海的潮流店铺、餐厅、展览演出、夜场派对等多彩的活动,激发前沿潮流态度。同时,潮流周期间,潮流爱好者们可以使用YOHO!旗下生活方式平台mars app或者mars小程序,体验近期mars app发起的“mars20年度好地方“榜单的私藏宝藏地,在上海1500个潮流打卡点完成相应的任务,即可参与福利互动环节,100%赢取吃喝玩乐福利,更有独享「全城锦鲤」大奖哦。赶快去开启一场自己作主的潮流体验之旅吧!

曾有人排队打110也要吃浦东非遗鲜肉月饼为啥敢卖上海最贵?

上海最贵的鲜肉月饼在哪里?

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并不是在老大房、光明邨、

沈大成、老大昌、国际饭店等

市中心大排长龙的老字号





据不完全统计,申城价格更高的鲜肉月饼很有可能是浦东惠南镇的“老桥头”酥式鲜肉月饼。早在三年前,他们就定价6元/个,却依然供不应求,甚至有人为了排队闹矛盾打110报警。


老桥头酥式鲜肉月饼广受惠南镇居民好评。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虽然市区人恐怕都不知道“老桥头”到底是什么来历,但在原南汇地区特别是惠南镇周边,许多当地人却说从来不吃广式月饼,对于他们而言,“老桥头”就是月饼的代名词!


“老桥头”是浦东独一无二的月饼类非遗。新民晚报记者 孙云 摄

“老桥头”到底为什么这么牛,牛到敢卖上海更高价,牛到自创了一个既不是“苏式”也不是“广式”的名字——酥式月饼,牛到去年获评浦东独一无二的非遗月饼呢?几天前,惠南镇 *** 还为了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发展专门办了一场研讨会。

三代传承秘方古法


55岁的樊龙全是“老桥头”第三代传人。清末,樊龙全的爷爷樊掌生在原南汇六灶地区的太平桥边做起鲜肉月饼,因为人们习惯把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太平桥称作“老桥”,久而久之,“老桥头月饼”由此得名。


樊龙全正在进行月饼烤制。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樊龙全的父亲从小跟着爷爷学做月饼,樊龙全也是从十七八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做学徒,不过,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的月饼营生中断了一些年。到了本世纪,樊龙全重起炉灶,在原南汇地区的县城惠南镇西门大街吊桥旁开店。三代传承的秘方再加上不变的古法炮制,“老桥头月饼”在惠南重焕新生。这两年,“老桥头”的名气越来越响,不仅在惠南镇有了三个分店,还应邀落户新场古镇。樊龙全甚至碰到过专门从文莱打飞机过来品尝月饼的,连他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

20层酥皮一层不少


之所以取名“酥式月饼”,樊龙全解释说,这是因为他们的月饼更大的特点就在于一个“酥皮”。流传至今,他们始终采用具有南汇传统特色的“三揉三醒”的醒发工艺,醒发后的面团要擀平、卷起反复三次,起酥时要捏20层,远远超过流水线生产的三五层酥皮,因此,配以比例恰到好处的酥油等配料,烘烤出来后,月饼皮外脆里酥,分层鲜明,就算出炉后摆上一天,不必加热,吃口依然酥松爽脆,所以他们敢喊出“酥式”的名头来。



师傅正在 *** 老桥头酥式鲜肉月饼。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三代传下来,樊龙全特别讲究的就是遵循爷爷定下的老 *** ,无论是百果月饼的配料、每只月饼93-95克的重量,还是包月饼的手艺,都遵循传统,所以,至今还是凌晨3时起床,亲自调拌当天供应几家分店的逾100千克馅料。


师傅正在 *** 老桥头酥式鲜肉月饼。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不过,随着人们口味和消费方式的改变,特别是“80后”的儿子来帮忙,不仅开始有了手机收款、外卖送餐、 *** 网店,今年还推出了“网红”小月饼,不仅个头瘦身近一半,更适合胃口小的都市人,还不怕冷藏和快递运输,可以让上海市区的食客也吃上郊野美味了。

中秋节知识科普:月饼的前世今生

明天就是中秋节啦!天津新东方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提前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今天我们要普及的常识是:月饼的前世今生!吃货们可不要错过了这舌尖上的月饼哈!

月饼的前世

月饼最早是在南宋,那时的月饼还不是圆的,是菱花形,古代的月饼最初是祭品,到北宋时候,月饼在宫廷内流行。后来流传到民间演变成圆形,寓意美好团圆。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再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明朝月饼开始流行,并且只在中秋节吃,开始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是明代起民间盛行的中秋节祭月时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

月饼模具

到了清朝,杨光辅在《淞南采府》中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

古代的月饼造型丰富,在形状上有圆形、方形、兔形、佛形、莲花形、桃形、猴子形、寿星等造型,雕刻得栩栩如生。更令人惊奇的是,有的月饼模子竟然雕刻着古诗,在一组可以 *** 8个月饼的模子中,上面刻有两首古诗,其中一首为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做出来的月饼上,会呈现出这首诗。

过去的月饼,是不是比现在精美雅致。我们老祖宗们的想象力,是不是比现代人强多了。这个中秋,无论你吃不吃月饼,一起来看看旧时光的月饼模子吧!别让纯手工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向我们的老祖宗们致敬!

月饼的今生

现在的中秋节,月饼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我们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月饼。其中最有名的四大流派为:广式月饼、苏式月饼、京式月饼和潮式月饼。

广式月饼

广式月饼起源于广东及其周边地区,以用料考究、色泽金黄、馅大油润、花纹浮凸为特色。广式月饼以馅料为重,馅料的 *** 精良,常见莲蓉、蛋黄、豆沙、叉烧,且饼皮 *** 工艺加入了大量的转化糖浆,因此整个月饼属于重油多糖。

苏式月饼

苏式月饼起源于上海、江浙及周边地区,以饼皮酥脆见称。以猪油为主要原料 *** 的饼皮,层次分明,酥的掉渣,因此月饼的形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破损。口感上甜咸各有特点,尤其鲜肉月饼,广受欢迎。苏式月饼的特点是松脆、香酥、层酥相叠,重油而不腻,甜咸适口。

京式月饼

京式月饼起源于京津地区,以馅的特殊风味闻名,常见的是自来红、自来白月饼。在 *** 原料上主要采用麻油,以其特有的香味和油脂将馅料完美的融合。月饼皮薄酥软,风味诱人,在北方很有市场。

潮式月饼

潮式月饼是潮汕地区的传统糕点,在 *** 工艺上与苏式月饼有些相像,均以猪油入料做皮,但馅料上多采用绿豆沙、红豆沙、莲蓉等,因此特点是重油重糖,入口香酥。

传统的月饼口味之外,喜欢尝鲜的人们又陆续开发出新的品种。冰皮月饼,以其透明的饼皮、冰凉的口感、以及健康的馅料近几年来颇受欢迎。摒弃传统馅料的 *** 复杂,以更少添加,还原食材原味为特点 *** ,简单到紫薯蒸熟捣成泥,加炼乳便可成馅。桃山皮月饼是今年的新宠,其实是日本和果子的一种。

桃山皮月饼

桃山皮起源于日本桃山,采用白芸豆沙配以蛋黄、牛奶、奶油等材料秘制调配而成,口感以细腻而闻名于世。将桃山饼皮运用到月饼上,改变了一直以小麦粉做月饼饼皮的传统。桃山皮月饼造型丰富,加之各种颜色搭配,做出来颇具美感,很受年轻人的喜爱,直接 *** 了饼皮和馅料,在家DIY,各种艺术摆拍,吃倒是其次了。

声明:文章内容均来自 *** ,由天津新东方学校小编整理完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让上海人台风天都要排队买的鲜肉月饼,到底有什么魔力?

时值中秋佳节,上海人又因为排队买鲜肉月饼数次登上了微博热搜。

沪上老字号新雅的藤椒月饼 新雅粤菜馆供图

远的不说,就前几天的风王“灿都”,双黄预警高挂下,狂风暴雨中,光明邨门口食客热情不减,排队几小时,就为了吃上热腾腾、嗲得不得了的鲜肉月饼、蟹粉月饼。

上海人排队买月饼登上热搜 微博截图

网友纷纷评论道,“下刀子都不能阻止上海人去光明邨排队买鲜肉月饼”。

据光明邨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场地限制,现场队伍分为两段,采取分段式排队,一次7位顾客购买,其余顾客在后面依序排队。

买月饼要分段式排队 张楠摄

“一批月饼(出炉)要半个小时,只能(够)卖7个人。早上六点半开工,一直要忙到晚上七点才收工,五个锅子同时做,也只能满足一部分顾客需求,鲜肉月饼依然供不应求。”

“买鲜肉月饼至少要排队两个小时,台风基本没有影响生意。”维持门口排队秩序的保安说。

光明邨的鲜肉月饼是极少数的“烙派” 中新社李秋莹摄

收银员也在加快马力向市民清点月饼,“鲜肉月饼每人限购四盒,蟹粉鲜肉月饼每人限购三盒。“

其实,大排长队的位置不止在光明邨门口,南京东路上的新雅粤菜馆、真老大房、之一食品、泰康食品都是上海人的心头爱。

中秋节前新雅粤菜馆前市民也来排队购买月饼中新社汤彦俊摄

鲜肉月饼几乎始终站在上海月饼鄙视链的顶端,是中秋时节上海市民餐桌上不变的经典,就连排长队买鲜肉月饼都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

市民排队购买月饼 张楠摄

1989年,《解放日报》报道称:“甜月饼销售急剧下降,鲜肉月饼销售却扶摇直上。咸味月饼又以现做现卖最旺,因此今年上海街头有70余家商店现卖鲜肉月饼,就连一些大饼摊做的鲜肉月饼也有人排队,供不应求。”

图片来源:解放日报张楠摄

真老大房的姚松鸣在接受采访时回忆,“1999年9月20日,南京路步行街开街,正是中秋节前几天,街上人山人海,鲜肉月饼的销量一下子上去了。之后几年,买鲜肉月饼的人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长。”

市民排队购买月饼 中新社汤彦俊摄

上海名副其实是中国更爱鲜肉月饼的城市。

饿了么2019年的外卖数据显示,常住人口不到全国人口2.5%的上海人吃掉了全国53%的鲜肉月饼。

正要进烤炉的月饼 张楠摄

上海食品协会常务副会长高克敏曾说,“鲜肉月饼的本质是现烤苏式月饼,但经过上海食品企业发展,影响力已经超过很多苏式月饼品种,甚至有苏州人专程来上海买这种苏式月饼。”

等待烤炉的月饼 张楠摄

鲜肉月饼到底好不好吃,主要在两点,肉馅和酥皮。

正宗的鲜肉月饼的肉馅松松软软、鲜美多汁,但又不会像灌汤包一样汁水多到可以喝,而是恰到好处。

鲜肉月饼丰盛的内陷 盒马供图

不同部位、不同比例的肉调和肉汤、清水、猪油所制成的馅儿都会有差别,每一家店都会有自己的独特配比,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味道。

师傅正在为月饼刷料 张楠摄

过去的鲜肉月饼为了便于保存,都做得比较咸,随着人们对现烤月饼越发喜爱,经过改良的馅料也更匹配当前大众对于低盐低糖饮食的追求。

苏式现烤月饼的精髓在于酥皮。一口咬上刚出炉的鲜肉月饼,屑粒索落,酥软喷香、层次分明,享受!

层层起酥的鲜肉月饼 新雅粤菜馆供图

鲜肉月饼不同于煎肉包,饼皮采用苏式月饼工艺,层层起酥。

味道根据烙、烤之法也有不同,前者表皮偏酥脆,后者表皮偏松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新鲜出炉的鲜肉月饼 张楠摄

泰康食品、之一食品、新雅粤菜馆、真老大房等出品的鲜肉月饼,都属于“烤派”。光明邨的鲜肉月饼是极少数的“烙派”,相较主流的“烤派”,手工翻烤的饼皮更为香酥迷人,油酥感更强。

光明邨的鲜肉月饼是极少数的“烙派” 中新社李秋莹摄

传承经典的同时,月饼界也不可避免地愈发“内卷”,新型口味、酥皮层出不穷。

创新糟香鲜肉、青花椒腊肉、普洱茶、紫薯蛋黄、腌笃鲜、云腿肉松、陈皮红豆、爆浆榴莲、芝士牛肉、芥末三文鱼、威士忌五仁、青豆泥、臭鳜鱼……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大厨不敢往里包的。

中秋节前的月饼排队区 中新社汤彦俊摄

新口味不断刷新消费者的味蕾。

新雅粤菜馆行政总厨、资深级中国烹饪大师黄任康告诉记者,为了迎合年轻消费群体的口味爱好,新雅今年新推出了藤椒鱼肉月饼,鱼肉的爽滑搭配麻和辣,十分可口,让诸多本来心存疑虑的消费者大呼“真香”。

沪上老字号新雅的藤椒月饼 新雅粤菜馆供图

盒马也不甘示弱,今年独家研发了一款藤椒味香酥牛肉月饼,把冷锅串串包进月饼再烤着吃。

盒马的藤椒牛肉馅料月饼 盒马供图

牛胸肉、牛百叶、牛蹄筋、牛舌、牛肚、牛杆菌酱,再加上豆皮、腐竹、笋原料串起来,搭配鲜香麻辣的藤椒锅底,红油拌上芝麻,酥皮叠加香辛料的多层次味感,既保留了传统苏式月饼的酥软,又添加了年轻人“干饭”的爽感。

不光是各大食品公司,各行各业的大厨们也纷纷投身月饼大战。

近来刷屏的“宛平南路600号”月饼口味独特,牛奶芝士、青苹青梅、咖啡巧克力、蜜桃铁观音、荔浦香芋、黄金紫薯。

上海精卫中心的月饼是今年实打实的“网红” 中新社汤彦俊摄

网友甚至还自创了广告词,“吃上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月饼,精神更卫生”。

上海最老西医院仁济医院则牵手“沈大成”推出院徽月饼,有卡布基诺、杨枝甘露、抹茶芝士、白桃乌龙四种口味。

你吃过鲜肉月饼么?更爱的是哪家?如果让你选择的话,是会选择新式馅料还是最传统的鲜肉?留言讨论下哇~

作者:李秋莹 张楠

来源: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鲜肉月饼起源,鲜肉月饼皮的做法及配方-第1张图片-

重磅收藏 | 亲测沪上27款流传于坊间的超美味鲜肉月饼


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上海的街头,又飘起了一阵阵鲜肉月饼的香味...

曾经一口气吃掉8只鲜肉月饼的魔都囡囡,这次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探索沪上精选出最火的25家好吃的鲜肉月饼店,还不快跟着一起来吧~



没耐心或赶时间的宝宝们,可参考下列综合评分排名表

真爱粉的宝宝们也不要着急,囡囡在后面对每一家都做出了详细介绍

评分标准: 外形,月饼皮酥脆度,肉馅大小,口味,排队时长等

满分10分

(以下评分仅代表囡囡个人口味)


店名口味特征综合评分德兴馆鲜甜9.5王宝和老上海鲜香9.5瞒着爹老上海鲜香9光明邨鲜咸带甜 9沈大成偏鲜甜9之一食品商店鲜咸带甜9老桥头鲜甜咸 9大富贵咸甜交织 8.5国际饭店西饼屋咸甜交织 8.5泰康食品鲜甜Q弹 8.5四如春鲜咸带甜,有酒香 8.5新雅食品鲜偏甜 8.5秋霞阁酱油偏咸 8安仕达鲜咸甜味偏清淡 8老大昌酱油汤汁7.5西区老大房鲜咸 7真老大房全精肉7丰裕生煎鲜咸偏甜7社科院食堂老上海苏式,有酒香 7绿杨邨咸鲜 6.5哈尔滨食品商店鲜香咸甜 6.5老盛昌汤包腌制的腊肠香味 6.5蔡先生汤包腌制的腊肠香味 6.5长春食品商店清爽偏素6盒马生鲜较清淡6乔家栅酱油味过咸5.5王家沙咸甜5


德兴馆(广东路总店)

地址:广东路471号

售价:鲜肉月饼 4.5元一只

成立于光绪四年,上海知名老字号,杜月笙最喜欢的上海饭馆之一。鲜肉月饼只占用门口熟食窗口的一小角,需要先到收银窗买单,凭小票领取,服务员会打开烤箱拿热乎乎的鲜肉月饼


鲜肉月饼皮很香脆,小小的一只,月饼皮层次分明,酥脆度高,二者在口感上都能鲜明体现,肉馅很饱满,如一只超级大肉丸十分鲜美,属于鲜甜款,口感浸润略有汁水,囡囡瞬间空白到只有用“好吃”二字来形容

综合评分 9.5 分


光明邨大酒家(淮海中路总店)

地址:淮海中路 588号

售价:鲜肉月饼 4.5元一只

一家无时无刻不在排队的店,逢年过节更是排队夸张,每每路过,都会被壮观的人群队伍所吸引驻足,光明邨大酒家的外卖部有很多好吃的熟食,比如酱鸭,鸭翅膀等等,然而最出名的还数鲜肉月饼。鲜肉月饼4.5元一只,一盒10只,另外今年还推出了蟹粉月饼,10元一只,10只一盒。这两年来,光明邨的月饼也有逐渐变小的趋势,好在肉馅还是一样厚实,油酥皮则香,酥,脆俱全。

排得越近,就越担心卖的太好,等下一锅,就又是25分钟以后的事了(每锅60只,一批5锅,需要25分钟) 。爷叔阿姨们,上手就是“十盒打包”“二十盒打包”,吓死囡囡...月饼出锅香味浓郁,囡囡就是靠着这股浓香,坚持了近2个半小时,在非临近中秋的非休息日以强大的毅力买到了鲜香的月饼。

油酥皮裹着大肉馅儿,煎出来的酥皮酥香带脆,一口咬下,有些许肉汁溢出,混合着油酥的香,鲜咸和少许甜味点缀,很符合老上海的口味。

不足之处在于:

  1. 鲜肉月饼size比较小,与蟹粉月饼一比较就明显了,前面一位爷叔说这鲜肉月饼越来越小,一口一个,所以买了十盒...
  2. 总体的口感和香味、肉馅湿润度很不错,但是肉馅稍稍有点精精拉拉的,肉糜剁得不是很碎,导致口感上略微欠佳。

新出的蟹粉鲜肉味道也是蛮赞的,个头比鲜肉月饼要大,表皮显金黄色,吃得出蟹腿肉的味道。如果单买蟹粉味的鲜肉月饼,则不需要排队,直接进去买即可。

综合评分:9分


王宝和酒家

地址:福州路603号

售价:鲜肉月饼 4.5元一只


王宝和是老上海吃大闸蟹及蟹粉类菜肴的酒家,除了九江路大酒店以外,开在福州路上的餐厅也是经久不衰,可以吃到各种蟹粉类小吃如蟹粉小笼,蟹粉小馄饨,蟹粉粥等,也有很多经典大菜。

言归正传,从普通的鲜肉月饼,到去年带头出的的网红小龙虾鲜肉月饼,再到今年新出来的蟹粉虾肉月饼,种类实在繁多。囡囡拿了比较有代表性的鲜肉月饼( 4.5元一只)和蟹粉鲜肉月饼(红色印花,12元一只)。

鲜肉表皮光滑,脆而不油,层次分明,刚出炉,一口就能充分感受到肉馅和肉汁以及外皮的酥、香、脆交织在一起所带来的丰腴而又层次分明的口感,肉馅儿无葱鲜嫩,汤汁较多。

蟹粉鲜肉月饼和光明邨相比,蟹腿肉略有不同,王宝和用的是蟹粉蟹肉,吃得出蟹粉的鲜味道,汤汁被表皮吸收得差不多,蟹粉味道看不出但尝得出,满满的惊喜感。

综合评分:9.5分


瞒着爹

地址:日月光广场徐家汇区B2-20

售价:鲜肉月饼 5元一只

很久前在朋友圈见过有人晒这家店,当时就觉得店名奇葩得让人不由疑惑,吃什么东西需要瞒着爹?一搜有很多家分店,囡囡就去买了

鲜肉月饼(5元一只)

海苔月饼(6元一只)

鲜肉榨菜月饼(5元一只)

蛋黄鲜肉月饼(6元一只)

鲜肉月饼的外皮十分酥软,酥皮入口即化,很鲜香,而且...嗯?这口味好熟悉啊...肉馅儿颜色较深,肉汁外溢,经过高温后致使表皮周围一圈焦黄色,肉馅儿偏精,略有肥肉,中规中矩。

印象深刻的是油酥皮口感真的很好,吃到一半,囡囡灵光一闪,就是一开始在光明邨吃到的味道!!酥皮的酥、香、软和脆度,肉馅地道老上海鲜香口味,完全不需要用小葱和芝麻来提香,汤汁感真的一吃就知道~~并且要比光明邨更大只一些,排队也不需要花费太长时间。

苔条月饼也很不错,月饼里面有松子仁,瓜子仁,口味层次很丰满。榨菜鲜肉的味道在鲜肉月饼的基础上更加鲜咸一些。

综合评分:9分


老大昌的鲜肉月饼 (淮海中路店)

地址:淮海中路558号

售价:鲜肉月饼 4.5元一只

离光明邨就一个路口的老大昌就开在老人和的隔壁,就一个门面,没有到中秋时段,生意都比较清淡,不用排队,直接买。鲜肉月饼4.5元一个,酥皮一点也不油,反而略微有点干干柴柴的感觉,size也不大,但是高厚结实,里面的肉馅儿可见十分厚实。


鲜肉馅儿颜色较淡,酱油不多,略微有一丁点汤汁,用料不是很厚重,有肥有瘦,能吃出肉的本味。外皮不脆而有些许僵,买的时候香味没有那么浓厚,吃起来感觉油不重。

综合评分:7.5分


泰康鲜肉月饼 (淮海中路店)

地址:淮海中路497号

售价:鲜肉月饼 5元一只

一年四季都有,相比南京中路店的长队,淮海中路店非中秋时节快许多。品种繁多,除了传统鲜肉月饼,还有咸蛋黄鲜肉月饼(7元一只),榨菜鲜肉月饼(5元一只),蟹黄鲜肉月饼(10元一只)。卖相正正圆圆鼓鼓,水油皮烤的黄金灿灿的,灯光一照,活脱脱一只只小太阳。

外表皮很脆,若赶上正好刚出炉的鲜肉月饼,汤汁较多

口味鲜甜味较足,肉馅儿颜色偏淡,酥皮易屑掉落

重点在于肉馅儿似乎经过打击,非常有弹性,一口咬下可感受到肉馅儿非常Q弹的口感,活脱脱一个扎实的小肉丸,包裹在了油酥皮里面

不足处在于:有少许肉筋,所以口感上会有点小影响。

顺便尝试了咸蛋黄鲜肉月饼10元,口味比较一般,肉少了很多。

综合评分:8.5分


长春食品商店

地址:淮海中路623号

售价:鲜肉月饼 5元一只

长春食品商店内位于靠近三林熟食的一个小铺位,鲜肉月饼白白净净,5月一只,用小小的纸袋子包装。铺子门口食品柜里就有放出鲜肉月饼,服务员阿姨会很贴心的从烤箱里拿,但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是热乎乎的。


红色的“长春鲜肉”,印在素白色的酥皮上格外的清秀,表皮略厚不油腻,清清爽爽,肉馅儿小一些,口感清晰但味道却很一般,有股午餐肉的味道。


Tips: 椒盐饼按斤卖,净素苔条月饼等按只卖。

综合评分:6分


哈尔滨食品厂 鲜肉月饼(淮海中路店)

地址:淮海中路603号

售价:鲜肉月饼 4.5元一只

哈尔滨食品厂在淮海中路上三个门面,只有单号的门面有鲜肉月饼,最有名的是蝴蝶酥,各类饼干奶片之类的甜食,但做起鲜肉月饼来,倒也是不含糊。


之一印象

面皮比较特殊,似乎用的既不是水油皮,也不是油酥皮,表皮硬硬的,香脆厚实,底部有肉汁在烤时渗出所形成的焦香的部分,里面的肉馅儿也一点不含糊,肉是肥瘦结合,有一定的筋筋拉拉。

颜色上看有加酱油调味,口味鲜香咸甜俱有。


综合评价:6.5分


之一食品商店(南京东路店)

地址:南京东路720号

售价:鲜肉月饼 5元一只

南京东路之一食品,向来人气极旺

门口设了一个专卖鲜肉月饼的摊子

除了传统鲜肉月饼

还有鲍鱼鲜肉月饼(10元一只)

焙熄鲜肉月饼(8元一只)

酸菜牛蛙鲜肉月饼(15元一只)等

花样繁多,然而人气王还数鲜肉月饼

囡囡排了一个小时左右才买到。

油酥皮,厚实且凝聚力好,香脆中带些微的肉气。肉馅儿酒香和小葱香味重,汤汁少,肥瘦相间,颜色较深,味道咸鲜当中透着一丝甜焙熄鲜肉,即嫩笋干鲜肉。表皮厚实,不易掉屑。用料的确是嫩笋尖,每一口都能尝到笋粒,肉质依然肥瘦搭配,口味鲜但偏略过咸鲍鱼鲜肉,表皮依然厚实无比,肉馅儿小了许多,鲍鱼切成细小丁混进肉糜包入月饼,口感突出,散布均匀,可尝出明显的葱香和海鲜味

综合评分:8.5分


新雅月饼(南京东路店)

地址:南京东路719号

售价:鲜肉月饼 4.5元一只(6只一盒起卖)

需要排长队!需要排长队!需要排长队!且比对面之一食品商店队伍还长,所以没耐性的朋友可得有心理准备了。

新鲜出炉即卖,刚出炉时肉馅儿大而多汁(再加热的就没什么汤汁了),很饱满,肥瘦适宜,酒香和葱香味较重,口味偏鲜甜,符合上海口味。

PS: 顺便尝试了下他们家的网红腌笃鲜鲜肉月饼(腌笃鲜,原为徽菜,后作为改良版上海家常菜,里面通常有春笋,鲜、咸五花肉片一起炖煮,口味十分鲜美),6元一只,口味较咸。别看也是普通鲜肉月饼的大小,表皮烤得焦黄,肉馅呈淡淡的粉红色,笋丁切粒,咸肉切肉糜,和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不过吃惯传统鲜肉月饼的囡囡,还是会觉得有点奇怪。

综合评分:8.5分


王家沙点心店(南京西路总店)

地址:南京西路805号

售价:鲜肉榨菜月饼 4.5元一只 (6只一盒起卖)

其实说王家沙卖的是鲜肉月饼是有点牵强的

他们家没有纯鲜肉月饼

而是榨菜鲜肉月饼

一盒起卖,事先都已经包装好

卖相不是很好

王家沙的饼皮普遍比较油

又非常易碎

一盒还没到家

已经是碎得都是饼皮屑了

鲜肉榨菜月饼口味比较咸,同时也有甜味,整个月饼都非常油。

PS:当问到有没有咸蛋黄口味的,服务员立马推荐了咸蛋黄肉松口味的,囡囡想也没想就买了。结果咬开才发现,这馅儿....该不会是之前网红蛋黄肉松青团剩下的吧...?


综合评分:5分


盒马生鲜(杨高南路会员店) 鲜肉月饼

地址:北艾路1782号

售价:鲜肉月饼6元一只

16年新开的盒马生鲜向来以各类生鲜食品闻名,逛超市的同时看到了鲜肉月饼摊以及小龙虾鲜肉月饼,鲜肉月饼和榨菜鲜肉月饼6元一只,小龙虾鲜肉月饼15元一只,一盒4只。

以一家鲜肉月饼非主打产品的店来说,价格略贵。口感比较一般,个头和肉馅儿倒是不小,精肉占比大,颜色呈深粉红色,调味就实在一般。(顺提,小龙虾月饼新鲜出炉时口味还可以,肉馅里的小龙虾肉不少。)

综合评分:5.5分


老桥头(梅花路店)

地址:惠南梅花路72号 售价:鲜肉月饼 6元一只

浦东惠南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桥头酥式月饼起源于原浦东六灶镇、三灶镇交界,在惠南镇发扬光大。光绪年间,这一月饼的创始人樊掌生家居六灶的太平桥旁。人们把太平桥呼作“老桥”,因此月饼被称为“老桥头酥式月饼”。


老桥头三家店都在惠南镇,囡囡选了梅花路店,店铺低调不起眼,面积也不大,招牌绿色大字上写着“大水美食品店 梅花店”和“老桥头鲜肉月饼专卖”,除了做月饼还有团子、馄饨、八宝饭等各种接地气的小吃。


囡囡直奔主题: 鲜肉月饼 6元一只,8只一盒。表皮酥脆,会掉屑,刚出炉时香味浓郁,肉馅葱香味浓郁,鲜甜咸味道都比较突出。汁水被饼皮吸收一部分,味道不错。

综合评分:9 分


西区老大房(愚园路总店)

地址:愚园路635号

售价:鲜肉月饼 5元一只

老店的名声一直不错

囡囡这次的尝试感觉略失望。购买顺利,门可罗雀,鲜肉月饼只剩几个,小包装在纸袋子里。5点左右到店,售卖员开口就是6点马上要打烊了,要买快买,然后随意拿了个塑料袋直接装月饼。

表皮很白粉质感,非常容易掉屑,肉馅儿味道相对来说咸鲜,肉质比较紧实,肉馅儿湿润略有一丁点汤汁。非常一般。

综合评分:7 分


四如春

地址:石泉路72号

售价:鲜肉月饼4元一只

◆老字号

感情深◆

囡囡对这家低调的老字号,有着比较深的感情,这家在 *** 路寿宁路的老店,是囡囡爸爸小时候从小吃到大、最惦记的店,他们家的独特阳春面和之一家冷面历史就不一一说了,以后有机会单独开帖八。

这次直奔主题:鲜肉月饼。他们家的鲜肉月饼放在门口卖,就一口方锅,一锅里面40只左右。


每只鲜肉月饼的表面都呈螺旋型,一整锅在黄色的灯光下放着,如同一整队的小太阳,金灿灿的,分外可爱。4元一只的价格也是相当亲民。包装都是一面印有四如春标识或者黄色的纸袋子。

立体旋涡型独树一帜

外面的酥皮比较厚,但是不会感到实,和一些本帮老字号一样油的比例比较大,一口咬下去很是酥香。肉馅颜色偏淡,扎实,且肥瘦适宜,口味偏鲜咸,略有一点点甜味,有淡淡酒香味道,没有葱没有芝麻,现场吃刚烤出来的有一些汤汁。

综合评分:8.5分


秋霞阁

地址:定西路591号(新华路口)

售价:鲜肉月饼 4元一只

老字号国营饭店


还没走到的前面一个路口,就飘来了淡淡的鲜肉月饼香味。去的时候饭店在装修,临时外卖窗口往旁边移动了20米左右。外卖部包子相当火,不少中老年朋友专程过去买包子,一买就是一打。

言归正传

月饼事先已经装在塑料盒子里了,可以零散买,售卖员阿姨会帮忙装在小袋子里。表皮比较干燥,看上去硬硬的颜色深黄,稍微有点丑。

咬开后发现皮底非常硬脆,厚度还可以接受。一口下去有点齁,肉馅儿颜色很深,酱油味道非常明显,汤汁都被皮吸收了。


综合评分:8 分


大富贵酒楼(总店)

地址:中华路1409号

售价:鲜肉月饼 4.5元一只

历史悠久的总点,生意一直很好

门口外卖窗口两条队伍,一条队伍买熟食,一条是买各类糕团点心的队伍,人气不相上下。排队时候看到门口贴着他们家的新品“咖喱月饼”(6元一只),旁边还配着“既然不能亲手赶走阿三,还不如痛痛快快吃掉阿三”,看得囡囡乐了一嘴,不得不感叹一下老字号的脑洞之大~

大富贵的鲜肉月饼非常地道

油酥皮的油含量比较高,很油

皮屑多,易落皮

肉馅不大,颜色较深

咸甜交织,甜味更明显

小葱味道鲜明,汁水一般

尝试了一下别的口味

鲜肉蛋黄月饼

个人感觉要比鲜肉月饼好吃很多

蛋黄也选得很赞~

综合评分:8.5分


沈大成(南京东路总店)

地址:南京路步行街505号

售价:鲜肉月饼 4元一只

老字号

南京东路上一大亮点,鲜肉月饼窗口则开在侧面,非中秋时段人气非常一般,和正面的糕团窗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月饼表皮光滑,表面呈金黄色的,下面垫有蛋糕纸托。样子还不错,装袋却很简陋,用透明塑料袋一套就出售了。外皮酥松有股淡淡奶香和甜味。肉馅紧实,肥瘦适宜,添加有白芝麻,总体口味偏鲜甜。

综合评分:9分


真老大房

地址:南京东路536号 (近福建中路)

售价:鲜肉月饼4元一只

南京东路上的真老大房离沈大成不远,人不多

三三两两不成队形

月饼叫鲜肉酥饼,还有苔条鲜肉味。

鲜肉月饼4元一只,买一只用纸包。形状扁扁的,表皮非常光滑,坚硬且厚,肉馅儿相对其他家比较少的,都是精肉,少了点肥瘦相间的浓香,口感不算差,只不过囡囡个人不是很喜欢。

综合评分:7分


绿杨邨

地址:奉贤路282号(近江宁路)

售价: 5元一只

没料到绿杨邨鲜肉月饼如此火爆

囡囡跑了第二次才买到

之一次去的时候是某个周六下午

刚过五点

最后一只鲜肉月饼已经在20多分钟前被买走了

第二天早了许久去的,才顺利买到

面皮稍微有些厚,肉馅里小葱较多,葱香很浓郁,肉馅儿比较小且略散,像是没捏紧,入口,有种老上海的咸鲜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很确定是鲜(猪)肉月饼,但不知何故,肉馅儿里竟然品得出一丁点儿羊肉香味,很是诡异

综合评分: 6.5分


国际饭店西饼屋

地址:黄河路28号 (近凤阳路)

售价:鲜肉月饼 5元一只 (一盒6只起卖)

国际饭店的排队从来不只是因为一样东西

从蝴蝶酥到金丝卷银丝卷

再到各类蛋糕点心

样样都得出手

虽然国营老店有着服务态度上硬伤

但是排队的长度从来都没因此而减短过

原味鲜肉月饼(6只一盒起卖)

松茸鲜肉月饼(60元6只一盒起卖)

月饼装在盒子里,叠在旁边,凭收银条拿

原本以为会冷掉,但拿到手还是热热乎乎一盒

表层刷了一层蛋液(蛋黄比例高些,因此颜色更黄),圆滚滚、金灿灿,一个个酷似小太阳,油酥皮结实略脆,底厚实,起酥香还带淡淡黄油味道,肉馅儿十分饱满,略有汤汁,咸甜交织,偏鲜甜


综合评分:8.5分


丰裕生煎(淮海店)

地址:淮海中段 瑞金一路138号

售价:鲜肉月饼 3.5元

南昌店淮海店

起初去的是丰裕南昌店,去到时已经卖光,又转战对面的淮海店,没有排队,鲜肉月饼及各式点心在外卖窗口似乎已经放了一会,营业员阿姨很热情,和囡囡聊起这里排的队相比之下比较少,很多人选择提前订购。

月饼外皮底下有白芝麻,表皮非常松软,里面没什么汤汁,都被表面吸收了,肉馅儿有酒香合着淡淡的肉香,口味鲜咸偏甜,口感略有弹牙,小有嚼劲。总体来说性价比不错。

综合评分:7分


蔡先生苏州汤包馆(高陵路店)

地址:高陵路1号

售价:鲜肉月饼 3.5元一只

蔡先生汤包馆的鲜肉月饼被放在收银台旁边的玻璃罩柜里保温着,售价3.5元一只

个头较大,外形是扁平螺旋形的,不像四如春是立体的

表皮厚,层次丰富,口感“油”“酥”

肉馅儿饱满,颜色深,没什么汤汁

有种腌制的腊肠香味,一种新奇的味道

与前面各家都不太一样。

综合评分:6.5分


老盛昌(中华店)

地址:中华路1318号

售价:鲜肉月饼 3.5元一只

去完大富贵顺路就拐到这家来了,鲜肉月饼也是设在外卖窗口

样子不太像传统鲜肉月饼,个子略小,黄色偏白,外皮外面一圈白色的,当中是淡焦黄色,摸上去非常干硬不油, 结实不易碎。

咬开来,嗯?很熟悉,和蔡先生家几乎一个味,一股淡淡的腌制腊肠肉味道,肉馅儿饱满,还有一丁点汤汁。

综合评分:6.5分


乔家栅(淮海中路食品二店内)

地址:淮海中路1000号 第二食品商店内

售价:鲜肉月饼 4元一只

淮海中路第二食品内一个小小的柜台

鲜肉、五仁、萝卜丝等饼类点心

在靠外的橱窗里方形铁盘上放着

薄薄的塑料袋一抓就出售了,有些月饼有裂痕

不像刚出炉的样子

对于鲜肉月饼囡囡个人是感觉很失望的,底很硬,皮很脆,易掉屑,颜色偏白,有乔家栅的红色印章,外形很好,但是一咬开就毁三观了,肉馅颜色非常深,酱油味太咸,肉馅口感很干,并且最接受不了是:竟然有很重的肉气腥味!!这真是这次亲测鲜肉月饼之一次碰到!

乔家栅原本是囡囡挺喜欢的老牌子,但是近年来感觉东西越做越不行了,且不同店出品差异很大。

综合评分:5.5分


Andaz安达仕酒店

地址:嵩山路88号

售价:鲜肉月饼 6.5元一只(8只一盒起卖)

安仕达鲜肉月饼以包装精美肉质新鲜为卖点,去年就是网红了,

去年6元一只,今年涨价到50元一盒8只,单卖6.5元一只,店员会推荐一盒起售

售卖地点也从酒店的西饼屋迁到了后门的空地上

品种增加了豆沙蛋黄口味

售价和鲜肉月饼一致。


外皮比较酥脆油,易掉屑,肉馅儿那是相当的饱满,味道新鲜,肉质细腻鲜嫩,肥瘦相宜

口味鲜咸甜味偏清淡,吃口不腻。

PS:蛋黄豆沙不是一整个咸蛋黄,扁扁的一层夹在细腻的豆沙中间,味道还不错

两种口味可以拼盒买。


综合评分:8分


社科院食堂

地址:淮海中路622弄 7号(近思南路)

售价:鲜肉月饼 4元一只 (只能一袋5只一买,需刷食堂卡)


社科院食堂是淮海中路上最靠谱的一个食堂了,点心也做得很地道。


两个局限

1.要午前去买,午后好吃的都卖光了。

2.要问同学老师借卡刷。每逢中秋时期都会有鲜肉月饼,价格比较实惠,但包装潦草,一个马夹袋5只一装,售价20元。且不零售,折合每只4元。

老上海苏式鲜肉月饼,表皮烤的焦黄焦黄,顶上有红色印章,表皮层次分明,且十分脆。肉馅内有白芝麻,酒香味道十分明显。

综合评分:7分

(敬请关注下一篇,会有和本篇相关的福利噢~)

上海鲜肉月饼在哪买 哪家好吃

月饼不只是甜的,就好像有的地方吃甜的豆浆,有的地方吃咸的豆浆。上海就是个神奇的城市,浓油赤酱爱吃甜,可是到了豆浆,月饼这儿,都是吃的咸口的。

上海鲜肉月饼在哪买

马上就是中秋时节,其实很多人也想得到,买月饼的的地方也是排了很多人。上海的鲜肉月饼就是非常出名的,很多人会选择鲜肉月饼,老上海的人就是懂怎么吃,每天早上就是会有排很长的队的人,和清明时节买青团一样的。鲜肉月饼更多的是代表的一种文化,上海饕餮都懂得。鲜肉月饼起源于苏氏月饼,都知道上海也是外来迁入的城市,很多的江浙的地区老一辈的人会选择去上海,很多上海人里面也大多是苏州地区的人迁移过来的,自然是将文化也迁移过来的。

1、泰康食品(南京东路)

上海黄浦区南京东路766号1楼(近 *** 中路)

人均24

2、真老大房(南京东路)

上海黄浦区南京东路536号(近福建中路)

人均9

3、光明邨大酒家(淮海中路)

上海卢湾区淮海中路588号(近成都南路)

人均43

4、沈大成(南京东路店)

上海黄浦区南京东路636号(近浙江中路)

人均19

5、实惠点心店

上海普陀区曹杨路520号后广场8号(近沪松路)

人均10

6、新川饮食店

上海浦东新区川黄路22号(近新川路口)

人均15

7、西区老大房(静安寺店)

这家店的鲜肉月饼非常的正宗,口味非常的到位,来这里买的人很多,所以来采购的话更好早点过来,要不然要排队排很久的。

人均20#p#副标题#e#

上海鲜肉月饼哪家好

上海的鲜肉月饼,很多的都是老店,小编知道的,南京东路, *** 南路就有很多的店,到了中秋时节排队的人就是很多的。和青团一样的,也是老上海的一种特色。排骨年糕,辣酱油,鲜肉月饼,青团,都是很有上海特点的食物,下面的几种鲜肉月饼,是沪上TOP里面,群众票选出来的。

江浙沪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苏式月饼的一种,中秋节节令食品。顾名思义,馅完全是由一大团鲜肉(猪肉)组成,皮脆而粉,又潜伏着几分韧,丰腴的肉汁慢慢渗透其间,可谓一绝。

光明邨

综合评分:4.8分

口味:蟹粉鲜肉月饼&鲜肉月饼

售价:10元/个,4.5元/个

总重量/肉重:76g/23g,76g/24g

厚度/皮馅比:3.6cm/30%,3.6cm/32%

光明邨作为魔都全年都要排队的老字号,每次中秋前夕都人满为患,提前1个月过来买月饼也要排队将近2小时,人气这么高自然有它的道理!

新雅粤菜馆

综合评分:4分

口味:芝士大虾月饼&腌笃鲜月饼

售价:10元/个,36元/盒

总重量/肉重:97g/54g,69g/20g

厚度/皮馅比:4.6cm/56%,3.3cm/29%

每年新雅门口都是大排长龙,简直成了步行街上的一道风景线,和对面的泰康、之一食品,称霸了南京路上排队的三巨头,不过再往里面走一点,还有沈大成、真老大房等着你,好像南京路上走一圈,老上海的经典款都能尝到,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排队!

之一食品商店

综合评分:3分

口味:酸菜牛蛙月饼&鲍鱼鲜肉月饼

售价:15元/个,10元/个

总重量/肉重:69g/20g,75g/35g

月饼厚度/皮馅比:3.4cm/29%,3.3cm/47%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是被前阵子在网上炒得天翻地覆的新口味来的,从最初排队只要20分钟,到现在居然要排上1小时,简直和对面的新雅有的一拼!我想,大多数人也只是抱着好奇心想来尝试一下的吧。

王宝和酒家

综合评分:4分

口味:小龙虾鲜肉月饼&蟹粉鲜肉月饼

售价:15元/个,12元/个

总重量/肉重:67g/4只小龙虾,73g/25g

厚度/肉馅比:3cm,3.6cm/34%

王宝和酒家也是一家老得不能再老的品牌店了,对面就是老半斋,可惜最近老半斋在装修,所以小资君并没能赶上这波。不过这次王宝和推出了小龙虾和蟹粉两个口味,不用排队,买来还是刚从锅上下来的,十分烫手。

千年以来,“吃月饼”是如何一步步具有仪式感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13日电(记者 上官云)在人们的期盼中,中秋节来了。毋庸置疑,“团圆”是中秋节的一个重要内涵,而月饼就是这种内涵的有效连接点和载体。从古至今,人们早已习惯在中秋节到来时买点月饼,和家人一同分享。

实际上,在岁月流逝中,月饼从一种普通的食物逐步进阶为中秋节的特定节令美味,而“吃月饼”也渐渐被赋予了一种仪式感。

资料图。王中举 摄

关于月饼由来的N种可能

月饼,是中秋节更具盛名的“网红”食品,更是团圆的象征。

不过,关于它的由来,一直有种种传说。有一种说法认为,月饼起源于唐朝军队用来庆功的食品。当时,大将军李靖率领大军去征讨匈奴,得胜归来的那一天刚好是八月十五。

得知唐朝军队打了胜仗,有一位经商的吐蕃人向唐高祖李渊献上美味的饼表示庆贺。李渊很高兴,他拿着圆饼,看着天上的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然后就把饼分给群臣共享,这就是月饼的雏形。

而另外一种说法则带上了些许浪漫色彩。相传唐朝玄宗年间,在一个秋日的夜晚,李隆基正在赏月,道士罗公远使用法术,邀玄宗同游月宫。

到了广寒宫,嫦娥便让宫女捧上香甜可口仙饼来招待唐玄宗,命仙子们为客人表演世间难得一见的舞蹈。返回人间后,唐玄宗命人按月宫所见所闻一一仿造,此后,人间就有了形如圆月的“月饼”。

当然,也有说法认为,月饼的产生与“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但基本上,许多相关传说都是人们对月饼由来的一种猜想而已。

资料图:民众冒雨排队购买鲜肉月饼。 殷立勤 摄

历史上颜值造型各异的“月饼”

一般认为,月饼的起源与人们在古代中秋时祭拜月神有关,代代相传,后来形成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有资料显示,在商周时期,江、浙一带流行一种“太师饼”,很像早期月饼的雏形:边缘薄、中心厚,用来纪念太师闻仲。

不过,直到宋朝时,月饼还不叫“月饼”。北宋年间,皇家度过中秋节时喜欢吃一种“宫饼”,俗称“小饼”、“月团”,外形圆圆的,像是月亮。按苏轼的说法,饼皮里裹着麦芽糖和酥油,吃起来香甜可口。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中,出现了“月饼”一词,但宋代的月饼其实挺普通,不是中秋节的特定食品,平时也可以吃。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

真正对中秋吃月饼的描述,一直到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明代的月饼,形状也固定为现在常见的原型。渐渐地,它还被赋予了“团圆”的含义。

明代,月饼的颜值也在上升。心灵手巧的饼师,可以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做成图案,印在月饼上。有时还会 *** “径二尺”的大号月饼。

资料图。 安源 摄

清代月饼的口感则比以往更胜一筹。比如,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提到了一种酥皮月饼,馅料是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吃起来又香又甜。清人杨光辅则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已很有点现代月饼的模样了。

花式月饼:另类馅料了解一下?

如今,由于原料、调制 *** 等因素,月饼逐渐形成了京式、苏式、广式等不同类型。每年中秋节尚未来临时,市场上各式月饼已经琳琅满目,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其中,馅料和面皮早就突破了多年前人们的刻板印象。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鲜肉、云腿月饼外,还有榴莲饼皮月饼、流心奶黄月饼等等。也有的商家会把月饼做成各式花朵形状,不再是传统的圆形。

在上述月饼中,偶尔会混进一些比较吸引人眼球的类型,主要体现在馅料上。比如藤椒牛肉、麻辣小龙虾口味的月饼,以及“螺蛳粉”月饼等等。

资料图:“面具”月饼迅速走红。 钟欣 摄

文创月饼则是近来比较火爆的类型。故宫出品的各式月饼自不必说,苏州博物馆有一款乾生元老字号兽宠糯晶月饼礼盒——月饼制成五种动物形象,分别为三足蟾、鹿、太少狮、双獾和大象。三星堆博物馆出品的“面具”月饼也曾走红一时。

在个头方面,超大号月饼时有出现。此前,在重庆某商圈,一个庞然大物般的月饼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据悉,该月饼重量超100斤,售价是28000元人民币。

所以,才会有消费者感叹,“如今的月饼,真是叫人眼花缭乱”。

一块月饼里的“仪式感”

虽然这几年来,各种各样的新品月饼一直在出现,但此前公布的“2019年中国月饼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在品类方面,传统产品、传统口味仍将是主流。

有人说过,中秋节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团圆的文化符号,而月饼则是团圆的连接点,具有难以替代的象征意义。古往今来,虽然节日习俗可能会略有不同,但人们也早已习惯在中秋到来时,买上几块月饼和家人一起品尝。

资料图。邓龙华 摄

比如,《酌中志》里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月饼的历史其实比较短,它被赋予‘团圆’主题的时间并不长。”北京大学副教授、民俗学学者王娟说,原本中秋节出现的就比较晚,节俗内容比清明、端午、春节要少许多,直到明代,中秋节吃月饼才被作为习俗固定下来。

在岁月流逝中,“吃月饼”变得颇具仪式感。著名学者冯骥才曾经说过,古人创造了十分完整又严格的节俗,如仪式、庆典、规制、禁忌,乃至特定的游艺、装饰与食品,来把节日这天演化成一个独具内涵的日子。

“吃月饼的仪式感是新的,可是却符合中国‘阖家团圆’的传统观念。因此,虽然相比清明、端午等其他节日,中秋节和吃月饼的习俗都比较‘新’,但因为表达的是一个古老的观念,所以,象征意义也就建立起来了,至今也仍有重要意义。”王娟表示。(完)

今年的月饼“花头精”真多

来源:钱江晚报

苏式月饼与冷锅串串的组合,你心动吗?

把冷锅串串包进月饼再烤着吃?臭鳜鱼有没有可能和月饼“组CP”?离中秋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月饼界”又有新动作了。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杭城的“月饼大战”一触即发,商家的“花头精”太足了。

冷锅串串味、臭鳜鱼味

为一口月饼“脑洞大开”

“这简直是黑暗料理界的‘天花板’。”上周,有消息灵通的吃货报料,盒马正忙着做月饼测评。从报料图上看,在盒马内部的月饼测评中,一款“臭鳜鱼月饼”特别吸睛。盒马回应,臭鳜鱼月饼确实是在做内部测评,等到合肥之一家门店开业,有望推出这款 *** “隐藏版”臭鳜鱼味月饼。

“最终消费者能不能买到还不太确定,毕竟这个月饼 *** 难度大、臭度高,大家可以期待一下。”盒马内部人士表示,盒马还会继续探索月饼的边界。

臭鳜鱼月饼还没正式敲定,但盒马预告了今年新上市的“脑洞”月饼,随即引来网友吐槽:“牛胸肉+牛百叶+牛蹄筋+牛舌+牛肚+……+月饼=?” “这难道不是牛杂月饼?”“夫妻肺片月饼可以安排吗?”……

这到底是什么月饼?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杭城盒马上线了一款现烤藤椒味香酥牛肉月饼,24元两只再次刷新了吃货们的认知。

“冷锅串串月饼”是今年盒马现烤月饼中被寄予厚望的“新星”。盒马工坊的研发负责人甜希介绍,“创意来自于广受年轻人喜欢的四川风味冷锅串串的吃法。”

将牛胸肉、牛百叶、牛蹄筋、牛舌、牛肚、牛杆菌酱,再加上豆皮、腐竹、笋原料串起来,搭配鲜香麻辣的藤椒锅底,红油拌上芝麻,酥皮叠加香辛料的多层次味感,既保留了传统苏式月饼的酥软,又添加了年轻人“干饭”的爽感。

不过,为了将这个创意“包”进月饼中,盒马工坊的研发团队也颇费了一番功夫。“馅料扎实,酥皮包裹时不捏褶,技术难度大,收口要光洁且不漏馅,敲章时力道要拿捏好,保证每个月饼的形态统一。”

既传统又新潮

成月饼界主旋律

除了这款“新奇特”,传统风味的月饼同样在杭州盒马玩出了新惊喜。

今年,杭州盒马与黄龙饭店联手推出梅干菜肉月饼,将杭州经典口味梅干菜肉带上杭州人的中秋饭桌。“黄龙饭店在杭州人心目中的分量不言而喻,梅干菜肉月饼用的是农家小香猪前腿肉,重塑杭州经典口味梅干菜肉月饼。”盒马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往年的热门月饼今年也来“返场”了。记者了解到,2020年广受好评的“盒马×九月生活”联名款榨菜鲜肉月饼、2019年独家研发的芥末三文鱼口味(12元/只),也在消费者的强烈呼声中回归。

除此之外,颇受吃货们喜爱的经典鲜肉月饼、小龙虾月饼、大闸蟹月饼、流心奶黄月饼等,7月初就已陆续上架开卖。

据盒马介绍,研发现烤苏式月饼的这6年,总共上架了30多款月饼,并把这种江浙沪的专属小吃成功推向全国,让各地“盒区房”的用户们都品尝到了这道风味小吃。“月饼上新两周以来,销售稳步提升,预估今年盒马工坊的月饼整体销量将增长15%。”盒马表示。

传统与新潮的碰撞,是近些年“月饼界”的主旋律。自然造物、李子柒、荣诚、AKOKO、关茶等在内的众多品牌,与苏式月饼、潮汕腐乳饼、滇式月饼、冰皮月饼等汇聚一堂。

记者注意到,一款自然造物戏出东方月饼礼盒,不只有月饼,还能与家人动手完成一场传统皮影戏“表演”,感受中华传统文化;而李子柒的“举杯邀明月”月饼礼盒内含一套茶具和桌旗,其灵感源于南唐画家顾闳中的《春熙载宴图》。

超乎想象!古代也有“超级月饼”,所绘图案很精致

“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月饼堪称中秋节最有名的节令食品。随着中秋节临近,不光商家瞄准商机,就在前不久,各式月饼 *** 教程也轮番登上热搜。

↑资料图:上海民众排队购买鲜肉月饼。随着中秋临近,上海老字号月饼的生意也开始火爆起来,有人甚至不惜排队七、八个小时,只为能买到“网红”月饼。 汤彦俊 摄

有人感叹,月饼好吃,做法难学;也有人讨论儿时“月饼的味道”,好奇千百年前古人吃的月饼是什么样子。民俗专家王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古代月饼分很多种,有专门用来祭祀的,比较大;那种家里人自己吃的月饼就比较小,具体形状不统一。

月饼啥时候才出现?

有一种说法称,人们在古代中秋时要祭拜月神,月饼的起源便与此有关。经历了漫长岁月之后,逐渐形成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传说中,殷周时期就有一种“太师饼”,是月饼的雏形,这种饼边缘薄中心厚,没有馅料。由此看来,它与现在人们熟悉的月饼相去甚远。

北宋年间,皇家度过中秋节时喜欢吃一种“宫饼”,俗称“小饼”“月团”,外形圆圆的。苏东坡也写过“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出现了“月饼”一词,但只是个名字。这种食物“四时皆有”,不是中秋节的特定食品,做法比较普通,《武林旧事》中将“月饼”归入“蒸作从食”一类。

“实际上,汉代才有胡饼一说,唐宋时期有很多饼,但大多跟月饼没什么关系,像汤饼,实际上就是面条。”王娟介绍,明代才有明确的中秋节吃的“月饼”一词。

古代也有大号的“超级月饼”

的确,真正对中秋吃月饼的描述,在明代古籍中有迹可循。

↑资料图:一块直径2米的巨型辣条月饼亮相湖南省平江县石牛寨,吸引众多游客与当地村民。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此时关于月饼的记载也多了起来。明代《帝京景物略》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而且,这个时候的月饼个头也不小,“饼有径二尺者”,堪称彼时的“超级月饼”。

清代月饼的口感更好一些,花样也多, *** 手法很精细。比如,用香油和面制成的香油酥皮月饼;也有用精炼后的奶油和面制成的奶酥油月饼等。《燕京岁时记》载,当时的月饼“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十分精致。

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提到了一种酥皮月饼,馅料有松仁、核桃仁、冰糖等等,口味偏香甜。

王娟介绍,在古代,月饼也分很多种,有专门用来祭祀的,个头比较大;家里人自己吃的就比较小,具体形状不统一,各地有各地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月饼中的“团圆”之意

此外,人们愿意在中秋节吃月饼,也与月饼自身的发展、“团圆”寓意有关。

↑资料图:图为鲜花月饼摆满了一桌。 陈超 摄

梳理月饼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中秋节吃月饼的习惯慢慢流传到民间,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

在明代,月饼即被赋予“团圆”的含义。从习俗上来看,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此时圆圆的月饼很像月亮,又是合家分吃,也就有了代表一家人团圆的寓意。

在王娟看来,月饼出现的比较晚,中秋节吃月饼的仪式感比较新,但符合中国传统中“阖家团圆”的观念,象征意义明确,所以在今天仍占有重要地位。

毋庸置疑,月饼在民间也叫“团圆饼”,中秋节亦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吃上一块月饼,既是品尝一种味道,也是一种文化传承。(记者 上官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标签: 鲜肉 月饼 起源 配方 做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